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2014年中考语文打靶卷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2)▲,江春入旧年 (3)士不可以不弘毅 (4)关关雎鸠 (5)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6)晏殊《浣溪沙》中表达惋惜和欣慰交织的情感并深蕴着生活晢理的名句是: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迤(yi)矫揉造作(jiao)寒喧筹莫展 B缜密(zhen)汗流浃背(jid)迁徙手屈一指 C提防(di)扣人心弦(xian)脏款断壁残垣 D挑剔(t)锲而不舍(qie)震撼所向披靡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小时候,父亲说,只有钓鱼是最君子的行为,钓的不是鱼,钓鱼是钓一种心境。可我一直不甚了 然。如今,自己也随着世人忙碌着,毫无目的地(▲)着,当自己觉得身心俱疲的时候,看见江边 钓鱼者 地面对钓起来的水草,看见他们坐在阳光下,一丝不苟凝视着鱼钩,而并没有充满 期待钓起鱼来的时候,我才明白,钓鱼者需要怎样的闲淡才能如此从容。如果没有不计得失的心,又怎 么不懂得垂钓的乐趣?那一瞬间,我相信, (1)请为文中的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2分) 备选词语:追赶追逐从容不迫镇定自若 (2)选文中划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3)根据语境,在文中横线处续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语句通顺(2分,不超过20个字) 4.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水浒》精心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反抗压迫的英雄形象。宋江因长得黑,有孝名,被人称为“孝义 黑三郎”;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美满家庭被高俅毁灭,本人也屡遭暗算,终于忍无可忍,百般无奈下,投奔梁 山;鲁智深疾恶如仇,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大闹五台山。 B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写于1936年,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它为我们真实地描述了北平 城里一个人力车夫—一祥子的悲剧命运,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异化成鬼的罪恶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著作通过记叙主人公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 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 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D.《名人传》中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对音乐孜孜不倦地追求在双耳失聪、疾病缠身的情况下,创作了音乐
一、积累与运用(26 分) 1、 古诗文默写。(10 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 。 (2) ▲ ,江春入旧年。 (3)士不可以不弘毅, ▲ 。 (4)关关雎鸠, ▲ 。 (5)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 ▲ 。 ▲ , ▲ 。 ( 6 ) 晏 殊 《 浣 溪 沙 》 中 表 达 惋 惜 和 欣 慰 交 织 的 情 感 并 深 蕴 着 生 活 哲 理 的 名 句 是 : “ ▲ , ▲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迤逦.(yí) 矫.揉造作(jiăo) 寒喧 一筹莫展 B.缜.密(zhěn) 汗流浃.背(jiá) 迁徙 手屈一指 C.提.防(dī) 扣人心弦.(xián) 脏款 断壁残垣 D.挑剔.(tī) 锲.而不舍(qiè) 震撼 所向披靡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6 分) 小时候,父亲说,只有钓鱼是最君子的行为,钓的不是鱼,钓鱼是钓一种心境。可我一直不甚了 然。如今,自己也随着世人忙碌着,毫无目的地( ▲ )着,当自己觉得身心俱疲的时候,看见江边 钓鱼者( ▲ )地面对钓起来的水草,看见他们坐在阳光下,一丝不苟凝视着鱼钩,而并没有充满 期待钓起鱼来的时候,我才明白,钓鱼者需要怎样的闲淡才能如此从容。如果没有不计得失的心,又怎 么不懂得垂钓的乐趣?那一瞬间,我相信, 。 (1)请为文中的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2 分) 备选词语:追赶 追逐 从容不迫 镇定自若 (2)选文中划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 分) ▲ (3)根据语境,在文中横线处续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语句通顺(2 分,不超过 20 个字) ▲ 4.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水浒》精心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反抗压迫的英雄形象。宋江因长得黑,有孝名,被人称为“孝义 黑三郎”;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美满家庭被高俅毁灭,本人也屡遭暗算,终于忍无可忍,百般无奈下,投奔梁 山;鲁智深疾恶如仇,拳打镇关西, 大闹野猪林,大闹五台山。 B.