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细胞分化 CELL DIFFERENTIATION
在个体发育(ontogeny)中,细胞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differentiation)。细胞分 化不仅发生在胚胎发育中,而是在一生都进行着,以补充衰老和死亡的细胞,如: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为不同血细胞的细胞 分化过程。 个体发育是指一个新个体从产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对两性生殖的生物来说,新个体始于两性配子(精子和卵子)的结 合一受精(fertilization)。卵子受精后启动发育程序,形成一个新个体的过程叫做胚胎发育(embryogenesis)。胚胎发 育包括受精、卵裂(cleavage)、原肠胚形成(gastrulation)、神经胚形成(neurulation)、器官形成(organogenesis) 等几个主要的发育阶段,许多动物还必须经过胚后发育阶段一变态(metamorphosis),才能发育为成体。 第一节受精与胚胎发育 一、精子和卵的结构 在动物中精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后形成四个精细胞[1],精细胞经过精子形成(spermiogenesis)的变态发育过程,排 除大部分细胞质,内部发生一系列变化,成为精子。成熟的精子(spermatozoon)形似蝌蚪,分头、尾两部(图14-1)。头内 有一个高度浓缩的细胞核,核的前23有顶体覆盖(图14-2)。顶体实质上是一个很大的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如顶体 蛋白酶、透明质酸酶、酸性磷酸酶等。在受精时,精子释放顶体酶消化卵子外面的结构,进入卵内。精于尾部又称鞭毛 (flagellum),是精于的运动装置。尾部可分为颈段、中段、主段和末段四部分。颈段很短,其内有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 其他三段内的主要结构是由中心粒发出的轴丝,由9+2排列的微管组成。中段短,在轴丝外包有线粒体鞘,为鞭毛的运动提 供能量。主段长,没有线粒体鞘,代之以纤维鞘。末段短,仅有轴丝。个别动物如介壳虫的精子没有鞭毛
在个体发育(ontogeny)中,细胞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differentiation)。细胞分 化不仅发生在胚胎发育中,而是在一生都进行着,以补充衰老和死亡的细胞,如: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为不同血细胞的细胞 分化过程。 个体发育是指一个新个体从产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对两性生殖的生物来说,新个体始于两性配子(精子和卵子)的结 合——受精(fertilization)。卵子受精后启动发育程序,形成一个新个体的过程叫做胚胎发育(embryogenesis)。胚胎发 育包括受精、卵裂(cleavage)、原肠胚形成(gastrulation)、神经胚形成(neurulation)、器官形成(organogenesis) 等几个主要的发育阶段,许多动物还必须经过胚后发育阶段——变态(metamorphosis),才能发育为成体。 第一节 受精与胚胎发育 一、精子和卵的结构 在动物中精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后形成四个精细胞[1],精细胞经过精子形成(spermiogenesis)的变态发育过程,排 除大部分细胞质,内部发生一系列变化,成为精子。成熟的精子(spermatozoon)形似蝌蚪,分头、尾两部(图 14-1)。头内 有一个高度浓缩的细胞核,核的前 2/3 有顶体覆盖(图 14-2)。顶体实质上是一个很大的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如顶体 蛋白酶、透明质酸酶、酸性磷酸酶等。在受精时,精子释放顶体酶消化卵子外面的结构,进入卵内。精于尾部又称鞭毛 (flagellum),是精于的运动装置。尾部可分为颈段、中段、主段和末段四部分。颈段很短,其内有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 其他三段内的主要结构是由中心粒发出的轴丝,由 9+2 排列的微管组成。中段短,在轴丝外包有线粒体鞘,为鞭毛的运动提 供能量。主段长,没有线粒体鞘,代之以纤维鞘。末段短,仅有轴丝。个别动物如介壳虫的精子没有鞭毛
End piece n Tail Axoneme Mitochondria Mid- Centriole. piece Neck Nucleus Plasma Sperm membrane head Acrosomal vesicle 图14-1精子的结构模式图 N AS AS by Cella N 2 图14-2绍鸭精子头部的纵切(左)和横切(右)A:顶体;AS:顶体突起;N:细胞核
图 14-1 精子的结构模式图 图 14-2 绍鸭精子头部的纵切(左)和横切(右)A:顶体;AS:顶体突起;N:细胞核
