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答案) 季氏将伐颛臾 1.略 2.①既来之,则安之②分崩离析③祸起萧墙 3.A 4.D 5.①作为②语气助词③成为④动词,这里有“编造”之意 6.①引进动作对象,不译②对,对于,介词③从,介④在,介⑤到,介⑥在,介 7.(1)季氏将伐颛臾(2)季氏伐颛臾是错误的冉有、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应制止这种不义的作 去。(3说明冉有、季路二人既做家臣,就要尽职,纵容季氏的行为是失职。批评冉有政 治态度的不端正。④4)D(5(6)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将伐颛 臾的真正阴谋 8.①曰:“愈?”曰:“回?十,二。”曰:“也;也。”②AB 9.①A. xing E. chuan ②A.计谋,主意B.忠诚,忠实C.交往D.讲信用 ③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有没有不忠诚的地方呢?与 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讲信用的地方呢?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10.B(A谢罪B拒绝:辞别C举起D多次) 1.A(例句:为,介词,替。A替B成为C因为D被) 12.D(①②④明显与智谋无关) 13.B(“看到朝廷腐败,皇帝又听不进谏言”不是阳城酗酒的原因,文中无此表述。) 参考译文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阳城性情谦虚敬肃简约朴素,无论老幼,都一样对待。远 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行,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的人有了争执,不去官府而是到阳城 处裁决。有一个愉盗阳城的树的人,阳城遇见了他,担心他会羞愧,就退步躲藏起来。阳城 家中曾经断了粮,派仆人去借米,仆人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路上。阳城为仆人迟迟未归而 感到奇怪,就去与弟弟一起迎接他,仆人睡在路上还未醒,阳城就把他背了回来。等到仆人 醒了,深深自责谢罪,阳城说:“天冷喝酒,有什么值得责备的呢?”山东节度府听说阳 城是有德义的人,派使者送给阳城五百匹细绢,告诫使者不允许再拿回来。阳城坚决推辞, 使者把绢丢下就回去了,阳城就把绢放在一边从未开封。正逢同乡郑俶要给亲人下葬,向别 人借钱没借到,阳城知道了这个情况,把绢送给了他。德宗征召他来朝,仼命他做右谏议大 夫,特地派长安尉杨宁到他家送给他成捆的丝织品 当初,阳城未出任官职时,士大夫们都思慕他的刚正的风格。等到他出任官职,担任谏 官之后,土大夫们都认为他定会为忠于职守而不惜死,天下的官员们就更加畏惧他。就职之 后,其他的谏官们都就繁杂锁屑的政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而阳城却与他的两个弟 弟延请宾客,日夜畅饮。有朋友想劝他不要整天宴饮,阳城揣岀了他的心理,竭力让这个朋 友喝酒,朋友拒绝,阳城就先举起满满·杯酒欹他,朋友不得已,只好回敬他,与他推杯换 盖,有时喝醉了仆倒在酒桌上,阳城有时先喝醉躺在朋友的怀中,朋友们说什么他全没听见。 阳城经常拿木枕和布被去典押换钱,人们敬重他的贤德,争着买他的东西。阳城常对他的两
苏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答案) 季氏将伐颛臾 1.略 2.①既来之,则安之 ②分崩离析 ③祸起萧墙 3.A 4.D 5.①作为 ②语气助词 ③成为 ④动词,这里有“编造”之意 6.①引进动作对象,不译 ②对,对于,介词 ③从,介 ④在,介 ⑤到,介 ⑥在,介 7.⑴季氏将伐颛臾⑵季氏伐颛臾是错误的 冉有、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应制止这种不义的作 法。⑶说明冉有、季路二人既做家臣,就要尽职,纵容季氏的行为是失职。批评冉有政 治态度的不端正。 ⑷D ⑸E ⑹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将伐颛 臾的真正阴谋 8.①曰:“愈?”曰:“回?十,二。”曰:“也;也。”②AB 9.①A.xǐng B.chuán ②A.计谋,主意 B.忠诚,忠实 C.交往 D.讲信用 ③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有没有不忠诚的地方呢?与 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讲信用的地方呢?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10.B(A 谢罪 B 拒绝;辞别 C 举起 D 多次) 11. A(例句:为,介词,替。A 替 B 成为 C 因为 D 被) 12. D(①②④明显与智谋无关) 13. B(“看到朝廷腐败,皇帝又听不进谏言”不是阳城酗酒的原因,文中无此表述。) 参考译文: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阳城性情谦虚敬肃简约朴素, 无论老幼,都一样对待。 远 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行,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的人有了争执,不去官府而是到阳城 处裁决。有一个偷盗阳城的树的人,阳城遇见了他,担心他会羞愧,就退步躲藏起来。阳城 家中曾经断了粮,派仆人去借米,仆人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路上。阳城为仆人迟迟未归而 感到奇怪,就去与弟弟一起迎接他,仆人睡在路上还未醒,阳城就把他背了回来。等到仆人 醒了,深深自责谢罪,阳城说:“天冷喝酒,有什么值得责备的呢?” 山东节度府听说阳 城是有德义的人,派使者送给阳城五百匹细绢,告诫使者不允许再拿回来。阳城坚决推辞, 使者把绢丢下就回去了,阳城就把绢放在一边从未开封。正逢同乡郑俶要给亲人下葬,向别 人借钱没借到,阳城知道了这个情况,把绢送给了他。德宗征召他来朝,任命他做右谏议大 夫,特地派长安尉杨宁到他家送给他成捆的丝织品。 当初,阳城未出任官职时,士大夫们都思慕他的刚正的风格。等到他出任官职,担任谏 官之后,士大夫们都认为他定会为忠于职守而不惜死,天下的官员们就更加畏惧他。就职之 后,其他的谏官们都就繁杂锁屑的政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而阳城却与他的两个弟 弟延请宾客,日夜畅饮。有朋友想劝他不要整天宴饮,阳城揣出了他的心理,竭力让这个朋 友喝酒,朋友拒绝,阳城就先举起满满一杯酒敬他,朋友不得已,只好回敬他,与他推杯换 盏,有时喝醉了仆倒在酒桌上,阳城有时先喝醉躺在朋友的怀中,朋友们说什么他全没听见。 阳城经常拿木枕和布被去典押换钱,人们敬重他的贤德,争着买他的东西。阳城常对他的两
个弟弟说:“我俸禄的收入,可以先估计一个月吃米及薪菜盐的花费,先准备好,剩余的都 拿去喝酒,不要有积余。”衣服没有多余的,有朋友称赞他衣服漂亮,他就高兴,把衣服送 给人家。有个叫陈苌的人,探知阳城领到了俸禄,常常前去称赞金钱美好,毎月总有所得。 等到裴延龄诬陷、放逐陆贽等官员时,因为皇帝对陆贽等非常愤怒,官员们都无人敢向 皇帝进言。阳城听说了,就说:“我担任谏官,不能够让皇上冤杀无罪的大臣。”于是约拾遗 王仲舒起上奏章激烈地指斥裴延龄的罪状,依据大义意气激昂地为陆贽等人申辩是非,多 日不止。皇帝大怒,召宰相来治阳城的罪。顺宗当时是皇太孑,为阳城展开营救,结果阳城 得以免罪。可是皇帝的怒气还没消,要让裴延龄做宰相。阳城扬言:“如果让裴延龄做宰相, 我一定身着白麻在朝廷上哭来破坏这件事。皇帝最终没有任用裴延龄为相正是阳城的功劳。 阳城出京做道州刺史。道州岀产侏儒,毎年都要向朝廷进贡侏儒。阳城冋情他们生离死 别,不进贡。皇帝派人去要,阳城呈上奏章,写道:“道州这地方的百姓个头都矮小,如果 要进贡,不知道哪些可以进贡。”从此就不再进贡了。州里赋税没有按时缴纳,观察使多次 指责。观察府派判官来催办赋税,到了道州,对阳城没有岀来迎接感到奇怪,拿这事问当地 官吏,官吏说:“阳城认为自己有罪,把自己囚禁在牢狱里了。”判官非常震惊,奔入牢狱 拜见阳城说:“您有什么罪啊?