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用正交表安排试验的基本步骤是什么?什么叫做交互作用?有交互作用的正 交试验应如何安排,试验结果又如何分析?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和无交互作用 的正交试验的结果分析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 4.什么叫做自由度选表原则?正交表的自由度、因素的自由度和交互作用的自 由度如何确定? 5.某试验有A,B,C,DE等5个2水平因素,要考虑的交互作用有AxB,Ax CAX DAX E, BxCBXDDXE试根据自由度选表原则,作出正交设计试验方案。 6.为什么在进行正交试验方案设计和进行正交试验时,有时,有必要对因素水 平表中的因素和试验顺序进行随机化,请举例说明。 7为提高烧结矿的质量,做下面的配料试验。各因素及其水平如下表(单位:t): 因 ABCDEF 素 精矿|生矿焦粉石灰|白云石铁屑 水平 8.0 5.0 0.8 2.0 0 0.5 2 9.5 4.0 0.9 3.0 0.5 1.0 反映质量好坏的试验指标为含铁量,越高越好。用正交表L8(2)安排试验。各因
3.用正交表安排试验的基本步骤是什么?什么叫做交互作用?有交互作用的正 交试验应如何安排,试验结果又如何分析?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和无交互作用 的正交试验的结果分析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 4.什么叫做自由度选表原则?正交表的自由度、因素的自由度和交互作用的自 由度如何确定? 5.某试验有 A, B, C, D, E 等 5 个 2 水平因素,要考虑的交互作用有 A×B,A× C,A×D,A×E,B×C,B×D,D×E,试根据自由度选表原则,作出正交设计试验方案。 6.为什么在进行正交试验方案设计和进行正交试验时,有时,有必要对因素水 平表中的因素和试验顺序进行随机化,请举例说明。 7.为提高烧结矿的质量,做下面的配料试验。各因素及其水平如下表(单位:t): 因 素 水平 A B C D E F 精矿 生矿 焦粉 石灰 白云石 铁屑 1 8.0 5.0 0.8 2.0 1.0 0.5 2 9.5 4.0 0.9 3.0 0.5 1.0 反映质量好坏的试验指标为含铁量,越高越好。用正交表 L8(2 7 )安排试验。各因
素依次放在正交表的1-6列上,8次试验所得含铁量(%)依次为50.9,47.1 51.4,518,543,498,51.5,51.3。试对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最优配料方案。 8.在梳棉机上纺粘棉混纱,为了提高质量,选了3个因素,每个因素有两个水 平,3因素之间有一级交互作用。因素水平如下表: 素 金属针布 产量水平 速度 水平 1 甲地产品 6k 238r- min-1 2 乙地产品 10k g 320r-min -1 试验指标为棉结粒数,越小越好。用正交表L8(2)安排试验,8次试验所得试验 指标的结果依次为0.30,0.35,0.20,0.30,015,0.40,0.50,0.15。试用 极差分析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9.扬州轴承厂为了提高轴承圈退火的质量,制定因素水平表如下 因素 上升温度A保温时间B 出炉温度C 水平1 800°C 6小时 400°C 水平2 820℃ 8小时 500℃ 其试验指标为硬度合格率,采用正交表L4(2)其结果依次为100,45,85,70
素依次放在正交表的 1-6 列上,8 次试验所得含铁量(%)依次为 50.9,47.1, 51.4,51.8,54.3,49.8,51.5,51.3。试对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最优配料方案。 8.在梳棉机上纺粘棉混纱,为了提高质量,选了 3 个因素,每个因素有两个水 平,3 因素之间有一级交互作用。因素水平如下表: 因 素 水平 A B C 金属针布 产量水平 速度 1 甲地产品 6kg 238r·min-1 2 乙地产品 10kg 320r·min-1 试验指标为棉结粒数,越小越好。用正交表 L8(2 7 )安排试验,8 次试验所得试验 指标的结果依次为 0.30,0.35,0.20,0.30,0.15,0.40,0.50,0.15。试用 极差分析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9.扬州轴承厂为了提高轴承圈退火的质量,制定因素水平表如下: 因素 上升温度 A 保温时间 B 出炉温度 C 水平 1 水平 2 800℃ 820℃ 6 小时 8 小时 400℃ 500℃ 其试验指标为硬度合格率,采用正交表 L4(2 3 )其结果依次为 100,45,85,70
试用极差分析法分析试验结果,并给出相应的结论 四、本章参考资料 何为编著优化试验设计方法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电子科技大学出版 社2004年 陈魁试验设计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 杨德试验设计与分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五、教学后记 要求学生掌握正交实验法的基本原理,能熟练地运用正交实验法安排多因素 多水平多指标的正交实验,正确地运用自由度选表原则,选择适当的正交表来安 排正交实验,并能用极差分析法分析试验结果 第二章正交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5学时 教学内容及要求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法。试验数据构造模型。方差分析建立的基础 参数估计、变差平方和分解公式、自由度分解公式及相应的计算公式。 ●方差分析的必要性,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表。方差分析的一般步骤。 有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有重复试验的方差分析方法,两类误差的物 理意义。方差分析的精度。 ●缺落数据的弥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试验数据的构造模型。方差分析建立的基础。参数估计、变差平方和分 解公式、自由度分解公式及相应的计算公式 方差分析的必要性,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表。方差分析的一般步骤
