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实验国际学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字形与加点字的读童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装帧(zhen) 圈养(juan)鞭辟(bi)入理 越俎代庖 B.脖颈(geng)戏谑(xue 杀一儆百(jing) 胼手胝(zhi) 足C源 剽(piao)窃 掮(qian)客 莞(wan)尔而笑 探本溯 (si) D.笑靥(ydn) 挑剔(ti) 呱呱坠地(gu) 愀然不 乐(qido)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温家宝总理9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蓬莱19-3油田溢 油事故处理,研究部署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B.日前的李双江之子无照驾车打人事件,与河北大学李启铭交通肇事案如出 辙,网民均认为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父母溺爱、管教无方造成的。 C.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 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人们对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事件痛心疾首。 D.百度文库擅自刊载、收集和传播广大作者未授权的作品并以此牟利,显然违 反了著作权法的规定,损害了著作权人的利益。 3.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我国发展核电的四点理由。(每点不超过6个字)(4 分) 核能的最新发展是核聚变,即氘和氚的聚变。氘-氚聚变反应将释放巨大的能量 每升海水中含30mg氘,通过聚变可释放出相当于3000多升汽油的能量。把海水 中存在的45亿吨氘,用于核聚变提供能量,按世界目前能耗水平,足以满足未 来几十亿年的能源需求。在所有能源中,核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核能在各 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不尽相同,全世界平均16%,2007年,我国核电只占总供 电量的1.2%,到2020年要达到5%,到2030年达到10%。所以,核电应在较短 时间内发展成为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4.温家宝总理曾化用吴敬梓的对联“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 难,知难不难”巧答记者。根据你的生活体验,从寓意角度写出对这副对联的理 解(至少两点)。(5 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乞者赵生传 苏辙 高安丐者赵生,敝衣蓬发,未尝沐洗,好饮酒,醉辄殴詈其市人。虽有好事时召 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故高安之人皆谓之狂人,不敢近也。然其与人遇, 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疾与其平生善恶。以此,或曰:“此非有道者耶?
南京实验国际学校 2012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装帧(zhēn) 圈养(juàn) 鞭辟(bì)入理 越俎代庖 (zǔ) B. 脖颈(gěng) 戏谑(xuè) 杀一儆百(jǐng) 胼手胝(zhī) 足 C. 剽(piáo)窃 掮(qián)客 莞(wǎn)尔而笑 探本溯 源(sù) D.笑靥(yàn) 挑剔(tī) 呱呱坠地(gū) 愀然不 乐(qiǎo)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温家宝总理 9 月 7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蓬莱 19-3 油田溢 油事故处理,研究部署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B.日前的李双江之子无照驾车打人事件,与河北大学李启铭交通肇事案如出一 辙,网民均认为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父母溺爱、管教无方造成的。 C.7.23 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 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人们对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事件痛心疾首。 D.百度文库擅自刊载、收集和传播广大作者未授权的作品并以此牟利,显然违 反了著作权法的规定,损害了著作权人的利益。 3.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我国发展核电的四点理由。(每点不超过 6 个字)(4 分) 核能的最新发展是核聚变,即氘和氚的聚变。氘-氚聚变反应将释放巨大的能量, 每升海水中含 30mg 氘,通过聚变可释放出相当于 3000 多升汽油的能量。把海水 中存在的 45 亿吨氘,用于核聚变提供能量,按世界目前能耗水平,足以满足未 来几十亿年的能源需求。在所有能源中,核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核能在各 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不尽相同,全世界平均 16%,2007 年,我国核电只占总供 电量的 1.2%,到 2020 年要达到 5%,到 2030 年达到 10%。所以,核电应在较短 时间内发展成为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温家宝总理曾化用吴敬梓的对联“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 难,知难不难”巧答记者。根据你的生活体验,从寓意角度写出对这副对联的理 解(至少两点)。(5 分)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乞者赵生传 苏辙 高安丐者赵生,敝衣蓬发,未尝沐洗,好饮酒,醉辄殴詈其市人。虽有好事时召 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故高安之人皆谓之狂人,不敢近也。然其与人遇, 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疾与其平生善恶。以此,或曰:“此非有道者耶?
