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红四军统一和发展江西根据地的战略考虑,决定在朱、毛之间支持毛作为红四军最高 领导,才解决了这场领导机关内部的危机,但是对毛泽东「书记独裁」的不安并没有真 正消除。 杜修经、杨开明对毛泽东「书记独裁」的议论不是偶发的,它来源于中共中央, 是处于转折年代中共路线、方针和工作方式急剧变化的产物。这个时期,中共中央在理 念和党的作风上还受到俄国十月革命初期党内民主化思想及其实践的影响,因此对江西 根据地的「书记独裁」现象颇为不满,所谓「群众只认识个人不认识党」,显然是指只 认识毛泽东而不认识党。对此,中共中央别无他法,只能再次重申「增加工人领导力量, 严格防止农民党的倾向」,「反对个人领导,一切权力集中于前委」一类的意见。 对于有关「书记独裁」一类的议论和指责,毛泽东很不以为然。1927年「八七会 议」后,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大改组,瞿秋白曾建议毛去上海党中央工作,毛泽东表示「不 愿跟你们去住高楼大厦」,主动前往艰苦的农村,为共产党开辟一条新路。毛在湘赣边 界也经常向中央汇报工作,反观上海中央领导人,论资历不及昔日的陈独秀,论工作成 绩也乏善可陈,却在上海的「洋房」里指手划脚,只能徒增毛泽东对中共中央的反感。 综上所述,1927一1930年,毛泽东与共产国际、中共中央在重大路线方面并无大 的矛盾,但已隐藏着若干不协调的因素:「农民党」的问题,「军党」的问题,以及毛泽 东「书记独裁」的问题,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在日后又发展为其它一系列新问题,导 致中共中央与毛泽东的关系进一步复杂化。 二 毛泽东在「肃AB团」问题上的极端行为与中共中央的反应 在中共中央与毛泽东的诸多矛盾中,有关肃反问题引起的对毛的反感和猜凝占有 突出的地位,但是这个问题又十分敏感,无论是毛,抑或是中共中央,都未将各自在肃 反问题上的责任言深说透。相反,毛和中共中央出自不同的原因,在这个问题上还说了 许多言不及义的话,造成了大量假说的流行。事实上,毛泽东是中共历史上厉行肃反的 始作俑者,毛出于极左的肃反观和复杂的个人目的,直接参与领导了1930一1931年镇 压「AB团」的行动。在极困难的形势下,苏区中央局书记项英作了许多努力,试图纠 正毛的错误,但是中共中央却从左的理念出发,否定了项英的意见,全力支持毛泽东, 从而形成了毛与六届四中全会后中共中央的合作。以后随看肃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中 共中央才着手调整政策,而与毛的合作也走到了尾声。 江西苏区的「肃反」运动渊源久远,它最早萌发于1928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湘赣 边界的「洗党」。以清除「投机分子」为目标的「洗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的一 次整党运动,它创造了将整党与肃反相结合、以党内出身地富家庭的知识分子为清洗对 象的整党肃反模式的最初形态。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11 于红四军统一和发展江西根据地的战略考虑,决定在朱、毛之间支持毛作为红四军最高 领导,才解决了这场领导机关内部的危机,但是对毛泽东「书记独裁」的不安并没有真 正消除。 杜修经、杨开明对毛泽东「书记独裁」的议论不是偶发的,它来源于中共中央, 是处于转折年代中共路线、方针和工作方式急剧变化的产物。这个时期,中共中央在理 念和党的作风上还受到俄国十月革命初期党内民主化思想及其实践的影响,因此对江西 根据地的「书记独裁」现象颇为不满,所谓「群众只认识个人不认识党」,显然是指只 认识毛泽东而不认识党。对此,中共中央别无他法,只能再次重申「增加工人领导力量, 严格防止农民党的倾向」,「反对个人领导,一切权力集中于前委」一类的意见。 对于有关「书记独裁」一类的议论和指责,毛泽东很不以为然。