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并在不断探索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一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时代性、原创性贡献。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这些鲜明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一)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它是在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吸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突出特征和理论优势,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它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并以实践为检验标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科学探索性,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掌握客观规律的过程。(二)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票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是革命的无产阶级。它是指引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指引无产阶级政党进行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以及指引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事业不断发展的行动指南。在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任何时期,都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发扬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是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上的,是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 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并在不断探索中把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 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实 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一思想是 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 的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时代性、原创性贡献。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这些鲜明特征体现 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 (一)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它是在社会实践和 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吸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 学发展的最新成就。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突出特征和理论优势,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重要体现。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它以事 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并以实践为检验标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科学探索性,是一 个不断探索和掌握客观规律的过程。 (二)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马克思 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 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 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 思主义的阶级基础是革命的无产阶级。它是指引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指引无产阶级政党进行 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以及指引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事业不断发展的行动指南。在无产阶级 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任何时期,都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发扬马克 思主义的革命精神。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是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上的,是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遇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三)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从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和作用来说,它不是书斋中的学问,不是一种纯粹解释世界的学说而是直接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科学理论。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习近平进一步提出:“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来看,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这一基本观点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全部思想内容之中。马克思主义具有突出的实践精神,它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始终坚持与社会主义实际运动紧密结合。可以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形态。(四)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的,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是完全一致的。只有无产阶级这样的先进阶级,才能领导全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而无产阶级也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反对私有制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既是无产阶级解放的事业,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全人类解放的事业。(五)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的,它不断吸取人类最新的文明成果来充实和发展自已。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指导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与时代特征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得到丰富和发展,并形成新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品格。当今世界和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 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 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 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 (三)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 说。从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和作用来说,它不是书斋中的学问,不是一种纯粹解释世界的学说, 而是直接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科学理论。马克思指出:“哲学 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习近平进一步提出:“马克思主义 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从马 克思主义的内容来看,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这一基本观点体现在马 克思主义全部思想内容之中。马克思主义具有突出的实践精神,它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 一,始终坚持与社会主义实际运动紧密结合。可以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世界社会主义 运动,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形态。 (四)人民性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奋 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的, 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 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是完全一致的。只有无产阶级这样的先进阶级,才能领导全人类 解放的伟大事业;而无产阶级也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反对私有制社会特别 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既是无 产阶级解放的事业,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全人类解放的事业。 (五)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的,它不断吸取人 类最新的文明成果来充实和发展自己。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中,在指导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与时代特征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得到丰富 和发展,并形成新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 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品格。当今世界和
我们所处的新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为此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尤其是中国的历史进程。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日益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一)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马克思主义给子我们观察当代世界的宏大视野。我们不仅生活在当代中国,也生活在当代世界;中国不仅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且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需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用更加宏大开阔的视野来观察社会。对我们来说,这种宏阔视野的形成和培养,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帮助。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指南,它能够站在科学和时代的制高点上观察事物和现象,从而具有极为广大的视野。“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用这样的胸怀、站位和视野来观察当代世界,我们就能超出自身狭隘的眼界,看到世界多种多样的联系,把握当今世界整体上的真实,为自己确立合理的定位。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透视时代风云的锐利目光。当今世界风云变幻,世界格局正处在加速演变的进程之中,产生了大量深刻复杂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大量驱待回答的理论课题。要把握和澄清这些问题,就必须学会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原则。习近平指出:“我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马克思主义掌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具有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从扑朔迷离的复杂现象中把握住问题的实质,从众多支流中找到主流,从局部的变幻中把握住总体和大局。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我们要善于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既能看到众多矛盾相互交织的复杂局势,又能从中找出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紧紧抓住问题的症结,掌握事物矛盾斗争转化的根本所在。要善于运用利益分析的方法,从国家间纷绘的说辞中看到国家间的利益博奔,在变幻莫测的国际风云中坚持正确的义利原则,坚定维护我国的主权和发展利益。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展望未来世界的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观察当今世界局势和社会发
我们所处的新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 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为此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 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指导新的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尤其是中国的历史 进程。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 世界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日益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一)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观察当代世界的宏大视野。我们不仅生活在当代中国,也生活在当 代世界;中国不仅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且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需要立足中国、放 眼世界,用更加宏大开阔的视野来观察社会。对我们来说,这种宏阔视野的形成和培养,离 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帮助。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 放的科学指南,它能够站在科学和时代的制高点上观察事物和现象,从而具有极为广大的视 野。“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用这样的胸怀、站位和视野来观察当代世界,我 们就能超出自身狭隘的眼界,看到世界多种多样的联系,把握当今世界整体上的真实,为自 己确立合理的定位。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透视时代风云的锐利目光。当今世界风云变幻,世界格局正处在加 速演变的进程之中,产生了大量深刻复杂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课题。要 把握和澄清这些问题,就必须学会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原则。习近平指出:“我 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 马克思主义掌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具有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能够从扑朔迷离的复杂现象中把握住问题的实质,从众多支流中找到主流,从局部的变幻中 把握住总体和大局。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我们要善于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既能看到 众多矛盾相互交织的复杂局势,又能从中找出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紧紧抓住问题的 症结,掌握事物矛盾斗争转化的根本所在。要善于运用利益分析的方法,从国家间纷纭的说 辞中看到国家间的利益博弈,在变幻莫测的国际风云中坚持正确的义利原则,坚定维护我国 的主权和发展利益。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展望未来世界的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观察当今世界局势和社会发