元丰三年,予谪居高安,时见之于途,亦畏其狂,不敢问。是岁岁莫,生来见予。 予诘之曰:“生未尝求人,今谒我,何也?”生曰:“吾意欲见君耳。” 生尝告予:“吾将与君夜宿于此。”予许之。既而不至,问其故,曰:“吾将与 君游于他所,度君不能无惊,惊或伤神,故不敢。”予曰:“生游何至?”曰: “吾常至太山下,所见与世说地狱同,君若见此,归当不愿仕矣。”予曰:“何 故?”生曰:“彼多僧与官吏。僧逾分,吏暴物故耳。”予曰:“生能至彼,彼 人亦知相敬耶?”生曰:“不然,吾则见彼,彼不吾见也。”因叹曰:“此亦邪 术,非正道也。君能自养使气与性俱全,则出入之际,将不学而能,然后为正也 予曰:“养气请从生说为之,至于养性奈何?”生不答。一日生笑曰:“尝问我 养性,今有梦、觉之异,则性不全矣。”予矍然异其言。自此知生非特挟术,亦 知道者也。 生两目皆翳,视物不明。然时能脱翳见瞳子,碧色。尝自言生于甲寅,今一百 十七年矣。家本代州,名吉。事五台僧,不能终,弃之,游四方。少年无行,所 为多不法,与扬州蒋君俱学。蒋恶之,以药毒其目,遂翳 生喜禽鸟六畜,常以一物自随,寝食与之同。居兴国,畜骏骡,为骡所伤而死。 予闻有道者恶人知之,多以恶言秽行自晦,然亦不能尽掩,故德顺时见于外。今 余观赵生,鄙拙忿隘,非专自晦者也,而其言时有合于道。 (选自《栾城集》,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岁岁莫,生来见予 莫:通“暮”,年末 B.僧逾分,吏暴物故耳 暴:糟蹋 居兴国,畜骏骡 畜:蓄养 D.自此知生非特挟术 特:特别 6.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赵生是率性之人的一组是(3分)( ①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 ②吾意欲见君耳 ③此亦邪术,非正道也 ④今有梦、觉之异,则性不全矣 ⑤尝自言生于甲寅,今一百二十七年矣 ⑥常以一物自随,寝食与之同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③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乞丐赵生本名吉,两眼有白内障,年少时品行不端,不很守法,经常蓬头垢 面,好饮酒,酒醉就打骂人,让人不敢亲近,因而被人毒伤了眼睛。 B.赵生夜游太山,见到许多生活在地狱中的僧人和官吏,认为作者见到一定会 止息为官之心,怕他心惊神伤,便没有带他一起去游玩。 C.作者贬居高安,起初不敢接近赵生;赵生主动上门拜见,与之探讨夜游太山 出入阴阳两界的“邪术”与“正道”,使作者接受了他的“养气”之说 D.文章描写了赵生各种异于常人的鄙俗、拙劣、忿恨、困窘的言行,指出他虽 不善于掩饰自我,但仍然是个持有“术”且懂得“道”的人。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疾与其平生善恶。(3分) 译文
元丰三年,予谪居高安,时见之于途,亦畏其狂,不敢问。是岁岁莫,生来见予。 予诘之曰:“生未尝求人,今谒我,何也?”生曰:“吾意欲见君耳。” 生尝告予:“吾将与君夜宿于此。”予许之。既而不至,问其故,曰:“吾将与 君游于他所,度君不能无惊,惊或伤神,故不敢。”予曰:“生游何至?”曰: “吾常至太山下,所见与世说地狱同,君若见此,归当不愿仕矣。”予曰:“何 故?”生曰:“彼多僧与官吏。僧逾分,吏暴物故耳。”予曰:“生能至彼,彼 人亦知相敬耶?”生曰:“不然,吾则见彼,彼不吾见也。”因叹曰:“此亦邪 术,非正道也。君能自养使气与性俱全,则出入之际,将不学而能,然后为正也。” 予曰:“养气请从生说为之,至于养性奈何?”生不答。一日生笑曰:“尝问我 养性,今有梦、觉之异,则性不全矣。”予矍然异其言。自此知生非特挟术,亦 知道者也。 生两目皆翳,视物不明。然时能脱翳见瞳子,碧色。尝自言生于甲寅,今一百二 十七年矣。家本代州,名吉。事五台僧,不能终,弃之,游四方。少年无行,所 为多不法,与扬州蒋君俱学。蒋恶之,以药毒其目,遂翳。 生喜禽鸟六畜,常以一物自随,寝食与之同。居兴国,畜骏骡,为骡所伤而死。 予闻有道者恶人知之,多以恶言秽行自晦,然亦不能尽掩,故德顺时见于外。今 余观赵生,鄙拙忿隘,非专自晦者也,而其言时有合于道。 (选自《栾城集》,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是岁岁莫,生来见予 莫:通“暮”,年末 B.僧逾分,吏暴物故耳 暴:糟蹋 C.居兴国,畜骏骡 畜:蓄养 D. 自此知生非特挟术 特:特别 6.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赵生是率性之人的一组是(3 分)( ▲ ) ①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 ②吾意欲见君耳 ③此亦邪术,非正道也 ④今有梦、觉之异,则性不全矣 ⑤尝自言生于甲寅,今一百二十七年矣 ⑥常以一物自随,寝食与之同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③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乞丐赵生本名吉,两眼有白内障,年少时品行不端,不很守法,经常蓬头垢 面,好饮酒,酒醉就打骂人,让人不敢亲近,因而被人毒伤了眼睛。 