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写于 1936 年,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它为我们真实地描述了北平 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命运, 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异化成鬼的罪恶。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著作通过记叙主人公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 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 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X# D.《名人传》中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对音乐孜孜不倦地追求,在双耳失聪、疾病缠身的情况下,创作了音乐
史上辉煌的篇章。 (2)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写出对应的作品及主人公的名字。(2分) ①主人公私自染了桌布,遭到暴打 ②母亲去世后,主人公不得不出外谋生 作品:《 主人公 5.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材料一】 成语是浓缩的文化。它言简意赅,深刻隽永,滴水藏海,折射历史的干姿百态。它以语言为承载 方寸之间传达着丰富的含义,是汉语词汇中的璀璨明珠。它深具历史性、知识性和艺术性 【材料二】 许多成语出自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典籍。“一鼓作气”出自经典文献《左传》“夫战,勇气也。一鼓 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曲径通幽”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 【材料三】 从“丝丝入扣”与古代纺织方法,到“登堂入室”与古代建筑格局;从“土崩瓦解”与古代制瓦技 术,到“如法炮制″与古代中药制法;从“见风使舵”与古代航海技术,到“以管窥天”与古代天文观 测技术:一些成语的出现是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我们从中可以体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古诗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6—9题。(14分) 【甲】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 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 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乙】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③。 鹬日: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日: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 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王熟计议之 也。”惠王曰:“善。”乃止。(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鹬(y):一种水鸟。②箝(qiωn):夹住。③喙(hui):嘴 6.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请说之( (2)不可谓知类 (3)赵且伐燕( (4)以敝大众( 7.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史上辉煌的篇章。 (2)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写出对应的作品及主人公的名字。(2 分) ①主人公私自染了桌布,遭到暴打 ②母亲去世后,主人公不得不出外谋生 作品:《 ▲ 》 主人公 ▲ 5.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2 分) 【材料一】 成语是浓缩的文化。它言简意赅,深刻隽永,滴水藏海,折射历史的千姿百态。它以语言为承载, 方寸之间传达着丰富的含义,是汉语词汇中的璀璨明珠。它深具历史性、知识性和艺术性。 【材料二】 许多成语出自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典籍。“一鼓作气”出自经典文献《左传》“夫战,勇气也。一鼓 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曲径通幽”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 深”。 【材料三】 从“丝丝入扣”与古代纺织方法,到“登堂入室”与古代建筑格局;从“土崩瓦解”与古代制瓦技 术,到“如法炮制”与古代中药制法;从“见风使舵”与古代航海技术,到“以管窥天”与古代天文观 测技术:一些成语的出现是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我们从中可以体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古诗文阅读(17 分) 【乙】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①啄其肉,蚌合而箝②其喙③。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 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王熟计议之 也。”惠王曰:“善。”乃止。(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鹬(yù):一种水鸟。②箝(qián):夹住。