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统计局关于2009年四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统计公报 四平市统计局 2009年,四平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努力克服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 严重冲击,克难攻坚、锐意进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增长、保民 生、保稳定”为主线,坚持工业立市和项目带动战略,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 质量和效益,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了经济的较快 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综 合 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 增长19.0%,“十一五”以来,四平市国民经济始终保持18%以上的较快增长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0.6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261亿元,增长34.骗%;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7亿元,增长17.0%。人均生产 总值达20697元,比上年增长17.3%。经济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2.5%:34.8%:32.7%变为今年的25.8%:39.9%: 34.3%。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9%,比上年下降16.7个百分点,第 二产业贡献率为62.4%,比上年上升20.7个百分点,工业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强, 对四平市经济的拉动作用加大;第三产业贡献率为30.7%,比上年下降4个百分 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降低16.05% 图12005年-2009年四平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全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达43.4亿元, 比上年增长15.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21.4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市区 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达22.2亿元,比上年增长9.9%,市区地方财政收入达 8.4亿元,比上年增长13.2% 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支出完成90.8亿元,比上年增长27.0%。市区财政支出 完成27.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在市区财政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2.5
四平市统计局关于 2009 年四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统计公报 四平市统计局 2009 年,四平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努力克服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 严重冲击,克难攻坚、锐意进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增长、保民 生、保稳定”为主线,坚持工业立市和项目带动战略,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 质量和效益,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了经济的较快 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综 合 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00.3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 增长 19.0%,“十一五”以来,四平市国民经济始终保持 18%以上的较快增长。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180.6 亿元,增长 4.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261 亿元,增长 34.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217 亿元,增长 17.0%。人均生产 总值达 20697 元,比上年增长 17.3%。经济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一、二、三产 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 32.5%:34.8%:32.7%变为今年的 25.8%: 39.9%: 34.3%。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6.9%,比上年下降 16.7 个百分点,第 二产业贡献率为 62.4%,比上年上升 20.7 个百分点,工业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强, 对四平市经济的拉动作用加大;第三产业贡献率为 30.7%,比上年下降 4 个百分 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降低 16.05%。 图 1 2005 年-2009 年四平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全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达 43.4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5.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 21.4 亿元,比上年增长 22.7%。市区 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达 22.2 亿元,比上年增长 9.9%,市区地方财政收入达 8.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2%。 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支出完成 90.8 亿元,比上年增长 27.0%。市区财政支出 完成 27.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6%。在市区财政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 2.5