B.赵生夜游太山,见到许多生活在地狱中的僧人和官吏,认为作者见到一定会 止息为官之心,怕他心惊神伤,便没有带他一起去游玩。 C.作者贬居高安,起初不敢接近赵生;赵生主动上门拜见,与之探讨夜游太山、 出入阴阳两界的“邪术”与“正道”,使作者接受了他的“养气”之说。 D.文章描写了赵生各种异于常人的鄙俗、拙劣、忿恨、困窘的言行,指出他虽 不善于掩饰自我,但仍然是个持有“术”且懂得“道”的人。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疾与其平生善恶。(3 分) 译 文:
(2)不然,吾则见彼,彼不吾见也。(3分) 译文 (3)予闻有道者恶人知之,多以恶言秽行自晦,然亦不能尽掩。(4分) 译文 、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夕次盱眙县》作者: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注解】:1、落帆:卸帆。2、人归句:意谓日落城暗,人也回到休息处所 去了。3、芦洲:芦苇丛生的水泽。4、秦:今陕西一带。 (1)首联中与“夕次”的“次”相照应的词语有哪些?(3分) (2)颈联运用了怎样的写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3分) (3)从全诗来看,作者“未眠”原因有哪些?(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天行健, 。(《周易》)
▲ (2)不然,吾则见彼,彼不吾见也。(3 分) 译 文: ▲ (3)予闻有道者恶人知之,多以恶言秽行自晦,然亦不能尽掩。(4 分) 译 文: ▲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 分) 《夕次盱眙县》 作者: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注解】: 1、落帆:卸帆。 2、人归句:意谓日落城暗,人也回到休息处所 去了。 3、芦洲:芦苇丛生的水泽。4、秦:今陕西一带。 (1)首联中与“夕次”的“次”相照应的词语有哪些?(3 分) (2)颈联运用了怎样的写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3 分) (3)从全诗来看,作者“未眠”原因有哪些?(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天行健, 。(《周易》)
(2)风之积也不厚, 。(庄子《逍遥游》) ,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4)转轴拨弦三两声 。(白居易《琵琶行》) (5)耳得之而为声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苏 轼《赤壁赋》) (6)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弃疾《破阵子·醉 里挑灯看剑》) (7)日月忽其不淹兮 (屈原《离骚》) (8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11-14题。 哦,香雪(节选) 铁凝 台儿沟上了列车时刻表。每晚七点钟,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这里停 留一分钟。 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从前,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 饭就钻被窝,他们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大山无声的命令。于是,台儿沟那一小 片石头房子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的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 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如今,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 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她们洗净蒙受了一天的黄土 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的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 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的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姻脂。