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儿童牙周组织疾病及常见黏膜病 2014年11月6日 内容提要: 本章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儿童牙周组织特点:第二部分介绍儿童牙 龈病流行情况及各种常见牙龈病:第三部分儿童牙周组织常见病:阐述儿童牙 周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级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第四部分儿童常见黏膜病: 阐述重点阐述儿童常见黏膜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教学目的: 了解:儿童牙周组织的特点:儿童常见的全身性疾病在口腔的表现 熟悉:儿童常见牙周病、溃疡及唇舌疾病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原则。 掌握:儿童常见牙龈病,念珠菌口炎、疱疹性口炎及手足-口病的病因,临床特 点,治疗原则:疱疹性口炎及手足-口病的鉴别诊断。 第一节、儿童牙周组织的特点 儿童牙周组织疾病的临床表现较成人的表现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与儿童生长 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变化有关:颌骨的生长发育、乳牙的萌出脱落、年轻恒牙的萌 出,牙周组织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发生变化。 【牙龈特点】 1上皮薄,角化程度差,血管丰富,固有层组织疏松,质地松软,呈粉红色。 2游离龈比成人肥厚,边缘圆钝,牙龈乳头扁平。 3.龈沟较深,平均深度1.0mm左右。 4.附着龈点彩不明显,宽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宽 【牙周膜特点】 牙周膜的间隙较宽,纤维含量少,细胞含量多,血管、淋巴管丰富,牙周组织活 力较强。 【牙骨质特点】 牙骨质薄,钙化度低,随年龄增加,厚度增厚,一生都在增长。 【牙槽骨的特点】 1.硬骨板薄,钙化度低,骨小梁较少,骨髓腔大,随咀嚼及生长增加。 2.乳牙的牙槽嵴稍呈扁平状,牙槽骨内有正在发育的恒牙胚
第十章 儿童牙周组织疾病及常见黏膜病 2014 年 11 月 6 日 内容提要: 本章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儿童牙周组织特点;第二部分介绍儿童牙 龈病流行情况及各种常见牙龈病;第三部分儿童牙周组织常见病: 阐述儿童牙 周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级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第四部分儿童常见黏膜病: 阐述重点阐述儿童常见黏膜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教学目的: 了解:儿童牙周组织的特点;儿童常见的全身性疾病在口腔的表现 熟悉:儿童常见牙周病、溃疡及唇舌疾病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原则。 掌握:儿童常见牙龈病,念珠菌口炎、疱疹性口炎及手-足-口病的病因,临床特 点,治疗原则;疱疹性口炎及手-足-口病的鉴别诊断。 第一节、 儿童牙周组织的特点 儿童牙周组织疾病的临床表现较成人的表现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与儿童生长 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变化有关:颌骨的生长发育、乳牙的萌出脱落、年轻恒牙的萌 出,牙周组织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发生变化。 【牙龈特点】 1.上皮薄,角化程度差,血管丰富,固有 层组织疏松,质地松软,呈粉红色。 2.游离龈比成人肥厚,边缘圆钝,牙龈乳头扁平。 3.龈沟较深,平均深度 1.0mm 左右。 4.附着龈点彩不明显,宽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宽。 【牙周膜特点】 牙周膜的间隙较宽,纤维含量少,细胞含量多,血管、淋巴管丰富,牙周组织活 力较强。 【牙骨质特点】 牙骨质薄,钙化度低,随年龄增加,厚度增厚,一生都在增长。 【牙槽骨的特点】 1. 硬骨板薄,钙化度低,骨小梁较少,骨髓腔大,随咀嚼及生长增加。 2. 乳牙的牙槽嵴稍呈扁平状,牙槽骨内有正在发育的恒牙胚
