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因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人性之美被唤醒其实很简单,打造具有良好风气的和谐社会其实很简 单。此题目简洁质朴,隐含着作者对创建美好社会的愿望和信心 例2:因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只要有人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这种正能量就能得到传递,良好的社会风气 就能形成(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其实很简单)。此题目简洁质朴,隐含着作者对创建美好社会的愿望和信心 例3:因为这个故事意在告诉人们:在关键时刻只要有人挺身而出,见义勇为,那么唤醒人性之美,打造 具有良好风气的和谐社会,其实很简单。这个简单的题目中蕴含着作者对真善美的呼唤,也引发读者对自 身行为的反思 我认为是文不对题 第一层级:着眼于题目本身,理由含糊。 例:因为此题目与文章内容不符合,况且此题目太一般,不生动 第二层级:着眼于故事内容阐述,理由尚合理 例1:因为文章主要写小伙弱不禁风却挺身而出,在众人的合力下才制服歹徒,其实并不简单 例2:因为文中仅仅六岁的孩子敢于出声要求父亲抓歹徒,有胆有识,不简单 例3:因为众人能受小伙感染,一齐出手制服歹徒并不简单 例4:因为小伙在记者探问中敢于说出勇斗歹徒的真实原因也不简单 第三层级:多角度阐述,理由较充分,能自圆其说 例:理由:其一,文中仅仅六岁的孩子敢于出声要求父亲抓歹徒,有胆有识,不简单。文弱小伙是因为儿 子的鼓动,犹豫之后才出手的,作出决定并不简单,其二,因为文章内容主要写弱不禁风的小伙勇斗歹徒 是在众人的合力下才制服歹徒的,这其实并不简单。其 章的主人公是文弱小伙,挺身而出勇斗歹徒 主要表现其勇敢,故应该取名为“勇敢的心“之类,这样更贴切,更能突出主人公形象 2015莆田 (三)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20分)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加拿大】斯蒂芬·巴特勒·李科克 ①母亲为我们成年累月地操劳,她吃足苦头和付出牺牲,全都是为了我们的缘故。 ②因此当母亲节来临时,我们决定把这一天过得痛痛快快的。我们要做一切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让 母亲高兴。父亲决定向办公室请一天假,好在庆祝节日时帮帮忙,姐姐安娜和我从大学请假回家,妹妹 玛丽和弟弟维尔也从中学请假回来了。 ③我们的计划是,把这一天过得像过圣诞节一样隆重。两个姑娘考虑到,逢到这样一个大场面,我 们应该穿戴得最最漂亮才合适,于是她们俩都买了新帽子。母亲把两顶帽子都修饰了一番,使它们显得 挺好看。父亲给他自己和我们兄弟俩买了几条带活结的丝领带,作为纪念母亲这个节日的纪念品。我们 也准备给母亲买顶新帽子,不过,她倒是更喜欢她那顶灰色的旧无檐帽,不喜欢新的,而且两个女孩子 都说,那顶旧帽子,她戴了非常合适。 ④早饭后,我们做了一个出乎母亲意料的安排,我们准备雇一辆汽车,把她载到乡下去美滋滋地兜 游一番。母亲是一向难得有这样一种享受的,如今乡下正是风光明媚的时节,要是让她坐车游逛几十英 里,度过一个美好的早晨,这对她来说可真会是莫大的享受 但是,就在当天早晨,我们把计划稍微修改了一下,因为父亲想起了一个主意,与其让母亲坐在 汽车里逛来逛去,倒不如带她去钓鱼更妙。 ⑥这样,我们便为这次旅行做好了一切安排。我们让母亲切了些夹心面包片,为了怕我们肚子饿, 母亲还准备了一顿便餐。当然中午我们还要回到家里来吃一顿丰富的正餐,就像过圣诞节和新年那样 母亲把所有的东西都给我们收拾齐全,放到一只篮子里,准备上车 ⑦唉,车子到了门口的时候,不料汽车里面看来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宽敞,因为我们没有把父亲 的鱼篓、钓竿以及便餐估计在内,显然,我们没法儿都坐进车里去。父亲叫我们不必管他,他说他留在 家里也很不错,他愿意留在家里;他说我们也用不着顾虑他三年来一直没有过一个真正的假期这回事; 他要我们马上出发,快快活活地过个节,不要为他操心 ⑧不过,当然我们全都觉得,让父亲留在家里可绝对不行:特别是,我们都知道,他果真留下来的 话,准会闯祸。