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谱分析枝木及相关仪器 页 习题 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愿 一、名词解释 1.激发光谱 2.荧光光谱 3.光谱分析 4.吸收光谱 5.发射光谱 6.摩尔吸光系数(E) 7.分光光度计 8.荧光 9.朗伯-比尔定律 10.单色器 11.吸收池 12.外光电效应 13.内光电效应 14.光电管 15,光电倍增管 16.光电二极管阵列 17.光电池 18.电荷耦合器件 19.波长准确度 20.波长重复性 21.光度准确度 22.光度线性范围 23.分辨率 24光谱带宽 25.杂散光
1 第四章 光谱分析技术及相关仪器 首 页 习 题 习题参考答案 习 题 名词解释 选择题 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激发光谱 2.荧光光谱 3.光谱分析 4.吸收光谱 5.发射光谱 6.摩尔吸光系数(ε) 7.分光光度计 8.荧光 9.朗伯-比尔定律 10.单色器 11.吸收池 12.外光电效应 13.内光电效应 14.光电管 15.光电倍增管 16.光电二极管阵列 17.光电池 18.电荷耦合器件 19.波长准确度 20.波长重复性 21.光度准确度 22.光度线性范围 23.分辨率 24.光谱带宽 25.杂散光
26.基线稳定度 27.基线平直度 28.原子化器 29.特征浓度 30.检出限 31.原子发射光谱法 32.摄谱仪 33.光电直读光谱仪 34.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 二、选择题 【A型题】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最佳答案)。 1.下述哪种方法是由外层电子跃迁引起的() A.原子发射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 B.原子发射光谱和核磁共振谱 C.红外光谱和Raan光谱 D.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E.原子吸收光谱和原子发射光谱 2。下述的两种方法同属于放射光谱的是() A.原子发射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谐 B.原子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 C.红外光谱和质谱 D.原子发射光谱和荧光光谱 E。原子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谱 3。与火焰原子吸收法相比,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特点有() A.灵敏度低但重现性好 B.基体效应大但重现性好 C,样品量大但检出限低 D.物理干扰多但原子化效率高 E.物理干扰多但原子化效率低 4。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吸光度与待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而进行分析检测的,即气态原子对光的吸收 符合() A.多普勒效应 B.光电效应
2 26.基线稳定度 27.基线平直度 28.原子化器 29.特征浓度 30.检出限 31.原子发射光谱法 32.摄谱仪 33.光电直读光谱仪 34.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 二、选择题 【A 型题】 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最佳答案)。 1. 下述哪种方法是由外层电子跃迁引起的( ) A.原子发射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 B.原子发射光谱和核磁共振谱 C.红外光谱和 Raman 光谱 D.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E.原子吸收光谱和原子发射光谱 2. 下述的两种方法同属于放射光谱的是( ) A.原子发射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 B.原子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 C.红外光谱和质谱 D.原子发射光谱和荧光光谱 E.原子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谱 3. 与火焰原子吸收法相比,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特点有( ) A.灵敏度低但重现性好 B.基体效应大但重现性好 C.样品量大但检出限低 D.物理干扰多但原子化效率高 E.物理干扰多但原子化效率低 4.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吸光度与待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而进行分析检测的,即气态原子对光的吸收 符合( ) A.多普勒效应 B.光电效应
C,朗伯-比尔定律 D.乳剂特性曲线 E.波粒二象性 5。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可进行分析的是() A.定性、半定量和定量 B.高含量 C.结构 D.能量 E,组成 6。光学分析法中使用到电磁波谱,其中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 A.10nm~400nm B.400nm~750nm C.0.75nm~2.5m D.0.1nm~100cm E.750nm-2000nm 7.辐射能作用于粒子(原子、分子或离子)后,粒子选择性地吸收某些频率的辐射能,并从低能态(基 态)跃迁至高能态(激发态),这种现象称为() A.折射 B.发射 C.吸收 D.散射 E.透射 8.棱镜或光栅可作为() A.滤光元件 B.聚焦元件 C.分光元件 D.感光元件 E.藏光元件 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光源、单色器、检测器和() 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B.空心阴极灯 C.原子化器 D.辐射源 E。钨灯
3 C.朗伯-比尔定律 D.乳剂特性曲线 E.波粒二象性 5.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可进行分析的是( ) A.定性、半定量和定量 B.高含量 C.结构 D.能量 E.组成 6. 光学分析法中使用到电磁波谱, 其中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 ) A. 10nm~400nm B. 400nm~750nm C. 0.75nm~2.5mm D. 0.1nm~100cm E. 750nm~2000nm 7. 辐射能作用于粒子(原子、分子或离子)后, 粒子选择性地吸收某些频率的辐射能, 并从低能态(基 态)跃迁至高能态(激发态), 这种现象称为( ) A.折射 B.发射 C.吸收 D.散射 E.透射 8. 棱镜或光栅可作为( ) A.滤光元件 B.聚焦元件 C.分光元件 D.感光元件 E.截光元件 9.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光源、单色器、检测器和( ) 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B.空心阴极灯 C.原子化器 D.辐射源 E.钨灯
