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6届高三质量监测(四) 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0页,考试 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 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 纸刀。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清 明节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 鸡、放风筝,各种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宋朝的清明节的最大亮点应该是蹴鞠。《水浒传》中写高俅球技高超, 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诗圣杜甫《清明》诗中说到,“十 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诗人陆游《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中有 “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诗句。这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节都有 踢球娱乐的习俗。 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层踢球已经成为时尚,一幅《宋太祖 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皇帝和大臣在踢球的情景。宋代社会上还有了专门靠 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人。宋代的足球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 “白打”,但书上讲的大多都是白打踢法。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 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指用头、肩、背、胸、膝、 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由此看来,宋代的足球,已由射 门比准向灵巧和控制球技术方面发展。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精神,宋代 的踢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水浒》中 写到宋徽宗也是“齐云社”的成员。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 比赛组织和宣传推 宋代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市民携带炊饼出游踏青。宋代民间,习惯 把无馅的食品称为饼,用火烤得叫烧饼,蒸的叫蒸饼,面条叫汤饼,油炸的叫油 饼。宋仁宗赵祯做皇帝之后,因为宋仁宗的名字叫赵祯,而蒸饼的“蒸”字和赵 祯的“祯”字发音相似,那时说话写字都讲究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所以,蒸饼 就改称为“炊饼”。在当时的汴梁城里,炊饼是一种大众食品,大街小巷都有卖 炊饼的。宋朝把有馅的食品叫做馒头。《水浒传》中武大郎每天早起,挑起做好 的一担炊饼出门叫卖。武松离家出行前,曾经交待哥哥武大说:“你少在外面, 早点回家。原先做炊饼十扇笼,以后只要做五扇笼。”扇笼就是蒸笼,可以断定, 大郎炊饼是蒸岀来,而非烤制的烧饼。宋代炊饼是今天的馒头,绝非烧饼,而馒 头却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
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 2016 届高三质量监测(四) 语 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 10 页,考试 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 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 纸刀。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清 明节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 鸡、放风筝,各种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宋朝的清明节的最大亮点应该是蹴鞠。