尽管火车到站时已经 天黑,她们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着服饰和容貌。然后,她们就朝村口 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 七点钟,火车喘息着向台儿沟滑过来,接着一阵空哐乱响,车身震颤一下, 才停住不动了。姑娘们心跳着涌上前去,像看电影一样,挨着窗口观望。只有香 雪躲在后面,双手紧紧捂着耳朵。看火车,她跑在最前边,火车来了,她却缩到 最后去了。她有点害怕它那巨大的车头,车头那么雄壮地吐着白雾,仿佛一口气 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它那撼天动地的轰鸣也叫她感到恐惧。在它跟前,她简 直像一叶没根的小草。 “香雪,过来呀,看!”凤娇拉过香雪向一个妇女头上指,她指的是那个妇女头 上别着的那一排金圈圈。 “怎么我看不见?”香雪微微眯着眼睛 “就是靠里边那个,那个大圆脸。看,还有手表哪,比指甲盖还小哩!”凤娇又 有了新发现。 香雪不言不语地点着头,她终于看见了妇女头上的金圈圈和她腕上比指甲盖还要 小的手表。但她也很快就发现了别的。“皮书包!”她指着行李架上一只普通的 棕色人造革学生书包,就是那种连小城市都随处可见的学生书包。 尽管姑娘们对香雪的发现总是不感兴趣,但她们还是围了上来。 “呦,我的妈呀!你踩着我的脚啦!”凤娇一声尖叫,埋怨着挤上来的一位 姑娘。她老是爱一惊一咋的 “你咋呼什么呀,是想叫那个小白脸和你答话了吧?”被埋怨的姑娘也不 示弱
⑵风之积也不厚, 。(庄子《逍遥游》) ⑶ ,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⑷转轴拨弦三两声, 。(白居易《琵琶行》) ⑸耳得之而为声,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苏 轼《赤壁赋》) ⑹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弃疾《破阵子·醉 里挑灯看剑》) ⑺日月忽其不淹兮, 。(屈原《离骚》) ⑻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 11—14 题。 哦,香雪(节选) 铁凝 台儿沟上了列车时刻表。每晚七点钟,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这里停 留一分钟。 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从前,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 饭就钻被窝,他们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大山无声的命令。于是,台儿沟那一小 片石头房子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的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 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如今,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 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她们洗净蒙受了一天的黄土、 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的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 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的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姻脂。尽管火车到站时已经 天黑,她们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着服饰和容貌。然后,她们就朝村口, 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 七点钟,火车喘息着向台儿沟滑过来,接着一阵空哐乱响,车身震颤一下, 才停住不动了。姑娘们心跳着涌上前去,像看电影一样,挨着窗口观望。只有香 雪躲在后面,双手紧紧捂着耳朵。看火车,她跑在最前边,火车来了,她却缩到 最后去了。她有点害怕它那巨大的车头,车头那么雄壮地吐着白雾,仿佛一口气 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它那撼天动地的轰鸣也叫她感到恐惧。在它跟前,她简 直像一叶没根的小草。 “香雪,过来呀,看!”凤娇拉过香雪向一个妇女头上指,她指的是那个妇女头 上别 着的那一排金圈圈。 “怎么我看不见?”香雪微微眯着眼睛。 “就是靠里边那个,那个大圆脸。看,还有手表哪,比指甲盖还小哩!”凤娇又 有了新发现。 香雪不言不语地点着头,她终于看见了妇女头上的金圈圈和她腕上比指甲盖还要 小的手表。但她也很快就发现了别的。“皮书包!”她指着行李架上一只普通的 棕色人造革学生书包,就是那种连小城市都随处可见的学生书包。 尽管姑娘们对香雪的发现总是不感兴趣,但她们还是围了上来。 “呦,我的妈呀!你踩着我的脚啦!”凤娇一声尖叫,埋怨着挤上来的一位 姑娘。她老是爱一惊一咋的。 “你咋呼什么呀,是想叫那 个小白脸和你答话了吧?”被埋怨的姑娘也不 示弱