我只是奉命前来给你请安罢了。”判官在道州停留了几天,阳 城不敢回去,住在馆外待命。判官见状勿忙告辞离去。顺宗即位,想召回阳城,可是阳城已 死了,死时七十岁 寡人之于国也 1.略 2.B 3. DE 4. AD 5.B 6. B EG 8.(1)方,见方(2)诸,相当于“之乎”(3)犹还 (4)之,它,指文王之囿(5)如,如同(6)宜,合适、适宜 9.(1)孟子主张推行王道仁政 (2)孟子是通过百姓对“文王之囿”和“寡人之囿”不同态度的对比来说明自己观点。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民以为小”;“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以为大”。问 题是前者能“与民共之”,后者不能。 10.“阱”是捕兽的陷坑。齐宣王的园囿就在首都的郊外,纵横有四十里,谁要杀害了里面 的麋鹿,就等于犯了杀人罪,这样,园囿也就成了陷发于死地的陷阱。孟子对这种做法 很不赞成,所以就把齐宣王的园囿比作陷阱 11.齐宣王问道:“据说周文王养鸟兽的园林方园70里,有这回事吗?”孟子回答道:“史 书上有这样的记载。”宣王说:“它有这么大吗?″孟子说:“我的园林方园才40里,百姓
个弟弟说:“我俸禄的收入,可以先估计一个月吃米及薪菜盐的花费,先准备好,剩余的都 拿去喝酒,不要有积余。”衣服没有多余的,有朋友称赞他衣服漂亮,他就高兴,把衣服送 给人家。有个叫陈苌的人,探知阳城领到了俸禄,常常前去称赞金钱美好,每月总有所得。 等到裴延龄诬陷、放逐陆贽等官员时,因为皇帝对陆贽等非常愤怒,官员们都无人敢向 皇帝进言。阳城听说了,就说:“我担任谏官,不能够让皇上冤杀无罪的大臣。”于是约拾遗 王仲舒一起上奏章激烈地指斥裴延龄的罪状,依据大义意气激昂地为陆贽等人申辩是非,多 日不止。皇帝大怒,召宰相来治阳城的罪。顺宗当时是皇太子,为阳城展开营救,结果阳城 得以免罪。可是皇帝的怒气还没消,要让裴延龄做宰相。阳城扬言:“如果让裴延龄做宰相, 我一定身着白麻在朝廷上哭来破坏这件事。皇帝最终没有任用裴延龄为相,正是阳城的功劳。 阳城出京做道州刺史。道州出产侏儒,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侏儒。阳城同情他们生离死 别,不进贡。皇帝派人去要,阳城呈上奏章,写道:“道州这地方的百姓个头都矮小,如果 要进贡,不知道哪些可以进贡。”从此就不再进贡了。州里赋税没有按时缴纳,观察使多次 指责。观察府派判官来催办赋税,到了道州,对阳城没有出来迎接感到奇怪,拿这事问当地 官吏,官吏说:“阳城认为自己有罪,把自己囚禁在牢狱里了。”判官非常震惊,奔入牢狱, 拜见阳城说:“您有什么罪啊?我只是奉命前来给你请安罢了。”判官在道州停留了几天,阳 城不敢回去,住在馆外待命。判官见状勿忙告辞离去。顺宗即位,想召回阳城,可是阳城已 死了,死时七十岁。 寡人之于国也 1. 略 2. B 3. DE 4. AD 5. B 6. B E G 7. C 8.(1)方,见方 (2)诸,相当于“之乎” (3)犹还 (4)之,它,指文王之囿 (5)如,如同 (6)宜,合适、适宜 9.(1)孟子主张推行王道仁政。 (2)孟子是通过百姓对“文王之囿”和“寡人之囿”不同态度的对比来说明自己观点。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民以为小”;“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以为大”。 问 题是前者能“与民共之”,后者不能。 10.“阱”是捕兽的陷坑。齐宣王的园囿就在首都的郊外,纵横有四十里,谁要杀害了里面 的麋鹿,就等于犯了杀人罪,这样,园囿也就成了陷发于死地的陷阱。孟子对这种做法 很不赞成,所以就把齐宣王的园囿比作陷阱。 11.齐宣王问道:“据说周文王养鸟兽的园林方园 70 里,有这回事吗?”孟子回答道:“史 书上有这样的记载。”宣王说:“它有这么大吗?”孟子说:“我的园林方园才 40 里,百姓
