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文献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是对文献类型的分类,目的是便于文 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 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文献标识码分为以下五种 我们的文章可以根据这个标准自己分类: A一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B 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 会实践总结(社科) 一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 特约评论等) 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 等) E. 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 统计资料、机构、 人物、书刊、 知识介绍等)
5.文献标识码 ⚫ 文献标识码是对文献类型的分类,目的是便于文 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 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文献标识码分为以下五种, 我们的文章可以根据这个标准自己分类: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 会实践总结(社科)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 特约评论等) D——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 等) 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 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6.学位论文题目部分的其他内容 (1)序或前言(preface):一般是作者对 研究主旨、动机、经过等内容的简介。 (2)目录(content):将研究报告的章节 标题用页码排序,以显示文章的纲目结构。分 内容目录和图表目录。 (3)致谢(acknowledgment):对研究 过程中给予资助、支持、帮助的人员表示感谢
6.学位论文题目部分的其他内容 (1)序或前言(preface):一般是作者对 研究主旨、动机、经过等内容的简介。 (2)目录(content):将研究报告的章节 标题用页码排序,以显示文章的纲目结构。分 内容目录和图表目录。 (3)致谢(acknowledgment):对研究 过程中给予资助、支持、帮助的人员表示感谢
(二)学术论文的正文 1、绪论:是学术论文的引子,目的是要写引起读者的 兴趣。 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的问题;中心论点;研究的目的 意义;界定主要概念于术语;评述以前的研究成果。 ● 2、本论:是作者证明论点、分析现象、表达研究成 果的部分。占2/3以上篇幅。重点在论证。 ● 3、结论:对研究的全面总结,是论题被证明后的出 的结果,是研究问题的答案
(二)学术论文的正文 ⚫ 1、绪论:是学术论文的引子,目的是要引起读者的 兴趣。 ⚫ 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的问题;中心论点;研究的目的 意义;界定主要概念于术语;评述以前的研究成果。 ⚫ 2、本论:是作者证明论点、分析现象、表达研究成 果的部分。占2/3以上篇幅。重点在论证。 ⚫ 3、结论:对研究的全面总结,是论题被证明后的出 的结果,是研究问题的答案
(三)学术写作原则 1、准确:应以事实为基础,评论要有分寸,不能任 意拔高或贬低。 >2、简洁:开门见山,对事实不做过多的描绘,对观 点的阐释不做繁琐的论证。 3、朴实:不随便运用夸张的手法和奇特的比喻,不 过多地使用华丽的辞藻
(三)学术写作原则 ➢ 1、准确:应以事实为基础,评论要有分寸,不能任 意拔高或贬低。 ➢ 2、简洁:开门见山,对事实不做过多的描绘,对观 点的阐释不做繁琐的论证。 ➢ 3、朴实:不随便运用夸张的手法和奇特的比喻,不 过多地使用华丽的辞藻
(四)学术写作须注意的问题 1.及时写作:研究资料的收集分析工作完成后,立即进 行 2.全面规划论文的内容与结构:纲目清晰、结构均匀、 内容周延、图表清晰。 3.态度要客观:以事实为依据,谴词造句以中性为原则。 4对事实材料的描述要明确,不可摸棱两可。 5.对意向、结论的陈述要留有余地,避免极端。 6.表达观念和陈述意见时,要符合逻辑顺序。 7.宜用第三(或非)人称代词、过去时态来写,尽量避 免使用第一人称
(四)学术写作须注意的问题 1.及时写作:研究资料的收集分析工作完成后,立即进 行 2.全面规划论文的内容与结构:纲目清晰、结构均匀、 内容周延、图表清晰。 3.态度要客观:以事实为依据,谴词造句以中性为原则。 4.对事实材料的描述要明确,不可摸棱两可。 5.对意向、结论的陈述要留有余地,避免极端。 6.表达观念和陈述意见时,要符合逻辑顺序。 7.宜用第三(或非)人称代词、过去时态来写,尽量避 免使用第一人称。 8.行文的报告语气: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