“我撕了你的嘴!”凤娇骂着,眼睛却不由自主地朝第三节车厢的车门望 那个白白净净的年轻乘务员真下车来了。他身材高大,头发乌黑,说一口漂 亮的北京话。也许因为这点,姑娘们私下里都叫他“北京话”。“北京话”双手 抱住胳膊肘,和她们站得不远不近地说:“喂,我说小姑娘们,别扒窗户,危险! “呦,我们小,你就老了吗?”大胆的凤娇回敬了一句。 姑娘们一阵大笑,不知谁还把凤娇往前一搡,弄的她差点撞在他身上。这一来反 倒更壮了风娇的胆:“喂,你们老呆在车上不头晕?”她又问。 “房顶子上那个大刀片似的,那是干什么用的?”又一个姑娘问。她指的是 车厢里的电扇。 “烧水在哪儿?” “开到没路的地方怎么办?” 你们城里人一天吃几顿饭?”香雪也紧跟在姑娘们后面小声问了一句 “真没治!”“北京话”陷在姑娘们的包围圈里,不知所措地嘟囔着。 快开车了,她们才让出一条路,放他走。他一边看表,一边朝车门跑去,跑 到门口,又扭头对她们说:“下次吧,下次一定告诉你们!”他的两条长腿灵巧 地向上一跨就上了车,接着一阵叽哩哐啷,绿色的车门就在姑娘们面前沉重地合 上了。列车一头扎进黑暗,把她们撇在冰冷的铁轨旁边。很久,她们还能感觉到 它那越来越轻的震颤。 切又恢复了寂静,静得叫人惆怅。姑娘们走回家去,路上还要为一点小事 争论不休 谁知道别在头上的金圈圈是几个?” 九个 “不是!” “就是!” “凤娇你说哪?” “她呀,还在想‘北京话’哪!” 去你的,谁说谁就想。”凤娇说着捏了一下香雪的手,意思是叫香雪帮腔。 香雪没说话,慌得脸都红了。她才十七岁,还没学会怎样在这种事上给人家 帮腔。 “他的脸多白呀!”那个姑娘还在逗凤娇 “白?还不是在那大绿屋里捂的。叫他到咱台儿沟住几天试试。”有人在黑 影里说。 “可不,城里人就靠捂。要论白,叫他们和咱们香雪比比。咱们香雪,天生 副好皮子,再照火车上那些闺女的样儿,把头发烫成弯弯绕,啧啧!“真没治 凤娇姐,你说是不是?” 凤娇不接茬儿,松开了香雪的手。好像姑娘们真的在贬低她的什么人一样, 她心里真有点替他抱不平呢。不知怎么的,她认定他的脸绝不是捂白的,那是天 生 香雪又悄悄把手送到凤娇手心里,她示意凤娇握住她的手,仿佛请求凤娇的 宽恕,仿佛是她使凤娇受了委屈 “凤娇,你哑巴啦?”还是那个姑娘
“我撕了你的嘴!”凤娇骂着,眼睛却不由自主地朝第三节车厢的车门望 去 。 那个白白净净的年轻乘务员真下车来了。他身材高大,头发乌黑,说一口漂 亮的北京话。也许因为这点,姑娘们私下里都叫他“北京话”。“北京话”双手 抱住胳膊肘,和她们站得不远不近地说:“喂,我说小姑娘们,别扒窗户,危险!” “呦,我们小,你就老了吗?”大胆的凤娇回敬了一句。 姑娘们一阵大笑,不知谁还把凤娇往前一搡,弄的她差点撞在他身上。这一来反 倒更壮了凤娇的胆:“喂,你们老呆在车上不头晕?”她又问。 “房顶子上那个大刀片似的,那是干什么用的?”又一个姑娘问。她指的是 车厢里的电扇。 “烧水在哪儿?” “开到没路的地方怎么办?” “你们城里人一天吃几顿饭?”香雪也紧跟在姑娘们后面小声问了一句。 “真没治!”“北京话”陷在姑娘们的包围圈里,不知所措地嘟囔着。 快开车了,她们才让出一条路,放他走。他一边看表,一边朝车门跑去,跑 到门口,又扭头对她们说:“下次吧,下次一定告诉你们!”他的两条长腿灵巧 地向上一跨就上了车,接着一阵叽哩哐啷,绿色的车门就在姑娘们面前沉重地合 上了。列车一头扎进黑暗,把她们撇在冰冷的铁轨旁边。很久,她们还能感觉到 它那越来越轻的震颤。 一切又恢复了寂静,静得叫人惆怅。姑娘们走回家去,路上还要为一点小事 争论不休: “谁知道别在头上的金圈圈是几个?” “八个。” “九个。” “不是!” “就是!” “凤娇你说哪?” “她呀,还在想‘北京话’哪!” “去你的,谁说谁就想。”凤娇说着捏了一下香雪的手,意思是叫香雪帮腔。 香雪没说话,慌得脸都红了。她才十七岁,还没学会怎样在这种事上给人家 帮腔。 “他的脸多白呀!”那个姑娘还在逗凤娇。 “白?还不是在那大绿屋里捂的。叫他到咱台儿沟住几天试试。”有人在黑 影里说。 “可不,城里人就靠捂。要论白,叫他们和咱们香雪比比。咱们香雪,天生 一副好皮子,再照火车上那些闺女的样儿,把头发烫成弯弯绕,啧啧!‘真没治’! 凤娇姐,你说是不是?” 凤娇不接茬儿,松开了香雪的手。好像姑娘们真的在贬低她的什么人一样, 她心里真有点替他抱不平呢。不知怎么的,她认定他的脸绝不是捂白的,那是天 生。 香雪又悄悄把手送到凤娇手心里,她示意凤娇握住她的手,仿佛请求凤娇的 宽恕,仿佛是她使凤娇受了委屈。 “凤娇,你哑巴啦?”还是那个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