第二节、儿童牙龈病 儿童牙龈病是指一组发生于儿童牙龈组织的病变,包括儿童牙龈组织的炎 症及全身疾病在牙龈的表现。1999年国际新分类法,牙龈病分为菌斑性牙龈病 和非菌斑性牙龈病。菌斑的刺激是导致牙龈组织感染的主要原因! 儿童牙龈病以牙龈炎为主。 【易感因素】 牙龈上皮薄、角化差、乳牙解剖形态的特点、生理间隙、暂时性错合、口 腔清洁卫生的不完善。 一、儿童牙龈病的流行情况 牙龈炎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普遍,患病率70%90%。牙龈炎最早可见于3~5 岁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和严重性也逐渐增加,到青春期达到高峰 青春期后牙龈炎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缓慢下降。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 学调查报告显示:12岁组儿为57.7%:牙石检出率为59.1%。对儿童牙周组织的 健康状况应予以关注! 二、单纯性龈炎((simple gingivitis) 又称为边缘性龈炎(marginal gingivitis),炎症只位于游离龈和龈乳头,在儿 童和青少年中患病率较高。 【病因】 1龈缘附近牙面上堆积的牙菌斑为始动因子。 2牙结石、不良修复体、牙列拥挤,佩戴矫治器,口呼吸等因素。 【临床表现】 牙龈炎症一般局限于游离龈和龈乳头,以前牙区为主,表现为龈缘和龈乳头 红肿、易出血,龈沟液量增多。局部有牙垢和食物残渣附着,一般无自发性出血, 可有轻探后出血。 【诊断】 探诊出血对龈炎的早期诊断有意义:根据其临床表现,龈缘附近牙面有明显 的菌斑牙石堆积以及存在牙列拥挤等菌斑滞留因素即可诊断。 【治疗】:彻底清除菌斑、牙石:消除造成菌斑滞留和局部刺激牙龈的因素: 帮助儿童掌握正确刷牙方法
第二节 、 儿童牙龈病 儿童牙龈病是指一组发生于儿童牙龈组织的病变,包括儿童牙龈组织的炎 症及全身疾病在牙龈的表现。1999 年国际新分类法,牙龈病分为菌斑性牙龈病 和非菌斑性牙龈病。 菌斑的刺激是导致牙龈组织感染的主要原因。 儿童牙龈病以牙龈炎为主。 【易感因素】 牙龈上皮薄、角化差、乳牙解剖形态的特点、生理间隙、暂时性错合、口 腔清洁卫生的不完善。 一、 儿童牙龈病的流行情况 牙龈炎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普遍,患病率 70 %~90%。牙龈炎最早可见于 3~5 岁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和严重性也逐渐增加,到青春期达到高峰, 青春期后牙龈炎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缓慢下降。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 学调查报告显示:12 岁组儿为 57.7%;牙石检出率为 59.1%。对儿童牙周组织的 健康状况应予以关注! 二、单纯性龈炎 (simple gingivitis ) 又称为边缘性龈炎(marginal gingivitis),炎症只位于游离龈和龈乳头,在儿 童和青少年中患病率较高。 【病因】 1.龈缘附近牙面上堆积的牙菌斑为始动因子。 2.牙结石、不良修复体、牙列拥挤, 佩戴矫治器,口呼吸等因素。 【临床表现】 牙龈炎症一般局限于游离龈和龈乳头,以前牙区为主,表现为龈缘和龈乳头 红肿、易出血,龈沟液量增多。局部有牙垢和食物残渣附着,一般无自发性出血, 可有轻探后出血。 【诊断】 探诊出血对龈炎的早期诊断有意义;根据其临床表现, 龈缘附近牙面有明显 的菌斑牙石堆积以及存在牙列拥挤等菌斑滞留因素即可诊断。 【治疗】:彻底清除菌斑、牙石;消除造成菌斑滞留和局部刺激牙龈的因素; 帮助儿童掌握正确刷牙方法
