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5月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学生姓名 校区 授课教师 学管老师: 注意事项: 请考生使用蓝色或黑色圆珠笔、签字笔或钢笔作答。 考核内容: 考试范围介绍基础知识及衔接高考 涉及知识及考点字音、字形、成语、病句 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翻译、文意理解 古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理解 语言表达与运用。 成绩统计 卷题号 总分 总成绩 I|分数 卷题号 四五大 总分 Ⅱ分数 附加卷 总分 卷I(30分钟,56分) 语言基础知识(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编辑作揖舟楫戢翼缉拿归案 B.素质血脂咫尺福祉栉比鳞次 C.包庇奴婢辅弼痹症筚路蓝缕 D.栽培 灾荒载歌载舞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 2011-2012 学年高二 5 月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60 分钟 学生姓名: _______ 校区:_________ 授课教师: 学管老师: 注意事项: 请考生使用蓝色或黑色圆珠笔、签字笔或钢笔作答。 考核内容: 考试范围介绍 基础知识及衔接高考 涉及知识及考点 字音、字形、成语、病句; 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翻译、文意理解; 古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理解; 语言表达与运用。 成绩统计: 卷 Ⅰ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总成绩 分数 卷 Ⅱ 题号 四 五 六 总分 分数 附加卷 七 总分 卷Ⅰ(30 分钟,56 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编辑. 作揖. 舟楫. 戢.翼 缉.拿归案 B.素质. 血脂. 咫.尺 福祉. 栉.比鳞次 C.包庇. 奴婢. 辅弼. 痹.症 筚.路蓝缕 D.栽.培 宰.割 崽.子 灾.荒 载.歌载舞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
A.学历 历历在目 恼火 恼羞成怒 B.疏朗 朗声大笑 妖娆 饶有兴趣 C.阿谀 隅之地 青睐 百无聊赖 D.发迹 丰功伟绩 器皿 珠光宝器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新浪中国好书榜是由新浪网友大众评书团与专家评委共同参与选出的好书,张爱玲 的遗作《小团圆》获得了第一名,在评委那里得到了一致的厚爱。 B.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最近宣布行政院改组计划,以吴敦义代替刘兆玄任行政院长 以期挽回了因“8·8”台风灾难而一路下滑的支持率。 C.随着合肥市工业立市战略的确立和迅速推进,以及汽车、家电等支柱性制造业的蓬 勃发展,对制造产业必备的基础配备和服务的表面处理工程技术,带来了重大的历史发展机 遇 D.面对巨大的灾难,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 士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向海地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那些在地震中忍受饥饿的人们。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三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长莺飞,春色迷人。 B.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一触即发,谁将力挫群雄,登上盟主宝座,正在球迷中展 开“论战”。 C.男人可以不化妆。而女人们,除了十几岁的妙龄少女,有几个真敢素面朝天? D.近些年来,欧洲各国的极右翼势力如雨后春笋,发展势迅猛,勒庞在今年的法国总 统大选第一轮胜出就说明了这一点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 战国策目录序曾巩 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 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 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 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 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
A.学历 历历在目 恼火 恼羞成怒 B.疏朗 朗声大笑 妖娆 饶有兴趣 C.阿谀 一隅之地 青睐 百无聊赖 D.发迹 丰功伟绩 器皿 珠光宝器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新浪中国好书榜是由新浪网友大众评书团与专家评委共同参与选出的好书,张爱玲 的遗作《小团圆》获得了第一名,在评委那里得到了一致的厚爱。 B.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最近宣布行政院改组计划,以吴敦义代替刘兆玄任行政院长, 以期挽回了因“8·8”台风灾难而一路下滑的支持率。 C.随着合肥市工业立市战略的确立和迅速推进,以及汽车、家电等支柱性制造业的蓬 勃发展,对制造产业必备的基础配备和服务的表面处理工程技术,带来了重大的历史发展机 遇。 D.面对巨大的灾难,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 士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向海地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那些在地震中忍受饥饿的人们。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3 分) A.三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长莺飞 ....,春色迷人。 B.2006 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一触即发 ....,谁将力挫群雄,登上盟主宝座,正在球迷中展 开“论战”。 C.男人可以不化妆。而女人们,除了十几岁的妙龄少女,有几个真敢素面朝天 ....? D.近些年来,欧洲各国的极右翼势力如雨后春笋 ....,发展势迅猛,勒庞在今年的法国总 统大选第一轮胜出就说明了这一点。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5—9 题。(22 分) 战国策目录序 曾巩 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 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 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 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 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
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 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 子之道如是而已。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 不易者也。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 而已。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 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 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 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或曰:“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此书之不泯,其可乎?”对曰:“君子之禁邪说 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 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是以孟子之书,有 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着而非之。至此书之作,则上继春秋,下至楚之起, 二百四十五年之间,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 此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三十二篇,《崇文总目》存者八篇,今存者十篇云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 阙:损伤 B.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 强:强迫 C.偷为一切之计而已 偷:苟且 D.然后以禁,则齐 齐:一致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则此书之不泯,其可乎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7.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明作者“崇先王之道”“抑谋诈之术”观点的一组是(3分) A.①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 ②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 B.①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 ②故论作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 C.①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 ②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 D.①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