③喙(huì):嘴。 6.解释加点的词语。(4 分) (1)请说.之( ▲ ) (2)不可 谓知类..( ▲ ) (3)赵且.伐燕( ▲ ) (4)以敝.大众( ▲ ) 7.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B.将以攻宋 以敝大众 C.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 D.于是见公输盘 胡不见我于王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2)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9.下面对甲、乙两段文言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墨子“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的目的是阻止楚国攻打宋国,体现了墨子的反对不 义战争的主张 B.公输盘问墨子有何见教,墨子直接明了地说出了来意,他把问题说得十分严重,意在一下子把对方的 注意力引到这件事上,诱使对方说出“吾义固不杀人”,然后再予以批驳 C.战国说客们大量运用寓言故事来喻事明理,生动形象、直白明了。寓言不仅增强了辩词的说服力,而 且使行文别出心裁、独具摇曳生姿意蕴无穷的美感。 D.乙文中的这个故事说明:同志之间、朋友之间,应当团结互助,而不应当勾心斗角,要看清和对付共 同的敌人。否则,就必然会造成可乘之机,让敌人钻了空子,彼此都遭受灾难 (二)赏析王安石《登飞来峰》,完成第10题。(3分) 飞来山上干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0、对上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B.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大志 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精神面貌,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C.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浮云”这一意象用来比喻具有积极意义 的事物 D.这首诗将写景和抒怀紧密结合起来,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有力地 突出了诗的主题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的议论文语段,完成11—12题。(6分) ①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①。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 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 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②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③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 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④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 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 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那种非凡的 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B.将以.攻宋 以.敝大众 C.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 D.于是见.公输盘 胡不见.我于王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对甲、乙两段文言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墨子“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的目的是阻止楚国攻打宋国,体现了墨子的反对不 义战争的主张。 B.公输盘问墨子有何见教,墨子直接明了地说出了来意,他把问题说得十分严重,意在一下子把对方的 注意力引到这件事上,诱使对方说出“吾义固不杀人”,然后再予以批驳。 C.战国说客们大量运用寓言故事来喻事明理,生动形象、直白明了。寓言不仅增强了辩词的说服力,而 且使行文别出心裁、独具摇曳生姿意蕴无穷的美感。 D.乙文中的这个故事说明:同志之间、朋友之间,应当团结互助,而不应当勾心斗角,要看清和对付共 同的敌人。否则,就必然会造成可乘之机,让敌人钻了空子,彼此都遭受灾难。 (二)赏析王安石《登飞来峰》,完成第 10 题。(3 分)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0、对上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 分) A.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B.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大志、 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精神面貌,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来源:www.sh u lihua.netwww.shulihu a.n et] C.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 “浮云”这一意象用来比喻具有积极意义 的事物。 D.这首诗将写景和抒怀紧密结合起来,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有力地 突出了诗的主题。