安娜和玛丽姐妹俩倒也都乐意留下来做午饭,只是,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她们买 了新帽子不戴一戴,未免太使人扫兴。不过,她们都表示,只要母亲说句话,她们都乐意留在家里干活。 维尔和我本来也愿意退出,但不幸的是,我们根本就不会做饭 ⑨因此,到最后,决定还是母亲留下来,就在家里痛痛快快地休息一天,同时准备午饭。反正母亲 不喜欢钓鱼,而且尽管天气明媚,阳光灿烂,但室外还是有点儿凉,父亲有些担心,要是母亲出门,她 没准会着凉的。他说,当母亲本来可以好好地休息的时候,如果硬拉她到乡下去转悠,一下子得了重感 冒,他是永远不会原谅自己的。他说,母亲既然已经为我们大伙儿操劳了一辈子,我们有责任想方设法
6 2015 莆田 (三)阅读下文,完成 10-14 题。(20 分)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加拿大】斯蒂芬·巴特勒·李科克 ①母亲为我们成年累月地操劳,她吃足苦头和付出牺牲,全都是为了我们的缘故。 ②因此当母亲节来临时,我们决定把这一天过得痛痛快快的。我们要做一切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让 母亲高兴。父亲决定向办公室请一天假,好在庆祝节日时帮帮忙,姐姐安娜和我从大学请假回家,妹妹 玛丽和弟弟维尔也从中学请假回来了。 ③我们的计划是,把这一天过得像过圣诞节一样隆重。两个姑娘考虑到,逢到这样一个大场面,我 们应该穿戴得最最漂亮才合适,于是她们俩都买了新帽子。母亲把两顶帽子都修饰了一番,使它们显得 挺好看。父亲给他自己和我们兄弟俩买了几条带活结的丝领带,作为纪念母亲这个节日的纪念品。我们 也准备给母亲买顶新帽子,不过,她倒是更喜欢她那顶灰色的旧无檐帽,不喜欢新的,而且两个女孩子 都说,那顶旧帽子,她戴了非常合适。 ④早饭后,我们做了一个出乎母亲意料的安排,我们准备雇一辆汽车,把她载到乡下去美滋滋地兜 游一番。母亲是一向难得有这样一种享受的,如今乡下正是风光明媚的时节,要是让她坐车游逛几十英 里,度过一个美好的早晨,这对她来说可真会是莫大的享受。 ⑤但是,就在当天早晨,我们把计划稍微修改了一下,因为父亲想起了一个主意,与其让母亲坐在 汽车里逛来逛去,倒不如带她去钓鱼更妙。 ⑥这样,我们便为这次旅行做好了一切安排。我们让母亲切了些夹心面包片,为了怕我们肚子饿, 母亲还准备了一顿便餐。当然中午我们还要回到家里来吃一顿丰富的正餐,就像过圣诞节和新年那样。 母亲把所有的东西都给我们收拾齐全,放到一只篮子里,准备上车。 ⑦唉,车子到了门口的时候,不料汽车里面看来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宽敞,因为我们没有把父亲 的鱼篓、钓竿以及便餐估计在内,显然,我们没法儿都坐进车里去。父亲叫我们不必管他,他说他留在 家里也很不错,他愿意留在家里;他说我们也用不着顾虑他三年来一直没有过一个真正的假期这回事; 他要我们马上出发,快快活活地过个节,不要为他操心。 ⑧不过,当然我们全都觉得,让父亲留在家里可绝对不行;特别是,我们都知道,他果真留下来的 话,准会闯祸。安娜和玛丽姐妹俩倒也都乐意留下来做午饭,只是,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她们买 了新帽子不戴一戴,未免太使人扫兴。不过,她们都表示,只要母亲说句话,她们都乐意留在家里干活。 维尔和我本来也愿意退出,但不幸的是,我们根本就不会做饭。 ⑨因此,到最后,决定还是母亲留下来,就在家里痛痛快快地休息一天,同时准备午饭。反正母亲 不喜欢钓鱼,而且尽管天气明媚,阳光灿烂,但室外还是有点儿凉,父亲有些担心,要是母亲出门,她 没准会着凉的。他说,当母亲本来可以好好地休息的时候,如果硬拉她到乡下去转悠,一下子得了重感 冒,他是永远不会原谅自己的。他说,母亲既然已经为我们大伙儿操劳了一辈子,我们有责任想方设法