《水浒传》中写高俅球技高超, 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诗圣杜甫《清明》诗中说到,“十 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诗人陆游《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中有 “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诗句。这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节都有 踢球娱乐的习俗。 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层踢球已经成为时尚,一幅《宋太祖 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皇帝和大臣在踢球的情景。宋代社会上还有了专门靠 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人。宋代的足球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 “白打”,但书上讲的大多都是白打踢法。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 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指用头、肩、背、胸、膝、 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由此看来,宋代的足球,已由射 门比准向灵巧和控制球技术方面发展。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精神,宋代 的踢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水浒》中 写到宋徽宗也是“齐云社”的成员。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 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 宋代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市民携带炊饼出游踏青。宋代民间,习惯 把无馅的食品称为饼,用火烤得叫烧饼,蒸的叫蒸饼,面条叫汤饼,油炸的叫油 饼。宋仁宗赵祯做皇帝之后,因为宋仁宗的名字叫赵祯,而蒸饼的“蒸”字和赵 祯的“祯”字发音相似,那时说话写字都讲究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所以,蒸饼 就改称为“炊饼”。在当时的汴梁城里,炊饼是一种大众食品,大街小巷都有卖 炊饼的。宋朝把有馅的食品叫做馒头。《水浒传》中武大郎每天早起,挑起做好 的一担炊饼出门叫卖。武松离家出行前,曾经交待哥哥武大说:“你少在外面, 早点回家。原先做炊饼十扇笼,以后只要做五扇笼。”扇笼就是蒸笼,可以断定, 大郎炊饼是蒸出来,而非烤制的烧饼。宋代炊饼是今天的馒头,绝非烧饼,而馒 头却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
宋朝太学与国子监食堂例行加餐,春秋两季加炊饼,冬天供应太学馒头。 宋人笔记言,炊饼深受汴梁城民众喜爱,成为主食。年年清明节,市民携带枣粥、 鸭蛋和炊饼,出游踏青。黄庭坚在宽慰病中朋友的书简中说:“病者想渐苏醒能 食矣。家园炊饼漫佳,不知堪否?”诗人杨万里题作《食蒸饼作》:“何家笼饼 须十字,萧家炊饼须四破,老夫饥来不可那,只要鹘仑吞一个。” 读《水浒》我们可探寻出宋朝清明节的习俗,除了传统的祭祀祖先外, 更多的是纵情取乐,宋朝的节日已经走下了宗教的圣堂,成为老百姓外出娱乐的 载体。通过《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宋朝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市井生活恬静和 谐。宋朝清明节丰富多彩的民俗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节选自刘传录《从<水浒>中探秘宋朝清明节的习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蹴鞠是宋朝清明节习俗的主要亮点,在当时,这种活动是上层社会的时尚运 也是足球艺人赖以保障生活的方式。 B.圆社是宋代蹴鞠艺人的专业团体,有助于蹴鞠艺人的团结互助,维护切身利 组织蹴鞠比赛和宣传推广蹴鞠活动。 C.馒头在宋朝指的是有馅的食品,就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宋朝太学和 国子 监食堂在冬季都例行加餐供应馒头。 