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I:10.13374/1.issnl00103.2007.0L.009 第29卷第1期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Vol.29 No.1 2007年1月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Jan.2007 硫化氢环境下氢扩散的影响因素 李明)李晓刚)陈钢)刘智勇) 1)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2)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北京100013 摘要采用典型的电化学渗氢装置,对材料的化学成分、焊接和环境中CO2和NH的质量浓度、溶液的pH值对硫化氢应 力腐蚀开裂中氢扩散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属中夹杂物数量、焊缝金属中空位和焊接缺陷使得氢扩散系数增 加:在硫化氢环境中,氢扩散稳态电流随pH值的增加而降低,随着NH的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增加幅度随着pH值的 增加而加大:CO2的质量浓度对氢稳态扩散电流的影响是随着pH值的变化而起着不同的作用,在低pH值条件下氢稳态扩散 电流随着C02的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加,在较高的pH值中氢稳态扩散电流随着CO2的质量浓度增加而减小. 关键词锰钢: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应力腐蚀;氢扩散:H值:浓度 分类号TG178 硫化氢腐蚀破坏一直是石油化工和天然气工业 (HIC)钢(一种抗氢致开裂(HⅢC)钢)主要成分(质 的一个技术难题,不论在油气井钻采、油品加工还是 量分数,%)为:C0,12;Si0.35;Mn1.31; 油气储运中,都是不容忽视的,人们对硫化氢环境 P0.009;s0.005.试样尺寸为40mm×40mm× 下的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SSCC)和氢在钢中的扩 1mm,表面用SiC砂纸打磨至2000,机械抛光,然 散行为都有了大量的研究).在石油天然气钻 后对试样表面进行化学镀Ni一P,施镀条件为: 采,集输和加工的实际复杂环境中,常常还伴随着 NizSO4-6H2O 26g-L,NazH2PO2H2O 30g-L1, CO2,NHd和CN含量以及pH值等诸多条件的变 络合剂A/B22.5/6.7gL1,加速剂A3gL-1, 化,在以往的研究中,普遍关注的是硫化氢含量对 pH=4.7,温度89℃,时间30s,镀完后将部分试样 钢的SSCC影响,却忽略了溶液中的pH值及CO2, 一面的NP镀层处理掉,用以测量硫化氢溶液中 NH和CN一含量对SSCC的影响规律的研究,而 pH值和离子变化对氢扩散行为的影响 这些条件的变化往往对设备和构件在硫化氢环境的 实验中采用的溶液为NACE TM017796标准 安全使用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研究硫化氢 溶液.制备方法是:首先配制5%NaC1十0.5% 环境中这些复杂条件的变化对钢的SSCC和金属中 CH3C0OH溶液,通入高纯氮气除氧72h,然后再通 氢扩散行为的影响,不仅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的 入高纯HS气体至饱和(pH=3.1,硫化氢的质量浓 应用价值,而且对有效防止和控制SSCC的发生也 度约3500mgL),溶液中的pH值调节,C02和 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本文采用典型的电化学渗氢实 NH:的质量浓度是通过向溶液中添加10% 验和金属在硫化氢溶液中氢扩散行为的测量研究了 NaOH,10%H2S04,NHH20和NaHCO3来实现 材料成分和焊接对金属中的氢扩散系数的影响规律 的 以及硫化氢溶液中的pH值、NH:的和CO2的质量 采用改进了的Devanathan Stachurski渗氢装 浓度对氢扩散行为的影响规律 置门进行试样氢扩散系数测量和硫化氢溶液中氢 1 实验方法 的扩散行为测试,前者采用电化学渗氢法:将有完 整Ni一P镀层的试样装入电解池中,先将 实验材料为16Mn钢、16Mn(HⅢC)钢及其焊 0.1molL1NaOH溶液注入阳极端电解池中,将试 缝.16Mn钢主要成分(质量分数,%)为:C0.2; 样极化到并控制在一200mV(SCE),待电流达到稳 Si0.36;Mn1.51;P0.0165;s0.0196.16Mn 定后(<5Acm2),再在阴极端注入0.5molL1 收稿日期:2005-10-14修回日期:2006-06-30 H2S04十0.2gL-1As203溶液,用直流稳流器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N。,301033):国家重 YJ一10A型恒电位仪进行阴极极化渗氢,渗氢电流为 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No·G19990650) 作者简介:李明(1975一),男,博士研究生:李晓刚(1963一)男, 10mAcm-2.用M273电化学测试仪开始记录阳极 教授,博士生导师 侧的电流时间变化关系,直到电流增加达到稳定