[来源:www.sh u lih ua.net] 三 现代文阅读(32 分) (一)阅读下面的议论文语段,完成 11——12 题。(6 分) ①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①。1971 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 “光看太没意思 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 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②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③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 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④ 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 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 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 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那种非凡的 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⑤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 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 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⑥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 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 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11.分析上述文字,下面观点不属于作者观点的是(▲)(3分) A.要有创造力,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B.要有创造力,就不能满足于一个答案,而要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C.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楔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D.并非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12.读了以上语段后,你认为自己有创造力吗?联系实际,说说你的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13—16题。(12分) 蛇的文化解读邸永君 (1)蛇者,吾人类之旧相识也。其大者日蟒,小者曰虺,属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差异巨大,种 类繁多。当今存世者约有2500至3000种,其中毒蛇约650种,我国蛇类有200余种,毒蛇约40种。 蛇对生存环境尽管寒暑不惧冷暖皆宜,然究其大宗,则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树栖、穴居为主 它与先民交错杂居,过从甚密,十二生肖蛇占一席,即可表明其突出地位。 (2)蛇性自强不息。蛇以其冷血脊椎动物之强大适应性与超强繁殖力,挑战着生存极限。干燥的沙漠 中,不难发现其匍匐疾进之行迹;奇寒的冰雪下,隐隐可见其团缩蛰居的身影。水中漫游,无鳍而进 陆上疾走,无足而行。无爪锋之利而震慑百兽;无足趾之强而踏遍青山。穿越今古,生生不息,真自信 自强之典范也 (3)蛇善伺机进攻。蛇以肉食为主,长于乔装,善于突袭,取食对象包括各种动物,且武器强大,多 技并用。或缠绕,或噬咬,或施毒,或吞食,令猎物防不胜防,不寒而栗 (4蛇有干差万别。同样称蛇,却大小不一,五花八门。世界上最大的蛇是蟒蛇,身长可达10米 重70公斤以上;最小的蛇是盲蛇,成年蛇仅与大蚯蚓相仿,体重只有数克。毒蛇中以眼镜王蛇与蝮蛇最 为凶残,令人谈之色变;而无毒者对人毫无威胁,可与人和谐相处。蛇之分化,可视为生物多样性的真 实写照与绝佳诠释 (5)蛇乃华夏图腾,古人崇其顽强,惧其凶恶,羡其繁衍,久之便心生敬畏,崇拜有加。据诸多古典 文献记载,辅之以出土文物以佐证,伏羲与女娲的本始形象,乃人首蛇身。事实上,蛇是形成于海岱区 域的东夷部族之图腾,其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与旺盛生殖力,是永恒生命之象征。伏羲、女娲神话便是 崇蛇意识的浓缩与升华。这种蛇崇拜复经多次磨合与融汇,最终形成中华图腾龙。蛇无疑是龙的主 要原形,足以表明蛇在国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6蛇助文化演进。蛇的形象在绘画和工艺品中常常岀现,体现着人蛇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人 对蛇的认识与情感及其对文化的影响。在人类早期岩画中,蛇的形象便赫然在目,西汉帛画中已有蛇神 已蛇之尊容。而“画蛇添足″”之寓言,更可表明蛇乃画家重要创作题材之一。蛇在文学领域中亦不乏身 影。以蛇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岀现甚早,不可胜计。如《诗经小雅斯干》中“维虺维蛇,女子之祥”之 句;屈原《楚辞天问》中,曾有“一蛇吞象,厥大何如”之语。成语中之“牛鬼蛇神”,原本佛教语, 后用来比喻形形色色之异类;“虎头蛇尾″,比喻做事有始无终;“打草惊蛇″,比喻因行动草率,反 使对方有所戒备;“杯弓蛇影”,讽刺疑神疑鬼之庸人;加之前述“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之事,非 但无益,反而受损;“笔走龙蛇”,则用于形容书家笔法之酣畅,造诣之精深。据不完全统计,与蛇相 关之成语不下70个,可谓琳琅满目,言浅意深。戏曲领域,《白蛇传》可谓家喻户晓。主人公白蛇及侍 女小青,皆蛇之化身,却美丽善良,表现出国人对无毒蛇类之接纳与认可。西方文化体系《圣经》中 蛇却是引诱人类始祖犯罪之邪恶化身,是对毒蛇害人现实之概括与提炼。蛇集善恶于一身,而对其特性
