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寓居四川的近十年里,杜甫历经流离,备 尝艰辛,身心憔悴不堪。“布衾多年冷似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牙齿半落左耳聋” (《复阴》)、“缓步仍须竹杖扶”(《寒雨朝行 视园树》)、“穷愁但有骨”(《王阆州筵酬十 舅》)等诗句,即是他在此期间处境穷困和心境凄 惨的真实写照。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 现愿望 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 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 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 了《秋兴》这首诗
在寓居四川的近十年里,杜甫历经流离,备 尝艰辛,身心憔悴不堪。“布衾多年冷似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牙齿半落左耳聋” (《复阴》)、“缓步仍须竹杖扶”(《寒雨朝行 视园树》)、“穷愁但有骨”(《王阆州筵酬十一 舅》)等诗句,即是他在此期间处境穷困和心境凄 惨的真实写照。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 现愿望。 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 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 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 了《秋兴》这首诗
秋兴八首 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 八首之中,第一首总起,统帅后面七篇。 首章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对秋而伤羁 旅,是全组诗的序曲
秋兴八首 • 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 • 八首之中,第一首总起,统帅后面七篇。 • 首章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对秋而伤羁 旅,是全组诗的序曲
景:玉露枫林波浪风云丛菊孤舟暮砧 触景伤 (萧瑟凄凉雄浑壮丽) 承接自如 纵情开合 情情:离乱之苦,漂零之悲,故圆之愁 清无名氏:以其生平之所郁结,与其遭 际,暨其伤感,一时荟萃,形为慷慨悲歌, 遂为干古之绝调。 清贺裳:以“秋兴”命篇,乃因秋起兴 非咏秋也。其言忽而壮丽,忽而荒凉 ■■■■■■ 正所谓哀伤之至语言失论
触 景 伤 情 景:玉露 枫林 波浪 风云 丛菊 孤舟 暮砧 (萧瑟 凄凉雄浑 壮丽) 承接自如, 纵情开合 情:离乱之苦,漂零之悲,故园之愁 清·无名氏:以其生平之所郁结,与其遭 际,暨其伤感,一时荟萃,形为慷慨悲歌, 遂为千古之绝调。 清·贺裳:以“秋兴”命篇,乃因秋起兴, 非咏秋也。其言忽而壮丽,忽而荒凉…… 正所谓哀伤之至语言失论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译: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秋色已经很深, 巫山巫峡呈现出一片萧森景象。 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 玉露—一白露,秋天,草木摇落,白露为霜。 巫山巫峡一一诗人所在。 ·凋伤、萧森一一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 阴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 译: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秋色已经很深, 巫山巫峡呈现出一片萧森景象。 • 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 • 玉露——白露,秋天,草木摇落,白露为霜。 • 巫山巫峡——诗人所在。 • 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 阴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
玉露凋伤枫树林 “悲落叶于劲秋”,秋天草木的凋谢是最 课文分析 容易引起诗人感发的。“玉露凋伤枫树林”这 一句,在凄凉之中还有一种艳丽的感觉。因为 “玉露”有白色的暗示,白是一种冷色;“枫 树林”有红色的暗示,红是一种暖色,在悲哀 中藏有热烈。这两种颜色的强烈对比,就更增 强了“凋伤”这个词给人的感觉
课 文 分 析 “悲落叶于劲秋”,秋天草木的凋谢是最 容易引起诗人感发的。“玉露凋伤枫树林”这 一句,在凄凉之中还有一种艳丽的感觉。因为 “玉露”有白色的暗示,白是一种冷色;“枫 树林”有红色的暗示,红是一种暖色, 在悲哀 中藏有热烈。这两种颜色的强烈对比,就更增 强了“凋伤”这个词给人的感觉。 玉露凋伤枫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