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 2012届高三三月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Ⅱ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 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 填写清楚,并请认真核査。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卷 本试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诧异 叱咤 叉形符号 姹紫嫣红 翕动 膝盖 熙来攘往 独辟蹊径 C.褪色 艰涩 退避三舍 摄魂夺魄 D.湖泊 播种 竹影婆娑 拨弄是非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即使 连锁店 苦思瞑想 智者千虑,必有 失鱼蠹驰 竟标 大姆指 崭露头角 为丛驱雀,为渊驱 合龙 假惺惺 绵里藏针 流水不腐,户枢不 D.捍卫 和事老 毋庸置疑 文武之道,一张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倡导公务员“135”(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以内乘坐公交 出行方案,意味着节能减排理念可成功实现“软着陆 B.西兰花是常见的蔬菜,其模样与菜花“长相”相似,很多消费者一直想弄清楚,到 底哪种食材的营养与保健价值更高? C.“辽宁用法规的形式规定未成年人严禁参与灭火,”法学家说,“这是现代道德文明理 性的回归,让人领悟到法律的温情与人文关怀。” D.本季度优质花生油价格小幅上涨原因有三:一是原料涨价,二是民工、学生返回生
山东省枣庄市 2012 届高三三月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 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 填写清楚,并请认真核查。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 I 卷 本试卷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o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诧.异 叱咤. 叉.形符号 姹.紫嫣红 B.翕.动 膝.盖 熙.来攘往 独辟蹊.径 C.褪色. 艰涩. 退避三舍. 摄.魂夺魄 D.湖泊. 播.种 竹影婆.娑 拨.弄是非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即使 连锁店 苦思瞑想 智者千虑,必有一 失 B.竟标 大姆指 崭露头角 为丛驱雀,为渊驱 鱼 C.合龙 假惺惺 绵里藏针 流水不腐,户枢不 蠹 D.捍卫 和事老 毋庸置疑 文武之道,一张一 驰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倡导公务员“135”(1 公里以内步行,3 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 公里以内乘坐公交) 出行方 案,意味着节能减排理念可成功实现“软着陆”。 B.西兰花是常见的蔬菜,其模样与菜花“长相”相似,很多消费者一直想弄清楚,到 底哪种 食材的营养与保健价值更高? C.“辽宁用法规的形式规定未成年人严禁参与灭火,”法学家说,“这是现代道德文明理 性 的回归,让人领悟到法律的温情与人文关怀。” D.本季度优质花生油价格小幅上涨原因有三:一是原料涨价,二是民工、学生返回生
活场所增加了需求:三是运输成本增加了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2012年3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海洋局、民政部受权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部分 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 B.对于市场上的“注胶虾”,消费者早就向相关部门举报过,但众多监管部门纷纷规避 的姿态更让民众汗颜、无奈 C.进入2月以来,新奥能源和中国石化联合收购中国燃气一事传得纷纷扬扬,露姓担 心天然气会“涨声想起,。 D.美国高等学府资质良莠不齐,部分攀校管理松散的现象并不鲜见,发生在狄克森州 立大学的入学丑闻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美两国把农业领域的互助合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不仅有利于世界经济复苏,而 且有助于保证两国国内经济平稳运行 成立于2000年的归真堂没有想到公司上市会引起轩然大波,引发争议的不是其质 量本身,而是其赖以生存的“活熊取胆”模式。 C.