让她尽可能安安静静地多休息一会儿。他还说年轻人很少能体会到,安静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有多么重大 的意 ⑩于是我们向母亲欢呼了三次之后就开车出发了o母亲站在阳台上,从那里瞅着我们,直到瞅不见 为止。父亲每隔一会儿就转身向她挥手,后来他的手撞在车后座的边上,他方说,他认为母亲再看不见 我们了 11嗯,我们把汽车开到美妙无比的山冈中行驶,度过了最愉快的一天。父亲钓到各式各样的大鱼 我们大伙儿都玩得痛快极了 12我们到家已经很晚,不过母亲猜到我们会回来得晚,于是她把开饭的时间推迟了,热腾腾的饭菜 给我们准备着。可是首先她不得不给父亲拿来手巾和肥皂,还有干净的衣服,因为他钓鱼时总是弄得 身肮里肮脏的,这就叫母亲忙了好一阵子,接着,她又去帮女孩子们开饭 13终于,一切都齐备了,我们便在最最豪华的筵席上坐下来。有烤火腿和圣诞节吃的各种各样的好 东西。吃饭的时候,母亲不得不屡次三番地站起来,去上菜,收盘,再坐下来吃:后来父亲注意到这种 情况,便说,她完全不必这样忙来忙去,他要她歇会儿,于是他自己便站起身到碗橱里去拿水果。 14这顿饭吃了好长时间,真是有趣极了。吃完饭,我们大伙儿争着帮忙擦桌子,洗碗碟,可是母亲 说她情愿亲自来做这些事,我们只好让她去做了,因为这一次我们也总得迁就她才行。 15一切收拾完毕,已经很晚了。睡觉之前我们全都去吻过母亲。她说,这是她有生以来过得最最快 活的一天。我看见她眼里含着泪水。总之,我们大家都感觉到,我们所做的一切得到了最大的报偿。 (有删改) 10.请在下面横线上补齐本文的情节内容。(4分) ①大家请假回家过节→② ④大家外出游玩→⑤母亲为大家忙碌 11.结尾处母亲眼里为何会“含着泪水”?(4分) 12.请概括文中母亲的形象。(3分) 13.请概述本文情节发展的出人意料之处,并简析其艺术效果。(5分) 母亲为家人忙碌操劳反而感到幸福,请结合这一点简述你对幸福的理解。(4分) (三)(20分) 10.②大家筹划过母亲节③大家决定母亲留下(概括合理即可。) 11.母亲觉得这是她有生以来最最快活的一天,她看到大家请假回来给自己过节,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 关爱,于是她流下了感动和幸福的泪水 (能从感动或幸福快乐角度进行分析,原因合理即可。 12.参考要点:①吃苦耐劳②无私奉献③体贴宽容④默默无闻⑤慈爱善良 (答出三点,每点1分,概括合理即可。) 13.本该过节的母亲却留在家里,要给母亲过节的家人却外出游玩。(或:本该让母亲好好休息,结果 却让母亲更加忙碌。)这一情节引人入胜(发人深思):令人哑然失笑(富有喜剧效果);突出了母亲形 象(或:突出了文章主题)。(答出令人出乎意料的情节内容2分,艺术效果答出一点2分、两点3分, 言之有理即可。) 14.示例:文中的母亲乐于奉献,甘为家人操劳。的确,幸福不一定是索取和享受,有时放弃和付出, 牺牲自己,快乐着别人的快乐,就是最大的幸福。(能从付出的快乐这一角度理解,言之有理即可给满 2015安顺 (三)阅读《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回答18-22题。(18分) 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①李忠义是一个工人。 他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活得也很艰难。他从小患有腿疾,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个子不高,头 发有些花白,近乎丑陋的脸上还有一块疤。因为腿疾,单位安排他当收发员,无非是分发报纸信件。李 忠义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后,就常到工地去转转。技术活他插不上手,可他总能
7 让她尽可能安安静静地多休息一会儿。他还说年轻人很少能体会到,安静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有多么重大 的意义。 ⑩于是我们向母亲欢呼了三次之后就开车出发了 o 母亲站在阳台上,从那里瞅着我们,直到瞅不见 为止。父亲每隔一会儿就转身向她挥手,后来他的手撞在车后座的边上,他方说,他认为母亲再看不见 我们了。 11 嗯,我们把汽车开到美妙无比的山冈中行驶,度过了最愉快的一天。父亲钓到各式各样的大鱼, 我们大伙儿都玩得痛快极了。 12 我们到家已经很晚,不过母亲猜到我们会回来得晚,于是她把开饭的时间推迟了,热腾腾的饭菜 给我们准备着。