试用极差分析法分析试验结果,并给出相应的结论。 四、 本章参考资料 何为编著.优化试验设计方法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电子科技大学出版 社.2004 年 陈魁.试验设计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年 杨德.试验设计与分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五、 教学后记 要求学生掌握正交实验法的基本原理,能熟练地运用正交实验法安排多因素 多水平多指标的正交实验,正确地运用自由度选表原则,选择适当的正交表来安 排正交实验,并能用极差分析法分析试验结果 第二章 正交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 5 学时 一. 教学内容及要求 ⚫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法。试验数据构造模型。方差分析建立的基础。 参数估计、变差平方和分解公式、自由度分解公式及相应的计算公式。 ⚫ 方差分析的必要性,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表。方差分析的一般步骤。 ⚫ 有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有重复试验的方差分析方法,两类误差的物 理意义。方差分析的精度。 ⚫ 缺落数据的弥补。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 试验数据的构造模型。方差分析建立的基础。参数估计、变差平方和分 解公式、自由度分解公式及相应的计算公式。 • 方差分析的必要性,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表。方差分析的一般步骤
有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有重复试验的方差分析方法,两类误差的物理 意义。方差分析的精度。 ·缺落数据的弥补 三.作业 1.方差分析解决什么问题?方差分析建立的基础是什么?试证明变差 平方和公式:ST=SA+SE 2.正交试验方差分析建立的基础是什么?有什么意义?解决什么问 题?正交试验结果分析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有何共同点和不同 点 3.有重复试验的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法中的Se1和Se2有什么不同, 在什么情况下两者可以合并对所考察的因素和交互作用进行误差估 计。有重复十一点方差分析和没有重复试验的方差分析,谁的检验精 度更高? 4.对第一章的7,8,9题用方差分析法分析试验结果。 5.对第—章的7题,若第八号试验的数据完全丢失,利用数据结构模型 和参数估计方法及极小化误差法估计第八号试验丢失的数据。 四本章参考资料 何为编著优化试验设计方法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电子科技大学出版 社2004年 陈魁试验设计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 杨德试验设计与分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五.教学后记
• 有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有重复试验的方差分析方法,两类误差的物理 意义。方差分析的精度。 • 缺落数据的弥补。 三.作业 1. 方差分析解决什么问题?方差分析建立的基础是什么?试证明变差 平方和公式:ST=SA+SE。 2.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建立的基础是什么?有什么意义?解决什么问 题?正交试验结果分析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有何共同点和不同 点? 3. 有重复试验的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法中的 Se1和 Se2有什么不同, 在什么情况下两者可以合并对所考察的因素和交互作用进行误差估 计。有重复十一点方差分析和没有重复试验的方差分析,谁的检验精 度更高? 4. 对第一章的 7,8,9 题用方差分析法分析试验结果。 5. 对第一章的 7 题,若第八号试验的数据完全丢失,利用数据结构模型 和参数估计方法及极小化误差法估计第八号试验丢失的数据。 四.本章参考资料 何为编著.优化试验设计方法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电子科技大学出版 社.2004 年 陈魁.试验设计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年 杨德.试验设计与分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五.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