1927 年「八七会 议」后,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大改组,瞿秋白曾建议毛去上海党中央工作,毛泽东表示「不 愿跟你们去住高褛大厦」,主动前往艰苦的农村,为共产党开辟一条新路。毛在湘赣边 界也经常向中央汇报工作,反观上海中央领导人,论资历不及昔日的陈独秀,论工作成 绩也乏善可陈,却在上海的「洋房」里指手划脚,只能徒增毛泽东对中共中央的反感。 综上所述,1927—1930 年,毛泽东与共产国际、中共中央在重大路线方面并无大 的矛盾,但已隐藏着若干不协调的因素:「农民党」的问题,「军党」的问题,以及毛泽 东「书记独裁」的问题,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在日后又发展为其它一系列新问题,导 致中共中央与毛泽东的关系进一步复杂化。 二 毛泽东在「肃 AB 团」问题上的极端行为与中共中央的反应 在中共中央与毛泽东的诸多矛盾中,有关肃反问题引起的对毛的反感和猜疑占有 突出的地位,但是这个问题又十分敏感,无论是毛,抑或是中共中央,都未将各自在肃 反问题上的责任言深说透。相反,毛和中共中央出自不同的原因,在这个问题上还说了 许多言不及义的话,造成了大量假说的流行。事实上,毛泽东是中共历史上厉行肃反的 始作俑者,毛出于极左的肃反观和复杂的个人目的,直接参与领导了 1930—1931 年镇 压「AB 团」的行动。在极困难的形势下,苏区中央局书记项英作了许多努力,试图纠 正毛的错误,但是中共中央却从左的理念出发,否定了项英的意见,全力支持毛泽东, 从而形成了毛与六届四中全会后中共中央的合作。以后随看肃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中 共中央才着手调整政策,而与毛的合作也走到了尾声。 江西苏区的「肃反」运动渊源久远,它最早萌发于 1928 年 9 月毛泽东领导的湘赣 边界的「洗党」。以清除「投机分子」为目标的「洗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的一 次整党运动,它创造了将整党与肃反相结合、以党内出身地富家庭的知识分子为清洗对 象的整党肃反模式的最初形态。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洗党」将打击矛头集中在党内出身地富家庭的知识分子身上,根据若于资料记 载,清洗对象除了叛变、投降国民党者外,主要为知识分子党员:「凡是农民党员都发 了党员证,知识分子入党不发(须上级批准)。」”「凡是有亲戚在国民党反动派办事的、 当兵的、不服从指挥的、不愿干革命的、社会关系不好的,就尽量洗刷。洗刷的党员不 宣布也不通知,开会不叫他参加,重新立过党员花名册。对犯错误的党员有几种处分: 警告、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如果说1928年9月在井冈山地区开展的「洗党」规模较小,为时较短,那么1930 年2月以后席卷赣西南的「肃AB团」则是一场大规模的残酷的党内清洗运动,它直接 导致了1930年12月震惊苏区的富田事变的爆发。 一、毛泽东的「肃AB团」与富田事变 1929年古田会议后,毛泽东在江西苏区的权威已经初步形成。促成毛领导权威形 成的两个最重要条件都已具备:一、中共中央对毛的明确支持为毛的权威提供了法理基 础;二、毛的事功突出,在他的领导下,根据地地盘扩大,人口增加,一度与毛意见相 左的朱德,因军事失利、威望有所损失,毛的军事成功为毛的权威提供了事实基础。作 为毛领导权威的具体体现,1930年,毛担任了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和总前委书记,在统 一的苏区党领导机构尚未建立的形势下,毛所领导的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成为江西苏区最 高领导机构。然而毛毕竟不是中共中央,在苏区内部仍有部分红军和党组织援引中共中 央来消极对抗毛的新权威。 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是中共武装革命的草创年代,一时豪雄四起,在反抗国 民党的大目标下,革命阵营内部的矛盾被暂时掩盖。