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近57%左右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饭局 太多,很多人认为自己患上了“饭局焦虑症”。 D.食品、药晶监督部门应加强与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适时开展抗生素 流通市场的清理整顿工作,防止滥用抗生索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文化的“过度商业化”,是指当前文化领域内一味追求商业价值,不考虑文化产品的精 神属性,攫取文化市场超额利润的做法 改革开放之后,许多文人下海经商,其中有人因此被冠以“儒商”的雅号。文人与商人 之间,似乎不像从前那么泾渭分明了。再接下来,许多地方为发展经济,提出“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的口号。虽然文化本身不能赚钱,可是,当地的文化资源,却能够提高当地的知 名度,为招商引资、旅游开发等提供机会,从而带来经济效益。文化与商业的结合更紧密了。 再后来文化本身也成了一种产业,许多文化产品都有了它的商业属性。这也不是坏事,这是 改革开放给文化领域带来的勃勃生机,是思想解放和市场经济使文化领域呈现出的繁荣景 象。如果文化与商业结合有度,这将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21世纪以来,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越来越被忽视,“过度商业化”却愈演愈烈。与价值 失范、信仰崩解、金钱崇拜与娱乐至上的风潮相伴,许多人精神空虛,偏爱感官刺激。过
活场所增加了需求;三是运输成本增加了。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2012 年 3 月 3 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海洋局、民政部受权..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部分 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 B.对于市场上的“注胶虾”,消费者早就向相关部门举报过,但众多监管部门纷纷规避 的姿 态更让民众汗颜..、无奈。 C.进入 2 月以来,新奥能源和中国石化联合收购中国燃气一事传得纷.纷扬扬 ...,露姓担 心天然气会“涨声想起,。 D.美国高等学府资质良莠不齐 ....,部分攀校管理松散的现象并不鲜见,发生在狄克森州 立大学的入学丑闻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美两国把农业领域的互助合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不仅有利于世界经济复苏,而 且有助于保证两国国内经济平稳运行。 B.成立于 2000 年的归真堂没有想到公司上市会引起轩然大波,引发争议的不是其质 量本 身,而是其赖以生存的“活熊取胆”模式。 C.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近 57%左右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饭局 太 多,很多人认为自己患上了“饭局焦虑症”。 D.食品、药晶监督部门应加强与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适时开展抗生素 流通市场的清理整顿工作,防止滥用抗生索。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文化的“过度商业化”,是指当前文化领域内一味追求商业价值,不考虑文化产品的精 神属性,攫取文化市场超额利润的做法。 改革开放之后,许多文人下海经商,其中有人因此被冠以“儒商”的雅号。文人与商人 之间,似乎不像从前那么泾渭分明了。再接下来,许多地方为发展经济,提出“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的口号。虽然文化本身不能赚钱,可是,当地的文化资源,却能够提高当地的知 名度,为招商引资、旅游开发等提供机会,从而带来经济效益。文化与商业的结合更紧密了。 再后来文化本身也成了一种产业,许多文化产品都有了它的商业属性。这也不是坏事,这是 改革开放给文化领域带来的勃勃生机,是思想解放和市场经济使文化领域呈现出的繁荣景 象。如果文化与商业结合有度,这将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21 世纪以来,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越来越被忽视,“过度商业化”却愈演愈烈。与价值 失范、信仰崩解、金钱崇拜与娱乐至上的风潮相伴,许多人精神空虚,偏爱感官刺激。“过