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 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二 子之道如是而已。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 不易者也。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 而已。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 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 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 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或曰:“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此书之不泯,其可乎?”对曰:“君子之禁邪说 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 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是以孟子之书,有 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着而非之。至此书之作,则上继春秋,下至楚 之起, 二百四十五年之间,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 此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三十二篇,《崇文总目》存者八篇,今存者十篇云。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 阙:损伤 B.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 强:强迫 C.偷为一切之计而已 偷:苟且 D.然后以禁,则齐 齐:一致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 师者,所以 ...传道受业解惑也 D.则此书之不泯,其.可乎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7.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明作者“崇先王之道”“抑谋诈之术”观点的一组是(3 分) A.①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 ②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 B.①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 ②故论作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 C.①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 ②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 D.①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
②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第二段可以看出,刘向认识到了“谋诈”之害,但是他又为战国时的谋士们开脱,认 为在当时形势下,他们不能不那么做。而作者不同意刘向的后一观点 B.第三段以孔孟为例,有力地否定了刘向“不得不然”的观点。孔孟与策士们生活于相同 的年代,却能阐明先王的治国之道,看来并不是非用“谋诈”之术不可 C.作者认为《战国策》宣扬“谋诈”之术,而邪说会危害正道,所以应该把它废弃禁绝 但考虑到它的史料非常丰富,又认为不能毁掉。 D.作者尽管与刘向意见相左,但依然能客观地肯定刘向的长处,遗词十分委婉,充分表现 了对前代学者的尊重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译文: (2)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 译 (3)放而绝之,莫善于是。 译文: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4题。(22分) 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 于众事?”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 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扁鹊曰:“其死何如时?” 曰:“鸡鸣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齐勃海秦越人 也。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 扁鹊仰天叹曰:“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 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子以 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 中庶子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曰:“窃闻高义之且 久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扁鹊曰:“苹太子病 所谓尸厥者也。太子未死也。”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 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 汤;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能生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 人能使之起耳。” (节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暴发于外,则为中害暴:突然。 B.病应见于大表 见:体现,反映
②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从第二段可以看出,刘向认识到了“谋诈”之害,但是他又为战国时的谋士们开脱,认 为在当时形势下,他们不能不那么做。而作者不同意刘向的后一观点。 B.第三段以孔孟为例,有力地否定了刘向“不得不然”的观点。孔孟与策士们生活于相同 的年代,却能阐明先王的治国之道,看来并不是非用“谋诈”之术不可。 C.作者认为《战国策》宣扬“谋诈”之术,而邪说会危害正道,所以应该把它废弃禁绝; 但考虑到它的史料非常丰富,又认为不能毁掉。 D.作者尽管与刘向意见相左,但依然能客观地肯定刘向的长处,遗词十分委婉,充分表现 了对前代学者的尊重。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译文: (2)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 译文: (3)放而绝之,莫善于是。 译文: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0-14 题。(22 分) 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 于众事?”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 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扁鹊曰:“其死何如时?” 曰:“鸡鸣至今。” 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齐勃海秦越人 也。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 扁鹊仰天叹曰:“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 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子以 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 中庶子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曰:“窃闻高义之日 久矣, 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扁鹊曰:“苹太子病, 所谓尸厥者也。太子未死也。”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 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 汤;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能生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 人能使之起耳。” (节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暴发于外,则为中害 暴:突然。 B.病应见于大表 见:体现,反映
C.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厉:厉害。 D.以更熨两胁下 更:交替,轮番。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当闻其耳鸣而鼻张 蟹六跪而二螯 B.中庶子乃以扁鹊言人报虢君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若太子病,所谓尸厥者也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棉、允等之慢 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表现扁鹊医术高明的一组是() ①邪气畜积而不得泄。②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③闻病之阴,论得其阳。④ 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⑤有间,太子苏。⑥但服汤二旬而复故 ⑥B.②③④C.①④⑤D.③⑤⑥ 1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扁鹊看到虢国都城里忙于举办祈祷求神的活动,所以到宫廷门前向中庶子打听太子得 了什么病。 B.扁鹊自告奋勇要救活暴病而死的虢太子,别人不相信,扁鹊进去诊视,虢太子耳鸣 鼻张,身体还没变冷。 C.扁鹊指出太子只是昏迷而已,他用了针、熨和服药等一系列方法进行医治,使虢太子 苏醒过来,身体也逐渐复原 D.扁鹊十分实事求是,认为太子本身就有活过来的生机,他不过促使他恢复健康罢了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 (2)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 (3)故天下尽以扁鹊能生死人 (卷Ⅱ)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 汉江临泛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C.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 厉:厉害。 D.以更熨两胁下 更:交替,轮番。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当闻其耳鸣而.鼻张 蟹六跪而.二螯 B.中庶子乃以.扁鹊言人报虢君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若.太子病,所谓尸厥者也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棉、允等之慢 D.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表现扁鹊医术高明的一组是 ( ) ①邪气畜积而不得泄。 ②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 ③闻病之阴,论得其阳。④ 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 ⑤有间,太子苏。 ⑥但服汤二旬而复故。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⑤⑥ 1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扁鹊看到虢国都城里忙于举办祈祷求神的活动,所以到宫廷门前向中庶子打听太子得 了什么病。 B.扁鹊自告奋勇要救活暴病而死的虢太子,别人不相信,扁鹊进去诊视,虢太子耳鸣 鼻 张,身体还没变冷。 C.扁鹊指出太子只是昏迷而已,他用了针、熨和服药等一系列方法进行医治,使虢太子 苏醒过来,身体也逐渐复原。 D.扁鹊十分实事求是,认为太子本身就有活过来的生机,他不过促使他恢复健康罢了。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故天下尽以扁鹊能生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卷Ⅱ)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10 分) 汉江临泛 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