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流叠加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 、观察液体作平行流运动的迹线和流线 观察各种简单势流以及各种势流叠加后所形成的流动图像,加深对 势流运动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在势流中,存在平行流、点源和点汇等几种基本的流动形式。根据势流 叠加原理,可把已知的简单势流叠加起来,得到一个比较复杂的势流。如把 源和均匀流叠加可得到一个二维钝头流线体的绕流流线图形;源与汇叠加可 形成偶极子等 实验设备 图一为一势流叠加实验台,它由进水管、可视实验台、支架、颜料水瓶、 红水开关,以及源汇旋钮、进水开关、上下游水箱等组成。实验台上设置源 汇孔及注红水针头。 进水开关 产水 红水开关 b8888838 源旋钮 堰板 o可搅实验台 玻饭⊙汇孔 支架 0。d 678 oo。 水箱 汇旋钮 图一势流叠加实验仪
8 势流叠加演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液体作平行流运动的迹线和流线。 2、观察各种简单势流以及各种势流叠加后所形成的流动图像,加深对 势流运动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在势流中,存在平行流、点源和点汇等几种基本的流动形式。根据势流 叠加原理,可把已知的简单势流叠加起来,得到一个比较复杂的势流。如把 源和均匀流叠加可得到一个二维钝头流线体的绕流流线图形;源与汇叠加可 形成偶极子等。 三、实验设备 图一为一势流叠加实验台,它由进水管、可视实验台、支架、颜料水瓶、 红水开关,以及源汇旋钮、进水开关、上下游水箱等组成。实验台上设置源 汇孔及注红水针头。 图一 势流叠加实验仪
四、实验步骤 1、打开进水开关,放水入实验台,调整下游堰板使之溢流。 2、上下拉动实验台上玻璃板,排除实验台上水流气泡。 3、打开红水开关,将各针头的红水注入实验台流动的清水内,可观察 平行流的流线 4、开其中一个源的旋钮放入蓝色水,可观察二维钝头流线体的绕流流 线 、可打开一个源的旋钮,一个汇的旋钮以观察偶极子 6、同时打开二并行的源的旋钮,可叠加成一直线图。 五、注意事项 1、调节阀门旋钮要慢慢地开和关。 2、在放水时,调节下游堰板,使水位适中。 六、思考题 1、请给出源和平行流叠加所形成的二维钝头流线体的流函数和势函数 表达式。 2、什么是平面势流的叠加原理?有何意义? 3、简单的平面势流有哪几种?每一种的流函数和势函数的表达式是什 么? 4、本实验中所演示的源和汇的叠加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偶极子?为什 么?
9 四、实验步骤 1、打开进水开关,放水入实验台,调整下游堰板使之溢流。 2、上下拉动实验台上玻璃板,排除实验台上水流气泡。 3、打开红水开关,将各针头的红水注入实验台流动的清水内,可观察 平行流的流线。 4、开其中一个源的旋钮放入蓝色水,可观察二维钝头流线体的绕流流 线。 5、可打开一个源的旋钮,一个汇的旋钮以观察偶极子。 6、同时打开二并行的源的旋钮,可叠加成一直线图。 五、注意事项 1、调节阀门旋钮要慢慢地开和关。 2、在放水时,调节下游堰板,使水位适中。 六、思考题 1、请给出源和平行流叠加所形成的二维钝头流线体的流函数和势函数 表达式。 2、什么是平面势流的叠加原理?有何意义? 3、简单的平面势流有哪几种?每一种的流函数和势函数的表达式是什 么? 4、本实验中所演示的源和汇的叠加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偶极子?为什 么?
