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 是引起肾损害的一个重要炎症介质。PAF通过对白细胞及补体的激活、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前 列腺素和氧自由基等参与肾损伤、并通过增加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蛋白尿。PAF分解酶基因位于第6 号染色体短臂,其依据第9号外显子的点突变(G994T)而在人群中表现为GG型、GT型和TT型的 遗传多态性。其中G型者血中PAF分解釀浓度最高,GT型者较GG型者下降50%,而T型者PAF分 解酶浓度几乎为零,对激素敏感型PN惠者的研究发现,虽然PAF分解酶的基因多态性与激素敏 感型PNs的易感性无明显关联,但GT型者临床上第一年复发次数明显高于GG型,因此认为进行PAF 分解酶基因多态性检测可预测激素敏感型PNS患者的复发情况 以上的研究提示,在人群中PNS某类基因多态性与其易感性、疾病的进展、病理类型、治疗反 应等有关,不同基因突变在不同种族或民族及地域之间差异性在PN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我 们的前期工作以PN患儿的PBMc为研究对象,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10例汉族PNS患儿进行基因的 筛选,共发现418条差异表达基因与PNS发病有关,这些基因涉及到免疫、物质代谢、细胞信号传 递、周期调节、增殖、凋亡、细胞骨架和运动、DNA合成、修复、转录等多方面,认为PNs的发生 发展是具有不同功能的多个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迄今不同民族PNs的基因筛选国内外未见有资 料报道,这些基因在不同民族PNS的发生发展中起何作用亦未明了,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广 西是全国唯一的壮族人群聚居地,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省区,全区人口为4751.2万,壮族为15088 万,近年来我们对广西平果、大化两县儿童PNS的研究统计资料表明,两县儿童PN的发生率高, 平果县年发生率为28/10万,其中壮族儿童年发生率为27/10万,汉族年发生率为1/10万;大化县 年发生率为23/10万,壮族年发生率为23/10万,汉族年发生率为0,可见壮族儿盦PNs发生率明 显高于汉族儿童。两者发病率的差异是否预示某种或某类基因差异导致壮族儿童PNS的发病率显著 增高,目前尚无研究报道 综上所述,PS的发生、发展,转归及对激素效应存在民族与地区差异,而基因的突变、缺失 多态性及表达的差异则是导致此现象发生的根源。为此,本课题在我们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我 区丰富的少数民族儿童PN资源的优势,对广西平果、大化两县壮族儿童Ps患儿,运用基因芯片 技术,进行PBMC和肾组织的基因筛选,并与正常壮、汉儿童比较,探讨壮、汉两民族PNS患儿基因 表达谱的差异,为进一步探索壮族儿童PN的高发的原因、发病机制以及在PNs的发生发展中起关 键作用的基因,为建立肾脏相关基因表达数据库和绘制肾脏相关基因作用通路或网图进一步寻找各 种病理条件下的基因标志,从而为开发诊断基因芯片提供资料,下一步将研究其生活习俗、环境与 PNS的关系,为从根本上治疗PNS、保护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大意义,将产生广泛的社会 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霖文肾病综合征临床诊治及研究中的几点思考中华儿科杂志,2000,38(5):280-281. 2、王海燕,张宏遗传性肾小球疾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及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欣闻人类 基因组计划完成后的思考.中华肾脏病杂志,2003,19(5):271-273 3、易著文,马祖祥,吴小川,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相关基因的筛选.中华儿科杂志,2002,40(12): 724-727 4、张建江,易著文试论小儿肾脏病研究的发展方向医学与哲学,2002,23(11):48-50 5. Abe KK, Michinaga I, Hiratsuka T, et al. Association of DQB1 0302 alloantigens in Japanese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Steroid-sensitive Nephrotic 版本101434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 第 6 页 版本 1.014.348 是引起肾损害的一个重要炎症介质。PAF 通过对白细胞及补体的激活、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前 列腺素和氧自由基等参与肾损伤、并通过增加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蛋白尿。PAF 分解酶基因位于第 6 号染色体短臂,其依据第 9 号外显子的点突变(G994T)而在人群中表现为 GG 型、GT 型和 TT 型的 遗传多态性。其中 GG 型者血中 PAF 分解酶浓度最高,GT 型者较 GG 型者下降 50%,而 TT 型者 PAF 分 解酶浓度几乎为零,对激素敏感型 PNS 患者的研究发现 [8],虽然 PAF 分解酶的基因多态性与激素敏 感型 PNS 的易感性无明显关联,但 GT 型者临床上第一年复发次数明显高于 GG 型,因此认为进行 PAF 分解酶基因多态性检测可预测激素敏感型 PNS 患者的复发情况。 以上的研究提示,在人群中 PNS 某类基因多态性与其易感性、疾病的进展、病理类型、治疗反 应等有关,不同基因突变在不同种族或民族及地域之间差异性在 PNS 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我 们的前期工作以 PNS 患儿的 PBMC 为研究对象,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 10 例汉族 PNS 患儿进行基因的 筛选,共发现 418 条差异表达基因与 PNS 发病有关,这些基因涉及到免疫、物质代谢、细胞信号传 递、周期调节、增殖、凋亡、细胞骨架和运动、DNA 合成、修复、转录等多方面,认为 PNS 的发生 发展是具有不同功能的多个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3]。迄今不同民族 PNS 的基因筛选国内外未见有资 料报道,这些基因在不同民族 PNS 的发生发展中起何作用亦未明了,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广 西是全国唯一的壮族人群聚居地,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省区,全区人口为 4751.2 万,壮族为 1508.8 万,近年来我们对广西平果、大化两县儿童 PNS 的研究统计资料表明,两县儿童 PNS 的发生率高, 平果县年发生率为 28/10 万,其中壮族儿童年发生率为 27/10 万,汉族年发生率为 1/10 万;大化县 年发生率为 23/10 万,壮族年发生率为 23/10 万,汉族年发生率为 0,可见壮族儿童 PNS 发生率明 显高于汉族儿童。两者发病率的差异是否预示某种或某类基因差异导致壮族儿童 PNS 的发病率显著 增高,目前尚无研究报道。 综上所述,PNS 的发生、发展,转归及对激素效应存在民族与地区差异,而基因的突变、缺失、 多态性及表达的差异则是导致此现象发生的根源。为此,本课题在我们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我 区丰富的少数民族儿童 PNS 资源的优势,对广西平果、大化两县壮族儿童 PNS 患儿,运用基因芯片 技术,进行 PBMC 和肾组织的基因筛选,并与正常壮、汉儿童比较,探讨壮、汉两民族 PNS 患儿基因 表达谱的差异,为进一步探索壮族儿童 PNS 的高发的原因、发病机制以及在 PNS 的发生发展中起关 键作用的基因,为建立肾脏相关基因表达数据库和绘制肾脏相关基因作用通路或网图进一步寻找各 种病理条件下的基因标志,从而为开发诊断基因芯片提供资料,下一步将研究其生活习俗、环境与 PNS 的关系,为从根本上治疗 PNS、保护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大意义,将产生广泛的社会 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霖文.