但根据地内,外来干部与本地干部 的矛盾、留苏干部与国内干部的矛盾、知识份子干部与农民出身的干部的矛盾仍然存在, 使之可以凝聚的唯一力量来自于中共中央的权威,包括中央提供的意识形态义理系统的 理论权威。只是此时的中共中央远离乡村,城市中央对根据地的领导必须通过毛泽东来 体现,因此,毛个人的识见、智能、人格因素和作风态度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毛泽东在江西苏区所有武装同志中最具政治眼光,意志最为刚强,且最普用兵打 仗,但其人作风专断。1929年7月陈毅赴上海汇报请示中央对朱、毛纷争的意见,中 共中央明确表态支持毛,陈毅返赣后,亲自请毛出山,朱德、陈毅为忠诚的共产党员, 一切服从中央,重新理顺了与毛的关系,使红四军内部的分歧和矛盾得以化解。但是, 毛与赣西南地方红军和党组织的分歧却因各种原因而尖锐化了。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发生了毛泽东「打AB团」的大清洗。这场事变的直接原因是, 毛在江西苏区的权威刚刚建立,却遭到以李文林为首的赣西南地方红军和党组织的挑 战,毛不能容忍在他鼻子底下有任何违抗自已权威与意志的有组织的反对力量,而不管 ①刘克犹:(回忆宁冈县的党组织),载余怕流、夏道汉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研究》南吕:江西人民出版社,1978年),页308 ②朱开卷:(宁冈区乡政权和党的建设情况》,载《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研究》,页307。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12 「洗党」将打击矛头集中在党内出身地富家庭的知识分子身上,根据若于资料记 载,清洗对象除了叛变、投降国民党者外,主要为知识分子党员:「凡是农民党员都发 了党员证,知识分子入党不发(须上级批准)。」①「凡是有亲戚在国民党反动派办事的、 当兵的、不服从指挥的、不愿干革命的、社会关系不好的,就尽量洗刷。洗刷的党员不 宣布也不通知,开会不叫他参加,重新立过党员花名册。对犯错误的党员有几种处分: 警告、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② 如果说 1928 年 9 月在井冈山地区开展的「洗党」规模较小,为时较短,那么 1930 年 2 月以后席卷赣西南的「肃 AB 团」则是一场大规模的残酷的党内清洗运动,它直接 导致了 1930 年 12 月震惊苏区的富田事变的爆发。 一、毛泽东的「肃 AB 团」与富田事变 1929 年古田会议后,毛泽东在江西苏区的权威已经初步形成。促成毛领导权威形 成的两个最重要条件都已具备:一、中共中央对毛的明确支持为毛的权威提供了法理基 础;二、毛的事功突出,在他的领导下,根据地地盘扩大,人口增加,一度与毛意见相 左的朱德,因军事失利、威望有所损失,毛的军事成功为毛的权威提供了事实基础。作 为毛领导权威的具体体现,1930 年,毛担任了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和总前委书记,在统 一的苏区党领导机构尚未建立的形势下,毛所领导的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成为江西苏区最 高领导机构。然而毛毕竟不是中共中央,在苏区内部仍有部分红军和党组织援引中共中 央来消极对抗毛的新权威。 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是中共武装革命的草创年代,一时豪雄四起,在反抗国 民党的大目标下,革命阵营内部的矛盾被暂时掩盖。但根据地内,外来干部与本地干部 的矛盾、留苏干部与国内干部的矛盾、知识份子干部与农民出身的干部的矛盾仍然存在, 使之可以凝聚的唯一力量来自于中共中央的权威,包括中央提供的意识形态义理系统的 理论权威。只是此时的中共中央远离乡村,城市中央对根据地的领导必须通过毛泽东来 体现,因此,毛个人的识见、智能、人格因素和作风态度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毛泽东在江西苏区所有武装同志中最具政治眼光,意志最为刚强,且最善用兵打 仗,但其人作风专断。