10.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成分分析方法,可对六十多种金属和某些非金属元素进行定量测定,它广 泛用于下述定量测定中的() A.低含量元素 B.元素定性 C.高含量元素 D.极微量元素 E.微量元素 11.分子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A.电子的发射 B.电子相对于原子核的运动以及核间相对位移引起的振动和转动 C.质子的运动 D.离子的运动 E.分子的运动 12.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和分子荧光分析分别利用的是() A.原子内层电子和分子内层电子跃迁 B.原子核和分子内层电子跃迁 C.原子外层电子和分子外层电子跃迁 D.原子外层电子和分子振动跃迁 E.原子内层电子和分子振动跃迁 13.下列有关双波长光度分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合理选择波长,可获得待测组份和参比组份的吸光度差△A,能有效地扣除待测成份以外的背 景吸收 B。可有效扣除混浊溶液背景吸收 C.由于记录的是两个波长信号的信号差,因此不受光源电压和外部电源变化的影响 D.可用于追踪化学反应 E.用于计算的吸光度为两个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之差 14.将下列四种光源的蒸发温度由低到高排序,排序正确的是() A.直流电弧-低压交流电弧-火花-ICP B.ICP-火花-低压交流电弧-直流电弧 C.火花-低压交流电弧-直流电弧-ICP D.低压交流电弧-火花-直流电弧-ICP E.火花-直流电弧-低压交流电弧-ICP 15.在经典AES分析中,蒸发温度最高的光源是() A.直流电弧
4 10.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成分分析方法, 可对六十多种金属和某些非金属元素进行定量测定, 它广 泛用于下述定量测定中的( ) A.低含量元素 B.元素定性 C.高含量元素 D.极微量元素 E.微量元素 11. 分子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 A.电子的发射 B.电子相对于原子核的运动以及核间相对位移引起的振动和转动 C.质子的运动 D.离子的运动 E.分子的运动 12.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和分子荧光分析分别利用的是( ) A.原子内层电子和分子内层电子跃迁 B.原子核和分子内层电子跃迁 C.原子外层电子和分子外层电子跃迁 D.原子外层电子和分子振动跃迁 E.原子内层电子和分子振动跃迁 13. 下列有关双波长光度分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合理选择波长,可获得待测组份和参比组份的吸光度差 ΔA,能有效地扣除待测成份以外的背 景吸收 B.可有效扣除混浊溶液背景吸收 C.由于记录的是两个波长信号的信号差,因此不受光源电压和外部电源变化的影响 D.可用于追踪化学反应 E.用于计算的吸光度为两个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之差 14. 将下列四种光源的蒸发温度由低到高排序,排序正确的是( ) A.直流电弧-低压交流电弧-火花-ICP B.ICP-火花-低压交流电弧-直流电弧 C.火花-低压交流电弧-直流电弧-ICP D.低压交流电弧-火花-直流电弧-ICP E.火花-直流电弧-低压交流电弧- ICP 15. 在经典 AES 分析中,蒸发温度最高的光源是( ) A.直流电弧
B.交流电弧 C.火花 D.火焰 E.ICP 16.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 A.灯电流 B.灯电压 C.阴极温度 D.压力 E内充气体的性质 17.采用调制的空心阴极灯主要是为了() A,延长灯寿命 B.克服火焰中的干扰谱线 C.防止光源谱线变宽 D,扣除背景吸收 E.扩宽光源的适用波长范围 18.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如灯中有连续背景发射,宜采用的措施是() A.减小狭缝 B.用纯度较高的单元素灯 C.另选测定波长 D.用化学方法分离 E.提纯样品 19.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A.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 B。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了 C.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 D.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 E.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分子 20.质量浓度为0.1g/mL的Mg在某原子吸收光谱仪上测定时,得吸光度为0.178,结果表明该元素在 此条件下的1%吸收灵敏度为() A.0.0000783 B.0.562 C.0.00244 D.0.00783
5 B.交流电弧 C.火花 D.火焰 E.ICP 16. 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 ) A.灯电流 B.灯电压 C.阴极温度 D.压力 E.内充气体的性质 17.采用调制的空心阴极灯主要是为了( ) A.延长灯寿命 B.克服火焰中的干扰谱线 C.防止光源谱线变宽 D.扣除背景吸收 E.扩宽光源的适用波长范围 18.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如灯中有连续背景发射,宜采用的措施是( ) A.减小狭缝 B.用纯度较高的单元素灯 C.另选测定波长 D.用化学方法分离 E.提纯样品 19.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 A.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 B.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 C.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 D.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 E.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分子 20.质量浓度为 0.1g/mL 的 Mg 在某原子吸收光谱仪上测定时,得吸光度为 0.178,结果表明该元素在 此条件下的 1% 吸收灵敏度为( ) A.0.0000783 B.0.562 C.0.00244 D.0.00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