还认为它太大,为什么呢?″孟子说:“周文王的园林方圆70里,割草砍柴的人可以到那 里去,打野鸡野兔的也可以到那里去,这园林与百姓是共同享有的。百姓认为它小,不是理 所当然的吗?我到齐车边境,先打听到齐国最紧的禁令,然后才敢进入齐国。我听说首都 郊区有方园40里的园林,如果谁杀死了里面的麋鹿,罪行就跟杀人一样大,那么方园40 里,就是在国中的设置的一个大陷阱,百姓认为它太大,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 12.A(“辩”,这里是“辩才”的意思,名词。) 13.B(②为优孟所用的计策,③是优孟计策的实施,④是优孟的迂回之策。②③④可以 排除。) 14.C(C项中“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应该是“商定三日之后再来(决定是 否)为相”,“又责怪庄王”是无中生有。) 参考译文 优孟 优孟原是楚国的老歌舞艺人。他身髙八尺,富有辩才,时常用说笑方式劝诫楚王。楚 庄王时,他有一匹喜爱的马,给它穿上华美的绣花衣服,养在富丽堂皇的屋子里,睡在没有 帐幔的床上,用蜜饯的枣干来喂它。马因为得肥胖病而死了,庄王派群臣给马办丧事,要用 棺槨盛殓,依照大夫那样的礼仪来葬埋死马。左右近臣争论此事,认为不可以这样做。庄王 下令说:“有谁再敢以葬马的事来进谏,就处以死刑。″优孟听到此事,走进殿门,仰天大哭。 庄王吃惊地问他哭的原因。优孟说:“马是大王所喜爱的,就凭楚国这样强大的国家,有什 么事情办不到,却用大夫的礼仪来埋葬它,太薄待了,请用人君的礼仪来埋葬它。”庄王说 我的过错竟到这种地步吗?”于是庄王派人把马交给了主管宫中膳食的太官,不让天下人 长久传扬此事。 楚国宰相孙叔敖知道优孟是位贤人,待他很好。孙叔敖患病临终前,叮嘱他的儿孑说 我死后,你一定很贫困。那时,你就去拜见优孟,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过了几年, 孙叔敖的儿子果然十分贫困,以卖柴为生。一次路上遇到优孟,就对优孟说:“我是孙叔敖 的儿子。父亲临终前,嘱咐我贫困时就去拜见优孟。”优孟说:“你不要到远处去。”于是
还认为它太大,为什么呢?”孟子说:“周文王的园林方圆 70 里,割草砍柴的人可以到那 里去,打野鸡野兔的也可以到那里去,这园林与百姓是共同享有的。百姓认为它小,不是理 所当然的吗?我一到齐车边境,先打听到齐国最紧的禁令,然后才敢进入齐国。我听说首都 郊区有方园 40 里的园林,如果谁杀死了里面的麋鹿,罪行就跟杀人一样大,那么方园 40 里,就是在国中的设置的一个大陷阱,百姓认为它太大,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 12.A( “辩”,这里是“辩才”的意思,名词。) 13.B( ②为优孟所用的计策,③是优孟计策的实施,④是优孟的迂回之策。②③④可以 排除。) 14.C ( C 项中“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应该是“商定三日之后再来(决定是 否)为相”,“又责怪庄王”是无中生有。) 参考译文 优孟 优孟原是楚国的老歌舞艺人。他身高八尺,富有辩才,时常用说笑方式劝诫楚王。楚 庄王时,他有一匹喜爱的马,给它穿上华美的绣花衣服,养在富丽堂皇的屋子里,睡在没有 帐幔的床上,用蜜饯的枣干来喂它。马因为得肥胖病而死了,庄王派群臣给马办丧事,要用 棺槨盛殓,依照大夫那样的礼仪来葬埋死马。左右近臣争论此事,认为不可以这样做。庄王 下令说:“有谁再敢以葬马的事来进谏,就处以死刑。”优孟听到此事,走进殿门,仰天大哭。 庄王吃惊地问他哭的原因。优孟说:“马是大王所喜爱的,就凭楚国这样强大的国家,有什 么事情办不到,却用大夫的礼仪来埋葬它,太薄待了,请用人君的礼仪来埋葬它。”庄王说: “我的过错竟到这种地步吗?”于是庄王派人把马交给了主管宫中膳食的太官,不让天下人 长久传扬此事。 楚国宰相孙叔敖知道优孟是位贤人,待他很好。孙叔敖患病临终前,叮嘱他的儿子说: “我死后,你一定很贫困。那时,你就去拜见优孟,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过了几年, 孙叔敖的儿子果然十分贫困,以卖柴为生。一次路上遇到优孟,就对优孟说:“我是孙叔敖 的儿子。父亲临终前,嘱咐我贫困时就去拜见优孟。”优孟说:“你不要到远处去。”于是