亿元,增长72.8%;教育支出4.7亿元,增长16.9%:科学技术支出990万元,下 降61.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6亿元,增长5.2%;医疗卫生支出1.8亿元, 增长51.9%。 图22005年-2009年全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 市场物价呈下降态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5%,八项分类指数 呈“五升三降”的特征,食品价格上涨0.8%,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2.1%,衣 着类价格下降12.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 品类价格上涨1.1%,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4.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 格上涨3.5%,居住类价格上涨4.7%。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0.2%,原材料燃料动 力价格下降2.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2%。 表1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2008年为100) 位:% 指 标 2009年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99.5 食品 100.8 烟酒及用品 102.1 衣着
亿元,增长 72.8%;教育支出 4.7 亿元,增长 16.9%;科学技术支出 990 万元,下 降 61.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8.6 亿元,增长 5.2%;医疗卫生支出 1.8 亿元, 增长 51.9%。 图 2 2005 年-2009 年全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 市场物价呈下降态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 0.5%,八项分类指数 呈“五升三降”的特征,食品价格上涨 0.8%,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 2.1%,衣 着类价格下降 12.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 0.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 品类价格上涨 1.1%,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 4.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 格上涨 3.5%,居住类价格上涨 4.7%。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 0.2%,原材料燃料动 力价格下降 2.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 1.2%。 表 1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 2008 年为 100) 单 位:% 指 标 2009 年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食品 烟酒及用品 衣着 97.7 99.5 100.8 102.1 87.4
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 交通和通讯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3.5 居住 104.7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农 业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70.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5.6 万公顷,增长8.6%;玉米播种面积61.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6万公顷,增长 14.2%;水稻播种面积5.9万公顷,与上年持平;大豆播种面积1.6万公顷,比 上年减少1.1万公顷,下降40.8% 全年粮食产量55.5万吨,比上年减产138.5万吨,下降20.0%,其中玉米 产量487.2万吨,减产115.5万吨,下降19.2%;水稻产量53.2万吨,减产7万 吨,下降11.4%。 图3 2005年—2009年粮食产量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 增长7.2%。其中,农业产值111.5亿元,比上年下降11.9%;林业产值2.2亿元, 比上年下降35.5%:牧业产值214.3亿元,比上年增长20.0%;渔业产值0.6亿 元,比上年增长93.4%。 表2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指标 单位 2009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总产量 万吨 555.5 20.0 蔬菜总产量 114.4 0.7
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 交通和通讯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居住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99.8 101.1 95.1 103.5 104.7 99.8 农 业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 70.6 万公顷,比上年增加 5.6 万公顷,增长 8.6%;玉米播种面积 61.1 万公顷,比上年增加 7.6 万公顷,增长 14.2%;水稻播种面积 5.9 万公顷,与上年持平;大豆播种面积 1.6 万公顷,比 上年减少 1.1 万公顷,下降 40.8%。 全年粮食产量 555.5 万吨,比上年减产 138.5 万吨,下降 20.0%,其中玉米 产量 487.2 万吨,减产 115.5 万吨,下降 19.2%;水稻产量 53.2 万吨,减产 7 万 吨,下降 11.4%。 图 3 2005 年—2009 年粮食产量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335.2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 增长 7.2%。其中,农业产值 111.5 亿元,比上年下降 11.9%;林业产值 2.2 亿元, 比上年下降 35.5%;牧业产值 214.3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0%;渔业产值 0.6 亿 元,比上年增长 93.4%。 表 2 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指标 单位 2009 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总产量 万吨 555.5 -20.0 蔬菜总产量 万吨 114.4 0.7
肉类总产量 万吨 130.1 21.3 鲜蛋总产量 54.7 3.4 牛奶总产量 24.3 16.8 水产品总产量万吨 0.5 出栏生猪 万头 838.5 出栏家禽万只 14123 29.7 全市猪、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399.9万头、302.2万头、207.7万只, 分别比上年增长22.7%、12.2%、5.6%。随着畜禽饲养量的增多,畜产品产量也 增加较多,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30.1万吨,比上年增长21.3%。猪、牛、羊肉产 量分别为73.0万吨、23万吨、1.8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3.1%、8.4%、5.9% 禽蛋产量54.7万吨,比上年增长3.4%;牛奶产量24.3万吨,比上年增长16. 水产品产量5006吨,比上年增长0.9%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加强。全市农业机械 总动力达213.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7%。拖拉机保有量74743台,比上年增 长10.4%。农用运输车9970台,比上年增长12.2%。机电井15027眼,比上年增 长9.2%。农用水泵74349台,比上年下降1.6%。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机电灌溉 面积分别达到179370公顷和136480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2.2%和2.9%。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50.3亿 元,比上年增长33.1%,其中国有企业增长0.2%;集体企业增长14.5%;股份制 企业增长41.9%;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4.2%。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 增长42.4%;重工业增长35.4%。 表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指 标 2009年比上年增长% 工业增加值 250.3 33.1 轻工业 42.4 重工业 154.5 35.4 其中:国有企业 股份制企业 178.5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 64.3 58.3
