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面对的自由的传统 霍布斯认为人完全受欲望的必然性支配,没有意志的自由。霍布斯将 自由等同于必然。将这种观点推广至社会就既是决定论的又是宿命论 的 斯宾诺莎把自由视为对必然性的认识,但仅此而已,斯宾诺莎并未解 决自由与必然的冲突,而只是用认识所获得的自由感超脱于其它一切 奴役人强制人的感觉,这就是斯宾诺莎的“自由”的实质。在这种情 况下也就取消了人的社会行动这种行动的自由本质上关乎政治的自由 对卢梭来说,构成问题的正是行动的、政治的自由。他认为人是生而 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中。自由会因不平等的社会奴役和迷失方向 的文化而丧失,却不能因强制而出卖。保障人天赋的自由,惟有通过 自由人自己制定的法律
康德面对的自由的传统 ◼ 霍布斯认为人完全受欲望的必然性支配,没有意志的自由。霍布斯将 自由等同于必然。将这种观点推广至社会就既是决定论的又是宿命论 的。 ◼ 斯宾诺莎把自由视为对必然性的认识,但仅此而已,斯宾诺莎并未解 决自由与必然的冲突,而只是用认识所获得的自由感超脱于其它一切 奴役人强制人的感觉,这就是斯宾诺莎的“自由”的实质。在这种情 况下也就取消了人的社会行动,这种行动的自由本质上关乎政治的自由 ◼ 对卢梭来说,构成问题的正是行动的、政治的自由。他认为人是生而 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中。自由会因不平等的社会奴役和迷失方向 的文化而丧失,却不能因强制而出卖。保障人天赋的自由,惟有通过 自由人自己制定的法律
康德的自由既反功利主义又反绝对主义 康德同意霍布斯,作为感性世界或现象界的一部分,人是自然因果链 条上的被决定的一环,无自由可言,但必然只是经验现象的属性;自 由意味着就人的道德行动而言,人无需上帝,也无需求助于任何别人, 每一个人都被赋有一种理性机能以指导自己的行为;而道德就意味超 越因果决定的必然性而仅仅依从由善良意志发出的命令行事。这种基 于人的自由本性的伦理学既与功利主义相对立,因为后者试图从经验 的善利中引出道德原则;又与绝对主义相对立,因为它将外在于个人 的道德权威引入伦理学,从而根本上破坏了个人的道德主体性原则, 而这种外在权威通常就是建立在宗教禁令、文化习俗之上的传统伦理
康德的自由既反功利主义又反绝对主义 ◼ 康德同意霍布斯,作为感性世界或现象界的一部分,人是自然因果链 条上的被决定的一环,无自由可言,但必然只是经验现象的属性;自 由意味着就人的道德行动而言,人无需上帝,也无需求助于任何别人, 每一个人都被赋有一种理性机能以指导自己的行为;而道德就意味超 越因果决定的必然性而仅仅依从由善良意志发出的命令行事。这种基 于人的自由本性的伦理学既与功利主义相对立,因为后者试图从经验 的善利中引出道德原则;又与绝对主义相对立,因为它将外在于个人 的道德权威引入伦理学,从而根本上破坏了个人的道德主体性原则, 而这种外在权威通常就是建立在宗教禁令、文化习俗之上的传统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