D.炊饼是宋朝市民在清明节岀游踏青时常携带的食品,当时汴梁城大街小巷都 有卖 炊饼的,炊饼成为当时民众的主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清明节作为宋朝的一个重要节日被宋人发挥到极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 民俗 活动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B.宋代蹴鞠的“白打”踢法是调动身体多个部位来完成的一套花样动作,使“球 终 日不坠”,这不是比射门的准确性,而是比控球的灵巧性。 C.宋代的饼有烧饼、蒸饼、汤饼、油饼等多种,因避宋仁宗的名讳,蒸饼改为 炊饼, 宋人笔记和黄庭坚的书简都说明炊饼深受民众喜爱 D.根据《水浒》有关蹴鞠与炊饼的描写和《清明上河图》,我们既可看出宋朝 清明 节习俗主要是纵情取乐,也可看出宋朝市井生活的幸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朝的清明节,人们进行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 筝等 活动,说明宋朝的节日已成为百姓娱乐的载体,不再有宗教般的神圣感。 B.杜甫的《清明》诗和陆游的《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说明从唐朝到宋朝, 明节都有踢球和荡秋千的习俗,而且这两种习俗在唐朝都已很盛行
宋朝太学与国子监食堂例行加餐,春秋两季加炊饼,冬天供应太学馒头。 宋人笔记言,炊饼深受汴梁城民众喜爱,成为主食。年年清明节,市民携带枣粥、 鸭蛋和炊饼,出游踏青。黄庭坚在宽慰病中朋友的书简中说:“病者想渐苏醒能 食矣。家园炊饼漫佳,不知堪否?”诗人杨万里题作《食蒸饼作》:“何家笼饼 须十字,萧家炊饼须四破,老夫饥来不可那,只要鹘仑吞一个。” 读《水浒》我们可探寻出宋朝清明节的习俗,除了传统的祭祀祖先外, 更多的是纵情取乐,宋朝的节日已经走下了宗教的圣堂,成为老百姓外出娱乐的 载体。通过《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宋朝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市井生活恬静和 谐。宋朝清明节丰富多彩的民俗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节选自刘传录《从<水浒>中探秘宋朝清明节的习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蹴鞠是宋朝清明节习俗的主要亮点,在当时,这种活动是上层社会的时尚运 动, 也是足球艺人赖以保障生活的方式。 B.圆社是宋代蹴鞠艺人的专业团体,有助于蹴鞠艺人的团结互助,维护切身利 益, 组织蹴鞠比赛和宣传推广蹴鞠活动。 C.馒头在宋朝指的是有馅的食品,就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宋朝太学和 国子 监食堂在冬季都例行加餐供应馒头。 D.炊饼是宋朝市民在清明节出游踏青时常携带的食品,当时汴梁城大街小巷都 有卖 炊饼的,炊饼成为当时民众的主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清明节作为宋朝的一个重要节日被宋人发挥到极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 民俗 活动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B.宋代蹴鞠的“白打”踢法是调动身体多个部位来完成的一套花样动作,使“球 终 日不坠”,这不是比射门的准确性,而是比控球的灵巧性。 C.宋代的饼有烧饼、蒸饼、汤饼、油饼等多种,因避宋仁宗的名讳,蒸饼改为 炊饼, 宋人笔记和黄庭坚的书简都说明炊饼深受民众喜爱。 D.根据《水浒》有关蹴鞠与炊饼的描写和《清明上河图》,我们既可看出宋朝 清明 节习俗主要是纵情取乐,也可看出宋朝市井生活的幸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朝的清明节,人们进行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 筝等 活动,说明宋朝的节日已成为百姓娱乐的载体,不再有宗教般的神圣感。 B.杜甫的《清明》诗和陆游的《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说明从唐朝到宋朝, 清 明节都有踢球和荡秋千的习俗,而且这两种习俗在唐朝都已很盛行