肉类总产量 万吨 130.1 21.3 鲜蛋总产量 万吨 54.7 3.4 牛奶总产量 万吨 24.3 16.8 水产品总产量 万吨 0.5 0.9 出栏生猪 万头 838.5 22.4 出栏家禽 万只 14123 29.7 全市猪、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 1399.9 万头、302.2 万头、207.7 万只, 分别比上年增长 22.7%、12.2%、5.6%。随着畜禽饲养量的增多,畜产品产量也 增加较多,全年肉类总产量达 130.1 万吨,比上年增长 21.3%。猪、牛、羊肉产 量分别为 73.0 万吨、23 万吨、1.8 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 23.1%、8.4%、5.9%。 禽蛋产量 54.7 万吨,比上年增长 3.4%;牛奶产量 24.3 万吨,比上年增长 16.8%; 水产品产量 5006 吨,比上年增长 0.9%。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加强。全市农业机械 总动力达 213.4 万千瓦,比上年增长 9.7%。拖拉机保有量 74743 台,比上年增 长 10.4%。农用运输车 9970 台,比上年增长 12.2%。机电井 15027 眼,比上年增 长 9.2%。农用水泵 74349 台,比上年下降 1.6%。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机电灌溉 面积分别达到 179370 公顷和 136480 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 2.2%和 2.9%。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9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 250.3 亿 元,比上年增长 33.1%,其中国有企业增长 0.2%;集体企业增长 14.5%;股份制 企业增长 41.9%;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 34.2%。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 增长 42.4%;重工业增长 35.4%。 表 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指 标 2009 年 比上年增长% 工业增加值 250.3 33.1 轻工业 95.8 42.4 重工业 154.5 35.4 其中:国有企业 18.6 0.2 股份制企业 178.5 41.9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 64.3 58.3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8.2 45.0 医药制造业 4.4 34.9 图4 2005年-2009年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384户,占全市总户数的83.8%,拥有资产266 亿元,占全市62.4%;实现增加值176.7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70.6%, 增加值增长速度达到50.9%,实现利税27.9亿元,占全市的66.6%,其中:实现 利润18.4亿元,同比增长110.3%。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达到665亿元,同比增长37.49%;产销率达 98.0%;实现利润总额26.3亿元,同比增长73.6%;实现利税总额41.9亿元, 同比增长45.1%;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86.9%,高于同期50.4个百分点。 市政府“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农产品深加工制造业、机械加工制造配套业, 能源、冶金、化工、建材、医药、食品、轻纺、电子等十大优势产业,2009年 共创增加值242.8亿元,同比增长33.2%,其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7%,成 为左右全市工业经济的主导力量。 表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09年 比上年增长(%) 原煤 402000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843843 14.5 食用植物油 196366 饮料酒 千升 443218 26.2 化学纤维 4675 6.0 机制纸板 199350 30.4 硫酸 吨吨吨吨吨 154634 190928 94.5 中成药 18732 合成洗涤剂 133082 服装 万件 345 378.8 吨 5296733 平板玻璃 重量箱 3316079 -45.2 粗钢 吨 1853924 94.4 吨 1957886 47.3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4.3 -5.7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8.2 45.0 医药制造业 4.4 34.9 图 4 2005 年-2009 年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 384 户,占全市总户数的 83.8%,拥有资产 266 亿元,占全市 62.4%;实现增加值 176.7 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 70.6%, 增加值增长速度达到 50.9%,实现利税 27.9 亿元,占全市的 66.6%,其中:实现 利润 18.4 亿元,同比增长 110.3 %。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达到 665 亿元,同比增长 37.4%;产销率达 98.0%;实现利润总额 26.3 亿元,同比增长 73.6%;实现利税总额 41.9 亿元, 同比增长 45.1%;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 286.9%,高于同期 50.4 个百分点。 市政府“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农产品深加工制造业、机械加工制造配套业, 能源、冶金、化工、建材、医药、食品、轻纺、电子等十大优势产业,2009 年 共创增加值 242.8 亿元,同比增长 33.2%,其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 97%,成 为左右全市工业经济的主导力量。 表 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09 年 比上年增长(%) 原煤 吨 402000 0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843843 -14.5 食用植物油 吨 196366 83.9 饮料酒 千升 443218 26.2 化学纤维 吨 4675 -6.0 机制纸板 吨 199350 30.4 硫酸 吨 154634 99.9 烧碱 吨 190928 94.5 中成药 吨 18732 56.7 合成洗涤剂 吨 133082 3.2 服装 万件 345 378.8 水泥 吨 5296733 7.2 平板玻璃 重量箱 3316079 -45.2 粗钢 吨 1853924 94.4 钢材 吨 1957886 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