水流流态演示实验 演示目的 1、观察层流与紊流两种流态及其过渡状态时的流动现象。 2、区分两种不同流态的特征及其产生的条件 演示原理 液体在运动时,存在着两种根本不同的流动状态。当流速较小时,粘滞 力占主导地位,各流层的液体质点有条不紊地运动,互不混杂,这种型态的 流动叫做层流:当流速较大时,惯性力占主导地位,各流层或各微小流束上 的液体质点形成涡体,并脱离原流层,互相混掺,杂乱无章,这种型态的流 动叫做紊流。 三、演示设备 下图为流态演示仪,它由水箱、玻璃管及注入有色液体的部件组成,实 验时,只要微微打开泄水阀及有色液小阀,即可显示出层流或紊流。 6 水流流态演示装置简图 四、演示方法 l、打开进水阀向水箱充水,使水箱水位保持恒定 2、微微打开泄水阀及有色液阀门,适当调节泄水阀,使管中的红色液 体呈一条直线,不与周围的水流混杂,即为层流,如图(a所示 3、逐渐开大泄水阀门,则管牛的红色液体呈波形线状,属于过渡状态, 如图(b)所示。 4、再继续开大泄水阀,管中有色液体由波状形变成微小涡体,并扩散 到整个管内,且与周围水体掺混,即为紊流,如图(c所示。 5、以相反程序,即泄水阀门开度从大到小,可以重现上述几种流动状态 6、演示结束,关闭进水阀及有色液阀门 五、思考题 1、水流流态与哪些因素有关? 2、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可以用来判别流态?
10 水流流态演示实验 一、演示目的 1、观察层流与紊流两种流态及其过渡状态时的流动现象。 2、区分两种不同流态的特征及其产生的条件。 二、演示原理 液体在运动时,存在着两种根本不同的流动状态。当流速较小时,粘滞 力占主导地位,各流层的液体质点有条不紊地运动,互不混杂,这种型态的 流动叫做层流;当流速较大时,惯性力占主导地位,各流层或各微小流束上 的液体质点形成涡体,并脱离原流层,互相混掺,杂乱无章,这种型态的流 动叫做紊流。 三、演示设备 下图为流态演示仪,它由水箱、玻璃管及注入有色液体的部件组成,实 验时,只要微微打开泄水阀及有色液小阀,即可显示出层流或紊流。 水流流态演示装置简图 四、演示方法 l、打开进水阀向水箱充水,使水箱水位保持恒定; 2、微微打开泄水阀及有色液阀门,适当调节泄水阀,使管中的红色液 体呈一条直线,不与周围的水流混杂,即为层流,如图(a)所示。 3、逐渐开大泄水阀门,则管牛的红色液体呈波形线状,属于过渡状态, 如图(b)所示。 4、再继续开大泄水阀,管中有色液体由波状形变成微小涡体,并扩散 到整个管内,且与周围水体掺混,即为紊流,如图(c)所示。 5、以相反程序,即泄水阀门开度从大到小,可以重现上述几种流动状态; 6、演示结束,关闭进水阀及有色液阀门。 五、思考题 l、水流流态与哪些因素有关? 2、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可以用来判别流态?
紊动机理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 利用本实验仪器演示紊动发生过程及异重流的流动过程,加深对水流运 动结构的认识 实验原理 众所周知;液体流动时,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流态,即层流和紊流。 层流向紊流转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本实验应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液体相 互混合的过程来演示紊流的发生过程和异重流的流动过程。 三、实验设备 实验仪器设备如图一所示 8910111213 图一素动机理实验仪结构示意图 1、自循环供水器2、实验台3、可控硅无级调速器4、消色用丙种溶液容器 5、调节阀6、染色用甲种溶液容器7、恒压水箱8、染色液输液管9、调节阀 10、取水管、11、混合器12、上下层隔板13、剪切流道显示面14、排气阀 15、出水调节阀16、分流管与调节阀17、回水漏头
11 紊动机理演示实验 一、实验目的 利用本实验仪器演示紊动发生过程及异重流的流动过程,加深对水流运 动结构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众所周知;液体流动时,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流态,即层流和紊流。 层流向紊流转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本实验应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液体相 互混合的过程来演示紊流的发生过程和异重流的流动过程。 三、实验设备 实验仪器设备如图一所示: 图一 紊动机理实验仪结构示意图 1、自循环供水器 2、实验台 3、可控硅无级调速器 4、消色用丙种溶液容器 5、调节阀 6、染色用甲种溶液容器 7、恒压水箱 8、染色液输液管 9、调节阀 10、取水管 、11、混合器 12、上下层隔板 13、剪切流道显示面 14、排气阀 15、出水调节阀 16、分流管与调节阀 17、回水漏头
