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除:授官。意思是去除旧职,授予新职。 B.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黜:排斥 C.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日 顾:回头 D.常以身翼蔽沛公 蔽:蒙蔽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 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夲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文代到原 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D项,应该译为掩护。 12.下列句式中不一致的一项是() A.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B.以其无礼于晋 C.具告以事 D.求人可使报秦者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査文言特殊句式。常见的特殊句式:省略句、被动句、定语 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等。A项,“于当道”,状语后置句:B项,“于 晋”,状语后置句:C项,“以事”,状语后置句:D项,“可使报秦”修饰“人”,定语后 置句。 、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张中丞传后叙 韩愈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 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 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 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 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
1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 A.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除:授官。意思是去除旧职,授予新职。 B. 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黜:排斥 C.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日 顾:回头 D. 常以身翼蔽沛公 蔽:蒙蔽 【答案】D 12. 下列句式中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B. 以其无礼于晋 C. 具告以事 D. 求人可使报秦者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特殊句式。常见的特殊句式:省略句、被动句、定语 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等。A 项,“于当道”,状语后置句;B 项,“于 晋”,状语后置句;C 项,“以事”,状语后置句;D 项,“可使报秦”修饰“人”,定语后 置句。 二、文言文阅读(17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张中丞传后叙 韩愈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 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 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 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 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
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 所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而谓远之 贤而为之邪?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 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 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 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 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 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远宽厚长者,貌如其 心:与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死时年四十九。 (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有删节) 1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尚恨有阙者 恨:遗憾 B.授之柄而处其下 柄:权力 C.弃城而逆遁 逆:反方向 D.其讲之精矣 讲:商量、商议 1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传”,是一种文体格式。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详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 纪传文字。《张中丞传后叙》就是对张中丞传生平事迹的陈述。 B.我国古代的纪年法主要分为四种: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 干支纪年法。“元和”属于干支纪年法。 C.“同年”,指古时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另指同年龄或同一年。文中的指的是 同年龄。 D.在古代,江淮指江南、淮南地区。唐朝时设江南道、淮南道,统称江淮,江淮是当时中国 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的代名词。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 (2)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3)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
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 所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而谓远之 贤而为之邪?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 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 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 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 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 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远宽厚长者,貌如其 心;与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死时年四十九。 (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有删节) 13.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尚恨.有阙者 恨:遗憾 B. 授之柄.而处其下 柄:权力 C. 弃城而逆.遁 逆:反方向 D. 其讲.之精矣 讲:商量、商议 1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传”,是一种文体格式。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详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 纪传文字。《张中丞传后叙》就是对张中丞传生平事迹的陈述。 B. 我国古代的纪年法主要分为四种: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 干支纪年法。“元和”属于干支纪年法。 C. “同年”,指古时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另指同年龄或同一年。文中的指的是 同年龄。 D. 在古代,江淮指江南、淮南地区。唐朝时设江南道、淮南道,统称江淮,江淮是当时中国 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的代名词。 1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 (2)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3)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