1929 年 7 月陈毅赴上海汇报请示中央对朱、毛纷争的意见,中 共中央明确表态支持毛,陈毅返赣后,亲自请毛出山,朱德、陈毅为忠诚的共产党员, 一切服从中央,重新理顺了与毛的关系,使红四军内部的分歧和矛盾得以化解。但是, 毛与赣西南地方红军和党组织的分歧却因各种原因而尖锐化了。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发生了毛泽东「打 AB 团」的大清洗。这场事变的直接原因是, 毛在江西苏区的权威刚刚建立,却遭到以李文林为首的赣西南地方红军和党组织的挑 战,毛不能容忍在他鼻子底下有任何违抗自已权威与意志的有组织的反对力量,而不管 ① 刘克犹:〈回忆宁冈县的党组织〉,载余怕流、夏道汉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78 年),页 308。 ② 朱开卷:〈宁冈区乡政权和党的建设情况〉,载《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研究》,页 307。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这种反对力量来自红军内部或是地方党组织。为了维护自己在根据地的权威,毛一举挣 脱党道德和党伦理的约束,不惜采用极端手段镇压被他怀疑为异已力量的党内同志。 毛泽东用流血的超常规手段解决党内纷争,究竟要达到什么目标?一言以蔽之, 毛要做江西苏区的列宁,由于此时毛尚未成为中国党的列宁,不具号令全党的法理权威, 他才不惜采用极端手段镇压党内的反对派。 将大规模的恐怖施之于党内和军内,与党道德和党伦理存在巨大冲突,如何解决 这个矛盾?毛泽东自有办法。他声称:以李文林为首的赣西南党和红军已被机会主义和 富农路线所控制,为了挽救革命,必须对之进行彻底改造,这样,毛的镇压就有了思想 的旗帜。 李文林是知识分子出身的赣西南党与红军的创始人之一,1929年2月,毛、朱根 据湘赣国民党军队正看手对井冈山进行第三次「会剿」的紧急形势,决定撤高井冈山向 赣南发展,在被誉为「东井岗」的东固与李文林部会合。 毛、朱与李文林部会合之初,双方关系亲密。但是自1929年下半年到1930年2 月初,赣西南出现了复杂的局面。随着1929年毛泽东率红四军两度进出赣西南和彭德 怀所率的红五军于1930年初分兵在赣西南游击,经历多次组合的江西地方红军和赣西 南党团机构,在若干问题上与毛泽东产生了意见分歧,和毛泽东的关系也日趋紧张。 赣西南方面与毛泽东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 一、土改政策问题。赣西南方面主张执行中共六大关于「没收豪绅地主土地」的 决定,反对毛泽东提出的「没收一切土地」的主张。 二、军队及地方党机构的归属及人员配置问题。1929年11月底,毛泽东提出合并 赣西、湘赣边界两特委,成立新的赣西特委。毛并决定将李文林领导的红二、四团合并 到彭德怀部,另成立红六军。赣西南方面则认为此决定须经中共中央及中共江西省委的 批准才能生效。1930年1月,毛泽东任命红四军干部刘士奇、曾山组成赣西特委,作 为领导赣西南等地的最高机构,但是却受到赣西南方面的抵制。 为了解决与赣西南地方红军、党团机构的矛盾,毛泽东于1930年2月6至9日, 在赣西特委所在地吉安县陂头村主持召开了由红四军前委、红五、六军军委,及其下属 各行委、中心区委、苏维埃党团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江汉波也以中共江西省委巡视 员身分参加会议,刘士奇、曾山作为助手配合毛泽东组织了这次会议。 在「二七」会议上,两个月前经中共中央批准恢复了对红四军领导权的毛泽东, 在刘士奇、曾山的帮助下,发动了一场对赣西南地方红军和党团机构负责人的严厉斗争, 这场斗争为日后掀起「肃AB团」运动埋下了火种。 毛泽东等列举的赣西南地方红军和党团机构负责人的「严重政治错误」主要有两 项: 一、毛等批评赣西南负责人江汉波、李文林提出的仅「没收豪绅地主的土地」的 主张,是「完全走向农村资产阶级(富农)的路线」,指出「由此发展下去势必根本取 消工人阶级争取农民的策略,走上托拉茨基陈独秀的道路,根本取消土地革命全部」。