展,不仅要看到现状,更要看到未来;不仅要把握变化脉络,更要观察演化趋势。只有眼光超前、先行一步,才能在世界变化中掌握主动,立于不败之地。运动、变化、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关键词,从运动中看到变化,从变化中看到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的深邃目光。用这样的目光来观察当今世界,就会将世界的变化和发展尽收眼底,从中发现其运行和演化的趋势和方向。同时,面对纷繁复杂的当代世界情势,我们必须冷静观察、保持定力,不为流言所惑、不为现象所迷,同时又要积极参与、精心谋划,始终以处理好中国问题为立足点,坚定走我们自己的道路。(二)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近代以来,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和西方列强的欺凌,中华民族陷入灾难深重的境地。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复兴而前仆后继,但都未能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使中华民族在精神上从被动转人主动。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呈现出光明灿烂的前景。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指导作用和当代价值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明。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指引我们发展的旗帜。不论前进的道路上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就不会迷失方向,就不会失去信仰。马克思主义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人民有信仰,民族就有希望,国家就有力量。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指出:“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干事创业精气神足,人民群众精神振奋、发债图强,就可以创造出很多人间奇迹。”党的十九大强调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意义,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当代中国实践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掌握了这一本领,就能够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持续走向繁荣富强,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
展,不仅要看到现状,更要看到未来;不仅要把握变化脉络,更要观察演化趋势。只有眼光 超前、先行一步,才能在世界变化中掌握主动,立于不败之地。运动、变化、发展是唯物辩 证法的关键词,从运动中看到变化,从变化中看到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的深邃目 光。用这样的目光来观察当今世界,就会将世界的变化和发展尽收眼底,从中发现其运行和 演化的趋势和方向。同时,面对纷繁复杂的当代世界情势,我们必须冷静观察、保持定力, 不为流言所惑、不为现象所迷,同时又要积极参与、精心谋划,始终以处理好中国问题为立 足点,坚定走我们自己的道路。 (二)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近代以来,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和 西方列强的欺凌,中华民族陷入灾难深重的境地。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 族复兴而前仆后继,但都未能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使中华民族 在精神上从被动转人主动。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 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 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呈现出光明灿烂的前景。我国现代化建设取 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指导作用和当代价值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明。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指引我们发展的旗帜。不论前进的道路上遇到怎样的困难和 挑战,只要我们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就不会迷失方向, 就不会失去信仰。 马克思主义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人民有信仰,民族就有希望,国家就有力 量。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指出:“广大党 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干事创业精气神足,人民群众精神振奋、发愤图强,就可以创造出 很多人间奇迹。”党的十九大强调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意义,指出:“中国共产党人 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 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 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当代中国实践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掌握 了这一本领,就能够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 大问题,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正是在马克思主义 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持续走向繁荣富强,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
大幅提升。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就不会有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今天,马克思主义已深深扎根于中国,它指导实践的威力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并将继续指引我们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三)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视野来看,世界仍然处于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大时代。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仍然存在,而且在近年来西方的金融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呈现出某种激化的趋势。资本主义国家一些有识之士重新到马克思主义中寻求答案,马克思的《资本论》等著作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热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讨论也出现热潮。联系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和社会主义的发展,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揭示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依然存在并发生作用。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今时代的真理。人类的未来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启迪和指引。社会是在矛盾中进步的,每一个时代的社会进步总是伴随着相应的社会问题,而不同时代的人们都面临着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困惑。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文明加速进步,但同时社会面临着贫困、生态恶化、恐怖主义等尖锐复杂的问题。人类社会怎样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怎样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回答和解决这样的根本性问题,还是需要到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智慧。马克思主义致力探寻人类社会的奥秘,揭示人类历史的规律,指明人类前进的方向,它的基本结论和方法中所蕴含的历史洞见和历史智慧,所展现的真理魅力和真理光芒,对于人类走向未来具有不可缺少的启示和引领价值。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事业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大学生的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关系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光明前景。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青年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指引和启迪作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青年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要有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第一,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学问博大精深,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卷浩繁,我们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同时,经典作家的个别提法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过时,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
大幅提升。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就不会有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今天, 马克思主义已深深扎根于中国,它指导实践的威力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并将继续指引我 们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三)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人 类历史发展的大视野来看,世界仍然处于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大 时代。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仍然存在,而且在近年来西方的金融危机和社 会危机中呈现出某种激化的趋势。资本主义国家一些有识之士重新到马克思主义中寻求答 案,马克思的《资本论》等著作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热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讨 论也出现热潮。联系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和社会主义的发展,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我 们看到: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揭示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 势,依然存在并发生作用。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今时代的真理。 人类的未来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启迪和指引。社会是在矛盾中进步的,每一个时代的 社会进步总是伴随着相应的社会问题,而不同时代的人们都面临着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困 惑。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文明加速进步,但同时社会面临着贫困、生态恶化、 恐怖主义等尖锐复杂的问题。人类社会怎样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怎样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 明天?回答和解决这样的根本性问题,还是需要到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智慧。马克思主义致力 探寻人类社会的奥秘,揭示人类历史的规律,指明人类前进的方向,它的基本结论和方法中 所蕴含的历史洞见和历史智慧,所展现的真理魅力和真理光芒,对于人类走向未来具有不可 缺少的启示和引领价值。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事业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大学生的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如何, 关系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光明前景。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青年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指引和启迪 作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青年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要有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第一,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学问博大精 深,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卷帙浩繁,我们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 同时,经典作家的个别提法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过时,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