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 瑞典植物学家林奈innaeus)于1735年发表《自然系统》 根据花的构造特点和花各部分数目(尤其是雄蕊数目)将植物分 为24纲,其中第1-13纲按雄蕊数目区分,第14-20纲按雄蕊长短( 如二强雄蕊、四强雄蕊等)、雄蕊和雌蕊的关系以及雄蕊的联合 情况区分;第21-23纲按花的性别(如雌雄同株、雌雄异株、杂性 花等)区分,第24纲称为隐花植物。 许多学者认为林奈系统的人为性大,因为只根据雄蕊数目 一个特征划分纲,常会使亲缘关系疏远的种类放到同一纲中。 如:蓼科的酸模属(Rumex)有6个雄蕊,小檗科的小檗属 (Berberis)也有6个雄蕊,它们一同放入第6纲,显然不合适
瑞典植物学家 林奈 (Linnaeus) 于1735年发表《自然系统》 ,根据花的构造特点和花各部分数目(尤其是雄蕊数目)将植物分 为24纲,其中第1-13纲按雄蕊数目区分,第14-20纲按雄蕊长短 ( 如二强雄蕊、四强雄蕊等)、雄蕊和雌蕊的关系以及雄蕊的联合 情况区分;第21-23纲按花的性别(如雌雄同株、雌雄异株、杂性 花等)区分,第24纲称为隐花植物。 许多学者认为林奈系统的人为性大,因为只根据雄蕊数目 一个特征划分纲,常会使亲缘关系疏远的种类放到同一纲中。 如:蓼科的酸模属(Rumex)有6个雄蕊,小檗科的小檗属 (Berberis)也有6个雄蕊,它们一同放入第6纲,显然不合适。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总论 1.2.3自然分类系统时期及系统发育分类系统时期 1859年,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以后 根据生物进化的原理,建立能反映植物类群 之间亲缘关系和植物界客观演化规律的分类系统 常用分类系统: 恩格勒A.Engler)采统62目344科 哈软松J.Hutchinson)系统95目432科 塔赫他间(A.Takhtajan)系统94目438科 柯朗奎斯特(A.Cronquist)系统94目354科
1859年, 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以后 根据生物进化的原理,建立能反映植物类群 之间亲缘关系和植物界客观演化规律的分类系统 常用分类系统: 恩格勒(A.Engler)系统 62目344科 哈钦松(J.Hutchinson)系统 95目 432科 塔赫他间(A.Takhtajan)系统 94目438科 柯朗奎斯特(A.Cronquist)系统 94目354科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总论 在这些系统中,目前世界上运用比较广泛的仍然是恩格勒 系统和哈钦松系统,但是受到推崇和影响较大的却是柯朗奎 斯特系统和塔赫他间系统。 恩格勒系统: 德国的恩格勒(Engler,18441930)于1892年发表了他的 植物分类系统。他把植物分成了四个大门: ①叶状体植物门; ②苔藓植物门; ③蕨类植物门; ④种子植物门(有胚有管植物门)
在这些系统中,目前世界上运用比较广泛的仍然是恩格勒 系统和哈钦松系统,但是受到推崇和影响较大的却是柯朗奎 斯特系统和塔赫他间系统。 恩格勒系统: 德国的恩格勒(Engler, 1844~1930)于1892年发表了他的 植物分类系统。他把植物分成了四个大门: ①叶状体植物门; ②苔藓植物门; ③蕨类植物门; ④种子植物门(有胚有管植物门)。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总论 恩格物又将种子植物作了如下分类: 种子植物门 棵子植物亚门Gymnospermae 被子植物亚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Arichechlamydeae (离瓣花亚纲)Cympetalae 后生花被亚纲Metachlamydeae (合瓣花来纲)Sympetalae
恩格勒又将种子植物作了如下分类: 种子植物门 裸子植物亚门 Gymnospermae 被子植物亚门 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 Arichechlamydeae (离瓣花亚纲)Cympetalae 后生花被亚纲 Metachlamydeae (合瓣花来纲)Sympetalae 第一章 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