四、实验步骤及演示内容 1、插上水泵电机电源、灯光电源。先关闭阀5、9、15、16,打开调速 器,水泵启动,流量最大。调节调速器旋钮,使流量减小,使得水箱水位不 高于恒压水箱7之中间隔板的顶高。此时仅由取水管10单独向流道13供水, 使水体缓慢地充满下层流道,排除隔板下方滞留的气泡。如果一次操作不能 排净气泡,则应反复操作。排净气泡后开大供水流量,并操作阀14与15, 排除流道上的气泡。 2、加注染色药水:调节阀9,向混合器1直加注甲种溶液,与水混合 即呈紫红色。 3、加注消色药水:调节阀5,滴下丙种溶液,以保持工作水体处于五 色透明状态。 4、紊动发生演示:(1)上下层界面呈平稳直线演示:将阀16全开,下 层红色水流从此流出。调节阀15,使上层无色水流流速与下层流速相接近。 若界面直线不稳,可适当减小下层流速u2,方法是减小阀16开度,减小下 层水流流速大小,并适当关小阀15使上下层流速相近。(2)波动形成与发 展演示:调节阀15,适当增大上层流速u,界面有明显的速度差,于是开 始发生微小波动。继续增大阀15的开度,则波动演示更加明显。(3)波动 转变为旋涡紊动演示:将阀15开到足够大时,波动失稳,波峰翻转,旋涡 形成,界面消失,涡体的旋转运动,使得上下层液体质点发生混掺,紊动发 生。 5、异重流实验:实验时在甲种溶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食盐或白糖来提 高下层液体的密度,即可用来研究异重流的稳定性。 6、实验完毕,关机,切断电源。 五、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2、实验时,流入水中的甲种溶液一定要适当,否则,演示效果不好。 3、隔板下方的气泡要排净。如一次排不净,则应反复操作,直到排干 净为止。 六、思考题 1、紊流产生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什么? 2、液体运动的流态与哪些因素有关? 3、试叙述实际工程中所遇到的异重流运动现象
12 四、实验步骤及演示内容 1、插上水泵电机电源、灯光电源。先关闭阀 5、9、15、16,打开调速 器,水泵启动,流量最大。调节调速器旋钮,使流量减小,使得水箱水位不 高于恒压水箱 7 之中间隔板的顶高。此时仅由取水管 10 单独向流道 13 供水, 使水体缓慢地充满下层流道,排除隔板下方滞留的气泡。如果一次操作不能 排净气泡,则应反复操作。排净气泡后开大供水流量,并操作阀 14 与 15, 排除流道上的气泡。 2、加注染色药水:调节阀 9,向混合器 1 直加注甲种溶液,与水混合 即呈紫红色。 3、加注消色药水:调节阀 5,滴下丙种溶液,以保持工作水体处于五 色透明状态。 4、紊动发生演示:(1)上下层界面呈平稳直线演示:将阀 16 全开,下 层红色水流从此流出。调节阀 15,使上层无色水流流速与下层流速相接近。 若界面直线不稳,可适当减小下层流速 u2,方法是减小阀 16 开度,减小下 层水流流速大小,并适当关小阀 15 使上下层流速相近。(2)波动形成与发 展演示:调节阀 15,适当增大上层流速 ul,界面有明显的速度差,于是开 始发生微小波动。继续增大阀 15 的开度,则波动演示更加明显。(3)波动 转变为旋涡紊动演示:将阀 15 开到足够大时,波动失稳,波峰翻转,旋涡 形成,界面消失,涡体的旋转运动,使得上下层液体质点发生混掺,紊动发 生。 5、异重流实验:实验时在甲种溶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食盐或白糖来提 高下层液体的密度,即可用来研究异重流的稳定性。 6、实验完毕,关机,切断电源。 五、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2、实验时,流入水中的甲种溶液一定要适当,否则,演示效果不好。 3、隔板下方的气泡要排净。如一次排不净,则应反复操作,直到排干 净为止。 六、思考题 1、紊流产生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什么? 2、液体运动的流态与哪些因素有关? 3、试叙述实际工程中所遇到的异重流运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