可是首先她不得不给父亲拿来手巾和肥皂,还有干净的衣服,因为他钓鱼时总是弄得一 身肮里肮脏的,这就叫母亲忙了好一阵子,接着,她又去帮女孩子们开饭。 13 终于,一切都齐备了,我们便在最最豪华的筵席上坐下来。有烤火腿和圣诞节吃的各种各样的好 东西。吃饭的时候,母亲不得不屡次三番地站起来,去上菜,收盘,再坐下来吃;后来父亲注意到这种 情况,便说,她完全不必这样忙来忙去,他要她歇会儿,于是他自己便站起身到碗橱里去拿水果。 14 这顿饭吃了好长时间,真是有趣极了。吃完饭,我们大伙儿争着帮忙擦桌子,洗碗碟,可是母亲 说她情愿亲自来做这些事,我们只好让她去做了,因为这一次我们也总得迁就她才行。 15 一切收拾完毕,已经很晚了。睡觉之前我们全都去吻过母亲。她说,这是她有生以来过得最最快 活的一天。我看见她眼里含着泪水。总之,我们大家都感觉到,我们所做的一切得到了最大的报偿。 (有删改) 10.请在下面横线上补齐本文的情节内容。(4 分) ①大家请假回家过节→② →③ →④大家外出游玩→⑤母亲为大家忙碌。 11.结尾处母亲眼里为何会“含着泪水”?(4 分) 12.请概括文中母亲的形象。(3 分) 13.请概述本文情节发展的出人意料之处,并简析其艺术效果。(5 分) 14.母亲为家人忙碌操劳反而感到幸福,请结合这一点简述你对幸福的理解。(4 分) (三)(20 分) 10.②大家筹划过母亲节 ③大家决定母亲留下 (概括合理即可。) 11.母亲觉得这是她有生以来最最快活的一天,她看到大家请假回来给自己过节,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 关爱,于是她流下了感动和幸福的泪水。 (能从感动或幸福快乐角度进行分析,原因合理即可。) 12.参考要点:①吃苦耐劳②无私奉献③体贴宽容④默默无闻⑤慈爱善良 (答出三点,每点 1 分,概括合理即可。) 13. 本该过节的母亲却留在家里,要给母亲过节的家人却外出游玩。(或:本该让母亲好好休息,结果 却让母亲更加忙碌。)这一情节引人入胜(发人深思);令人哑然失笑(富有喜剧效果);突出了母亲形 象(或:突出了文章主题)。(答出令人出乎意料的情节内容 2 分,艺术效果答出一点 2 分、两点 3 分, 言之有理即可。) 14.示例:文中的母亲乐于奉献,甘为家人操劳。的确,幸福不一定是索取和享受,有时放弃和付出, 牺牲自己,快乐着别人的快乐,就是最大的幸福。(能从付出的快乐这一角度理解,言之有理即可给满 分。) 2015 安顺 (三)阅读《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回答 18—22 题。(18 分) 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①李忠义是一个工人。 ②他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活得也很艰难。他从小患有腿疾,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个子不高,头 发有些花白,近乎丑陋的脸上还有一块疤。因为腿疾,单位安排他当收发员,无非是分发报纸信件。李 忠义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后,就常到工地去转转。技术活他插不上手,可他总能
找到自己能干的活儿:道路坑洼他去填平,排水沟堵了他去疏通,散落的砂石他细心地堆积成方,散放 的管材他整理成行。他眼里总有活儿。夏日,酷暑难当,他主动去食堂帮厨,吃力地把解暑的绿豆汤担 到工地,自己渴了却忍着不喝。冬日,他常常夜半巡夜,生怕工棚生火酿成事故。每天清晨大家走出工 棚,总会看到皑皑雪地上,有一串串高低不平的足印。 ③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用他笨拙的字迹,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 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版面不很美观,却很受工友们的欢迎。 ④别人有困难他跟着着急,别人高兴他跟着快乐,别人痛苦他也跟着痛苦。一次,一个工友半夜发 烧,他背着工友顶着风雪去医院,跛着腿跑来跑去,整整陪护了三天。工友病愈出院了,他却病倒了 病就是一星期。 ⑤大凡地位卑微的人,头就扬不起来;位尊显贵的人,头就低不下去。