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现场急救》作业 第一部分各章思考题 第一章警察现场急救概述 1,结合近几年我国公安工作实际,谈谈在公安院校或培训中心的教学和培训课 程中设置“警察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学习内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警察现场急救”和“警务现场急救”含义的理解? 3.结合实际,从法律和法规方面谈谈进行现场急救处置应注意的事项。 第二章急救现场警察的自我保护 1.为什么在警察现场急救中要首先强调自我保护? 2.如何保护警员自身安全? 3.结合实际,从法律和法规方面谈谈进行现场急救处置应注意的事项。 第三章现场急救医学和生存基本知识 1.结合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思考窒息形成的机制。 2.血液有哪些功能? 3.结合心肌和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试解释心脏为什么有节律地、有序地收缩 与舒张。 第四章警务现场急救的现场评估 1.如何判断伤病员意识? 2.ABCD快速验伤法的内容? 第五章现场伤员搬运技巧和方法 1.常用的夹板固定方法有哪些? 2.颈椎伤员的救护要求? 3.颅脑损伤的救护要求? 4.伤病员搬运技巧与方法有哪些? 第六章警察现场急症与救护基本技能 1.如何判断现场伤病员是否存在呼吸障碍? 2.畅通气道采取哪些方法进行,颈部可能受伤者应该采取哪种方法? 3.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4.止血与包扎的目的?
《警务现场急救》作业 第一部分 各章思考题 第一章 警察现场急救概述 1.结合近几年我国公安工作实际,谈谈在公安院校或培训中心的教学和培训课 程中设置“警察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学习内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警察现场急救”和“警务现场急救”含义的理解? 3.结合实际,从法律和法规方面谈谈进行现场急救处置应注意的事项。 第二章 急救现场警察的自我保护 1.为什么在警察现场急救中要首先强调自我保护? 2.如何保护警员自身安全? 3.结合实际,从法律和法规方面谈谈进行现场急救处置应注意的事项。 第三章 现场急救医学和生存基本知识 1.结合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思考窒息形成的机制。 2.血液有哪些功能? 3.结合心肌和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试解释心脏为什么有节律地、有序地收缩 与舒张。 第四章 警务现场急救的现场评估 1.如何判断伤病员意识? 2.ABCD 快速验伤法的内容? 第五章 现场伤员搬运技巧和方法 1.常用的夹板固定方法有哪些? 2.颈椎伤员的救护要求? 3.颅脑损伤的救护要求? 4.伤病员搬运技巧与方法有哪些? 第六章 警察现场急症与救护基本技能 1.如何判断现场伤病员是否存在呼吸障碍? 2.畅通气道采取哪些方法进行,颈部可能受伤者应该采取哪种方法? 3.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4.止血与包扎的目的?
5.断指的处理? 6.止血的方法? 7.包扎的方法? 8.止血带止血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9.指压动脉止血法常用的动脉有哪些? 10.三角巾包扎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山.绷带包扎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第七章部分常见急症的救护 1.意识障碍常见的症状以及救护措施? 2.休克常见的症状以及救护措施? 3.昏厥常见的症状以及救护措施? 4.脑血管意外常见的症状以及救护措施: 5.癫痫常见的症状以及救护措施? 6.低温冻上的救护措施? 7.高温中暑的救护要求? 第八章现场常见急救设备介绍和使用 1、现场急救中有哪些急救设备? 2、警察现场急救中我们应该掌握那些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3、警察为什么必须掌握一定的急救设备使用的技能? 第九章危险环境下的自我保护和急救 1、生存压力下的自然心理反应有哪些? 2、急救现场警察及伤员心理或精神压力及其缓解的途径? 第十章生存心理学在警察现场急救中的应用 1、核泄漏环境下危险因素? 2、有害生物环境的传播途径? 3、有毒化学环境的检测方法?
