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政 2、人事劳动和社会劳动保险 3、安全生产 人口与计划生育 5、民族宗教 6、残疾人事业 政法 1、公安 、检察 审判 4、司法行政 文化教育 1、教育 2、体育 3、文化艺术 4、科学技术 5、科学技术协会 6、档案 史志编纂 医药卫生 1、医药卫生 2、县人民医院
1、民政 2、人事劳动和社会劳动保险 3、安全生产 4、人口与计划生育 5、民族宗教 6、残疾人事业 政法 1、公安 2、检察 3、审判 4、司法行政 文化教育 1、教育 2、体育 3、文化艺术 4、科学技术 5、科学技术协会 6、档案 7、史志编纂 医药卫生 1、医药卫生 2、县人民医院
3、疾病预防控制 妇女儿童保健 5、公共卫生监督管理 6、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乡镇发展概貌 1、城关镇 2、三合镇 3、梁家寺东乡族乡 、陈家集乡 5、三十里铺镇 6、马家堡镇 7、罗家集乡 8、买家集镇 9、新营乡 10、新庄乡 11、松鸣镇 12、达浪乡 13、卜家庄乡 省州驻和企业 1、烟草专卖局 2、盐务局
3、疾病预防控制 4、妇女儿童保健 5、公共卫生监督管理 6、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乡镇发展概貌 1、城关镇 2、三合镇 3、梁家寺东乡族乡 4、陈家集乡 5、三十里铺镇 6、马家堡镇 7、罗家集乡 8、买家集镇 9、新营乡 10、新庄乡 11、松鸣镇 12、达浪乡 13、卜家庄乡 省州驻和企业 1、烟草专卖局 2、盐务局
3、公路段 4、石油销售公司 年度人物(以中央部委、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颁发为序) 重要文献辑存 1、县委 2、县政府 3、主要报刊刊登 受表彰的先进单位(以中央部委、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颁发为序)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 1、2011年行政区划表; 2、2011年和政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占全州、全省比重; 3、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与速度指标; 4、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 5、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例及效益指标; 6、2011年和政生产总值项目构成; 7、2011年和政各乡镇人口 8、2011年财政收入情况; 9、2011年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情况。 特记 1、三合镇杨家村土地管理 2、三十里铺镇林下经济 3、马家堡镇农贸市场建设
3、公路段 4、石油销售公司 年度人物(以中央部委、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颁发为序) 重要文献辑存 1、县委 2、县政府 3、主要报刊刊登 受表彰的先进单位(以中央部委、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颁发为序)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 1、2011 年行政区划表; 2、2011 年和政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占全州、全省比重; 3、201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与速度指标; 4、201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 5、201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例及效益指标; 6、2011 年和政生产总值项目构成; 7、2011 年和政各乡镇人口; 8、2011 年财政收入情况; 9、2011 年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情况。 特记 1、 三合镇杨家村土地管理 2、 三十里铺镇林下经济 3、 马家堡镇农贸市场建设
4、买家集镇创启农业生态园 5、住建局滴珠山公园扩建、松鸣生态园、和合大道建设 6、管委会古动物化石保护馆建设 7、林业局大果榛子引进 8、“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以下所有“联村联户、为 民富民”活动简称“双联”活动)
4、 买家集镇创启农业生态园 5、 住建局滴珠山公园扩建、松鸣生态园、和合大道建设 6、 管委会古动物化石保护馆建设 7、 林业局大果榛子引进 8、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以下所有“联村联户、为 民富民”活动简称“双联”活动)
概况 【历史沿革】和政,古为羌戎之地。秦统一六国后,属陇西郡枹 罕县,汉属陇西郡大夏县。东晋明帝太宁三年(325年),前凉张骏 政权在县境内设置了金剑县,治金纽城(又名金柳城,今三合镇蒿 支沟口)。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金剑城属枹罕镇。太和十 六年(492年),属河州大夏县。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 史之乱”爆发,吐蕃乘驻守在河陇地区的唐军东撤平乱、防务空虚 之机于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攻占河州,懿宗咸通四年(863年) 在今和政地区筑香子城(即今旧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 王韶率军攻取河州,置宁河寨,属河州管辖。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 年)升宁河寨为宁河县。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宁河为金所 占,属临洮路管辖。金宣宗贞祐四年(1216年),属西平节度使管 辖。金哀宗正大四年(1227年),河州为成吉思汗攻占,宁河遂成 为蒙古军队屯驻之地,属河州路管辖。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年) 仍设宁河县;洪武八年筑宁河城(今县城),废香子城。洪武三十 年(1398年)废宁河县,设守御千户所,属河州卫管辖。明世宗 嘉靖十年(1531年)设和政驿,和政之名自此始。清代沿袭未变, 民国18年(1929年)从临夏县析置,设临夏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 政县,县治宁河堡(今和政县城关镇),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 由临夏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由第五
概 况 【历史沿革】和政,古为羌戎之地。秦统一六国后,属陇西郡枹 罕县,汉属陇西郡大夏县。东晋明帝太宁三年(325 年),前凉张骏 政权在县境内设置了金剑县,治金纽城(又名金柳城,今三合镇蒿 支沟口)。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 年),金剑城属枹罕镇。太和十 六年(492 年),属河州大夏县。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 年),“安 史之乱”爆发,吐蕃乘驻守在河陇地区的唐军东撤平乱、防务空虚 之机于代宗宝应元年(762 年)攻占河州,懿宗咸通四年(863 年) 在今和政地区筑香子城(即今旧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 年), 王韶率军攻取河州,置宁河寨,属河州管辖。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 年)升宁河寨为宁河县。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 年),宁河为金所 占,属临洮路管辖。金宣宗贞祐四年(1216 年),属西平节度使管 辖。金哀宗正大四年(1227 年),河州为成吉思汗攻占,宁河遂成 为蒙古军队屯驻之地,属河州路管辖。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 年) 仍设宁河县;洪武八年筑宁河城(今县城),废香子城。洪武三十 一年(1398 年)废宁河县,设守御千户所,属河州卫管辖。明世宗 嘉靖十年(1531 年)设和政驿,和政之名自此始。清代沿袭未变。 民国 18 年(1929 年)从临夏县析置,设临夏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 政县,县治宁河堡(今和政县城关镇),民国二十三年(1934 年), 由临夏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民国三十二年(1943 年),由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