三、萌出性龈炎(eruption gingivitis) 【病因】 1牙齿萌出时,牙龈常有异样感,儿童用手指、玩具等触摸或咬嚼,使牙龈黏膜 擦伤。 2,牙齿萌出过程中,尚有部分残留的牙龈覆盖于牙面被咀嚼咬及而受伤。 3.萌出中在牙冠周围或覆盖牙冠的龈袋内由牙垢、食物等堆积而导致感染。 【临床表现】 1正在萌出的牙齿冠周牙龈组织充血 2第一恒磨牙萌出时常见冠周红肿 3.严重时炎症扩散可引起间隙感染、面肿 【诊断】 患儿处于乳牙或恒牙萌出期,沿牙冠的牙龈组织或远中龈瓣充血或红肿,探 诊出血,感染较重时可扪及同侧淋巴结肿大等即可诊断。 【治疗】 1轻微的炎症无需特殊处理,改善口腔卫生即可减轻牙龈症状 2.炎症较重时可用3%的双氧水和0.9%的生理盐水冲洗,局部上碘甘油 3.伴间隙感染时需要全身抗生素支持 四、青春期龈炎(puberty gingivitis) 【病因】 局部因素菌斑仍然是主要病因 全身因素青春期儿童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是其发生的全身原因 【临床表现】 前牙唇侧牙龈乳头和龈缘肿胀明显,龈乳头常呈球状突起,颜色暗红或鲜 红:探诊出血明显,附着水平无变化,无牙槽骨的吸收:舌侧和后牙区牙龈炎症 较轻:患儿常刷牙或咬硬物时出血,口腔有异味等。 【诊断】 患儿处于青春期,且牙银的炎症反应较强,主要累及前牙唇侧牙龈。 【治疗】 去除局部刺激因素、改善口腔卫生状况是其治疗关键
三、萌出性龈炎(eruption gingivitis ) 【病 因】 1.牙齿萌出时,牙龈常有异样感,儿童用手指、玩具等触摸或咬嚼,使牙龈黏膜 擦伤。 2.牙齿萌出过程中,尚有部分残留的牙龈覆盖于牙面被咀嚼咬及而受伤。 3.萌出中在牙冠周围或覆盖牙冠的龈袋内由牙垢、食物等堆积而导致感染。 【临床表现】 1.正在萌出的牙齿冠周牙龈组织充血 2.第一恒磨牙萌出时常见冠周红肿 3.严重时炎症扩散可引起间隙感染、面肿 【诊 断】 患儿处于乳牙或恒牙萌出期,沿牙冠的牙龈组织或远中龈瓣充血或红肿,探 诊出血,感染较重时可扪及同侧淋巴结肿大等即可诊断。 【治 疗】 1.轻微的炎症无需特殊处理,改善口腔卫生即可减轻牙龈症状 2.炎症较重时可用 3%的双氧水和 0.9%的生理盐水冲洗,局部上碘甘油 3.伴间隙感染时需要全身抗生素支持 四、青春期龈炎(puberty gingivitis ) 【病 因】 局部因素 菌斑仍然是主要病因 全身因素 青春期儿童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是其发生的全身原因 【临床表现】 前牙唇侧牙龈乳头和龈缘肿胀明显, 龈乳头常呈球状突起,颜色暗红或鲜 红;.探诊出血明显, 附着水平无变化, 无牙槽骨的吸收;舌侧和后牙区牙龈炎症 较轻;患儿常刷牙或咬硬物时出血, 口腔有异味等 。 【诊 断】 患儿处于青春期,且牙龈的炎症反应较强,主要累及前牙唇侧牙龈。 【治 疗】 去除局部刺激因素、改善口腔卫生状况是其治疗关键
五、药物性牙龈增生(drug-induced gingival hyperplasia) 【病因】 长期服用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大仑丁)、钙通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等药物 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临床表现】 牙龈增生一般开始于服药后的1~6个月内,增生起始于唇颊侧或舌腭侧龈乳 头,上颌前牙唇面最好发,其次是下颌前牙唇面。 增生的牙龈组织一般呈淡粉红色,质地坚韧,略有弹性,不易出血,多数患 儿无自觉症状。 【诊断】 根据牙龈实质性增生的特点以及长期服用苯妥英钠等药物的历史即可对本 病做出诊断。 【治疗】 立即停止使用引起牙龈增生的药物 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局部放置抗菌消炎药物。 对于牙龈增生明显者可采用牙龈切除术。 口腔卫生指导。 六、遗传性牙银纤维瘤(hereditary gingival fibromatosis) 【病因】尚不清楚 【临床表现】 牙龈开始增生一般开始于恒牙萌出之后,可累及全口牙龈缘、龈乳头和附着 龈,甚至达膜龈联合处,但不影响牙槽黏膜,增生的牙龈组织致密,色泽正常略 白,通常呈对称性。 【诊断】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或有家族史即可作出诊断。 【治疗】 以牙龈成形术为主,切除增生的牙龈并修整成形,以恢复牙龈的生理功能 和外观。 七、急性龈乳头炎