李忠义却在命运面前不低头 也从不抱怨生活对他的不公。他充实地、忙忙碌碌地打发每一天,用他炽热的胸膛温暖冬天,用他辛勤 的汗水融化冰雪。一次,工会到工地放露天电影,放到一半时,风把银幕掀落,正在大家焦急之时,只 见一个笨拙的身影,蹬着梯子攀上柱顶,吃力地把银幕重新拉好。电影又重新放映,场内响起掌声, ⑥可就在那个冬季的一天,李忠义值了一宿夜班,不知是过于劳累,还是那天风雪太大,经过一个 无人值守的铁路道口时,竞被呼啸而来的火车刮倒,被人发现送往医院,已经无救了。一个普通而平凡 的生命,在一个朦胧的冬晨消失了。 ⑦送别的那天,工友们都来了,他们穿着汗渍的工装,甚至有的还背着工具,戴着安全帽,他们要 最后送他一程。悼词说的是什么他们没有听到,哀乐从哪里飘来他们没有听到,只听任奔涌的泪水顺颊 而下,淋湿了衣衫,打湿了脚下的土地。李忠义需要休息了,他安详地合着双眼,那花白的头发在人们 无尽的哀痛中,似乎还在微微抖动,像二朵成熟了的蒲公英,随风飘洒 ⑧他的生命太短暂了,没有壮怀激烈:他的身份太普通了,没有光华闪烁:他的业绩太平凡了,没 有风云叱咤。李忠义是一个工人,但更是一个好人,在工友的心中,他就是一座山、一条河 ⑨天空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那么多的星星亲密地依偎在一起,不管大的小的、远的近的,谁也 离不开谁,就是云彩遮住了它们,它们也会躲在后面熠熠发光。 ①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注: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子带有白色软毛,成熟后会借助风力飘洒到各处繁殖 (选文有改动) 18.文章开篇写到“李忠义是一个工人”,意在告诉读者,他是一个而的人。(2分) 19.文章③④⑤段写了李忠义做的哪几件小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20.如何理解第⑦段划线句子的深层含义?(4分) 21.为什么作者说李忠义在工友心中“就是一座山、一条河”?(4分) 22.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标题“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的,联系实际来谈谈。(5分)
8 找到自己能干的活儿:道路坑洼他去填平 ,排水沟堵了他去疏通,散落的砂石他细心地堆积成方,散放 的管材他整理成行。他眼里总有活儿。夏日,酷暑难当,他主动去食堂帮厨,吃力地把解暑的绿豆汤担 到工地,自己渴了却忍着不喝。冬日,他常常夜半巡夜,生怕工棚生火酿成事故。每天清晨大家走出工 棚,总会看到皑皑雪地上,有一串串高低不平的足印。 ③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用他笨拙的字迹,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 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版面不很美观,却很受工友们的欢迎。 ④别人有困难他跟着着急,别人高兴他跟着快乐,别人痛苦他也跟着痛苦。一次,一个工友半夜发 烧,他背着工友顶着风雪去医院,跛着腿跑来跑去,整整陪护了三天。工友病愈出院了,他却病倒了, 一病就是一星期。 ⑤大凡地位卑微的人,头就扬不起来;位尊显贵的人,头就低不下去。李忠义却在命运面前不低头, 也从不抱怨生活对他的不公。他充实地、忙忙碌碌地打发每一天,用他炽热的胸膛温暖冬天,用他辛勤 的汗水融化冰雪。一次,工会到工地放露天电影,放到一半时,风把银幕掀落,正在大家焦急之时,只 见一个笨拙的身影,蹬着梯子攀上柱顶,吃力地把银幕重新拉好。电影又重新放映,场内响起掌声。 ⑥可就在那个冬季的一天,李忠义值了一宿夜班,不知是过于劳累,还是那天风雪太大,经过一个 无人值守的铁路道口时,竟被呼啸而来的火车刮倒,被人发现送往医院,已经无救了。一个普通而平凡 的生命,在一个朦胧的冬晨消失了。 ⑦送别的那天,工友们都来了,他们穿着汗渍的工装,甚至有的还背着工具,戴着安全帽,他们要 最后送他一程。悼词说的是什么他们没有听到,哀乐从哪里飘来他们没有听到,只听任奔涌的泪水顺颊 而下,淋湿了衣衫,打湿了脚下的土地。