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 dlangong 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 2.1电阻串联和并联 2.2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3支路电流法 2.4结点电压法 2.5叠加原理 2.6等效电源定理 2.7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 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2.1 电阻串联和并联 2.2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3 支路电流法 2.4 结点电压法 2.5 叠加原理 2.6 等效电源定理 2.7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
电工技术 dlangong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0⊙00⊙◇0◇00◇0◇◇◇◇◇◇0◇◇◇0◇◇◇00◇0◇⊙◇0◇00◇00⊙◇ 本章要求: 1.掌握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叠加原理、 戴维南和诺顿定理等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3.了解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及静态电阻、 动态电阻的概念,以及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 的图解分析法。 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要求: 1. 掌握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叠加原理、 戴维南和诺顿定理等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 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3. 了解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及静态电阻、 动态电阻的概念,以及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 的图解分析法。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电工技术 2.1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dlangong 2.1.1 电阻的串联 特点: 边R, 1)各电阻一个接一个地顺序相联; 2)各电阻中通过同一电流; 小R23列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 4)串联电阻上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两电阻串联时的分压公式: R R R2 U1=R+R: U U2=R+R2 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2.1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1.1 电阻的串联 特点: 1) 各电阻一个接一个地顺序相联; 两电阻串联时的分压公式: U R R R U 1 2 1 1 + = U R R R U 1 2 2 2 + = R =R1+R2 3) 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4) 串联电阻上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R1 U1 U R2 U2 I + – + + – – U R I + – 2) 各电阻中通过同一电流;
电工技术 2.1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dlangong 2.1.1 电阻的串联 特点: t动R 5)串联电路中的功率:P=2R 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阻的大小成 正比; 串联等效电阻消耗的功率等于各个 电阻消耗功率之和。 应用: 限流、调节电压、分压器等。 7 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2.1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1.1 电阻的串联 特点: 5) 串联电路中的功率: 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阻的大小成 正比; 串联等效电阻消耗的功率等于各个 电阻消耗功率之和。 R1 U1 U R2 U2 I + – + + – – U R I + – 应用: 限流、调节电压、分压器等。 2 P I R =
电工技术 2.1.2电阻的并联 dlangong 特点: +1 1)各电阻联接在两个公共的结点之间; U口R1R22)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 3)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 11+1 RRR 4)并联电阻上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两电阻并联时的分流公式: R 12 R2 】 R R+R2 12 R+R 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2.1.2 电阻的并联 两电阻并联时的分流公式: I R R R I 1 2 2 1 + = I R R R I 1 2 1 2 + = 1 2 1 1 1 R R R = + 3) 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 4) 并联电阻上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特点: 1) 各电阻联接在两个公共的结点之间; U R I + – I1 I2 U R1 R2 I + – 2) 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