⑤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 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 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⑥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 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 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11.分析上述文字,下面观点不属于作者观点的是 ( ▲ )(3 分) A.要有创造力,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B.要有创造力,就不能满足于一个答案,而要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C.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楔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D.并非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12.读了以上语段后,你认为自己有创造力吗?联系实际,说说你的理由。(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 13——16 题。(12 分) 蛇的文化解读 邸永君 (1) 蛇者,吾人类之旧相识也。其大者曰蟒,小者曰虺,属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差异巨大,种 类繁多。当今存世者约有 2500 至 3000 种,其中毒蛇约 650 种,我国蛇类有 200 余种,毒蛇约 40 种。 蛇对生存环境尽管寒暑不惧冷暖皆宜,然究其大宗,则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树栖、穴居为主。 它与先民交错杂居,过从甚密,十二生肖蛇占一席,即可表明其突出地位。 (2)蛇性自强不息。蛇以其冷血脊椎动物之强大适应性与超强繁殖力,挑战着生存极限。干燥的沙漠 中,不难发现其匍匐疾进之行迹;奇寒的冰雪下,隐隐可见其团缩蛰居的身影。水中漫游,无鳍而进; 陆上疾走,无足而行。无爪锋之利而震慑百兽;无足趾之强而踏遍青山。穿越今古,生生不息,真自信 自强之典范也。 (3)蛇善伺机进攻。蛇以肉食为主,长于乔装,善于突袭,取食对象包括各种动物,且武器强大,多 技并用。或缠绕,或噬咬,或施毒,或吞食,令猎物防不胜防,不寒而栗。 (4)蛇有千差万别。同样称蛇,却大小不一,五花八门。世界上最大的蛇是蟒蛇,身长可达 10 米, 重 70 公斤以上;最小的蛇是盲蛇,成年蛇仅与大蚯蚓相仿,体重只有数克。毒蛇中以眼镜王蛇与蝮蛇最 为凶残,令人谈之色变;而无毒者对人毫无威胁,可与人和谐相处。蛇之分化,可视为生物多样性的真 实写照与绝佳诠释。 (5)蛇乃华夏图腾,古人崇其顽强,惧其凶恶,羡其繁衍,久之便心生敬畏,崇拜有加。据诸多古典 文献记载,辅之以出土文物以佐证,伏羲与女娲的本始形象,乃人首蛇身。事实上,蛇是形成于海岱区 域的东夷部族之图腾,其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与旺盛生殖力,是永恒生命之象征。伏羲、女娲神话便是 崇蛇意识的浓缩与升华。这种蛇崇拜复经多次磨合与融汇,最终形成中华图腾——龙。蛇无疑是龙的主 要原形,足以表明蛇在国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6)蛇助文化演进。蛇的形象在绘画和工艺品中常常出现,体现着人蛇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人 对蛇的认识与情感及其对文化的影响。在人类早期岩画中,蛇的形象便赫然在目,西汉帛画中已有蛇神 已蛇之尊容。而“画蛇添足”之寓言,更可表明蛇乃画家重要创作题材之一。蛇在文学领域中亦不乏身 影。以蛇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出现甚早,不可胜计。如《诗经·小雅·斯干》中“维虺维蛇,女子之祥”之 句;屈原《楚辞·天问》中,曾有“一蛇吞象,厥大何如”之语。成语中之“牛鬼蛇神”,原本佛教语, 后用来比喻形形色色之异类;“虎头蛇尾”,比喻做事有始无终;“打草惊蛇”,比喻因行动草率,反 使对方有所戒备;“杯弓蛇影”,讽刺疑神疑鬼之庸人;加之前述“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之事,非 但无益,反而受损;“笔走龙蛇”,则用于形容书家笔法之酣畅,造诣之精深。据不完全统计,与蛇相 关之成语不下 70 个,可谓琳琅满目,言浅意深。戏曲领域,《白蛇传》可谓家喻户晓。主人公白蛇及侍 女小青,皆蛇之化身,却美丽善良,表现出国人对无毒蛇类之接纳与认可。西方文化体系《圣经》中, 蛇却是引诱人类始祖犯罪之邪恶化身,是对毒蛇害人现实之概括与提炼。蛇集善恶于一身,而对其特性