肾病综合征临床诊治及研究中的几点思考.中华儿科杂志,2000,38(5):280-281. 2、王海燕,张宏.遗传性肾小球疾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及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欣闻人类 基因组计划完成后的思考.中华肾脏病杂志,2003,19(5):271-273. 3、易著文,马祖祥,吴小川,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相关基因的筛选.中华儿科杂志,2002,40(12): 724-727. 4、张建江,易著文.试论小儿肾脏病研究的发展方向.医学与哲学,2002,23(11):48-50. 5、Abe KK , Michinaga I ,Hiratsuka T ,et al. Association of DQB1※ 0302 alloantigens in Japanese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Steroid-sensitive Nephrotic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 Syndrome. Nephron, 1995, 70(1): 28-34. 6, Bakr AM, El-Chenawy F. HAL-DQBl and DQBl alleles in Eygptian Children with Steroidsensitive Nephrotic Syndrome. Pediatr Nephrol, 1998, 12( 3): 234-237. 7. Haeffner A, Abbal M, Mytilineosj, et al. oligotyping for HLA-DQB in idiopathic 8 Lee Dy, Kim W, Kang SK, eta l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gene polymorphism in patients with minimal-change nephritic syndrome and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Nephron. 1997,77(4):471-473 9, Xu H, Iijima K, Tanaka SSR, et al. 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 acety hydrolase gene mutation in Japanese nephrotic syndrome. Kidney Int, 1998, 54(6): 1867-1871. 2、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内容: ①比较壮族PNS患儿与汉族PN及正常壮、汉族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 肾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变化,筛选PNS相关基因; ②比较壮、汉两组民族PNS的相关基因与其病理类型、治疗反应的关系。 (2)研究目标 ①阐明壮族Ps患儿发病的相关基因及其在PN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②揭示壮、汉两民族PNs患儿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绘制广西平果、大化两县壮族儿 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相关基因的表达谱。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壮族PNS患儿致病相关基因在壮族儿童PN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其病理类型、治 疗反应的关系。 3、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研究方法: ①祖辈三代以上均为壮族的初治PNs患儿15例 ②祖辈三代以上均为壮族的健康儿童15例; ③祖辈三代以上均为汉族的初治PNs患儿15例; ④祖辈三代以上均为汉族的健康儿童15例; 第7页 版本101434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 第 7 页 版本 1.014.348 Syndrome.Nephron ,1995,70(1):28-34. 6 、 Bakr AM , El-Chenawy F. HAL-DQB1 and DQB1 alleles in Eygptian Children with Steroidsensitive Nephrotic Syndrome. Pediatr Nephrol ,1998,12(3):234-237. 7、Haeffner A , Abbal M, Mytilineos J , et al. Oligotyping for HLA-DQB in idiopathic Nephrotic Syndrome. Pediatr Nephrol , 1997 ,11(3):291-295. 8、Lee Dy, Kim W ,Kang SK,eta l.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gene polymorphism in patients with minimal-change nephritic syndrome and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Nephron. 1997 ,77(4):471-473. 9、Xu H , Iijima K , Tanaka SSR ,et al.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 acetylhydrolase gene mutation in Japanese nephrotic syndrome. Kidney Int, 1998,54(6):1867-1871. 2、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⑴研究内容: ①比较壮族 PNS 患儿与汉族 PNS 及正常壮、汉族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 肾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变化,筛选 PNS 相关基因; ②比较壮、汉两组民族 PNS 的相关基因与其病理类型、治疗反应的关系。 ⑵研究目标 ①阐明壮族 PNS 患儿发病的相关基因及其在 PNS 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②揭示壮、汉两民族 PNS 患儿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绘制广西平果、大化两县壮族儿 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相关基因的表达谱。 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壮族 PNS 患儿致病相关基因在壮族儿童 PNS 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其病理类型、治 疗反应的关系。 3、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⑴研究方法: ①祖辈三代以上均为壮族的初治 PNS 患儿 15 例; ②祖辈三代以上均为壮族的健康儿童 15 例; ③祖辈三代以上均为汉族的初治 PNS 患儿 15 例; ④祖辈三代以上均为汉族的健康儿童 15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