大多数动物的卵是一个大型的单个细胞,贮存有大量的营养供胚胎发育所用。卵的直径在人和海胆中约为0.1m,鱼 类和两栖类中约为1-2m,鸟类中可以达到几厘米甚至十几厘米。卵的细胞质中富含蛋白质、脂类和多糖的营养成分称为 卵黄(yk),它们通常存在于卵黄颗粒中,有的种类中卵黄颗粒外还有膜包围。在体外孵化的种类中卵黄的体积可达卵的 95%以上。 卵的外面具有外被(cot),其成分主要是糖蛋白,是由卵细胞或其它细胞分泌的。在哺乳动物中这种外被叫做透明带 (zona pellucida),其作用是保护卵子,阻止异种精子进入。许多卵的透明带下面(皮质部,cortex)还有一层分泌性的囊 泡,称为皮层颗粒(cortical granules),受精时以外排的方式释放皮层颗粒能引起透明带结构变化,形成受精膜,阻止其它 精子进入。 卵细胞实际上是停留在第一次或第二次减数分裂阶段的卵母细胞,直到受精以后,才完成减数分裂,并释放极体。人类 从卵巢排出的卵子处于第二次成熟分裂的中期,在受精时才完成第二次分裂。若未受精,则于排卵后12-24小时退化。 二、受精 受精包括精子的获能(capacitation)、顶体反应(acrosome reaction)、皮层反应(cortical reaction)、原核形成和 融合等过程(图14-3)。 刚排出的精子虽有运动能力,但不能穿过卵子的放射冠和透明带,只有接受雌性生殖道的分泌物(获能因子),才具有 受精能力,这种作用称为精子获能。在体外条件下,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高密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s)、氨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孕酮、钙离子载体(A23187)、ZP3、CO2等均可促进精子获能。获 能后精子表面阻止受精的附睾蛋白和精浆蛋白被除去或改变,质膜胆固醇流失,与卵子结合的受体暴露。获能期间,钙通道 被激活、耗氧量和糖酵解明显增加,pH升高,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导致胞内CAMP含量升高,蛋白激酶A活化,精子活力 增加,顶体酶原转化为有活性的顶体酶
大多数动物的卵是一个大型的单个细胞,贮存有大量的营养供胚胎发育所用。卵的直径在人和海胆中约为 0.1mm,鱼 类和两栖类中约为 1-2mm,鸟类中可以达到几厘米甚至十几厘米。卵的细胞质中富含蛋白质、脂类和多糖的营养成分称为 卵黄(yolk),它们通常存在于卵黄颗粒中,有的种类中卵黄颗粒外还有膜包围。在体外孵化的种类中卵黄的体积可达卵的 95%以上。 卵的外面具有外被(coat),其成分主要是糖蛋白,是由卵细胞或其它细胞分泌的。在哺乳动物中这种外被叫做透明带 (zona pellucida),其作用是保护卵子,阻止异种精子进入。许多卵的透明带下面(皮质部,cortex)还有一层分泌性的囊 泡,称为皮层颗粒(cortical granules),受精时以外排的方式释放皮层颗粒能引起透明带结构变化,形成受精膜,阻止其它 精子进入。 卵细胞实际上是停留在第一次或第二次减数分裂阶段的卵母细胞,直到受精以后,才完成减数分裂,并释放极体。人类 从卵巢排出的卵子处于第二次成熟分裂的中期,在受精时才完成第二次分裂。若未受精,则于排卵后 12-24 小时退化。 二、受精 受精包括精子的获能(capacitation)、顶体反应(acrosome reaction)、皮层反应(cortical reaction)、原核形成和 融合等过程(图 14-3)。 刚排出的精子虽有运动能力,但不能穿过卵子的放射冠和透明带,只有接受雌性生殖道的分泌物(获能因子),才具有 受精能力,这种作用称为精子获能。在体外条件下,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高密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s)、氨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孕酮、钙离子载体(A23187)、ZP3、CO2等均可促进精子获能。获 能后精子表面阻止受精的附睾蛋白和精浆蛋白被除去或改变,质膜胆固醇流失,与卵子结合的受体暴露。获能期间,钙通道 被激活、耗氧量和糖酵解明显增加,pH 升高,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导致胞内 cAMP 含量升高,蛋白激酶 A 活化,精子活力 增加,顶体酶原转化为有活性的顶体酶
Cumulus cell Capacitation Meiotic spindle ECM Perivitelline space PB1 Zona Pelluclda 图14-3受精的早期事件引自Janice P.Evans2002 获能的精子首先借助头后部(顶体后区)质膜PH-20的透明质酸酶活性穿过卵母细胞外卵丘细胞层,到达透明带,然 后精子通过头前部(顶体区)质膜表面的ZP结合蛋白与卵母细胞透明带发生识别,完成结合过程,诱发顶体反应,即:顶 体以外排的方式释放出水解酶,将卵子的透明带和卵黄膜溶解,形成精子穿过的通道。在海胆中此时精子的前端在微丝的作 用下还会形成顶体突起(哺乳动物不具有)。 精子进入卵子后,导致卵膜去极化,动作电位由受精点传至膜表面,使精子受体失活。在精子接触点上,磷脂酰肌醇信 号途径启动,产生DAG和IP3。DAG激活蛋白激酶C,启动DNA的复制。IP3导致内质网中的钙离子释放,钙浓度呈有规 律的跃迁,称为钙波。钙信号进而引起皮层反应,即:卵细胞膜下的皮层颗粒(内含酶类的囊泡),以外排的方式,进入卵 黄膜和卵膜之间的腔隙,酶类引起透明带“硬化”,形成受精膜
图 14-3 受精的早期事件 引自 Janice P. Evans 2002 获能的精子首先借助头后部(顶体后区)质膜 PH-20 的透明质酸酶活性穿过卵母细胞外卵丘细胞层,到达透明带,然 后精子通过头前部(顶体区)质膜表面的 ZP 结合蛋白与卵母细胞透明带发生识别,完成结合过程,诱发顶体反应,即:顶 体以外排的方式释放出水解酶,将卵子的透明带和卵黄膜溶解,形成精子穿过的通道。在海胆中此时精子的前端在微丝的作 用下还会形成顶体突起(哺乳动物不具有)。 精子进入卵子后,导致卵膜去极化,动作电位由受精点传至膜表面,使精子受体失活。在精子接触点上,磷脂酰肌醇信 号途径启动,产生 DAG 和 IP3。DAG 激活蛋白激酶 C,启动 DNA 的复制。IP3 导致内质网中的钙离子释放,钙浓度呈有规 律的跃迁,称为钙波。钙信号进而引起皮层反应,即:卵细胞膜下的皮层颗粒(内含酶类的囊泡),以外排的方式,进入卵 黄膜和卵膜之间的腔隙,酶类引起透明带“硬化”,形成受精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