C.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发展,不仅表现为在上层流行,还表现在有专业的踢 球艺 人,更表现在追求灵巧的控球技术和组织了专门负责蹴鞠活动的团体。 D.炊饼就是蒸饼,这不仅从《水浒》中武松和武大郎关于卖炊饼的对话中可以 断定, 也可以从杨万里《食蒸饼作》一诗的诗题和内容的对照中得到印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珽,字公度,陇西敦煌人。珽聪悟,有才学,尤工词赋。年二十四登进士第, 解褐授校书郎,拜监察御史,俄丁内艰。先是,父旅殡在远。家贫无以襄事,与 弟琪当腊雪以单繚扶杖,衔哀告人,由是两克迁拊。面珽日不过一食,恒羸卧丧 庐中不能兴。大为时贤所叹。忧阕,再征为御史,以瘠不起,逾时乃就。天复中, 淮寇大举围夏口,逼巴陵,太祖患之,飞命成汭率水军十万援于鄂。珽入言曰 “今舳舻容介十千人载稻倍之缓急不可动吴人剽轻若为所绊将有后虑不如遺骁 将屯巴陵一月不与战则吴寇粮绝而鄂州围解矣。”汭性刚决,不听。淮人果乘风 纵火,舟尽焚,兵尽溺,汭亦自沈于江,一如所料。又明年,太祖为元帅,以襄 阳贰于己,率兵击破之,署珽为天平军掌书记。沧州节度使刘守文拒命,太祖引 兵十余万围之,乃召珽草檄。珽笔不停缀,登时而成,大为太祖嗟赏。受禅之岁, 宰臣除为考功员外郎、知制诰。寻以本官监曹州事。曹去京数舍,吏民豪猾,前 后十余政,未有善罢者。珽在任期岁,众庶以宁。入为兵部郎中、崇政院学士 未几,以许帅冯行袭疾甚,出为许州留后。先是,行袭有牙兵二千,皆蔡人也 太祖深以为忧,乃遣珽驰往,以伺察之。珽至传舍,召将吏亲加抚慰。行袭欲使 人代受诏,珽曰:“东首加朝服,礼也。”乃于卧内宣诏,令善自补养,苟有不 讳,子孙俱保后福。行袭泣谢,遂解二印以授珽,代掌军府事。及庶人友珪篡位, 除右散骑常侍,充侍讲学士。内讨之日,军士大扰,珽其夕为乱兵所伤,卒于洛 阳。珽性孝友,与弟琪有敦睦之爱,为搢绅所称。 (节选自《旧五代史·梁书·列传十四》,有删节)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舳舻容介士千人/载稻倍之/缓急不可动/吴人剽轻/若为所绊/将 有后虑/ 不如遣骁将屯巴陵一月/不与战则吴寇粮绝/而鄂州围解矣 B.今舳舻容介士千人载稻/倍之缓急/不可动/吴人剽轻/若为所绊/将 有后虑/ 不如遣骁将屯巴陵一月/不与战/则吴寇粮绝/而鄂州围解矣 C.今舳舻容介士千人载稻/倍之缓急/不可动/吴人剽轻/若为所绊/将 有后虑/ 不如遣骁将屯巴陵/一月不与战/则吴寇粮绝/而鄂州围解矣 D.今舳舻容介士千人/载稻倍之/缓急不可动/吴人剽轻/若为所绊/将 有后虑/ 不如遣骁将屯巴陵/一月不与战/则吴寇粮绝/而鄂州围解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发展,不仅表现为在上层流行,还表现在有专业的踢 球艺 人,更表现在追求灵巧的控球技术和组织了专门负责蹴鞠活动的团体。 D.炊饼就是蒸饼,这不仅从《水浒》中武松和武大郎关于卖炊饼的对话中可以 断定, 也可以从杨万里《食蒸饼作》一诗的诗题和内容的对照中得到印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李珽,字公度,陇西敦煌人。珽聪悟,有才学,尤工词赋。年二十四登进士第, 解褐授校书郎,拜监察御史,俄丁内艰。先是,父旅殡在远。家贫无以襄事,与 弟琪当腊雪以单縗扶杖,衔哀告人,由是两克迁祔。而珽日不过一食,恒羸卧丧 庐中不能兴。大为时贤所叹。忧阕,再征为御史,以瘠不起,逾时乃就。天复中, 淮寇大举围夏口,逼巴陵,太祖患之,飞命成汭率水军十万援于鄂。珽入言曰: “今舳舻容介士千人载稻倍之缓急不可动吴人剽轻若为所绊将有后虑不如遣骁 将屯巴陵一月不与战则吴寇粮绝而鄂州围解矣。”汭性刚决,不听。淮人果乘风 纵火,舟尽焚,兵尽溺,汭亦自沈于江,一如所料。又明年,太祖为元帅,以襄 阳贰于己,率兵击破之,署珽为天平军掌书记。沧州节度使刘守文拒命,太祖引 兵十余万围之,乃召珽草檄。珽笔不停缀,登时而成,大为太祖嗟赏。受禅之岁, 宰臣除为考功员外郎、知制诰。寻以本官监曹州事。曹去京数舍,吏民豪猾,前 后十余政,未有善罢者。珽在任期岁,众庶以宁。入为兵部郎中、崇政院学士。 未几,以许帅冯行袭疾甚,出为许州留后。先是,行袭有牙兵二千,皆蔡人也, 太祖深以为忧,乃遣珽驰往,以伺察之。珽至传舍,召将吏亲加抚慰。行袭欲使 人代受诏,珽曰:“东首加朝服,礼也。”乃于卧内宣诏,令善自补养,苟有不 讳,子孙俱保后福。行袭泣谢,遂解二印以授珽,代掌军府事。及庶人友珪篡位, 除右散骑常侍,充侍讲学士。内讨之日,军士大扰,珽其夕为乱兵所伤,卒于洛 阳。珽性孝友,与弟琪有敦睦之爱,为搢绅所称。 (节选自《旧五代史·梁书·列传十四》,有删节)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今舳舻容介士千人/载稻倍之/缓急不可动/吴人剽轻/若为所绊/将 有后虑/ 不如遣骁将屯巴陵一月/不与战则吴寇粮绝/而鄂州围解矣 B.今舳舻容介士千人载稻/倍之缓急/不可动/吴人剽轻/若为所绊/将 有后虑/ 不如遣骁将屯巴陵一月/不与战/则吴寇粮绝/而鄂州围解矣 C.今舳舻容介士千人载稻/倍之缓急/不可动/吴人剽轻/若为所绊/将 有后虑/ 不如遣骁将屯巴陵/一月不与战/则吴寇粮绝/而鄂州围解矣 D.