李忠义需要休息了,他安详地合着双眼,那花白的头发在人们 无尽的哀痛中,似乎还在微微抖动,像一朵成熟了的蒲公英,随风飘洒。 ⑧他的生命太短暂了,没有壮怀激烈;他的身份太普通了,没有光华闪烁;他的业绩太平凡了,没 有风云叱咤。李忠义是一个工人,但更是一个好人,在工友的心中,他就是一座山、一条河。 ⑨天空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那么多的星星亲密地依偎在一起,不管大的小的、远的近的,谁也 离不开谁,就是云彩遮住了它们,它们也会躲在后面熠熠发光。 ⑩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注: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子带有白色软毛,成熟后会借助风力飘洒到各处繁殖。 (选文有改动) 18.文章开篇写到“李忠义是一个工人”,意在告诉读者,他是一个 而 的人。(2 分) 19.文章③④⑤段写了李忠义做的哪几件小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 分) 20.如何理解第⑦段划线句子的深层含义?(4 分)[来源: Z xx k.C om] [来源: Z x xk. Com ] 21.为什么作者说李忠义在工友心中“就是一座山、一条河”?(4 分) 22.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标题“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的,联系实际来谈谈。(5 分)
18、普通平凡(2分) 19、坚持出黑板报背着生病工友去医院并陪护风中拉好银幕(3分) 20、暗示李忠义的美德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四处飘洒,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意思对即可)(4分) 21、李忠义的善举和美德,使他的形象像山一样高大,使他的影响更加深远,像河水一般长流。(意 思对即可)(4分) 、天空中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的位置、价值:一个人不管多平凡,但在社会大家庭中,只要他认真 地工作、生活,就都会有各自的价值。(社会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人们彼此需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位置,即使再平凡,只要努力,也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意思对即可)(5分) 2015扬州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7分) 木刻猴子 林文义 (1)小时候,常常看见祖父在把玩一件小东 整块黄杨木雕刻而成的猴子群像。猴子有三只,做出 三种截然不同的表情 只双手掩着耳朵,一只双手遮着眼睛,另一只则显得十分心虛地捂住自己的 嘴巴。祖父似乎很钟爱它,常常独自坐在晩霞夕照的院子里,无限怜爱地抚摩着它。 (2)有一次,我把木刻猴子放在膝头上,翻来翻去地看。没什么意思嘛,就是一块木头,刻成三个猴子。 表情很逗人,可是没有发条,不像杋械、铁皮做成的猴子,只要旋紧发条,它就叮叮咚咚地打鼓敲钹。 没什么好玩嘛!我翘着小嘴巴,把木刻猴子还给祖父。 (3)祖父把我抱起来,指着木刻猴子对我说:“阿公跟你说,这三只猴,是你阿祖给阿公的。这三只猴 就是跟我们说,非礼勿听、非礼勿看、非礼勿说……唉,你还小,不会懂,就是常常听人讲的‘有耳无 嘴’啦。”那时,我六岁,祖父的话,我听不大懂,但“有耳无嘴”这句话,却印在了心里。 (4)隔了一年,祖父死了。沉默寡言的父亲把木刻猴子摆在神案上,不知道是纪念逝去的祖父,还是要 提醒些什么。 (5)念高中的时候,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我和母亲发生了争执,我的嘴快,说了一大堆气话。母亲泪眼 汪汪的,侧过头去,看着神案上那个木刻猴子,悲愤地说:“看到你阿公留下来的木猴没?