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13 这种反对力量来自红军内部或是地方党组织。为了维护自己在根据地的权威,毛一举挣 脱党道德和党伦理的约束,不惜采用极端手段镇压被他怀疑为异己力量的党内同志。 毛泽东用流血的超常规手段解决党内纷争,究竟要达到什么目标?一言以蔽之, 毛要做江西苏区的列宁,由于此时毛尚未成为中国党的列宁,不具号令全党的法理权威, 他才不惜采用极端手段镇压党内的反对派。 将大规模的恐怖施之于党内和军内,与党道德和党伦理存在巨大冲突,如何解决 这个矛盾?毛泽东自有办法。他声称:以李文林为首的赣西南党和红军已被机会主义和 富农路线所控制,为了挽救革命,必须对之进行彻底改造,这样,毛的镇压就有了思想 的旗帜。 李文林是知识分子出身的赣西南党与红军的创始人之一,1929 年 2 月,毛、朱根 据湘赣国民党军队正看手对井冈山进行第三次「会剿」的紧急形势,决定撤离井冈山向 赣南发展,在被誉为「东井岗」的东固与李文林部会合。 毛、朱与李文林部会合之初,双方关系亲密。但是自 1929 年下半年到 1930 年 2 月初,赣西南出现了复杂的局面。随着 1929 年毛泽东率红四军两度进出赣西南和彭德 怀所率的红五军于 1930 年初分兵在赣西南游击,经历多次组合的江西地方红军和赣西 南党团机构,在若干问题上与毛泽东产生了意见分歧,和毛泽东的关系也日趋紧张。 赣西南方面与毛泽东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 一、土改政策问题。赣西南方面主张执行中共六大关于「没收豪绅地主土地」的 决定,反对毛泽东提出的「没收一切土地」的主张。 二、军队及地方党机构的归属及人员配置问题。1929 年 11 月底,毛泽东提出合并 赣西、湘赣边界两特委,成立新的赣西特委。毛并决定将李文林领导的红二、四团合并 到彭德怀部,另成立红六军。赣西南方面则认为此决定须经中共中央及中共江西省委的 批准才能生效。1930 年 1 月,毛泽东任命红四军干部刘士奇、曾山组成赣西特委,作 为领导赣西南等地的最高机构,但是却受到赣西南方面的抵制。 为了解决与赣西南地方红军、党团机构的矛盾,毛泽东于 1930 年 2 月 6 至 9 日, 在赣西特委所在地吉安县陂头村主持召开了由红四军前委、红五、六军军委,及其下属 各行委、中心区委、苏维埃党团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江汉波也以中共江西省委巡视 员身分参加会议,刘士奇、曾山作为助手配合毛泽东组织了这次会议。 在「二七」会议上,两个月前经中共中央批准恢复了对红四军领导权的毛泽东, 在刘士奇、曾山的帮助下,发动了一场对赣西南地方红军和党团机构负责人的严厉斗争, 这场斗争为日后掀起「肃 AB 团」运动埋下了火种。 毛泽东等列举的赣西南地方红军和党团机构负责人的「严重政治错误」主要有两 项: 一、毛等批评赣西南负责人江汉波、李文林提出的仅「没收豪绅地主的土地」的 主张,是「完全走向农村资产阶级(富农)的路线」,指出「由此发展下去势必根本取 消工人阶级争取农民的策略,走上托拉茨基陈独秀的道路,根本取消土地革命全部」。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二、毛等指责江汉波等「用非政治的琐碎话,煽动同志反对正确路线的党的领袖」 ①—这里所提到的「党的领袖」是指由毛泽东派任赣西特委书记的刘士奇。 由毛泽东主持的「二七」会议将赣西南方面的负责人扣上「富农分子」的帽子, 宣布开除江汉波的党籍,李文林被调出主力部队,转任赣西南特委常委兼军委书记及赣 西南苏维埃政府党团书记。2月16日,由毛任书记的红四军总前委发出前委通告第一 号),正式宣布开展「肃清地主富农」的斗争,通告指出: 赣西南党内有一严重的危机,即地主富农充塞党的各级地方指导机关,党 的政策完全是机会主义的政策,若不彻底肃清,不但不能执行党的伟大的政治 任务,而且革命根本要遭失败。联席会议号召党内革命同志起来,打倒机会主 义的政治领导,开除地主富农出党,使党迅速的布尔塞维克化。⑧ 以此通告发布为标志,江西苏区开始了持续两年的「肃AB团」的斗争,很快「肃 AB团」的野火就迅速在赣西南蔓延开来。 