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碰酸盐研究所 招生简章 2020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和硕路588号邮编:201899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生部 电话:021-69906603 联系人:陆彩飞E-mail:cflu@mail.sic.ac.cn 网址:http://www.sic.ac.cn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招 生 简 章 2020 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和硕路 588 号 邮编:201899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生部 电话:021-69906603 联系人:陆彩飞 E-mail:cflu@mail.sic.ac.cn 网址:http://www.sic.ac.cn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概况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渊源于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 研究院工程研究所,1959年独立建所,定名为中国科学院硅酸盐 化学与工学研究所,1984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建所以来,上海硅酸盐所以“先进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学 科方向,现已发展成为以基础性研究为先导,以高技术创新和应用 :; 研究为主体的综合性研究所,形成了“基础研究一应用研究一工程 化研究、产业化工作”相互有机结合的较为完备的科研体系。历年 来,获得国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等省部级以上各类科技奖项417 项,其中国家发明奖3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9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田 15项。历年来申报专利3352项,批准专利1774项(截至2018年 回回回 上海硅酸盐所独立建所以来,汇聚和造就出一大批为新中国 科技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包括周仁、严东生、殷之文、郭 景坤、丁传贤、江东亮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培 养和引进了包括8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9位新一代科技领军人才,形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创新群体、国家外专局国际合作创新团队等在内的高水平科技创新队伍 上海硅酸盐所是国内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首批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 点培养基地。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大力发展硏究生教育,不断完善综合素质培养与评价制度,深入推进国内 外联合培养机制,建立硏宄生科硏成果培育计划,硏究生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向国家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创新 创业人才 现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六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科研机构包括: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 验室、中国科学院特种无机涂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上海无机能源材料与电 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结构陶瓷工程研宄中心(复合材料硏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透明光功能无机材料重点 实验室(人工晶体硏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无机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古陶瓷与工业陶瓷工程硏究中 心(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和 信息情报中心。主办发行的《无机材料学报》已进入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并被SCIE收录引用。与 Nature 出版集团联合刊《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2015年末创办,全刊被引频次达300多次,已被 SCI(越过ESCI)、DOA、 Scopus收录,2017年首个SCI影响因子为8.941。 、主要研究领域 1、基础硏究:以髙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材料、人工晶体、特种玻璃、无机涂层、生物材料、介孔与纳 米材料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化学、物理学、电子学、生物学等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在先进无机材料的 设计与计算科学、制备科学以及应用研究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前瞻性、原创性和开拓性探索,为先进无机材料 工程化研究和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概况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渊源于 1928 年成立的国立中央 研究院工程研究所,1959 年独立建所,定名为中国科学院硅酸盐 化学与工学研究所,1984 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建所以来,上海硅酸盐所以“先进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学 科方向,现已发展成为以基础性研究为先导,以高技术创新和应用 研究为主体的综合性研究所,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 化研究、产业化工作”相互有机结合的较为完备的科研体系。历年 来,获得国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等省部级以上各类科技奖项 417 项,其中国家发明奖 30 项,国家自然科学奖 9 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15 项。历年来申报专利 3352 项,批准专利 1774 项(截至 2018 年 底)。 上海硅酸盐所独立建所以来,汇聚和造就出一大批为新中国 科技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包括周仁、严东生、殷之文、郭 景坤、丁传贤、江东亮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培 养和引进了包括 8 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9 位新一代科技领军人才,形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创新群体、国家外专局国际合作创新团队等在内的高水平科技创新队伍。 上海硅酸盐所是国内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首批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 点培养基地。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不断完善综合素质培养与评价制度,深入推进国内 外联合培养机制,建立研究生科研成果培育计划,研究生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向国家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创新 创业人才。 