你爸爸把它 放在神枭上是要你们警惕,不要乱讲话,你阿公以前常常讲‘有耳无嘴’,你难道忘记了?” (6)时间流水般逝去。有一次,父亲静静地和我说话,我从来不曾看过像他那般谦和、诚恳的父亲。他 似乎内心有某些隐痛,却又尽力掩盖:“这个时代,谨言慎行是很重要的,不要放言高论,不要妄加评 断,平平安安过一世就可以了。”说着,他从神案上把那三只木刻猴子拿下来,充满深意地说:“你看看 这三只猴,不听、不看、不说,这是有道理的,独善其身嘛……”父亲叹了口气。他们那个黯然的年代 沉默成为他们一生的座右铭。 (门)我说:“像这三只木刻猴子,不听、不看、不说,这样一个人,他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独善其身, 这是多消极的借口!” (8)父亲苦笑,淡淡地说:“唉,以后你慢慢会晓得的。” (9)又是几年过去了,在不断的历练中,我慢慢理解了父亲。我竭力要保持一点点纯真的自我,但我发 现,虽不甘愿,自己却也逐渐向世俗妥协,时时处在自我的撕裂中。 ⑩0父亲离开以后,木刻猴子交到我的手里。这个从曾祖父传给祖父,由祖父传给父亲,再由父亲交到
9 18、普通 平凡(2 分) 19、坚持出黑板报 背着生病工友去医院并陪护 风中拉好银幕(3 分) 20、暗示李忠义的美德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四处飘洒,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意思对即可)(4 分) 21、李忠义的善举和美德,使他的形象像山一样高大,使他的影响更加深远,像河水一般长流。(意 思对即可)(4 分) 22、天空中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的位置、价值;一个人不管多平凡,但在社会大家庭中,只要他认真 地工作、生活,就都会有各自的价值。(社会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人们彼此需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位置,即使再平凡,只要努力,也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意思对即可)(5 分) 2015 扬州 (四)阅读下文,完成 18—21 题。(17 分) 木刻猴子 林文义 ⑴小时候,常常看见祖父在把玩一件小东西:一整块黄杨木雕刻而成的猴子群像。猴子有三只,做出 三种截然不同的表情——一只双手掩着耳朵,一只双手遮着眼睛,另一只则显得十分心虚地捂住自己的 嘴巴。祖父似乎很钟爱它,常常独自坐在晚霞夕照的院子里,无限怜爱地抚摩着它。 ⑵有一次,我把木刻猴子放在膝头上,翻来翻去地看。没什么意思嘛,就是一块木头,刻成三个猴子。 表情很逗人,可是没有发条,不像机械、铁皮做成的猴子,只要旋紧发条,它就叮叮咚咚地打鼓敲钹。 没什么好玩嘛!我翘着小嘴巴,把木刻猴子还给祖父。 ⑶祖父把我抱起来,指着木刻猴子对我说:“阿公跟你说,这三只猴,是你阿祖给阿公的。这三只猴 就是跟我们说,非礼勿听、非礼勿看、非礼勿说……唉,你还小,不会懂,就是常常听人讲的‘有耳无 嘴’啦。”那时,我六岁,祖父的话,我听不大懂,但“有耳无嘴”这句话,却印在了心里。 ⑷隔了一年,祖父死了。沉默寡言的父亲把木刻猴子摆在神案上,不知道是纪念逝去的祖父,还是要 提醒些什么。 ⑸念高中的时候,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我和母亲发生了争执,我的嘴快,说了一大堆气话。母亲泪眼 汪汪的,侧过头去,看着神案上那个木刻猴子,悲愤地说:“看到你阿公留下来的木猴没?你爸爸把它 放在神桌上是要你们警惕,不要乱讲话,你阿公以前常常讲‘有耳无嘴’,你难道忘记了?” ⑹时间流水般逝去。有一次,父亲静静地和我说话,我从来不曾看过像他那般谦和、诚恳的父亲。他 似乎内心有某些隐痛,却又尽力掩盖:“这个时代,谨言慎行是很重要的,不要放言高论,不要妄加评 断,平平安安过一世就可以了。”说着,他从神案上把那三只木刻猴子拿下来,充满深意地说:“你看看 这三只猴,不听、不看、不说,这是有道理的,独善其身嘛……”父亲叹了口气。他们那个黯然的年代, 沉默成为他们一生的座右铭。 ⑺我说:“像这三只木刻猴子,不听、不看、不说,这样一个人,他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独善其身, 这是多消极的借口!” ⑻父亲苦笑,淡淡地说:“唉,以后你慢慢会晓得的。” ⑼又是几年过去了,在不断的历练中,我慢慢理解了父亲。我竭力要保持一点点纯真的自我,但我发 现,虽不甘愿,自己却也逐渐向世俗妥协,时时处在自我的撕裂..中。 ⑽父亲离开以后,木刻猴子交到我的手里。这个从曾祖父传给祖父,由祖父传给父亲,再由父亲交到