硫化氢环境下氢扩散的影响因素 李 明12) 李晓刚1) 陈 钢2) 刘智勇1) 1)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2)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北京100013 摘 要 采用典型的电化学渗氢装置对材料的化学成分、焊接和环境中 CO2 和 NH + 4 的质量浓度、溶液的 pH 值对硫化氢应 力腐蚀开裂中氢扩散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属中夹杂物数量、焊缝金属中空位和焊接缺陷使得氢扩散系数增 加;在硫化氢环境中氢扩散稳态电流随 pH 值的增加而降低随着 NH + 4 的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增加幅度随着 pH 值的 增加而加大;CO2 的质量浓度对氢稳态扩散电流的影响是随着 pH 值的变化而起着不同的作用在低 pH 值条件下氢稳态扩散 电流随着 CO2 的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加在较高的 pH 值中氢稳态扩散电流随着 CO2 的质量浓度增加而减小. 关键词 锰钢;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应力腐蚀;氢扩散;pH 值;浓度 分类号 TG178 收稿日期:20051014 修回日期:20060630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No.301033);国家重 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No.G19990650) 作者简介:李 明(1975—)男博士研究生;李晓刚(1963—)男 教授博士生导师 硫化氢腐蚀破坏一直是石油化工和天然气工业 的一个技术难题不论在油气井钻采、油品加工还是 油气储运中都是不容忽视的.人们对硫化氢环境 下的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SSCC)和氢在钢中的扩 散行为都有了大量的研究[1—3].在石油天然气钻 采集输和加工的实际复杂环境中常常还伴随着 CO2NH + 4 和 CN —含量以及 pH 值等诸多条件的变 化.在以往的研究中普遍关注的是硫化氢含量对 钢的 SSCC 影响却忽略了溶液中的 pH 值及 CO2 NH + 4 和 CN — 含量对 SSCC 的影响规律的研究而 这些条件的变化往往对设备和构件在硫化氢环境的 安全使用起着决定性作用[4—6].因此研究硫化氢 环境中这些复杂条件的变化对钢的 SSCC 和金属中 氢扩散行为的影响不仅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的 应用价值而且对有效防止和控制 SSCC 的发生也 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本文采用典型的电化学渗氢实 验和金属在硫化氢溶液中氢扩散行为的测量研究了 材料成分和焊接对金属中的氢扩散系数的影响规律 以及硫化氢溶液中的 pH 值、NH + 4 的和 CO2 的质量 浓度对氢扩散行为的影响规律. 1 实验方法 实验材料为16Mn 钢、16Mn (HIC)钢及其焊 缝.16Mn 钢主要成分(质量分数%) 为:C0∙2; Si0∙36;Mn 1∙51;P 0∙0165;S 0∙0196.16Mn (HIC)钢(一种抗氢致开裂(HIC)钢)主要成分(质 量 分 数%) 为:C 0∙12; Si 0∙35; Mn 1∙31; P0∙009;S 0∙005.试样尺寸为40mm ×40mm× 1mm表面用 SiC 砂纸打磨至2000#机械抛光然 后对试样表面进行化学镀 Ni—P.施镀条件为: Ni2SO4·6H2O26g·L —1Na2H2PO2·H2O30g·L —1 络合剂 A/B 22∙5/6∙7g·L —1加速剂 A 3g·L —1 pH=4∙7温度89℃时间30s.镀完后将部分试样 一面的 Ni—P 镀层处理掉用以测量硫化氢溶液中 pH 值和离子变化对氢扩散行为的影响. 实验中采用的溶液为 NACE T M0177—96标准 溶液.制备方法是:首先配制 5% NaCl +0∙5% CH3COOH 溶液通入高纯氮气除氧72h然后再通 入高纯 H2S 气体至饱和(pH=3∙1硫化氢的质量浓 度约3500mg·L —1).溶液中的 pH 值调节、CO2 和 NH + 4 的 质 量 浓 度 是 通 过 向 溶 液 中 添 加 10% NaOH10% H2SO4NH3H2O 和 NaHCO3 来实现 的. 采用改进了的 Devanathan—Stachurski 渗氢装 置[7]进行试样氢扩散系数测量和硫化氢溶液中氢 的扩散行为测试.前者采用电化学渗氢法:将有完 整 Ni —P 镀 层 的 试 样 装 入 电 解 池 中先 将 0∙1mol·L —1 NaOH 溶液注入阳极端电解池中将试 样极化到并控制在—200mV (SCE)待电流达到稳 定后(<5μA·cm —2)再在阴极端注入0∙5mol·L —1 H2SO4+0∙2g·L —1 As2O3 溶 液用 直 流 稳 流 器 YJ—10A型恒电位仪进行阴极极化渗氢渗氢电流为 10mA·cm —2.用 M273电化学测试仪开始记录阳极 侧的电流—时间变化关系直到电流增加达到稳定 第29卷 第1期 2007年 1月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Vol.29No.1 Jan.2007 DOI:10.13374/j.issn1001-053x.2007.01.009
