二、磁畴 根据现代理论,铁磁质相邻原子的 电子之间存在很强的“交换耦合作用”, 使得在无外磁场作用时,电子自旋磁矩 能在小区域内自发地平行排列,形成自 发磁化达到饱和状态的微小区域。这些 区域称为“磁畴” 用磁畴理论可以解释铁磁质的磁化 过程、磁滞现象、磁滞损耗以及居里点。 1892年罗辛格首先提出,磁畴的形成 是由于磁偶极子间非磁性的相互作用
二、磁 畴 根据现代理论,铁磁质相邻原子的 电子之间存在很强的“交换耦合作用”, 使得在无外磁场作用时,电子自旋磁矩 能在小区域内自发地平行排列,形成自 发磁化达到饱和状态的微小区域。这些 区域称为“磁畴” 用磁畴理论可以解释铁磁质的磁化 过程、磁滞现象、磁滞损耗以及居里点。 1892年罗辛格首先提出,磁畴的形成 是由于磁偶极子间非磁性的相互作用
1926年海森堡用量子力学中的交换力解 释了磁偶极子间相互作用的起源。 海森伯,K
1926年海森堡用量子力学中的交换力解 释了磁偶极子间相互作用的起源
1935年,朗道和栗佛希兹从磁场能量的 观点说明了磁畴的成因 朗道,兀互
1935年,朗道和栗佛希兹从磁场能量的 观点说明了磁畴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