度商业化一兢迎合了人性中的这些欲望,把各种文化的糟粕汇于一笔,打着“怎么都行”的 旗号,否定一切传统,恶搞一切,低俗、恶俗充斥文化生活; 以文学论,阿托尔斯泰说:“文学应该预见未来,用自己那最鼓舞人心的成果跑在人民 的前面,就像它是在拖着生活向前迈进似的.在“过度商业化″的潮流中,文学逐渐迷失 方向,主动弃置其精神属性。一些作者为迎合大众的低级趣味,不断制造垃圾作品 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变化是必然的。但是,把假恶丑的东西 搬出来放大,视作自然与时尚,无视是非,怎么也说不过去。它可能引发的社会道德水平的 大滑坡,恐怕是我们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大众文化领域如此,学术教育领域也不容乐观。“过 度商业化”催生出学术产品低水平重复,甚至剽窃抄袭。本应属于文化发展高端、起引领作 用的学术教育文化领域被如此侵蚀,令人担忧。“过度商业化”,正使“象牙塔″充满铜臭味 使耐得住寂寞、潜心守护学问的真学者举步维艰,而使急功近刺甚至品行低下者耀武扬威。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和教育使命。真善美是人类判断是非的标准。巴尔 扎克说他写作的最高使命是:揭示社会的美与丑,唤醒正义感和良知.这应是每个文化工作 者牢记的 珍惜文化的羽毛,勿使其因“过度商业化”″而变成-团垃圾,空耗了精神,也容易消磨 观对文化的信心。 (节选《人民日报.过度商业化 之忧》) 6.下列对文化“过度商业化”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化“过度商业化”是指人们以攫取文化市场超额利润为目的,在文化领域内一味 追求商业价值的做法 B.许多地方利用本身不能赚钱的文化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许多文化产品都有了商业 属性,文化成了产业 C.与价值失范、信仰崩解、金钱崇拜与娱乐至上的风潮相伴,文化“过度商业化”迎 合了大众偏爱感官刺激的倾向 D.文化的“过度商业化”使文学慢慢迷失了前进方向,让写作者制造出各种垃圾产品
度商业化一兢迎合了人性中的这些欲望,把各种文化的糟粕汇于一笔,打着“怎么都行”的 旗号,否定一切传统,恶搞一切,低俗、恶俗充斥文化生活; 以文学论,阿·托尔斯泰说:“文学应该预见未来,用自己那最鼓舞人心的成果跑在人民 的前面,就像它是在拖着生活向前迈进似的.”在“过度商业化”的潮流中,文学逐渐迷失 方向,主动弃置其精神属性。一些作者为迎合大众的低级趣味,不断制造垃圾作品。 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变化是必然的。但是,把假恶丑的东西 搬出来放大,视作自然与时尚,无视是非,怎么也说不过去。它可能引发的社会道德水平的 大滑坡,恐怕是我们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大众文化领域如此,学术教育领域也不容乐观。“过 度商业化”催生出学术产品低水平重复,甚至剽窃抄袭。本应属于文化发展高端、起引领作 用的学术教育文化领域被如此侵蚀,令人担忧。“过度商业化”,正使“象牙塔”充满铜臭味, 使耐得住寂寞、潜心守护学问的真学者举步维艰,而使急功近刺甚至品行低下者耀武扬威。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和教育使命。真善美是人类判断是非的标准。巴尔 扎克说他写作的最高使命是:揭示社会的美与丑,唤醒正义感和良知.这应是每个文化工作 者牢记的。 珍惜文化的羽毛,勿使其因“过度商业化”而变成一团垃圾,空耗了精神,也容易消磨 观对文化的信心。 (节选《人民日报.“过度商业化” 之忧》) 6.下列对文化“过度商业化”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化“过度商业化”是指人们以攫取文化市场超额利润为目的,在文化领域内一味 追求 商业价值的做法。 B.许多地方利用本身不能赚钱的文化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许多文化产品都有了商业 属性,文化成了产业。 C.与价值失范、信仰崩解、金钱崇拜与娱乐至上的风潮相伴,文化“过度商业化”迎 合了大众偏爱感官刺激的倾向。 D.文化的“过度商业化”使文学慢慢迷失了前进方向,让写作者制造出各种垃圾产品
来迎合大众低级趣味的追求 7.下列对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或“商业价值”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文化与商业的紧密结合过程中,文化产品为迎合经济发展,已失去了其精神属性 文化与商业失去了双赢的机会 B.当人们忽视了文化的精神属性,不断追求文化的商业价值,并无限放大其商业价值 时,“过度商业化”就会愈演愈烈。 C.如果将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和商业价值结合有度,文化商业化就能很好地为社会服 务,不会走上歧途 D.文中引用巴尔扎克的名言是为了强调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和教育使命,文化工作者 应为人类守护真善美而不懈努力。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许多地方利用文化资源提高其知名度,为经济的发展带来效益,使文化本身成了产 业的下海文人因此被称为“儒商”。 