现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六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科研机构包括: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 验室、中国科学院特种无机涂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上海无机能源材料与电 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结构陶瓷工程研究中心(复合材料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透明光功能无机材料重点 实验室(人工晶体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无机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古陶瓷与工业陶瓷工程研究中 心(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和 信息情报中心。主办发行的《无机材料学报》已进入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并被 SCIE 收录引用。与 Nature 出版集团联合刊《npj-Computational Materials》,2015 年末创办,全刊被引频次达 300 多次,已被 SCI(越过 ESCI)、DOAJ、Scopus 收录,2017 年首个 SCI 影响因子为 8.941。 二、主要研究领域 1、基础研究:以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材料、人工晶体、特种玻璃、无机涂层、生物材料、介孔与纳 米材料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化学、物理学、电子学、生物学等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在先进无机材料的 设计与计算科学、制备科学以及应用研究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前瞻性、原创性和开拓性探索,为先进无机材料 工程化研究和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
2、能源技术:以能量转换、能量贮存、节能关键材料和技术为主要硏究方向,重点开展钠硫电池储能 技术、太阳能发电技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热电转换技术以及高效节能金卤灯等研究,并取得一系 列创新型研究成果。 3、环境友好:开展纳米介孔催化剂材料、纳米光催化材料、建筑用节能玻璃材料以及尾气排放净化用 蜂窝陶瓷技术等硏究开发与产业化工作,以解决节能减排相关新材料硏究及工艺技术硏发等热点问题。 4、人体健康:开展纳米生物材料、生物活性材料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生物活性涂层技术及医用植入 材料、医用光纤材料等研究与开发,为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效和安全的生物医用材料和医 疗新技术提供科学基础 5信息功能:开展电容器陶瓷、压电陶瓷、铁电陶瓷、透眀陶瓷、热释电陶瓷、半导体陶瓷、电致伸缩 陶瓷、快离子导体陶瓷、堇青石陶瓷、超导陶瓷、微波介质陶瓷等高性能陶瓷的硏究,并结合面向新兴产业 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高性能功能陶瓷及元件,开展相关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成套技术开发、工程化研究和示范 性生产 6、航天航空:开展各类保护涂层、功能涂层、透波材料、大尺寸光学部件、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硏究以 及空间晶体生长实验研究,以满足我国航天航空事业的迫切需求 刁、古陶瓷:开创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国古陶瓷之先河,并一直在该研究领域保持着国际领先地 位。2008年2月,由国家文物局批准,在上海硅酸盐硏究所设立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基地整合研究资源,制定古陶瓷检测规范,解决古陶瓷硏究和硅酸盐类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的重大科技问题 8、材料分析表征:主要从事无机材料表征和检测及其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等。先后通过了国家级计量 认证、ISO9001质量认证和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 三、研究生教育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是国内第一批研究生 招生单位,文革前招收28名研究生,目前一共累 计招收约300研究生。拥有材料科学与工 程、化学二个一级学科和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 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工程五个二级学科,在 岗导师145名,其中博导73名,在学研究生474 生,国生x0含会合身意 上海硅酸盐所建立了硕士研究生精品课程数 据库,更好的指导学生选择课程,为科研工作奠定基础知识。为使研究生在进入实验室的同时掌握相关知识 技能,开设了《先进无机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课程。年末对全体研究生进行考核,检阅研究生的学习 科研进展,促进研究生工作,同时进行业务指导:考核结果也成为下年度的优秀助学金的评定依据。 上海硅酸盐所每年实施《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培育计划》,为培育对象提供经费资助,支持参加国际学 术活动。每学期举办研究生英语学术交流报告会,提高研究生英语学术交流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组织开展 各类提升创新能力讲座,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2、能源技术:以能量转换、能量贮存、节能关键材料和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开展钠硫电池储能 技术、太阳能发电技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热电转换技术以及高效节能金卤灯等研究,并取得一系 列创新型研究成果。 3、环境友好:开展纳米介孔催化剂材料、纳米光催化材料、建筑用节能玻璃材料以及尾气排放净化用 蜂窝陶瓷技术等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工作,以解决节能减排相关新材料研究及工艺技术研发等热点问题。 4、人体健康:开展纳米生物材料、生物活性材料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生物活性涂层技术及医用植入 材料、医用光纤材料等研究与开发,为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效和安全的生物医用材料和医 疗新技术提供科学基础。 5 信息功能:开展电容器陶瓷、压电陶瓷、铁电陶瓷、透明陶瓷、热释电陶瓷、半导体陶瓷、电致伸缩 陶瓷、快离子导体陶瓷、堇青石陶瓷、超导陶瓷、微波介质陶瓷等高性能陶瓷的研究,并结合面向新兴产业 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高性能功能陶瓷及元件,开展相关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成套技术开发、工程化研究和示范 性生产。 6、航天航空:开展各类保护涂层、功能涂层、透波材料、大尺寸光学部件、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以 及空间晶体生长实验研究,以满足我国航天航空事业的迫切需求。 7、古陶瓷:开创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国古陶瓷之先河,并一直在该研究领域保持着国际领先地 位。2008 年 2 月,由国家文物局批准,在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设立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基地整合研究资源,制定古陶瓷检测规范,解决古陶瓷研究和硅酸盐类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的重大科技问题。 8、材料分析表征:主要从事无机材料表征和检测及其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等。先后通过了国家级计量 认证、ISO9001 质量认证和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 三、研究生教育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是国内第一批研究生 招生单位,文革前招收 28 名研究生,目前一共累 计招收约 3000 余名研究生。