之不同认知与取舍,反映出东西方文化不同的价值取向,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 ⑦刀蛇富实用价值。以蛇为药,为时已有数千年之久。《神农本草经》已有记载,李时珍《本草纲 目》中,更有“蝮蛇能治半身枯死、手足脏腑间重疾”之论断。蛇胆明目,蛇肉可食,蛇皮制鼓,可谓 周身是宝。随着现代医学和药学水平的提高,蛇毒之功用更加明晰而确切,蛇之药用价值大为提高,且 必将大获进展 (8又逢蛇年,使我们再次将目光集中到与蛇相关的话题。蛇之生生不息,顽强坚忍;不畏强敌,以 柔克刚;逶迤前行,勇者无惧,皆可激励着我们,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于坎坷之途锐意进取! 13.研读第(6)段,简要概括作者从哪些角度说明蛇具有“助文化演进”的作用。(3分) 14.第(4)段中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最小的蛇是盲蛇,成年蛇仅与大蚯蚓相仿,体重只有数克。 1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掉?试加以分析。(3分) 据不完全统计,与蛇相关之成语不下70个,可谓玲琅满目,言浅意深。 1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分 A.蛇对生存环境寒暑不惧冷暖皆宜,世界各地均分布着大量的蛇。 B.世界上最大的蛇是蟒蛇,身长可达10米,重量大约有70公斤 C.蛇是龙的主要原型,蛇在国人心目中具有重要地位 D.毒蛇中眼镜王蛇和蝮蛇最为凶残,令人谈之色变;而无毒蛇对人威胁不大,与人和谐相处 (三)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17—-20题(14分) 炒米胡同里面看夕阳迟子建 当我把一篇文章的最后一行字写完时,长舒了一口气。掷笔抬头的-瞬,方觉得满室生辉。透过明 亮的玻璃窗,见无限的黄昏把远处的瓦灰色楼房和近处的几排高大的杨树,装点得那么辉煌和潇洒,往 日在青白的日头下所见的那黯淡,那单调,竞残雪般地散尽了 坐在桌前,就这么把全身心浸在酽酽的黄昏里,转目镜中,见满头披垂的乌发,竟也染上了黄昏的 片幽情,无数根发丝犹如满月朗照下的一片草地,柔和而安详。 就在这时,我猛然发现了自己的发间有一根白丝,像一线雪从山崖上飞旋而下,动人心魄地飘垂 哦,白发!我不由在心底深深地叹息了一声。我有了第二根白发了,在我23岁的这个春天的傍晚。 第一次见着白发是在初中,14岁,被同学拔下来后,我就像扔冰棍纸样随便地把它扔掉了,因为 青春好长好长呢。 这次见着白发,是在9年之后的黄昏的天光中,我的心底里叹息复叹息,不知青春是否已驶到尽 头,泪水忍不住地往外涌了 我把白发拈在手中,想到户外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消磨一下静寂得让人忧愁的时光。 走出瓦灰色的楼房,踏过一片方形的石板地,便到了炒米胡同了。这条胡同很长,胡同两侧是土灰 色或深褐色的四合院。没有炒米的香味,倒有洋槐的气息沁人心脾。 我把步子放得轻轻的、慢慢的。夕阳在要沉沦的一刻,爆发着如火的金光,整个胡同都盛满了黄 昏,恍若一个金碧辉煌的宫殿的长廊。一群鸽子不知听到了什么哨声,忽地从一处暗淡中飞起,或灰或 白,一律都徐徐地向着天空飞去。我手上的那根白发,竟被辉映得这么光华灿烂 我的步子放得更轻,更慢。因为我看到了在炒米胡同两侧的每一家的院门口,几乎都坐着一位老 人。他们一样的表情,一样的姿势,在悄然领略、亨用着迷人的夕阳
之不同认知与取舍,反映出东西方文化不同的价值取向,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 同”。 (7)蛇富实用价值。以蛇为药,为时已有数千年之久。《神农本草经》已有记载,李时珍《本草纲 目》中,更有“蝮蛇能治半身枯死、手足脏腑间重疾”之论断。蛇胆明目,蛇肉可食,蛇皮制鼓,可谓 周身是宝。随着现代医学和药学水平的提高,蛇毒之功用更加明晰而确切,蛇之药用价值大为提高,且 必将大获进展。 (8)又逢蛇年,使我们再次将目光集中到与蛇相关的话题。蛇之生生不息,顽强坚忍;不畏强敌,以 柔克刚;逶迤前行,勇者无惧,皆可激励着我们,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于坎坷之途锐意进取! 13.研读第(6)段,简要概括作者从哪些角度说明蛇具有“助文化演进”的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4)段中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 分)[来源: w ww .sh uli hua .ne t] 最小的蛇是盲蛇,成年蛇仅与大蚯蚓相仿,体重只有数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掉?试加以分析。(3 分) 据不完全统计,与蛇相关之成语不下..70 个,可谓玲琅满目,言浅意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3 分) A.蛇对生存环境寒暑不惧冷暖皆宜,世界各地均分布着大量的蛇。 B.世界上最大的蛇是蟒蛇,身长可达 10 米,重量大约有 70 公斤。 C.蛇是龙的主要原型,蛇在国人心目中具有重要地位。 D.毒蛇中眼镜王蛇和蝮蛇最为凶残,令人谈之色变;而无毒蛇对人威胁不大,与人和谐相处。 (三)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 17——20 题(14 分) 炒米胡同里面看夕阳 迟子建 当我把一篇文章的最后一行字写完时,长舒了一口气。掷笔抬头的一瞬,方觉得满室生辉。透过明 亮的玻璃窗,见无限的黄昏把远处的瓦灰色楼房和近处的几排高大的杨树,装点得那么辉煌和潇洒,往 日在青白的日头下所见的那黯淡,那单调,竟残雪般地散尽了。 坐在桌前,就这么把全身心浸在酽酽的黄昏里,转目镜中,见满头披垂的乌发,竟也染上了黄昏的 一片幽情,无数根发丝犹如满月朗照下的一片草地,柔和而安详。 就在这时,我猛然发现了自己的发间有一根白丝,像一线雪从山崖上飞旋而下,动人心魄地飘垂 着。 哦,白发!我不由在心底深深地叹息了一声。我有了第二根白发了,在我 23 岁的这个春天的傍晚。 第一次见着白发是在初中,14 岁,被同学拔下来后,我就像扔冰棍纸一样随便地把它扔掉了,因为 青春好长好长呢。 这次见着白发,是在 9 年之后的黄昏的天光中,我的心底里叹息复叹息,不知青春是否已驶到尽 头,泪水忍不住地往外涌了。 我把白发拈在手中,想到户外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消磨一下静寂得让人忧愁的时光。 走出瓦灰色的楼房,踏过一片方形的石板地,便到了炒米胡同了。这条胡同很长,胡同两侧是土灰 色或深褐色的四合院。没有炒米的香味,倒有洋槐的气息沁人心脾。 [来源:www.shulihua.netZ, 我把步子放得轻轻的、慢慢的。夕阳在要沉沦的一刻,爆发着如火的金光,整个胡同都盛满了黄 昏,恍若一个金碧辉煌的宫殿的长廊。一群鸽子不知听到了什么哨声,忽地从一处暗淡中飞起,或灰或 白,一律都徐徐地向着天空飞去。我手上的那根白发,竟被辉映得这么光华灿烂。 我的步子放得更轻,更慢。因为我看到了在炒米胡同两侧的每一家的院门口,几乎都坐着一位老 人。他们一样的表情,一样的姿势,在悄然领略、享用着迷人的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