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赤字与公债
第十五章赤字与公债
肉标 了解财政收支对比关系 了解公债的基本性质 了解公债理论的演变 了解关于李嘉图等价定理的争论 了解财政政策基本原理
目标 ▪ 了解财政收支对比关系 ▪ 了解公债的基本性质 ▪ 了解公债理论的演变 ▪ 了解关于李嘉图等价定理的争论 ▪ 了解财政政策基本原理
本章结构 1、政府收支对比关系 2、公债 3、公债理论 公债政策
本章结构 ▪ 1、政府收支对比关系 ▪ 2、公债 ▪ 3、公债理论 ▪ 4、公债政策
1、政府收支对比关系 从政府收支对比关系来看,年度财政活动存在着平 衡、节余和赤字三种状态 对财政平衡就不能作绝对化的理解。一般认为,当财政收支 差额不大时,都可以视为实现财政平衡。换言之,不论是收 大于支、略有节余,还是支大于收、略有赤字,只要财政节 余或赤字不超过一定的数量界限都应视为财政平衡。 把当年财政节余占财政收入3%以内的略有节余的状态, 称为稳固平衡; 把当年财政赤字占财政收入3%以内的略有赤字的状态 称为基本平衡; 把当年财政收入与支出完全相等的状态称为完全平衡, 并认为这三种状态都属财政平衡的表现形式(邓子基, 1997,p334)
1、政府收支对比关系 ▪ 从政府收支对比关系来看,年度财政活动存在着平 衡、节余和赤字三种状态 ▪ 对财政平衡就不能作绝对化的理解。一般认为,当财政收支 差额不大时,都可以视为实现财政平衡。换言之,不论是收 大于支、略有节余,还是支大于收、略有赤字,只要财政节 余或赤字不超过一定的数量界限都应视为财政平衡。 • 把当年财政节余占财政收入3%以内的略有节余的状态, 称为稳固平衡; • 把当年财政赤字占财政收入3%以内的略有赤字的状态, 称为基本平衡; • 把当年财政收入与支出完全相等的状态称为完全平衡, 并认为这三种状态都属财政平衡的表现形式(邓子基, 1997,p334)
既然财政平衡或赤字是一个财政收支数量对 比的关系问题,那么就有一个财政收支口径 的确定问题 在不同财政平衡公式中,主要的差异在于两 个方面:一是公债收支是否列为预算收支, 二是公债付息支出是否列入预算支出。从这 两个差异出发,结合我国财政实践的变化, 大体上有三种财政平衡公式
▪ 既然财政平衡或赤字是一个财政收支数量对 比的关系问题,那么就有一个财政收支口径 的确定问题 ▪ 在不同财政平衡公式中,主要的差异在于两 个方面:一是公债收支是否列为预算收支, 二是公债付息支出是否列入预算支出。从这 两个差异出发,结合我国财政实践的变化, 大体上有三种财政平衡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