拥有:材料科学与工 程、化学二个一级学科和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 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工程五个二级学科,在 岗导师 145 名,其中博导 73 名,在学研究生 474 名,其中博士研究生 257 名。研究所计划每年招 收硕士研究生 80 名,博士研究生 70 名左右。 上海硅酸盐所建立了硕士研究生精品课程数 据库,更好的指导学生选择课程,为科研工作奠定基础知识。为使研究生在进入实验室的同时掌握相关知识 技能,开设了《先进无机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课程。年末对全体研究生进行考核,检阅研究生的学习、 科研进展,促进研究生工作,同时进行业务指导;考核结果也成为下年度的优秀助学金的评定依据。 上海硅酸盐所每年实施《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培育计划》,为培育对象提供经费资助,支持参加国际学 术活动。每学期举办研究生英语学术交流报告会,提高研究生英语学术交流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组织开展 各类提升创新能力讲座,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上海硅酸盐所积极组织、推荐各类评优项目,取得良好成绩,有效促进硏究生评优质量的提升。获得奖 项有: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 和优秀导师奖;宝钢优秀学生奖;必和必拓奖学金:中国科学院科学与社会实践资助专项(创新研究类);中 国科学院科学与社会实践资助专项(社会实践类);严东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 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标兵和优秀毕业生以及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 上海硅酸盐所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的著名大学和科硏机构开展 合作研究,随着我所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强,出国交流的研究生不断增加,每年都有二十多名研究生出国参加 国际会议,十多名研究生到国外进行联合培养,同时,我所每年组织出国经验交流座谈会,为有意出国深造 和参加国际会议的研究生提供非常有意义的经验 上海硅酸盐所为促进研究生就业提供各类招聘信息,组织企业、单位就业宣讲活动,发布招聘会、附近 高校就业宣讲信息,组织已就业同学回所介绍经验。每年毕业生都全部落实毕业去向,2018年毕业的133 人中:国内企业64人,外企8人,博士后14人,出国11人,科研21人,高校8人。 上海硅酸盐所为在学研究生建有配套良好的 学习、体育、文娱、生活设施和硏究生公寓;设 立普通奖学金、等级奖学金和研究助理津贴,硕目! GHH E 士生月收入3000~5000元,博士生月收入 4000~7000元,还可以申请多种冠名奖学金 上海硅酸盐所具有浓郁的学术氛围和宽松的 学科环境,是从事科学研究的理想选择 上海硅酸盐所热忱欢迎优秀有志学子报考 欢迎物理、化学、材料、能源、生物等相关学科 或其他交叉学科的考生报考,共同为我国的材料科学事业做出贡献!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培养目标 我所招收的博士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 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及相关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等方面做 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报考条件及要求 上海硅酸盐硏究所2020年普通招考进行“申请-考核”制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不纳入“申请-考核”制试点,只能以一般的普通招考方式报名, 参加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统一考试 境外留学人员应获得硕士学位,并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硕士学位认证后方可报考
上海硅酸盐所积极组织、推荐各类评优项目,取得良好成绩,有效促进研究生评优质量的提升。获得奖 项有: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 和优秀导师奖;宝钢优秀学生奖;必和必拓奖学金;中国科学院科学与社会实践资助专项(创新研究类);中 国科学院科学与社会实践资助专项(社会实践类);严东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 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标兵和优秀毕业生以及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 上海硅酸盐所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的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 合作研究,随着我所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强,出国交流的研究生不断增加,每年都有二十多名研究生出国参加 国际会议,十多名研究生到国外进行联合培养,同时,我所每年组织出国经验交流座谈会,为有意出国深造 和参加国际会议的研究生提供非常有意义的经验。 上海硅酸盐所为促进研究生就业提供各类招聘信息,组织企业、单位就业宣讲活动,发布招聘会、附近 高校就业宣讲信息,组织已就业同学回所介绍经验。每年毕业生都全部落实毕业去向,2018 年毕业的 133 人中:国内企业 64 人,外企 8 人,博士后 14 人,出国 11 人,科研 21 人,高校 8 人。 上海硅酸盐所为在学研究生建有配套良好的 学习、体育、文娱、生活设施和研究生公寓;设 立普通奖学金、等级奖学金和研究助理津贴,硕 士生月收入 3000~5000 元,博士生月收入 4000~7000 元,还可以申请多种冠名奖学金。 上海硅酸盐所具有浓郁的学术氛围和宽松的 学科环境,是从事科学研究的理想选择。 上海硅酸盐所热忱欢迎优秀有志学子报考, 欢迎物理、化学、材料、能源、生物等相关学科 或其他交叉学科的考生报考,共同为我国的材料科学事业做出贡献!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2020 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我所招收的博士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 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及相关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等方面做 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及要求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2020 年普通招考进行“申请-考核”制。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不纳入“申请-考核”制试点,只能以一般的普通招考方式报名, 参加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统一考试。 境外留学人员应获得硕士学位,并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硕士学位认证后方可报考