今舳舻容介士千人/载稻倍之/缓急不可动/吴人剽轻/若为所绊/将 有后虑/ 不如遣骁将屯巴陵/一月不与战/则吴寇粮绝/而鄂州围解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古代,父母死后,子女须守丧三年,任官者须离职,称“丁忧”,也称 丁艰”, 这里的“丁内艰”指遭遇父丧。 B.受禅是指王朝代换,新王朝的皇帝接受禅让的帝位,源于上古时的禅让 制,后来 中国的王朝更替常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 C.不讳是死亡的委婉表达,古人对不同的人的死有不同的委婉表达,如天 子死曰“崩” 诸侯死曰“薨”,士死曰“不禄”等 D.绅是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围于腰际的大带,搢绅就是指把笏板插在腰间, 指有官职 或做过官的人,引申指士大夫。 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珽聪明有才学。二十四岁就进土及第,他工于辞赋,在太祖征讨刘守文时 应召 起草檄文,挥笔立就,深得太祖赏识 B.李珽为人孝顺。先前去世的父亲的灵柩安放于外地,因家贫,他和弟弟 李琪一起 冒着风雪四处求人,最终让父母合葬。 C.李珽治民有方。他在曹州任职时,不到一年时间,就让老百姓过上安宁 的生活, 这是之前十几任官员都未曾做到的。 D.李珽见识过人,有谋略。征讨淮寇时准确判断局势;太祖让他出任许州 留后,他 亲近安抚将吏,并解除了冯行袭的后顾之忧。 7.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珽日不过一食,恒羸卧丧庐中不能兴。大为时贤所叹。(5分) (2)以襄阳贰于己,率兵击破之,署珽为天平军掌书记。(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宋中 耿湋 日暮黄云合,年深白骨稀。 旧村乔木在,秋草远人归。 废井莓苔厚,荒田路径微。 唯馀近山色,相对似依依。 [注]①宋中:地名,唐朝“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在此与叛军进行过殊死 搏斗,杀敌万人,但最后二人战败被杀 8.诗歌首联的意境和作用分别是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9.请简要解说诗歌最后一句“唯馀近山色,相对似依依”与李白的“相看两不 厌,唯有 敬亭山”在景物描写上的相同点和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点。(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A.古代,父母死后,子女须守丧三年,任官者须离职,称“丁忧”,也称 “丁艰”, 这里的“丁内艰”指遭遇父丧。 B.受禅是指王朝代换,新王朝的皇帝接受禅让的帝位,源于上古时的禅让 制,后来 中国的王朝更替常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 C.不讳是死亡的委婉表达,古人对不同的人的死有不同的委婉表达,如天 子死曰“崩”, 诸侯死曰“薨”,士死曰“不禄”等。 D.绅是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围于腰际的大带,搢绅就是指把笏板插在腰间, 指有官职 或做过官的人,引申指士大夫。 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李珽聪明有才学。二十四岁就进士及第,他工于辞赋,在太祖征讨刘守文时 应召 起草檄文,挥笔立就,深得太祖赏识。 B.李珽为人孝顺。先前去世的父亲的灵柩安放于外地,因家贫,他和弟弟 李琪一起 冒着风雪四处求人,最终让父母合葬。 C.李珽治民有方。他在曹州任职时,不到一年时间,就让老百姓过上安宁 的生活, 这是之前十几任官员都未曾做到的。 D.李珽见识过人,有谋略。征讨淮寇时准确判断局势;太祖让他出任许州 留后,他 亲近安抚将吏,并解除了冯行袭的后顾之忧。 7.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而珽日不过一食,恒羸卧丧庐中不能兴。大为时贤所叹。(5 分) (2)以襄阳贰于己,率兵击破之,署珽为天平军掌书记。(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宋 中 ① 耿湋 日暮黄云合,年深白骨稀。 旧村乔木在,秋草远人归。 废井莓苔厚,荒田路径微。 唯馀近山色,相对似依依。 [注] ①宋中:地名,唐朝“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在此与叛军进行过殊死 搏斗,杀敌万人,但最后二人战败被杀。 8.诗歌首联的意境和作用分别是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 分) 9.