5.断指的处理? 6.止血的方法? 7.包扎的方法? 8.止血带止血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9.指压动脉止血法常用的动脉有哪些? 10.三角巾包扎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1.绷带包扎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第七章 部分常见急症的救护 1.意识障碍常见的症状以及救护措施? 2.休克常见的症状以及救护措施? 3.昏厥常见的症状以及救护措施? 4.脑血管意外常见的症状以及救护措施? 5.癫痫常见的症状以及救护措施? 6.低温冻上的救护措施? 7.高温中暑的救护要求? 第八章 现场常见急救设备介绍和使用 1、现场急救中有哪些急救设备? 2、警察现场急救中我们应该掌握那些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3、警察为什么必须掌握一定的急救设备使用的技能? 第九章 危险环境下的自我保护和急救 1、生存压力下的自然心理反应有哪些? 2、急救现场警察及伤员心理或精神压力及其缓解的途径? 第十章 生存心理学在警察现场急救中的应用 1、核泄漏环境下危险因素? 2、有害生物环境的传播途径? 3、有毒化学环境的检测方法?
第一部分理论练习题 第一套 一、判断题 1.心肺复苏术是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用的最初紧急措施。(√ 2.当病人牙关紧闭不能张口或口腔有严重损伤者可改用口对鼻人工呼吸.(√) 3.心肺复苏的内容包括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 4.心肺复苏的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比例为30:2.(√) 6.胸外心脏按压的深度为5cm,频率为100次/min.(√) 7.心肺复苏有效时,可见瞳孔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 8.对烧伤人员的急救应迅速扑灭伤员身上的火,尽快脱离火源。(√) 9.骨折固定的范围应包括骨折远近端的两个关节。(√) 10.面部出血用拇指压迫面动脉即可止血。(√) 11.头后部出血可用两只手的拇指压迫耳后与枕骨粗隆之间的枕动脉搏动处。 (√) 12.颈部出血可用大拇指压迫同侧气管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强烈搏动的 颈总动脉。(√) 13.上肢出血,可用四指压迫腋窝部搏动强烈的腋动脉。(√) 14.腋窝和肩部出血,可用拇指压迫同侧锁骨上窝中部的锁骨下动脉(√) 15.前臂出血,可用手指压迫上臂肱二头肌内侧的肱动脉。(√) 16.手部出血可用两手拇指同时压迫腕的尺动脉和挠动脉。(√) 17.手指或脚趾出血可用拇指、食指分别压迫手指或脚趾两侧的动脉。(√) 18.下肢出血可用拇指压住大腿根部跳动的股动脉。(√) 19.小腿出血可用一手固定膝关节正面,另一手拇指摸到胭窝处跳动的胭动脉, 用力压迫即可止血。(√) 20.压迫包扎法常用于一般的伤口出血。(√) 21.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任何四肢出血。(×) 22.填塞法的缺点是止血不够彻底且增加感染机会。(√) 23.现场可用铁丝代替止血带进行止血。(×) 24.止血带能有效地控制四肢出血,而且损伤最小。(×)
第一部分 理论练习题 第一套 一、判断题 1.心肺复苏术是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用的最初紧急措施。(√) 2.当病人牙关紧闭不能张口或口腔有严重损伤者可改用口对鼻人工呼吸。(√) 3.心肺复苏的内容包括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 4.心肺复苏的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比例为 30:2.(√) 6.胸外心脏按压的深度为 5cm,频率为 100 次/min.(√) 7.心肺复苏有效时,可见瞳孔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 8.对烧伤人员的急救应迅速扑灭伤员身上的火,尽快脱离火源。