一)报考我所普通招考的博士学位研究生,需满足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 守法,品行端正 3.考生的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 (1)已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能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 其中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是指 ①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士学位满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达到与硕士学位同等学力 ②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结业生(报名时已取得结业证书); ③报名时已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但尚未取得硕士学位的人员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我所规定的体检要求 5.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6.境外留学人员应获得硕士学位,并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硕士学位认证后方可报考。 (二)同等学力人员报考,除符合上述有关要求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1.已取得报考专业6门以上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成绩通知单) 2.已在公开出版的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术论文2篇(第一作者):或获得过与报 考专业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为主要完成人):或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三)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报考,最迟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必须取 得硕士学位后方可报考。 (四)我所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该专项计划实行“参加中国科学院大学 的统一考试、单独划线录取、定向少数民族地区培养”的政策,主要面向少数民族考生。报考该专项计划的 考生,除了需具备上述第(一)款中各项条件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1.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 2.考生原籍在西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海南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 4省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湖南湘西自治州、张家界(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湖北恩施自治州等 地区,或者是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 地等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3.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处审核同意报考。 4.保证毕业后按定向协议到定向单位或地区就业 5.我所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不得以硕博连读方式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含普通博士 计划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但在征得定向单位所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书面同意后可以在毕业时 作为应届硕士毕业生参加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招考,经初试和复试考核合格拟录取后须 重新签订三方协议方可发放录取通知书,博士毕业后须按协议规定回定向省份就业 (五)在学的硕博连读生转博,按我所的具体要求报考 (六)在高校取得学术型推荐免试外推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按直接攻博方式录取为博士研 究生(简称为直博生),具体录取条件由我所确定。已被确定录取的直博生,必须参加全国推荐免试研究生 网上报名。 (七)下列情况的考生报考时须征得定向培养单位的同意 1.现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
(一)报考我所普通招考的博士学位研究生,需满足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 守法,品行端正。 3.考生的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能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 其中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是指: ①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士学位满 6 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达到与硕士学位同等学力; ②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结业生(报名时已取得结业证书); ③报名时已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但尚未取得硕士学位的人员。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我所规定的体检要求。 5.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6.境外留学人员应获得硕士学位,并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硕士学位认证后方可报考。 (二)同等学力人员报考,除符合上述有关要求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1.已取得报考专业 6 门以上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成绩通知单)。 2.已在公开出版的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术论文 2 篇(第一作者);或获得过与报 考专业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为主要完成人);或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三)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报考,最迟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必须取 得硕士学位后方可报考。 (四)我所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该专项计划实行“参加中国科学院大学 的统一考试、单独划线录取、定向少数民族地区培养”的政策,主要面向少数民族考生。报考该专项计划的 考生,除了需具备上述第(一)款中各项条件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1.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 2.考生原籍在西部 12 省、自治区、直辖市,海南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 4 省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湖南湘西自治州、张家界(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湖北恩施自治州等 地区,或者是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 地等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3.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处审核同意报考。 4.保证毕业后按定向协议到定向单位或地区就业。 5. 我所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不得以硕博连读方式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含普通博士 计划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但在征得定向单位所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书面同意后可以在毕业时 作为应届硕士毕业生参加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招考,经初试和复试考核合格拟录取后须 重新签订三方协议方可发放录取通知书,博士毕业后须按协议规定回定向省份就业。 (五)在学的硕博连读生转博,按我所的具体要求报考。 (六)在高校取得学术型推荐免试外推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按直接攻博方式录取为博士研 究生(简称为直博生),具体录取条件由我所确定。已被确定录取的直博生,必须参加全国推荐免试研究生 网上报名。 (七)下列情况的考生报考时须征得定向培养单位的同意: 1.现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