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喜、怒、哀、乐尚未表现出来的时候, 是“性”,“性”本来就包含着喜怒哀乐 之情,而且是无过无不及之的,所以把它 叫做“中”; 今这种喜怒哀乐之情表现出来而合乎法度 叫做“和”。 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 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这样,天地万物就能各得其宜,各得其所, 运行不息,生生不已。 令“中”是“性”,是天下的根本。“和” 2是“道”,是天吓普遍应该遵循的行为1 准则
2021/2/11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11 ❖ 当喜、怒、哀、乐尚未表现出来的时候, 是“性”,“性”本来就包含着喜怒哀乐 之情,而且是无过无不及之的,所以把它 叫做“中”; ❖ 这种喜怒哀乐之情表现出来而合乎法度, 叫做“和”。 ❖ 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 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这样,天地万物就能各得其宜,各得其所, 运行不息,生生不已。 ❖ “中”是“性”,是天下的根本。“和” 是“道”,是天下人普遍应该遵循的行为 准则
“诚者”“诚之者”的含义及 其区别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 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 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 善而固执之者也。” ◆按照朱熹的解释,诚,是真实不 乱的意思,是天理的本来状态。 圣人的道德,和天理是一致的, 不必思考和努力自然就能达到中 2021/2/ 道 涟源市行知中学龙堂文 12
2021/2/11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12 其二:“诚者”“诚之者”的含义及 其区别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 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 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 善而固执之者也。” ❖按照朱熹的解释,诚,是真实不 乱的意思,是天理的本来状态。 圣人的道德,和天理是一致的, 不必思考和努力自然就能达到中 道
诚之,是不能真实不乱,但是希望真实不乱 的意思,这是人力所能做的,而且是应当做 的。不能达到圣人境界的人,不能没有个人 的欲望,品德不能完全真诚,所以不能不经 过思考就达到天理,而必须选择善,然后明 了至善的道德。 既然不能做到像圣人那样不必努力就能达到 中道,所以就一定要坚决地守住至善的道德, 然后可以使自己达到真实不乱的诚的境界, 这是一般人达到中道的方法、途径。可见 人为地达到诚,需要一个学习实践的过程。 2021/2/11 涟源市行知中学龙堂文 13
2021/2/11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13 ❖ 诚之,是不能真实不乱,但是希望真实不乱 的意思,这是人力所能做的,而且是应当做 的。不能达到圣人境界的人,不能没有个人 的欲望,品德不能完全真诚,所以不能不经 过思考就达到天理,而必须选择善,然后明 了至善的道德。 ❖ 既然不能做到像圣人那样不必努力就能达到 中道,所以就一定要坚决地守住至善的道德, 然后可以使自己达到真实不乱的诚的境界, 这是一般人达到中道的方法、途径。可见, 人为地达到诚,需要一个学习实践的过程
《孟子·离娄上》中有孟子类似的话:“诚 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人 之道就应该思诚;“思诚者,人之道”, 思诚就是追求诚,追求诚是做人的根本要 求。 天道是诚,人人都拥有天命所赋予的 “性”,但是,诚性虽然人人具有,但并 不是人人都能“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 容中道”,即不经过个人努力而自发地实 2.,所以在追求诚的过程中,自身的努力, 自我的完善就非常重要
2021/2/11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14 ❖ 《孟子·离娄上》中有孟子类似的话:“诚 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人 之道就应该思诚;“思诚者,人之道”, 思诚就是追求诚,追求诚是做人的根本要 求。 ❖ 天道是诚,人人都拥有天命所赋予的 “性”,但是,诚性虽然人人具有,但并 不是人人都能“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 容中道”,即不经过个人努力而自发地实 现,所以在追求诚的过程中,自身的努力, 自我的完善就非常重要
“择善”,是要通过博学、审问、慎思、 明辨、笃行来完成的;“固执”,是要 通过不达到目的就“弗措”的坚定意志 和“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 千之”的加倍努力来完成“择善” 令“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告诉我们人只要通过不断的努力来完善 己,就能使音巴获得成功。 15
2021/2/11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15 ❖ “择善”,是要通过博学、审问、慎思、 明辨、笃行来完成的;“固执”,是要 通过不达到目的就“弗措”的坚定意志 和“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 千之”的加倍努力来完成“择善”。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告诉我们人只要通过不断的努力来完善 自己,就能使自己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