(√) 9.骨折固定的范围应包括骨折远近端的两个关节。(√) 10.面部出血用拇指压迫面动脉即可止血。(√) 11.头后部出血可用两只手的拇指压迫耳后与枕骨粗隆之间的枕动脉搏动处。 (√) 12.颈部出血可用大拇指压迫同侧气管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强烈搏动的 颈总动脉。(√) 13.上肢出血,可用四指压迫腋窝部搏动强烈的腋动脉。(√) 14.腋窝和肩部出血,可用拇指压迫同侧锁骨上窝中部的锁骨下动脉(√) 15.前臂出血,可用手指压迫上臂肱二头肌内侧的肱动脉。(√) 16.手部出血可用两手拇指同时压迫腕的尺动脉和挠动脉。(√) 17.手指或脚趾出血可用拇指、食指分别压迫手指或脚趾两侧的动脉。(√) 18.下肢出血可用拇指压住大腿根部跳动的股动脉。(√) 19.小腿出血可用一手固定膝关节正面,另一手拇指摸到腘窝处跳动的腘动脉, 用力压迫即可止血。(√) 20.压迫包扎法常用于一般的伤口出血。(√) 21.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任何四肢出血。(×) 22.填塞法的缺点是止血不够彻底且增加感染机会。(√) 23.现场可用铁丝代替止血带进行止血。(×) 24.止血带能有效地控制四肢出血,而且损伤最小。(×)
25.扎止血带时间越长越好。(×) 26.缚扎止血带松紧度要适宜,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准。(√) 27.在松止血带时,应快速松开。(×) 28.螺旋包扎法适用于头部、腕部·胸部及腹部等处的包扎。(√) 29.螺旋反折包扎法主要用于粗细不等的四肢受伤包扎。(√) 30."8”字形包扎法多用于关节处的包扎及锁骨骨折的包扎。(√) 31.三角巾包扎法适用于身体各部位。(√) 32.腹部外伤有内脏脱出时,要及时还纳。(×) 33.异物插人眼球时应立即将异物从眼球拔出。(×) 34.人员受伤后必须在原地检伤,实施包扎、止血、固定等救治后再搬运。(√) 35.呼吸心跳骤停者,应先行心肺复苏术,然后再搬运。(√) 二、单选题 1.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如发生人员骨折,其他人员应采用(C)的急救原则。 A.等待救护人员到来B.立即送往医院C.先固定后搬运 2.对前臂开放性损伤,大量出血时,上止血带的部位应在(B) A.前臂中上1/3处B.上臂中上1/3处C.上臂下1/3处 3.对小腿动脉出血,止血带的部位应在(A)。 A.大腿的中下1/3处B.大腿的中1/3处C.大腿上1/3处 4.有一物体扎人人员的身体中,此时救助者应如何处理(C)。 A.拔出扎人的物体B.拔出扎人的物体实施加压包扎C.固定扎人的物体后送 往医院 5.对脊椎骨折的病人,搬运时应采用(A)搬运。 A.硬板担架B.单人肩负法C.两个人一人抬头,一人抱脚的方法 6.有人触电导致呼吸停止、心脏停跳,此时在场人员应(B)。 A.迅速将伤员送往医院B.迅速做心肺复苏C.立即打急救电话,等待急救人 员赶到 7.腹部外伤,肠外溢时,现场处理原则为(C)。 A.将肠管送回腹腔,再用敷料盖住伤口B.直接用三角巾做全腹部包扎C.盖 上碗后再用三角巾包扎
25.扎止血带时间越长越好。(×) 26.缚扎止血带松紧度要适宜,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准。(√) 27.在松止血带时,应快速松开。(×) 28.螺旋包扎法适用于头部、腕部·胸部及腹部等处的包扎。(√) 29.螺旋反折包扎法主要用于粗细不等的四肢受伤包扎。(√) 30. "8”字形包扎法多用于关节处的包扎及锁骨骨折的包扎。(√) 31.三角巾包扎法适用于身体各部位。(√) 32.腹部外伤有内脏脱出时,要及时还纳。(×) 33.异物插人眼球时应立即将异物从眼球拔出。(×) 34.人员受伤后必须在原地检伤,实施包扎、止血、固定等救治后再搬运。(√) 35.呼吸心跳骤停者,应先行心肺复苏术,然后再搬运。(√) 二、单选题 1.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如发生人员骨折,其他人员应采用(C)的急救原则。 A.等待救护人员到来 B.立即送往医院 C.先固定后搬运 2.对前臂开放性损伤,大量出血时,上止血带的部位应在(B)。 A.前臂中上 1/3 处 B.上臂中上 1/3 处 C.上臂下 1/3 处 3.对小腿动脉出血,止血带的部位应在(A)。 A.大腿的中下 1/3 处 B.