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学案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释义 (1)飨()士卒释义()(2)鲰()生释义() (3)玉玦()释义()(4)彘()肩释义() (5)参乘()释义()(6)跽()释义() (7)刀俎()释义()(8)目眦()释义() (9)瞋目()释义()(10)啖()之释义() 、找出活用词并解释。 (1)吾得兄事之(11)道芷阳间行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12)刑人如恐不胜 (3)常以身翼蔽沛公(13)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4)于是项伯复夜去(14)项伯杀人,臣活之 (6)素善留侯张良(15)拔剑撞而破之 (7)头发上指(16)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8)籍吏民,封府库(17)不义也 (9)沛公军霸上(18)范增数目项王 (10)沛公欲王关中 、注明下列各句古今异义词。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4)而听细说 (2)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5)沛公居山东时 (3)将军战河北 四、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1.具告以事5.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要项伯6.令将军与臣有郤
鸿门宴学案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释义。 (1)飨( )士卒释义( )(2)鲰( )生释义( ) (3)玉玦( )释义( )(4)彘( )肩释义( ) (5)参乘( )释义( )(6)跽( )释义( ) (7)刀俎( )释义( )(8)目眦( )释义( ) (9)瞋目( )释义( )(10)啖( )之释义( ) 二、找出活用词并解释。 (1)吾得兄事之(11)道芷阳间行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12)刑人如恐不胜 (3)常以身翼蔽沛公(13)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4)于是项伯复夜去(14)项伯杀人,臣活之 (6)素善留侯张良(15)拔剑撞而破之 (7)头发上指(16)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8)籍吏民,封府库(17)不义也 (9)沛公军霸上(18)范增数目项王 (10)沛公欲王关中 三、注明下列各句古今异义词。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4)而听细说 (2)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5)沛公居山东时 (3)将军战河北 四、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1.具告以事 5.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要项伯 6.令将军与臣有郤
3.距关,毋内诸侯7.因击沛公于坐 4.不敢倍德8.蚤自来谢项王 五、一词多义解释 1.因 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不如因而厚遇之 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因合纳斗盆 陈陈相因 2 闻妻言,如被冰雪 天时不如地利 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 万事如意 如有违背,宜别图之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空空如也 3.意 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3.距关,毋内诸侯 7.因击沛公于坐 4.不敢倍德 8.蚤自来谢项王 五、一词多义解释 1.因 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不如因而厚遇之 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因合纳斗盆 陈陈相因 2.如 闻妻言,如被冰雪 天时不如地利 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 万事如意 如有违背,宜别图之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空空如也 3.意 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戍卒叫,函谷举 举贤任能 杀人如不能举 举世无双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阿母谢媒人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乃花既谢,亦可无罪于主人矣 六、文言固定搭配释义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此……也 2.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 3.何辞为何……为 4.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 5.孰与君少长……孰与 七、重点句子翻译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2.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3.吾属今为之虏矣!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举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戍卒叫,函谷举 举贤任能 杀人如不能举 举世无双 5.谢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阿母谢媒人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乃花既谢,亦可无罪于主人矣 六、文言固定搭配释义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此……也 2.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 3.何辞为何……为 4.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 5.孰与君少长……孰与…… 七、重点句子翻译。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2.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3.吾属今为之虏矣!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6.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7.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8.臣请入,与之同命 9.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1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八、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本文的成语及典故找出来并解释。(不少于10个) 九、整体感知。 1.本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2.刘邦在这场鸿门宴中怎样化被动为主动的? 3.项羽的性格特点如何?依据是什么? 4.简析刘邦的特点 5.刘邦在逃脱之前做了哪些部署?“置车骑”是什么意思?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鸿门宴》学案5 、课内阅读(86分) (一)阅读文章第一段,完成1-5题。(19分)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 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 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击勿失!
5.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6.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7.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8.臣请入,与之同命。 9.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1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八、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本文的成语及典故找出来并解释。(不少于 10 个) 九、整体感知。 1.本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第四部分( ) 2.刘邦在这场鸿门宴中怎样化被动为主动的? 3.项羽的性格特点如何?依据是什么? 4.简析刘邦的特点。 5.刘邦在逃脱之前做了哪些部署?“置车骑”是什么意思?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鸿门宴》学案 5 一、课内阅读(86 分) (一)阅读文章第一段,完成 1-5 题。(19 分)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 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 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 击勿失!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3分,每3字1分) ①沛公欲王()关中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③范增说()项羽曰④ 好()美姬⑤皆为()龙虎 ⑥未得与项羽相()见⑦使子婴为相()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分,每词0.5分) ①旦日飨士卒()②范增说项羽曰() 3.解释下列多义词。(7分,每空0.5分 (1)军 ①沛公军霸上()②为击破沛公军() 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④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①未得与项羽相见()②使子婴为相() (3)为 ①为击破沛公军()②皆为龙虎() 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4)在 ①沛公兵十万,在霸上()②此其志不在小() (5)于 ①使人言于项王曰()②贪于财货() ③长于臣() 4.翻译文段中划线的句子。(4分,每句2分 ①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译文 ②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3 分,每 3 字 1 分) ①沛公欲王( )关中 ②旦( )日飨( )士卒,为( )击破沛公军③范增说( )项羽曰 ④ 好( )美姬 ⑤皆为( )龙虎 ⑥未得与项羽相( )见 ⑦使子婴为相( )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 分,每词 0.5 分) ①旦日飨士卒( ) ②范增说项羽曰( ) 3.解释下列多义词。(7 分,每空 0.5 分) ⑴军 ①沛公军霸上( ) ②为击破沛公军( ) 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④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⑵相 ①未得与项羽相见( ) ②使子婴为相( ) ⑶为 ①为击破沛公军( ) ②皆为龙虎( ) 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 ⑷在 ①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 ②此其志不在小( ) ⑸于 ①使人言于项王曰( ) ②贪于财货( ) ③长于臣( ) 4.翻译文段中划线的句子。(4 分,每句 2 分) ①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译文: ②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