他就立即缝制了孙叔敖的衣服帽子穿戴起来,模仿孙叔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过了一年 多,模仿得活像孙叔敖,连楚庄王左右近臣都分辨不岀来。楚庄王设置酒宴,优孟上前为庄 王敬酒祝福。庄王大吃一惊,以为孙叔敖又复活了,想要让他做楚相。优孟说:“请允许我 回去和妻子商量此事,三日后再来就任楚相。”庄王答应了他。三日后,优孟又来见庄王 庄王问:“你妻子怎么说的?”优孟说:“妻子说干万别做楚相,楚相不值得做。像孙叔敖那 样地做楚相,忠正廉洁地治理楚国,楚王才得以称霸。如今死了,他的儿子竟无立锥之地, 贫困到毎天枞以打柴谋生。如果要像孙叔敖那样做楚相,还不如自杀。”接着唱道:“住在山 野耕田辛苦,难以获得食物。出外做官,自身贪脏卑鄙的,积有余财,不顾廉耻。自己死后 家室虽然富足,但又恐惧贪脏枉法,干非法之事,犯下大罪,自己被杀,家室也遭诛灭。贪 官哪能做呢?想要做个清官,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到死都不敢做非法之事。唉,清官又哪 能做呢?像楚相孙叔敖,一生坚持廉洁的操守,现在妻儿老小却贫困到靠打柴为生。清官实 在不值得做啊『于是,庄王向优孟表示了歉意,当即召见孙叔敖的儿子,把寝丘这个四百 户之邑封给他,以供祭祀孙叔敖之用。自此之后,十年没有断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4.不好,原句突出了马克思是一个思想家,而且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逝世的惋惜之情 5.不能,“爱戴”比“尊敬”更进一层。“悼念”是对死者的怀念,不能放在前面。 6.谁也不能否认,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都有莫大的损失 7.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 面还要大。 才智成就道德品质 性格坚强,意志纯洁,严于律己,客观公正,谦虚谨慎,以及为实现理想坚持到底的精 10.欧洲知识分子:缺乏居里夫人那样的品质力量和热忱 欧洲的现代:不能令人满意 11.两文都对人物的卓越成就、高尚品质给予了高度评价,充满赞颂和崇敬之情。《在》文 抓住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和革命家的特点写,着重写他的卓越贡献和成就,《悼》文则对
他就立即缝制了孙叔敖的衣服帽子穿戴起来,模仿孙叔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过了一年 多,模仿得活像孙叔敖,连楚庄王左右近臣都分辨不出来。楚庄王设置酒宴,优孟上前为庄 王敬酒祝福。庄王大吃一惊,以为孙叔敖又复活了,想要让他做楚相。优孟说:“请允许我 回去和妻子商量此事,三日后再来就任楚相。”庄王答应了他。三日后,优孟又来见庄王。 庄王问:“你妻子怎么说的?”优孟说:“妻子说千万别做楚相,楚相不值得做。像孙叔敖那 样地做楚相,忠正廉洁地治理楚国,楚王才得以称霸。如今死了,他的儿子竟无立锥之地, 贫困到每天*以打柴谋生。如果要像孙叔敖那样做楚相,还不如自杀。”接着唱道:“住在山 野耕田辛苦,难以获得食物。出外做官,自身贪脏卑鄙的,积有余财,不顾廉耻。自己死后 家室虽然富足,但又恐惧贪脏枉法,干非法之事,犯下大罪,自己被杀,家室也遭诛灭。贪 官哪能做呢?想要做个清官,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到死都不敢做非法之事。唉,清官又哪 能做呢?像楚相孙叔敖,一生坚持廉洁的操守,现在妻儿老小却贫困到靠打柴为生。清官实 在不值得做啊!”于是,庄王向优孟表示了歉意,当即召见孙叔敖的儿子,把寝丘这个四百 户之邑封给他,以供祭祀孙叔敖之用。自此之后,十年没有断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 略 2. C 3.D 4.不好,原句突出了马克思是一个思想家,而且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逝世的惋惜之情。 5.不能,“爱戴”比“尊敬”更进一层。“悼念”是对死者的怀念,不能放在前面。 6.谁也不能否认,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都有莫大的损失 7.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 面还要大。 8.才智成就 道德品质 9.性格坚强,意志纯洁,严于律己,客观公正,谦虚谨慎,以及为实现理想坚持到底的精 神。 10.欧洲知识分子:缺乏居里夫人那样的品质力量和热忱。 欧洲的现代:不能令人满意 11.两文都对人物的卓越成就、高尚品质给予了高度评价,充满赞颂和崇敬之情。《在》文 抓住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和革命家的特点写,着重写他的卓越贡献和成就,《悼》文则对
