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光学习题课选讲例题 物理学教程 (第二版) 例两个几何形状完全相同的劈尖:一个是由空 气中玻璃形成;另一个是夹在玻璃中的空气形成,当 用相同的单色光分别垂直照射它们时,产生干涉条纹 间距大的是: (1)空气中的玻璃劈尖 ☆ (2)玻璃夹层中的空气劈尖 (3)两个劈尖干涉条纹间距相等 (4)观察不到玻璃劈尖的干涉条纹 第十四章波动光学
第十四章 波动光学 物理学教程 波动光学习题课选讲例题 (第二版) 例 两个几何形状完全相同的劈尖:一个是由空 气中玻璃形成;另一个是夹在玻璃中的空气形成,当 用相同的单色光分别垂直照射它们时,产生干涉条纹 间距大的是: (1)空气中的玻璃劈尖 (3)两个劈尖干涉条纹间距相等 (4)观察不到玻璃劈尖的干涉条纹 (2)玻璃夹层中的空气劈尖
波动光学习题课选讲例题 物理学教程 (第二版) 例如图示两个直径有微小差别的彼此平行的滚 柱之间的距离为L,夹在两块平晶的中间,形成空气 劈尖,当单色光垂直入射时,产生等厚干涉条纹,如 果滚柱之间的距离变小,则在L范围内干涉条纹的 (1)数目减少,间距变大 ☆(2)数目不变,间距变小 (3)数目增加,间距变小 (4)数目减少,间距不变 滚柱之间的距离变小,劈间角变大;△e不变, 第十四章波动光学
第十四章 波动光学 物理学教程 波动光学习题课选讲例题 (第二版) 例 如图示两个直径有微小差别的彼此平行的滚 柱之间的距离为 L,夹在两块平晶的中间,形成空气 劈尖,当单色光垂直入射时,产生等厚干涉条纹,如 果滚柱之间的距离变小,则在 L 范围内干涉条纹的 (1)数目减少,间距变大 (2)数目不变,间距变小 (3)数目增加,间距变小 (4)数目减少,间距不变 L 滚柱之间的距离变小,劈间角变大;e不变. e
波动光学习题课选讲例题 物理学教程 (第二版) 例若在牛顿环装置的透镜和平板玻璃板间充满 某种折射率大于透镜折射率而小于平板玻璃的某种液 体,则从入射光方向所观察到的牛顿环的环心是 (1)暗斑 ☆ (2)明斑 (3)半明半暗的斑 n1<n2<n3 (4)干涉现象消失 △.=2n2e e=0, △=0 第十四章波动光学
第十四章 波动光学 物理学教程 波动光学习题课选讲例题 (第二版) 例 若在牛顿环装置的透镜和平板玻璃板间充满 某种折射率大于透镜折射率而小于平板玻璃的某种液 体,则从入射光方向所观察到的牛顿环的环心是 (1)暗斑 (2)明斑 (3)半明半暗的斑 (4)干涉现象消失 n2 n3 n1 n2 n3 n1 n e r = 2 2 e = 0, r = 0
波动光学习题课选讲例题 物理学教程 (第二版) 例在折射率几,为1.5的玻璃板上表面镀一层折 射率n,为2.5的透明介质膜可增强反射.设在镀膜过 程中用一束波长为600nm的单色光从上方垂直照射 到介质膜上,并用照度表测量透射光的强度当介质膜 的厚度逐步增大时,透射光的强度发生时强时弱的变 化,求当观察到透射光的强度第三次出现最弱时,介 质膜镀了多少nm厚度的透明介质膜 ☆(1)300,(2)600,(3)250,(4)420 n2 A,=2n,e=(2k+02 k=2,e=300nm 1n1 第十四章波动光学
第十四章 波动光学 物理学教程 波动光学习题课选讲例题 (第二版) 例 在折射率 为 1.5 的玻璃板上表面镀一层折 射率 为 2.5 的透明介质膜可增强反射. 设在镀膜过 程中用一束波长为 600nm 的单色光从上方垂直照射 到介质膜上, 并用照度表测量透射光的强度.当介质膜 的厚度逐步增大时,透射光的强度发生时强时弱的变 化,求当观察到透射光的强度第三次出现最弱时,介 质膜镀了多少nm厚度的透明介质膜 n1 n2 (1)300 ,(2)600 ,(3)250 ,(4)420 2 2 (2 1) t 2 = n e = k + k = 2, e = 300nm e 1 n 2 n
波动光学习题课选讲例题 物理学教程 (第二版) 例用波长为入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折射率 为,的劈尖薄膜如图.图中各部分折射率的关 系是n,<n2<,观察反射光的干涉条纹, 从劈尖顶开始向右数第5条暗条纹中心所对应 的厚度e为92/4n2 n 暗条纹 n △.=22e=(2k+1) 2 n; k=0,1,2,· 第5条暗条纹k=4 e=(4+ 2 2n2 第十四章波动光学
第十四章 波动光学 物理学教程 波动光学习题课选讲例题 (第二版) 例 用波长为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折射率 为 的劈尖薄膜如图.图中各部分折射率的关 系是 ,观察反射光的干涉条纹, 从劈尖顶开始向右数第 5 条暗条纹中心所对应 的厚度 e 为__________ n2 n1 n2 n3 1 n 2 n 3 n 2 9/4n2 2 (2 1) r 2 = n e = k + 暗条纹 k = 0,1,2, 第 5 条暗条纹 k = 4 2 2 ) 2 1 (4 n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