B.文化的商业化有一个渐近的过程,它是时代的产物,顺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作者 对其还是持完全肯定态度的。 C.大众文化领域与学术教育领域存在的“过度商业化”的问题,已经引发了社会道德 水平的大滑坡,值得我们思索。 D.文化“过度商业化”的危害范围广、程度深,选文末段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这种危害,让人们警醒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育文,完成912题。 武王使人候殷,反报岐周日:“殷其乱矣!武王曰:“其乱焉至?“对曰:“谗愿胜良。 武王“尚未也。”又复往,反报日:“其乱加矣!武王日:“焉至?”对日:“贤者出走矣。” 武王日:来也。”又往,反报日:“其乱甚矣!一武王日:“焉至?”对日:“百娃不敢诽胜怨 矣!武王曰:!嘻遽告太公,太公对曰。“谗愿胜良,命曰戮。贤者出走,命曰崩:百姓不 敢诽怨,命日刑其乱至矣,不可以加矣。”故选率三百,虎贲三干,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 禽。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 武王至鲔水,殷使胶鬲候周师,武王觅之。胶鬲曰:“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曰; 不子欺,将之殷也。”胶鬲曰:“曷至?”武王曰:“将以甲子至殷郊,予以是报矣!胶鬲 行。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军师皆谏曰:“卒病,请体之。”武王曰;“吾已令 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吾疾 行,以救胶鬲之死也。”武王果以甲子至殷郊,殷已先陈矣。至殷,因战,大克之。此武王 之义也。人为人之所欲,己为人之所恶,先陈何益?适令武王不耕而获
来迎 合大众低级趣味的追求。 7.下列对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或“商业价值”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文化与商业的紧密结合过程中,文化产品为迎合经济发展,已失去了其精神属性, 文化与商业失去了双赢的机会。 B.当人们忽视了文化的精神属性,不断追求文化的商业价值,并无限放大其商业价值 时, “过度商业化”就会愈演愈烈。 C.如果将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和商业价值结合有度,文化商业化就能很好地为社会服 务,不会走上歧途。 D.文中引用巴尔扎克的名言是为了强调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和教育使命,文化工作者 应为人类守护真善美而不懈努力。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许多地方利用文化资源提高其知名度,为经济的发展带来效益,使文化本身成了产 业的下海文人因此被称为“儒商”。 B.文化的商业化有一个渐近的过程,它是时代的产物,顺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作者 对其 还是持完全肯定态度的。 C.大众文化领域与学术教育领域存在的“过度商业化”的问题,已经引发了社会道德 水平的大滑坡,值得我们思索。 D.文化“过度商业化”的危害范围广、程度深,选文末段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 地写出 了这种危害,让人们警醒。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育文,完成 9~12 题。 武王使人候①殷,反报岐周日:“殷其乱矣!”武王曰:“其乱焉至?”对曰:“谗愿胜良。” 武王“尚未也。”又复往,反报日:“其乱加矣!”武王日:“焉至?”对日:“贤者出走矣。” 武王曰:来也。”又往,反报曰:“其乱甚矣!一武王曰:“焉至?”对曰:“百娃不敢诽.胜怨 矣.”武王曰:!嘻遽告太公,太公对曰。“谗愿胜良,命曰戮。贤者出走,命曰崩:百姓不 敢诽怨,命曰刑其乱至矣,不可以加矣。”故选率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 禽。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 武王至鲔水,殷使胶鬲候周师,武王觅之。胶鬲曰:“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曰; “不子欺,将之殷也。”胶鬲曰:“曷至?”武王曰:“将以甲子至殷郊,予以是报矣!”胶鬲 行。天 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军师皆谏曰:“卒病,请体之。”武王曰;“吾已令 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吾疾 行,以救胶鬲之死也。”武王果以甲子至殷郊,殷已先陈矣。至殷,因战,大克之。此武王 之义也。人为人之所欲,己为人之所恶,先陈何益?适令武王不耕而获
