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句法特征是意合parataxis,强调逻辑关联与意义关联而不在意词语之间和句 际之间的形式衔接。英语句子的特点是强调形式和功能,因而英语句法的特征是形合 hypotaxis 汉语的意合,这是汉族人重整体,重综合思维方式的一种表现,也是汉语语法隐含性 的一种表现 英语的形合,是英语语法外显性的表象,体现了英美人重个体,重分析的思维方式。 2.3.6汉英篇章对比 篇章是表达整体概念的语义单位。 2.3.5.1信息结构information structure 句子的信息结构即主位theme-一述位rheme结构,先说的词语是主位,后说的是 述位。 汉语是主题显著topic-prominent语言。当句子的成分既是已知信息又处于主位时, 这一成分便称为主体topic.。汉语的句子强调意义和功能建构在意念主轴Thought-.pivot上。 主题和主语有时候重合 英语是主语显著subject-prominent语言。英语句子重形式和功能,句子建构在主谓 主轴subject-predicate-pivot上。 2.3.5.2衔接手段cohesive devices 篇章的衔接方式有指称衔接,结构衔接,词汇衔接和语音衔接。语音衔接仅限于诗歌文本, 不限于篇幅。 一、指称衔接 词与所指对象之间的语义关系称为指称衔接,也称为照应co-reference anaphora 分类:按指称范围:外指exophoric,所指对象在篇章外 内指endophoric,所指对象在篇章内,内指又分为回指和下指 回指anaphoric,所指出现在指称词语之前 下指cataphoric,所指出现在指称词语之后 按指称手段:人称照应:用人称代词 指示代词照应:用指示代词 比较照应:用比较级 这,那常用英语的t翻译。 英语的指示代词与汉语指示代词相似,不同的是使用频率有差别,英语有定冠词,汉 语没有。汉译英常需使用定冠词表示所指。 汉语中常出现零式指称Zcro-anaphoric现象。英译时往往需要增补主语或其他词以明确照 应关系。 实现篇章连贯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1.要有强烈的语境意识,每个词语,每句话的意义都应在语境中分析理解。 2.要有强烈的文化意识,仔细斟酌词语的文化蕴含意义。 二、 结构衔接structural cohesion 结构衔接指信息结构之间的衔接,可以通过主位述位结构或替代substitution、省略、 对偶antithesis、排比parallelism、反复repetition、对照contrast、顶针anadiplosis、回环 palindrome、层递climax等修辞格实现。 汉语和英语中都有上述修辞手法,汉译英时可以用相应的辞格使译文再现原为的衔接 效果,不仅表达原文的指称意义,而且表达原文的蕴含意义,使其具备与原文相似的信息功 能,表情功能和美感功能。 三、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 6
6 汉语的句法特征是意合 parataxis, 强调逻辑关联与意义关联而不在意词语之间和句 际之间的形式衔接。英语句子的特点是强调形式和功能,因而英语句法的特征是形合 hypotaxis 汉语的意合,这是汉族人重整体,重综合思维方式的一种表现,也是汉语语法隐含性 的一种表现 英语的形合,是英语语法外显性的表象,体现了英美人重个体,重分析的思维方式。 2.3.6 汉英篇章对比 篇章是表达整体概念的语义单位。 2.3.5.1 信息结构 information structure 句子的信息结构即主位 theme—述位 rheme 结构, 先说的词语是主位,后说的是 述位。 汉语是主题显著 topic-prominent 语言。当句子的成分既是已知信息又处于主位时, 这一成分便称为主体 topic.。汉语的句子强调意义和功能建构在意念主轴 Thought-pivot 上。 主题和主语有时候重合. 英语是主语显著 subject-prominent 语言。英语句子重形式和功能,句子建构在主谓 主轴 subject-predicate-pivot 上。 2.3.5.2 衔接手段 cohesive devices 篇章的衔接方式有指称衔接,结构衔接,词汇衔接和语音衔接。语音衔接仅限于诗歌文本, 不限于篇幅。 