江西苏区的「肃AB团」运动前后历经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30年春至1931年 1月:第二阶段:1931年5月至1932年初,「富田事变」则发生在第一个阶段的后期。 「打倒机会主义领导」在此前还是一个党内斗争的概念,这个1927年「八七会议」 前后始出现的概念,也只是宣布改变陈独秀的路线并中止其在中央的领导职务。在这之 后,中央虽已愈益强调思想统一,但党内还保留了若干大革命时期民主传统的痕迹。依 那时的党道德和党伦理,不同意见仍可在党内争论,中共中央或莫斯科共产国际总部则 拥有最终裁判权,未闻有将持不同意见的党内同志予以肉体消灭的事例,但是到了1930 年,毛却将「打倒机会主义领导」与肉体消灭结合起来。 将一个党内斗争的概念转变成一个对敌斗争的概念,这中间需要过渡和转换,毛 泽东轻而易举就找到了这个中介环节。他宣布,党内机会主义领导本身就是地富反革命 份子,从而将对敌斗争的口号一打倒国民党、消灭地富反革命,与党内斗争的概念「打 倒机会主义领导」顺利地衔接起来,一举获得了镇压的正当性,所谓镇压有据,消灭有 理。1930年春,在苏区内已流传国民党AB团进行渗透破环、其组织已被陆续破获的消 息,根据地的对敌警惕气氛空前高张,在这样的形势下,毛完全可以用「镇压反革命」 来要求红军和根据地的党组织、苏维埃政权全力支持和服从镇压「AB团」的政策。 「二七」会议后,革命恐怖的气氛在江西苏区已逐渐形成,赣西南特委在书记刘 士奇的领导下,遵照红四军前委关于「各级领导机关已充塞地主富农」、「打倒机会主义 的政治领导」的(第一号通告)的精神,率先发动「肃AB团」的宣传攻势,6月25日, 中共赣西南特委西路行委印发了《反改组派AB团宜传大纲》,命令各级组织: 如发现群众中有动摇表现不好的分子,应捉拿交苏(维埃)政府究办,凡 出来生疏的经过赤色区域必须严格检查,如有嫌疑应即拘捕交苏维埃政府,赤 ①(前委开除江汉波党籍决议)(1930年4月4日),载江西省档案馆、《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偏》,上册(南吕: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3年),页576-77。 ②(前委通告第一号》(1930年2月16日),载《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中册,页173。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14 二、毛等指责江汉波等「用非政治的琐碎话,煽动同志反对正确路线的党的领袖」 ①——这里所提到的「党的领袖」是指由毛泽东派任赣西特委书记的刘士奇。 由毛泽东主持的「二七」会议将赣西南方面的负责人扣上「富农分子」的帽子, 宣布开除江汉波的党籍,李文林被调出主力部队,转任赣西南特委常委兼军委书记及赣 西南苏维埃政府党团书记。2 月 16 日,由毛任书记的红四军总前委发出前委通告第一 号),正式宣布开展「肃清地主富农」的斗争,通告指出: 赣西南党内有一严重的危机,即地主富农充塞党的各级地方指导机关,党 的政策完全是机会主义的政策,若不彻底肃清,不但不能执行党的伟大的政治 任务,而且革命根本要遭失败。联席会议号召党内革命同志起来,打倒机会主 义的政治领导,开除地主富农出党,使党迅速的布尔塞维克化。② 以此通告发布为标志,江西苏区开始了持续两年的「肃 AB 团」的斗争,很快「肃 AB 团」的野火就迅速在赣西南蔓延开来。 江西苏区的「肃 AB 团」运动前后历经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30 年春至 1931 年 1 月;第二阶段:1931 年 5 月至 1932 年初,「富田事变」则发生在第一个阶段的后期。 「打倒机会主义领导」在此前还是一个党内斗争的概念,这个 1927 年「八七会议」 前后始出现的概念,也只是宣布改变陈独秀的路线并中止其在中央的领导职务。在这之 后,中央虽已愈益强调思想统一,但党内还保留了若干大革命时期民主传统的痕迹。依 那时的党道德和党伦理,不同意见仍可在党内争论,中共中央或莫斯科共产国际总部则 拥有最终裁判权,未闻有将持不同意见的党内同志予以肉体消灭的事例,但是到了 1930 年,毛却将「打倒机会主义领导」与肉体消灭结合起来。 