我手上的木刻猴子,我是不是要再交给我的后代,是不是还要告诉他们“有耳无嘴”?我觉得我不能这 样,我要他们活得更坦然,更磊落,更像他们自己,不被扭曲,也不去扭曲别人。 D点起一把火,我把这个木刻猴子烧成灰烬。 (选自2015年第6期《读者》,有改动) 18.阅读全文,完成下表。(5分) 对待“木刻猴子”的 人物 情感 观念 “祖父” 顺从传统 “父亲” 摆上神案 纠结 我 19.第(8)段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你从中读出了父亲怎样的矛盾心理?结合文意简要分析。(4分) 20.细读第(9)段,分析加点的“撕裂”一词的内涵和表达效果。(3分) 21.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有耳无嘴”这一说法的认识。(80—100字,5分) 18.行为:常常把玩(抚摩),烧成灰烬(付之一炬):情感:钟爱(怜爱);观念:屈从传统(向世俗妥 协),否定传统(不顺从传统、抛弃传统、反抗传统)。 19.示例:通过神态和语言描写,写出了父亲既想以自己的经历提醒儿子谨言慎行,又不愿强行扭曲儿 子的矛盾心理。 20.内涵:是向世俗妥协,还是保持纯真的自我?表达效果:强烈表现出“我”内心的痛苦,形象有力。 21.示例一:“有耳无嘴”的弊端,在于国人对任何不合理现象保持沉默和妥协的习惯,使得人与人之间 不能有开诚布公的交流。大街上围观暴行、会议中不分是非地鼓掌通过都是实例。它理应遭到抛弃 示例二:在特定的场合下,“有耳无嘴”也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日常交往中,家人朋友难免会说 出一些不得当的话,无关原则,就可以一笑了之。不必句句在意,事事耿耿于怀。适时沉默,也能贏得 别人的尊重。 2015济宁 石崖上的枣树
10 我手上的木刻猴子,我是不是要再交给我的后代,是不是还要告诉他们“有耳无嘴”?我觉得我不能这 样,我要他们活得更坦然,更磊落,更像他们自己,不被扭曲,也不去扭曲别人。 ⑾点起一把火,我把这个木刻猴子烧成灰烬。 (选自 2015 年第 6 期《读者》,有改动) 18.阅读全文,完成下表。(5 分) 人物 对待“木刻猴子”的 行为 情感 观念 “祖父” ▲ ▲ 顺从传统 “父亲” 摆上神案 纠结 ▲ “我” ▲ 不满 ▲ 19.第⑻段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你从中读出了父亲怎样的矛盾心理?结合文意简要分析。(4 分) ▲ ▲ 20.细读第⑼段,分析加点的“撕裂”一词的内涵和表达效果。(3 分) ▲ ▲ 21.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有耳无嘴”这一说法的认识。(80—100 字,5 分) 100 18.行为:常常把玩(抚摩),烧成灰烬(付之一炬);情感:钟爱(怜爱);观念:屈从传统(向世俗妥 协),否定传统(不顺从传统、抛弃传统、反抗传统)。 19.示例:通过神态和语言描写,写出了父亲既想以自己的经历提醒儿子谨言慎行,又不愿强行扭曲儿 子的矛盾心理。 20.内涵:是向世俗妥协,还是保持纯真的自我?表达效果:强烈表现出“我”内心的痛苦,形象有力。 21.示例一:“有耳无嘴”的弊端,在于国人对任何不合理现象保持沉默和妥协的习惯,使得人与人之间 不能有开诚布公的交流。大街上围观暴行、会议中不分是非地鼓掌通过都是实例。它理应遭到抛弃。 示例二:在特定的场合下,“有耳无嘴”也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日常交往中,家人朋友难免会说 出一些不得当的话,无关原则,就可以一笑了之。不必句句在意,事事耿耿于怀。适时沉默,也能赢得 别人的尊重。 2015济宁 石崖上的枣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