一、 指称衔接 词与所指对象之间的语义关系称为指称衔接,也称为照应 co-reference anaphora 分类: 按指称范围:外指 exophoric,所指对象在篇章外 内指 endophoric, 所指对象在篇章内,内指又分为回指和下指 回指 anaphoric, 所指出现在指称词语之前 下指 cataphoric, 所指出现在指称词语之后 按指称手段:人称照应:用人称代词 指示代词照应:用指示代词 比较照应:用比较级 这,那常用英语的 it 翻译。 英语的指示代词与汉语指示代词相似,不同的是使用频率有差别,英语有定冠词,汉 语没有。汉译英常需使用定冠词表示所指。 汉语中常出现零式指称 zero-anaphoric 现象。英译时往往需要增补主语或其他词以明确照 应关系。 实现篇章连贯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1. 要有强烈的语境意识,每个词语,每句话的意义都应在语境中分析理解。 2. 要有强烈的文化意识,仔细斟酌词语的文化蕴含意义。 二、 结构衔接 structural cohesion 结构衔接指信息结构之间的衔接,可以通过主位述位结构或替代 substitution、省略、 对偶 antithesis、排比 parallelism、反复 repetition、对照 contrast、顶针 anadiplosis、回环 palindrome、层递 climax 等修辞格实现。 汉语和英语中都有上述修辞手法,汉译英时可以用相应的辞格使译文再现原为的衔接 效果,不仅表达原文的指称意义,而且表达原文的蕴含意义,使其具备与原文相似的信息功 能,表情功能和美感功能。 三、词汇衔接 lexical cohesion
词汇衔接指篇章中的词汇之间存在着的语义联系。 分类:词的反复repetition:指使用相同的词、同义词或近义词,上义词superordinate(也 称概括词general word)和下义词subordiante(也称具体词specific word) 词的搭配collocation 第三章词语的翻译 积字为句,积句为段,积段为篇,汉英翻译的过程也可相应的分为选词、构句和谋篇三 个部分。汉译英的单位虽然是句子,但译者对词语的理解和表达式篇章翻译的基础。因此, 学习正确理解并妥帖表达词语的意义是学习汉译英的基础。 3.1词语指称意义与蕴含意义的确定 3.1.1指称意义的理解与表达 词语的指称意义往往具有多重性,即一个词语具有集中不同的指称意义,如包袱,即可以 指用布包起来的包儿,又可指相声等曲艺节目中的笑料。尽管这种一词多义在汉语中普遍存 在,但它通常不会影响我们对词语指称意义的理解和判断,因为处在特定搭配关系中的多义 词,其义项往往会变得单一化,明朗化。因此词语的搭配关系式辨析词语多重义项的依据之 一,也是翻译中理解词义的重要手段。要根据词语的具体搭配关系和语言环境来确定其指 称意义 3.1.2蕴含意义的理解与表达 某一具体语言环境中出现的词语往往不仅具备基本的指称意义,还包含由指称意义衍射 出的蕴含意义。蕴含意义指词语含的情感意义和联想意义,是词语的隐含意义。 词语的蕴含意义反应了该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例如“月亮”,在汉语文化中 使人联想到团圆,爱情,故乡,在英美文化中,月亮使人联想到反复无常的性格,阴森的气 氛,又如“玉”在中国象征着珍贵高洁的品质,端庄秀丽的容貌,女子名中常包含“玉”, 而jade在英语中指女性则为“荡妇,不名誉的女子。” 词语的蕴含意义是词语内含的情感和联想意义,主要体现在词语的修辞色彩,文化特征, 文化内涵等方面。汉语的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俗语、成语、歇后语上,翻译时,译者应在不 影响指称意义传达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再现原文所反映的独特的文化信息和审美价值,即其蕴 含意义。如纸老虎:paper tiger 词语的蕴含意义还体现在词语的文体特征,如红楼梦中“某某某夫人”(lady??)和“某 某某家的”(??’s wife)指称意义都是妻子,但是蕴含意义不同。 汉语中的颜色词、叠词、数词等词汇往往具有丰富的蕴含意义,翻译时请注意。 