将一个党内斗争的概念转变成一个对敌斗争的概念,这中间需要过渡和转换,毛 泽东轻而易举就找到了这个中介环节。他宣布,党内机会主义领导本身就是地富反革命 份子,从而将对敌斗争的口号——打倒国民党、消灭地富反革命,与党内斗争的概念「打 倒机会主义领导」顺利地衔接起来,一举获得了镇压的正当性,所谓镇压有据,消灭有 理。1930 年春,在苏区内已流传国民党 AB 团进行渗透破坏、其组织已被陆续破获的消 息,根据地的对敌警惕气氛空前高涨,在这样的形势下,毛完全可以用「镇压反革命」 来要求红军和根据地的党组织、苏维埃政权全力支持和服从镇压「AB 团」的政策。 「二七」会议后,革命恐怖的气氛在江西苏区已逐渐形成,赣西南特委在书记刘 士奇的领导下,遵照红四军前委关于「各级领导机关已充塞地主富农」、「打倒机会主义 的政治领导」的(第一号通告)的精神,率先发动「肃 AB 团」的宣传攻势,6 月 25 日, 中共赣西南特委西路行委印发了《反改组派 AB 团宣传大纲》,命令各级组织: 如发现群众中有动摇表现不好的分子,应捉拿交苏(维埃)政府究办,凡 出来生疏的经过赤色区域必须严格检查,如有嫌疑应即拘捕交苏维埃政府,赤 ① 〈前委开除江汉波党籍决议〉(1930 年 4 月 4 日),载江西省档案馆、《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褊》,上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3 年),页 576-77。 ② 〈前委通告第一号〉(1930 年 2 月 16 日),载《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中册,页 173。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色区域内的民众流通应持所属苏雏埃通行条子。…工农群众只有阶级之分, 不要顾至亲戚朋友关系,凡是来到自己家里或发现其它地方有行动不对的人不 论亲戚朋友,应报告苏维埃拿办。 《大纲》同时号召「实行赤色清乡」和「赤色恐怖」以「肃清红旗下的奸细」: 现在各级苏雏埃应加紧肃清反革命的工作,捕杀豪绅地主反动富农分子以 示警戒,但是杀人要有反动事实可证,严禁误杀。① 这份《大纲》虽然提到杀人要有证据,严禁误杀,但是恐怖大门一经打开,事态 很快就失去了控制。 1930年7、8月间,「肃AB团」迅速从基层清洗转移到上级机关。8月,李文林出 任根据李立三攻打大城市命令而新成立的江西省行动委员会的书记,在「打AB团」的 积极性方面李文林并不输于前任特委书记刘士奇,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赣西南特委首先选择「工作消极,言论行动表现不好」的团特委发行科工作人员 朱家浩作突破口,据赣西南特委1930年9月24日印发的《紧急通告第20号一动员 党员群众彻底肃清AB团》文件透露,朱家浩被拘押后,「特委即把他拿起审讯」,起 初他坚决不肯承认,后「采用软硬兼施的办法严审他,才供出来,红旗社列宁青年社, 赣西南政府,都有AB团的小组…所有混入在党团特委的赣西南政府的AB团分子全部 破获,并将各县区的组织通通供报出来了」。 这份《紧急通告》还详细规定了「肃AB团」的审讯方法和处决人犯的基本原则, 这就是鼓动采用肉刑逼供和对「AB团分子」实行「杀无赦」。《紧急通告》说: AB团非常阴险狡猾奸诈强硬,非用最残酷拷打,决不肯招供出来,必须要 用软硬兼施的办法,去继续不断的严形(刑)审问忖度其说话的来源,找出线 索,跟迹追问,主要的要使供出AB团组织以期根本消灭。 一经发现「AB团」分子,下一步就是枪毙。《紧急通告》要求: 对于首领当然采取非常手段处决,但须注意,在群众大会中由群众斩 杀。富农小资产阶级以上和流氓地痞的AB团杀无赦。.工农分子加入AB 团有历史地位,而能力较活动的杀无赦。① 赣西南特委厉行「肃AB团」,到了10月,在赣西南三万多共产党员中已「开除的 地主富农有一千多人」(「二七」会议要求把「党内代表富农分子不论其阶级如何及过去 工作如何,无情的坚决的开除出党」),消灭了一千多「AB团」。赣西南苏维埃政府工 作人员的四分之一被打成「AB团」也大多被杀。