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 剩余 5、边际效用理论的运 用——消费者剩余 市场 (1)消费者剩余 价格 Consumer Surplus]定4 义:消费者剩余是消40 费者为消费某种商品3 而愿意付出的总价值 与他购买商品时实际 支出的差额。 (2)消费者剩余表示方法 几何图形表示法。可 用消费者需求曲线以 下、市场价格线之上 的面积表示 12345
5、边际效用理论的运 用——消费者剩余 ⑴ 消费者剩余 [Consumer Surplus] 定 义:消费者剩余是消 费者为消费某种商品 而愿意付出的总价值 与他购买商品时实际 支出的差额。 ⑵ 消费者剩余表示方法: 几何图形表示法。可 用消费者需求曲线以 下、市场价格线之上 的面积表示。 0P Q 1.0 2.0 3.0 4.0 5.0 1 2 3 4 5 3.5 4.5 市场 价格 消费者 剩余
·解析式表示法。 令反需求函数P=Q,价格为P时的消费者需求量为Q0 则消费者剩余为需求函数P=Q在0至Q0区间的定积分减 去P0与Q的乘积 f(o)do (3)在理解这一概念时要注意两点: ①消费者剩余并不是实际收入的增加,只是一种心理感觉。 ②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者剩余空间大
• 解析式表示法。 ⑶在理解这一概念时要注意两点: ①消费者剩余并不是实际收入的增加,只是一种心理感觉。 ②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者剩余空间大
第二节序数效用论者的基本分析 (序数效用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 ·序数效用( ordinal utility)论者在分析考察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均衡时,是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 论证了消費者均衡条件,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深入 地阐述需求曲线的经济意义。因此,我们先要学习一些预 备知识。 关于偏好的假定 消费偏好的概 ·所谓偏好,就是爱好或喜欢的意思 序数效用论者认为:对于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消费者的 偏好程度是有差别的,正是这种偏好程度的差别,反映了 消费者对这些不同的商品组合的效用水平的评价
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者的基本分析 (序数效用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 • 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论者在分析考察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均衡时,是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 论证了消费者均衡条件,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深入 地阐述需求曲线的经济意义。因此,我们先要学习一些预 备知识。 一、关于偏好的假定 1、消费偏好的概念: • 所谓偏好,就是爱好或喜欢的意思。 • 序数效用论者认为:对于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消费者的 偏好程度是有差别的,正是这种偏好程度的差别,反映了 消费者对这些不同的商品组合的效用水平的评价
2、消费者偏好假定 (1)偏好的完整性。对于任何两个商品组合A和B,消费者总是 可以作出,而且也只能作出以下三种判断中的一种:对A 的偏好大于对B的偏好;对B的偏好大于对A的偏好;对A 和B的偏好相同。即消费者总是可以比较和排列所给出的 不同商品的组合。 (2)偏好的可传递性。如果消费者对A的偏好大于B,对B的偏 好大于对C的偏好,那么,在A,C这两个组合中,必有对 A的偏好大于C (3)偏好的非饱和性。如果两个商品组合的区别仅在于其中 种商品的数量不相同,那么,消费者总是偏好含有这种商 品数量较多的那个商品组合 (5支钢笔,6支铅笔)>(4支钢笔,6支铅笔)
2、消费者偏好假定 ⑴偏好的完整性。对于任何两个商品组合A和B,消费者总是 可以作出,而且也只能作出以下三种判断中的一种:对A 的偏好大于对B的偏好;对B的偏好大于对A的偏好;对A 和B的偏好相同。即消费者总是可以比较和排列所给出的 不同商品的组合。 ⑵偏好的可传递性。如果消费者对A的偏好大于B,对B的偏 好大于对C的偏好,那么,在A,C这两个组合中,必有对 A的偏好大于C。 ⑶偏好的非饱和性。如果两个商品组合的区别仅在于其中一 种商品的数量不相同,那么,消费者总是偏好含有这种商 品数量较多的那个商品组合。 (5支钢笔,6支铅笔)> (4支钢笔,6支铅笔)
·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偏好的这三个基本的假设条件(又 被称为消费者理论的“公理”)。 ·注意:偏好不取决于商品的价格,也不取决于收入,只取 决于消费者对商品的喜爱与不喜爱的程度
• 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偏好的这三个基本的假设条件(又 被称为消费者理论的“公理”)。 • 注意:偏好不取决于商品的价格,也不取决于收入,只取 决于消费者对商品的喜爱与不喜爱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