武王入殷,闻殷有长者,武王往见之,而问殷之所以亡。殷长者对日:“王欲知之,则 请以日中为期。”武王与周公旦明日早要期,则弗得也。武王怪之,周公日,吾已知之矣 此君子也。取不能其主,又以其恶告王,不忍为也。若夫期而不当,言而不信,此殷之所以 亡也,已以此告王矣。” 夫审天者,察列星而知四时,因也;推历者,视月行而知晦朔,因也;禹之裸国,裸入 衣出,因也;墨子见荆王,锦表吹笙,因也;孔予道弥于瑕见羞夫人,因也;汤、武遭乱世, 临苦民,扬其义,成其功,因也。故因则功,专则拙。因者无敌,国虽大,民虽众,何益? (选自《吕氏春秋·贵因》) 注:①候:侦察,刺探 ②戮:暴乱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姓不敢诽怨矣 诽:指出过失 B.是令胶鬲不信也 信:相信 C.若夫期而不当 期:约定日期 D.夫审天者审:观测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适令武王不耕而获。 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B.反报曰:“其乱加矣!”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禹之裸国 沧浪之水清兮 D.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 吾属今为之虏矣 11.以下六句话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证明“因则无敌”的一组是 ①武王果以甲子至殷郊 ②视月行而知晦朔 ③适令武王不耕而获 ④其乱至矣,不可以加矣 ⑤墨子见荆王,锦衣吹笙 ⑥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王多次派人刺探殷商国内的暴乱情况,但每次都没贸然出兵,直到知道殷商百姓 敢怒不敢言时,才决定对殷商用兵。 B.在殷商邪恶当权、贤德出逃,行军计划被胶鬲获知而使殷商有准备的情况下,周武 王不战而胜商纣,根本在于善于顺应人心 C.武王进入殷都后拜见了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后来赴约时却没有见到那个人。周公旦 巧妙的猜度解释,消除了武王的疑惑 D.本文通过举例论证,阐述了善于顺应,依凭外物的人就会所向无敌,在这样的人面 前,那些国土即使广大、人民众多的统治者,也会被打败。 第Ⅱ卷(共114分)
武王入殷,闻殷有长者,武王往见之,而问殷之所以亡。殷长者对曰:“王欲知之,则 请以日中为期。”武王与周公旦明日早要期,则弗得也。武王怪之,周公曰,吾已知之矣, 此君子也。取不能其主,又以其恶告王,不忍为也。若夫期.而不当,言而不信,此殷之所以 亡也,已以此告王矣。” 夫审.天者,察列星而知四时,因也;推历者,视月行而知晦朔,因也;禹之裸国,裸入 衣出,因也;墨子见荆王,锦表吹笙,因也;孔予道弥于瑕见羞夫人,因也;汤、武遭乱世, 临苦民,扬其义,成其功,因也。故因则功,专则拙。因者无敌,国虽大,民虽众,何益? (选自《吕氏春秋·贵因》) 注:①候:侦察,刺探。 ②戮:暴乱。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姓不敢诽.怨矣 诽:指出过失 B.是令胶鬲不信.也 信:相信 C.若夫期.而不当 期:约定日期 D.夫审.天者 审:观测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适令武王不耕而.获。 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B.反报曰:“其.乱加矣!”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禹之.裸国 沧浪之.水清兮 D.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 吾属今为.之虏矣 11.以下六句话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证明“因则无敌”的一组是 ①武王果以甲子至殷郊 ②视月行而知晦朔 ③适令武王不耕而获 ④其乱至矣,不可以加矣 ⑤墨子见荆王,锦衣吹笙 ⑥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王多次派人刺探殷商国内的暴乱情况,但每次都没贸然出兵,直到知道殷商百姓 敢怒不敢言时,才决定对殷商用兵。 B.在殷商邪恶当权、贤德出逃,行军计划被胶鬲获知而使殷商有准备的情况下,周武 王不战而胜商纣,根本在于善于顺应人心。 C.武王进入殷都后拜见了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后来赴约时却没有见到那个人。周公旦 巧妙的猜度解释,消除了武王的疑惑。 D.本文通过举例论证,阐述了善于顺应,依凭外物的人就会所向无敌,在这样的人面 前,那些国土即使广大、人民众多的统治者,也会被打败。 第Ⅱ卷(共 11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