⑧ 在赣西南特委大张旗鼓「肃AB团」时,毛泽东因忙于主持军中事务,并没有直接 插手地方的「打AB团」,进入10月后,毛的态度发生转变。1930年10月14日,毛泽 ①《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页634一35。 ②《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页646、648一49。 ③《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页626、631。 ④《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页110。 5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15 色区域内的民众流通应持所属苏维埃通行条子。……工农群众只有阶级之分, 不要顾至亲戚朋友关系,凡是来到自己家里或发现其它地方有行动不对的人不 论亲戚朋友,应报告苏维埃拿办。 《大纲》同时号召「实行赤色清乡」和「赤色恐怖」以「肃清红旗下的奸细」: 现在各级苏维埃应加紧肃清反革命的工作,捕杀豪绅地主反动富农分子以 示警戒,但是杀人要有反动事实可证,严禁误杀。① 这份《大纲》虽然提到杀人要有证据,严禁误杀,但是恐怖大门一经打开,事态 很快就失去了控制。 1930 年 7、8 月间,「肃 AB 团」迅速从基层清洗转移到上级机关。8 月,李文林出 任根据李立三攻打大城市命令而新成立的江西省行动委员会的书记,在「打 AB 团」的 积极性方面李文林并不输于前任特委书记刘士奇,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赣西南特委首先选择「工作消极,言论行动表现不好」的团特委发行科工作人员 朱家浩作突破口,据赣西南特委 1930 年 9 月 24 日印发的《紧急通告第 20 号——动员 党员群众彻底肃清 AB 团》文件透露,朱家浩被拘押后,「特委即把他拿起审讯」,起 初他坚决不肯承认,后「采用软硬兼施的办法严审他,才供出来,红旗社列宁青年社, 赣西南政府,都有 AB 团的小组……所有混入在党团特委的赣西南政府的 AB 团分子全部 破获,并将各县区的组织通通供报出来了」。 这份《紧急通告》还详细规定了「肃 AB 团」的审讯方法和处决人犯的基本原则, 这就是鼓动采用肉刑逼供和对「AB 团分子」实行「杀无赦」。《紧急通告》说: AB 团非常阴险狡猾奸诈强硬,非用最残酷拷打,决不肯招供出来,必须要 用软硬兼施的办法,去继续不断的严形(刑)审问忖度其说话的来源,找出线 索,跟迹追问,主要的要使供出 AB 团组织以期根本消灭。 一经发现「AB 团」分子,下一步就是枪毙。《紧急通告》要求: 对于首领当然采取非常手段处决,但须注意,在群众大会中由群众斩 杀。……富农小资产阶级以上和流氓地痞的 AB 团杀无赦。……工农分子加入 AB 团有历史地位,而能力较活动的杀无赦。 ② 赣西南特委厉行「肃 AB 团」,到了 10 月,在赣西南三万多共产党员中已「开除的 地主富农有一千多人」(「二七」会议要求把「党内代表富农分子不论其阶级如何及过去 工作如何,无情的坚决的开除出党」),消灭了一千多「AB 团」。 ③赣西南苏维埃政府工 作人员的四分之一被打成「AB 团」也大多被杀。 ④ 在赣西南特委大张旗鼓「肃 AB 团」时,毛泽东因忙于主持军中事务,并没有直接 插手地方的「打 AB 团」,进入 10 月后,毛的态度发生转变。1930 年 10 月 14 日,毛泽 ① 《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页 634-35。 ② 《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页 646、648-49。 ③ 《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页 626、631。 ④ 《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页 110。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