大腿的中 1/3 处 C.大腿上 1/3 处 4.有一物体扎人人员的身体中,此时救助者应如何处理(C)。 A.拔出扎人的物体 B.拔出扎人的物体实施加压包扎 C.固定扎人的物体后送 往医院 5.对脊椎骨折的病人,搬运时应采用( A)搬运。 A.硬板担架 B.单人肩负法 C.两个人一人抬头,一人抱脚的方法 6.有人触电导致呼吸停止、心脏停跳,此时在场人员应(B )。 A.迅速将伤员送往医院 B.迅速做心肺复苏 C.立即打急救电话,等待急救人 员赶到 7.腹部外伤,肠外溢时,现场处理原则为(C)。 A.将肠管送回腹腔,再用敷料盖住伤口 B.直接用三角巾做全腹部包扎 C.盖 上碗后再用三角巾包扎
8.进行心脏复苏时,病人的正确体位应为(A)。 A.仰卧位B.俯卧位C.侧卧位 9.踝关节扭伤,为防止皮下出血和组织肿胀,在早期应选用(C)。 A.局部按摩.B.红外线照射C.湿冷敷 10.创伤急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对室息或心跳呼吸刚停止不久的 病人应该(A)。 A.先复苏后搬运B.先送医院后处置C.先搬运后复苏 11,休克早期血压的变化是(B)。 A.收缩压下降,脉压差小B.收缩压升高,脉压差小C.收缩压正常,脉压差 12.对(B)损伤的伤员,不能用一人抬头、一人抱腿或人背的方法搬运 A.面部B.脊柱C.头部 13.正常人每分钟呼吸频率为(A)次。 A.16-20 B.10-15 C.20-25 14.现场急救应优先转运(B)。 A.己死亡的病人B.伤情严重但救治及时可以存活的伤员C.经救护后伤情 已基本稳定的伤员 15.创伤急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对出血病人应该(A) A,先止血后搬运B.先送医院后处置C.先搬运后止血 16.创伤急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对骨折病人应该(B)。 A.先搬运后止血B.先固定后搬运C.先送医院后处置 17.正常人两眼瞳孔是等大、等圆的,遇到光线能迅速(B) A.扩张变大B.收缩变小C.保持不变 18.采用胸外心脏按压术抢救伤员时,按压速率每分钟约(B)次。 A.50-60 B.80~100 C.6080 19.开放性气胸急救处理首先要(C)。 A.清创缝合术B.胸腔闭式引流C.用厚敷料封闭伤口 20.出血颜色鲜红,出血时常呈间歇状向外喷射,这是属于(B)出血。 A.静脉B.动脉C.毛细血管
8. 进行心脏复苏时,病人的正确体位应为(A)。 A.仰卧位 B.俯卧位 C.侧卧位 9.踝关节扭伤,为防止皮下出血和组织肿胀,在早期应选用( C)。 A.局部按摩.B.红外线照射 C.湿冷敷 10.创伤急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对窒息或心跳呼吸刚停止不久的 病人应该(A )。 A.先复苏后搬运 B.先送医院后处置 C.先搬运后复苏 11.休克早期血压的变化是(B)。 A.收缩压下降,脉压差小 B.收缩压升高,脉压差小 C.收缩压正常,脉压差 小 12.对(B )损伤的伤员,不能用一人抬头、一人抱腿或人背的方法搬运。 A.面部 B.脊柱 C.头部 13. 正常人每分钟呼吸频率为( A )次。 A. 16-20 B. 10-15 C. 20-25 14. 现场急救应优先转运( B )。 A.已死亡的病人 B.伤情严重但救治及时可以存活的伤员 C.经救护后伤情 已基本稳定的伤员 15.创伤急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对出血病人应该(A)。 A.先止血后搬运 B.先送医院后处置 C.先搬运后止血 16.创伤急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对骨折病人应该(B)。 A.先搬运后止血 B.先固定后搬运 C.先送医院后处置 17.正常人两眼瞳孔是等大、等圆的,遇到光线能迅速(B ) A.扩张变大 B.收缩变小 C.保持不变 18.采用胸外心脏按压术抢救伤员时,按压速率每分钟约(B )次。 A. 50~60 B. 80 ~ 100 C. 60 ~80 19.开放性气胸急救处理首先要(C)。 A.清创缝合术 B.胸腔闭式引流 C.用厚敷料封闭伤口 20.出血颜色鲜红,出血时常呈间歇状向外喷射,这是属于(B)出血。 A.静脉 B.动脉 C.毛细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