请简要解说诗歌最后一句“唯馀近山色,相对似依依”与李白的“相看两不 厌,唯有 敬亭山”在景物描写上的相同点和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点。(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诗经·氓》中, ”两句运用比兴 手法,告诫女子不要 沉溺于爱情。 (2)李煜《虞美人》中, ”写出了物是 人非之感,抒发了诗 人心中的无限幽怨。 (3)苏轼《赤壁赋》中,通过“ ”的描写 侧面烘托了箫声的 哀婉缠绵、凄恻动人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 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題,不得选 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大厨 林美兰 大厨早先还不是大厨,因为喜欢,进了烹饪职业学院。毕业后,应聘来这家还不 算小的酒店做厨师。他个头不高,胖墩墩的,但人前一站,骨子里透着一种大将 风度。小伙子肯学肯干,只几年工夫,就当上了大厨。 ①两年前的冬至,是最寒冷的一天,北风呜呜地叫着,落叶裏挟着雪花淸天飞扬 就在这一天,老板突然跑路了! 大伙一早上班才知道。下午,大厅里聚集了许多债主。房东、供货商们七嘴八舌 凑出了老板欠的债:房租、鱼虾钱、蔬菜钱外加水电煤气费,有100多万,还不 算拖欠的两月工资。年轻貌美的服务员小桃气得直哭:我们连回家的路费都没着 落!小永也急得直顿脚:没路费,咋赶回家结婚呢? 小桃说:“报警吧,法律可是维护我们打工者的。” 小永说:“我给工商打个电话,让他们也想想办法。 大家纷纷赞同 不到10分钟,警察就到了。一会儿,工商的也来了。 小桃感觉气氛有异:哦,时常有金点子的大厨一声不吭,坐在角落里,似乎心事 重重 当大厨眉毛翘起时,刚才眯着的小眼睛星光点点:“嘿,天冷得像个笑话,但我 们的日子别过得像废话!”话一出,逗得警察和讨债的都笑了。 大厨带人,盘点酒家的固定资产和材料库存。小本子记着:41台空调、桌椅板 凳、厨房用具若干。他又打开几个冰柜,让仓管报数字,得知鱼肉、高级配料等, 还有3万元左右。然后把目光放在厨师、墩头、跑堂、迎宾、打杂等人身上:“都 是大活人不能等死。老板不在,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自己开张?如果大家愿意,我 就来做这个主了。” “对!我们一个萝卜一个坑,干活的人都在。”大伙儿回应道 “至少,我们要把回家的路费做出来嘛。”大厨微笑着说
(1)《诗经·氓》中,“ , ”两句运用比兴 手法,告诫女子不要 沉溺于爱情。 (2)李煜《虞美人》中,“ , ”写出了物是 人非之感,抒发了诗 人心中的无限幽怨。 (3)苏轼《赤壁赋》中,通过“ , ”的描写, 侧面烘托了箫声的 哀婉缠绵、凄恻动人。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 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題,不得选 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大 厨 林美兰 大厨早先还不是大厨,因为喜欢,进了烹饪职业学院。毕业后,应聘来这家还不 算小的酒店做厨师。他个头不高,胖墩墩的,但人前一站,骨子里透着一种大将 风度。小伙子肯学肯干,只几年工夫,就当上了大厨。 ①两年前的冬至,是最寒冷的一天,北风呜呜地叫着,落叶裹挟着雪花满天飞扬。 就在这一天,老板突然跑路了! 大伙一早上班才知道。下午,大厅里聚集了许多债主。房东、供货商们七嘴八舌 凑出了老板欠的债:房租、鱼虾钱、蔬菜钱外加水电煤气费,有 100 多万,还不 算拖欠的两月工资。年轻貌美的服务员小桃气得直哭:我们连回家的路费都没着 落!小永也急得直顿脚:没路费,咋赶回家结婚呢? 小桃说:“报警吧,法律可是维护我们打工者的。” 小永说:“我给工商打个电话,让他们也想想办法。” 大家纷纷赞同。 不到 10 分钟,警察就到了。一会儿,工商的也来了。 小桃感觉气氛有异:哦,时常有金点子的大厨一声不吭,坐在角落里,似乎心事 重重。 当大厨眉毛翘起时,刚才眯着的小眼睛星光点点:“嘿,天冷得像个笑话,但我 们的日子别过得像废话!”话一出,逗得警察和讨债的都笑了。 大厨带人,盘点酒家的固定资产和材料库存。小本子记着:41 台空调、桌椅板 凳、厨房用具若干。他又打开几个冰柜,让仓管报数字,得知鱼肉、高级配料等, 还有 3 万元左右。然后把目光放在厨师、墩头、跑堂、迎宾、打杂等人身上:“都 是大活人不能等死。老板不在,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自己开张?如果大家愿意,我 就来做这个主了。” “对!我们一个萝卜一个坑,干活的人都在。”大伙儿回应道。 “至少,我们要把回家的路费做出来嘛。”大厨微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