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突出成就只是一笔带过,而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其崇高的道德品质 12.(1)研究途径:分析测试基因样本,研究人与人的遗传差异。 (2)最终成果:绘制成人类迁徙地图。 13.文段主要有两层意思:有太多的古籍需要修复,从事古籍修复的人才不足。从中提取 最重要的词语,无疑应该是:古籍、修复、人才、不足。这四个词基本能反映本段的主 要内容 我有一个梦想 1.略 5.用环境衬托人物的美好心灵 6.设置悬念 7.对全文起总摄作用,反映了美国社会黑人仍遭受歧视的现实 8.③①②④⑤⑥ 9.(1)恭候光临(2)斧正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2.D 3.D 4.D 5.(1)完毕(2)扩充,发扬(3)以声相应 6.(1)我平时不曾把我所追求的(理想)告诉你。(2)我终于不忍心只顾自己好 7.不能。因为作者至爱妻子,就是死了也不能忘记,盼望有鬼之说更能体现爱妻之心。 9.D讳莫如深:紧紧隐瞒。(A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B巧舌如簧:形容花言 巧语,能说会道。C画地为牢:比喻只许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10.DD项“琳琅满目”是“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这里是“城 市‘夜景观’建设”,显然不是“书籍或工艺品”。] 雷雨 1.略 6.A 7.周朴园本来就是一个地主兼资本家,在他身上既有资产阶级虚伪反动的一面,又有封建 地主阶级狠毒冷酷的一面
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突出成就只是一笔带过,而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其崇高的道德品质 上。 12.⑴研究途径:分析测试基因样本,研究人与人的遗传差异。 ⑵最终成果:绘制成人类迁徙地图。 13.文段主要有两层意思:有太多的古籍需要修复,从事古籍修复的人才不足。从中提取 最重要的词语,无疑应该是:古籍、修复、人才、不足。这四个词基本能反映本段的主 要内容。 我有一个梦想 1.略 2.C 3.D 4.C 5.用环境衬托人物的美好心灵 6.设置悬念 7.对全文起总摄作用,反映了美国社会黑人仍遭受歧视的现实 8.③①②④⑤⑥ 9.(1)恭候 光临 (2)斧正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1.略 2.D 3.D 4.D 5.⑴完毕 (2)扩充,发扬 (3)以声相应 6.(1)我平时不曾把我所追求的(理想)告诉你。(2)我终于不忍心只顾自己好。 7.不能。因为作者至爱妻子,就是死了也不能忘记,盼望有鬼之说更能体现爱妻之心。 8.略 9.D 讳莫如深:紧紧隐瞒。(A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B 巧舌如簧:形容花言 巧语,能说会道。C 画地为牢:比喻只许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10.D[D 项“琳琅满目”是“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这里是“城 市‘夜景观’建设”,显然不是“书籍或工艺品”。] 雷 雨 1.略 2.D 3.A 4.D 5.B 6.A 7.周朴园本来就是一个地主兼资本家,在他身上既有资产阶级虚伪反动的一面,又有封建 地主阶级狠毒冷酷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