五、药物性牙龈增生(drug-induced gingival hyperplasia ) 【病 因】 长期服用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大仑丁)、钙通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等药物 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临床表现】 牙龈增生一般开始于服药后的 1~6 个月内,增生起始于唇颊侧或舌腭侧龈乳 头, 上颌前牙唇面最好发, 其次是下颌前牙唇面。 增生的牙龈组织一般呈淡粉红色,质地坚韧,略有弹性,不易出血,多数患 儿无自觉症状。 【诊 断】 根据牙龈实质性增生的特点以及长期服用苯妥英钠等药物的历史即可对本 病做出诊断。 【治 疗】 立即停止使用引起牙龈增生的药物。 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局部放置抗菌消炎药物。 对于牙龈增生明显者可采用牙龈切除术。 口腔卫生指导。 六、遗传性牙龈纤维瘤(hereditary gingival fibromatosis ) 【病 因】 尚不清楚 【临床表现】 牙龈开始增生一般开始于恒牙萌出之后,可累及全口牙龈缘、龈乳头和附着 龈, 甚至达膜龈联合处, 但不影响牙槽黏膜, 增生的牙龈组织致密, 色泽正常略 白,通常呈对称性。 【诊 断】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或有家族史即可作出诊断。 【治 疗】 以牙龈成形术为主,切除增生的牙龈并修整成形,以恢复牙龈的生理功能 和外观 。 七、急性龈乳头炎
病损局限于个别牙乳头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 【病因】 食物嵌塞:充填体的悬突:不锈钢预成冠不良的边缘等均可刺激龈乳头, 造成龈乳头的急性炎症。 【诊断】 单个牙龈乳头出现上述临床表现,不难诊断。 【治疗】 去除嵌塞的食物、充填体的悬突等局部刺激物,去除邻面菌斑、牙石,局部 使用抗菌消炎药物冲洗等。 第三节、儿童牙周病 儿童易患牙龈炎,少患牙周炎:乳牙列由于牙槽骨丧失引起牙齿早失往往有 全身性疾病:青少年牙周炎(JP)、快速进展性牙周炎(RPP)及青春前期牙周 炎(PPP)以前合称为早发性牙周炎(EOP),现称为侵袭性牙周炎(AgP)。 一、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主要累及儿童和青少年,分为局限型和广泛型,患病率约0.1%15%。其主 要特点是快速的牙周破坏,附着丧失和骨破坏,早期出现牙齿松动和移位,具有 家族聚集性。实验室检查可发现中性粒细胞功能缺陷、吞噬细胞异常和巨噬细胞 过度反应。 【病因】 某些特定微生物的感染:伴放线放线杆菌(Aa) 以及机体防御能力缺陷: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趋化功能降低 【临床表现】 1.LAgP 发病始于青眷期前后,女性多于男性,进展快速,早期出现牙齿松动和移位 局限于第一恒磨牙或切牙的邻面有附着丧失,至少波及两颗恒牙,多为左右对称 牙齿的移位多见于上切牙。 2.GAgP 广泛的邻面附着丧失,侵犯第一磨牙和切牙以外的牙数在三颗以上:有严 重而快速的附着丧失和牙槽骨破坏:在活跃期牙银有明显的炎症:有时伴有全
病损局限于个别牙乳头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 【病 因】 食物嵌塞;充填体的悬突;不锈钢预成冠不良的边缘等均可刺激龈乳头, 造成龈乳头的急性炎症 。 【诊 断】 单个牙龈乳头出现上述临床表现,不难诊断。 【治 疗】 去除嵌塞的食物、充填体的悬突等局部刺激物,去除邻面菌斑、牙石,局部 使用抗菌消炎药物冲洗等。 第三节、 儿童牙周病 儿童易患牙龈炎,少患牙周炎;乳牙列由于牙槽骨丧失引起牙齿早失往往有 全身性疾病 ;青少年牙周炎(JP)、快速进展性牙周炎(RPP)及青春前期牙周 炎( PPP)以前合称为早发性牙周炎(EOP),现称为侵袭性牙周炎(AgP )。 一、 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 主要累及儿童和青少年,分为局限型和广泛型,患病率约 0.1%~15%。其主 要特点是快速的牙周破坏,附着丧失和骨破坏,早期出现牙齿松动和移位,具有 家族聚集性。实验室检查可发现中性粒细胞功能缺陷、吞噬细胞异常和巨噬细胞 过度反应。 【病 因】 某些特定微生物的感染: 伴放线放线杆菌(Aa) 以及机体防御能力缺陷: 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和单 核细胞的趋化功能降低 【临床表现】 1.LAgP 发病始于青春期前后,女性多于男性,进展快速,早期出现牙齿松动和移位 局限于第一恒磨牙或切牙的邻面有附着丧失,至少波及两颗恒牙, 多为左右对称 牙齿的移位多见于上切牙。 2.GAgP 广泛的邻面附着丧失,侵犯第一磨牙和切牙以外的牙数在三颗以上;有严 重而快速的附着丧失和牙槽骨破坏;在活跃期牙龈有明显的炎症;有时伴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