3.2 词语翻译与语言语境 词义与语境关系密切,“每一个词在一个新的语境中就是一个新词”(each word when used in a new context is a new word)“没有语境,词就没有意义”。 词与词之间固定的或者是临时的搭配关系以及词语在语句、篇章中所处的位置都是语言环 境的具体体现。 一个词的准确意义必须由它所处的语言环境加以限制才能确定,而一个词的表达是否得当 也取决于它在译文语境中与其他语言成分的搭配是否恰当。 3.2.1根据语言环境确定原文词义 搭配指的是语言系统内各个语言成分的同现和组合,是语言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You shall know 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
7 词汇衔接指篇章中的词汇之间存在着的语义联系。 分类:词的反复 repetition: 指使用相同的词、同义词或近义词,上义词 superordinate(也 称概括词 general word)和下义词 subordiante(也称具体词 specific word) 词的搭配 collocation 第三章 词语的翻译 积字为句,积句为段,积段为篇,汉英翻译的过程也可相应的分为选词、构句和谋篇三 个部分。汉译英的单位虽然是句子,但译者对词语的理解和表达式篇章翻译的基础。因此, 学习正确理解并妥帖表达词语的意义是学习汉译英的基础。 3.1 词语指称意义与蕴含意义的确定 3.1.1 指称意义的理解与表达 词语的指称意义往往具有多重性,即一个词语具有集中不同的指称意义,如包袱,即可以 指用布包起来的包儿,又可指相声等曲艺节目中的笑料。尽管这种一词多义在汉语中普遍存 在,但它通常不会影响我们对词语指称意义的理解和判断,因为处在特定搭配关系中的多义 词,其义项往往会变得单一化,明朗化。因此词语的搭配关系式辨析词语多重义项的依据之 一,也是翻译中理解词义的重要手段。要根据词语的具体搭配关系和语言环境来确定其指 称意义 3.1.2 蕴含意义的理解与表达 某一具体语言环境中出现的词语往往不仅具备基本的指称意义,还包含由指称意义衍射 出的蕴含意义。蕴含意义指词语含的情感意义和联想意义,是词语的隐含意义。 词语的蕴含意义反应了该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例如“月亮”,在汉语文化中 使人联想到团圆,爱情,故乡,在英美文化中,月亮使人联想到反复无常的性格,阴森的气 氛,又如“玉”在中国象征着珍贵高洁的品质,端庄秀丽的容貌,女子名中常包含“玉”, 而 jade 在英语中指女性则为“荡妇,不名誉的女子。” 词语的蕴含意义是词语内含的情感和联想意义,主要体现在词语的修辞色彩,文化特征, 文化内涵等方面。汉语的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俗语、成语、歇后语上,翻译时,译者应在不 影响指称意义传达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再现原文所反映的独特的文化信息和审美价值,即其蕴 含意义。如纸老虎:paper tiger 词语的蕴含意义还体现在词语的文体特征,如红楼梦中“某某某夫人”(lady??)和“某 某某家的”(??’s wife)指称意义都是妻子,但是蕴含意义不同。 汉语中的颜色词、叠词、数词等词汇往往具有丰富的蕴含意义,翻译时请注意。 3.2 词语翻译与语言语境 词义与语境关系密切,“每一个词在一个新的语境中就是一个新词”(each word when used in a new context is a new word)“没有语境,词就没有意义”。 词与词之间固定的或者是临时的搭配关系以及词语在语句、篇章中所处的位置都是语言环 境的具体体现。 一个词的准确意义必须由它所处的语言环境加以限制才能确定,而一个词的表达是否得当 也取决于它在译文语境中与其他语言成分的搭配是否恰当。 3.2.1 根据语言环境确定原文词义 搭配指的是语言系统内各个语言成分的同现和组合,是语言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You shall know 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