.40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29卷 值为止,实验温度为25~50℃,后者采用的实验方 法略有不同,试样的阴极面为裸露表面,在完成阳极 exp (5) 端的操作后,阴极端充入含有硫化氢的待测溶液后 式中,为t时刻对应的扩散电流,i∞为稳定时的极 直接记录阳极侧的电流时间变化关系,实验温度 限扩散电流, 为25℃. 两边取对数得到: 电化学渗氢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如下,如果晶体 2i0_1 中特在浓度梯度2,则氢将从高浓度处向低 ni-lnJ元r4r (6) 浓度处扩散迁移,根据Fick第二扩散定律: 将=丹代入上式变换可得。 -n4g=n x ∂t n=2-E1 πD 4Dt (7) 式中,J为扩散通量,mol cm2s1,J=i/F;i为 将ln(iJt)与l/t作曲线得到的斜率即可求出D 电流密度,F为Faraday常数;c(x,t)为氢浓度函 值 数表达式;D为扩散系数,cm2sl;x为扩散面位 Joo=ico/F=Deo/l, 置,cm;t为扩散时间,s· 其中F=9.65X1010 A 's'mol-1.由此可得: 式(1)二阶偏微分方程给定的初始条件: co=li∞/DF (8) t=0,c(x,0)=c0 (2) 即实验开始时,试样表面的氢原子浓度为零, 2实验结果 边界条件: 2.1材料成分、焊接状态和温度对氢扩散行为的影 x=0,c(x,0)=0;x=l,c(l,t)=0(3) 响 式中,co,l分别为表面吸附氢原子浓度和试样厚 图1是试样渗氢电流一时间曲线.图1(a)为 度.,即反应达到稳态时,金属表面的氢原子浓度为 16Mn与16Mn(HIC)以及他们的焊缝渗氢电流时 c0;氢原子在试样的另一面全部氧化,其浓度为零. 间曲线,可见焊缝比母材的稳态渗氢电流I∞值大, 采用Laplace展开或Forior技术展开法可求得 在相同条件下16Mn稳态渗氢电流I∞值也比16Mn 方程的解为: (HIC)稳态渗氢电流I∞值大·从图1(b)可以看出, -42][- 在不同温度下,I6Mn钢渗氢电流时间曲线呈现良 co 好的规律性,经过一定的突破时间后,氢由扩散面到 (4) 达极化面,渗氢电流逐渐升高,最后到达一个稳定的 利用=FJ=一FD(3c/x)x=1,引进量纲一的因 最大值I∞·随着温度升高,突破时间缩短,稳态渗 于一则得: 氢电流I∞值增大, 200 200 () (b) 150 150 100 16 Mn -298.15K 16Mn焊缝 ---308.15K 33215K 16 Mn(MIC) --16Mn(HIC)焊缝 0 46 t/ks t/ks 图1渗氢电流时间关系曲线·()不同材料:(b)不同温度 Fig.1 Permeation curves of hydrogencharged current versus time of 16Mn steel:(a)different compositions and welding beams:(b)different test temperatures 以ln(it)与1/t作图,得到图2.各数据点基 料的扩散系数D值,由式(8)可以求出四种试样在 本上沿各自直线分布,由直线斜率计算得到不同材 实验条件下的表面吸附氢原子浓度c0值,见表1
值为止实验温度为25~50℃.后者采用的实验方 法略有不同试样的阴极面为裸露表面在完成阳极 端的操作后阴极端充入含有硫化氢的待测溶液后 直接记录阳极侧的电流—时间变化关系实验温度 为25℃. 电化学渗氢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如下.如果晶体 中存在浓度梯度 ∂c( xt) ∂x 则氢将从高浓度处向低 浓度处扩散迁移根据 Fick 第二扩散定律: J=— D ∂c( xt) ∂x ∂c( xt) ∂t = D ∂2c( xt) ∂x 2 (1) 式中J 为扩散通量mol·cm —2·s —1J= i/F;i 为 电流密度F 为 Faraday 常数;c( xt)为氢浓度函 数表达式;D 为扩散系数cm 2·s —1 ;x 为扩散面位 置cm;t 为扩散时间s. 式(1)二阶偏微分方程给定的初始条件: t=0c( x0)=c0 (2) 即实验开始时试样表面的氢原子浓度为零. 边界条件: x=0c( x0)=0;x= lc( lt)=0 (3) 式中c0l 分别为表面吸附氢原子浓度和试样厚 度.即反应达到稳态时金属表面的氢原子浓度为 c0;氢原子在试样的另一面全部氧化其浓度为零. 采用 Laplace 展开或 Forior 技术展开法可求得 方程的解为: c( xt) c0 = 1—Φ x 2 Dt — 1—Φ 2l— x 2 Dt (4) 利用 i=FJ=— FD(∂c/∂x )x= l引进量纲一的因 子 τ= Dt l 2 则得: it i∞ = 2 πτ exp — 1 4τ (5) 式中it 为 t 时刻对应的扩散电流i∞为稳定时的极 限扩散电流. 两边取对数得到: ln it=ln 2i∞ πτ — 1 4τ (6) 将 τ= Dt l 2 代入上式变换可得: ln i t= 2li∞ πD — l 2 4D 1 t (7) 将 ln( i t )与1/t 作曲线得到的斜率即可求出 D 值. J∞= i∞/F= Dc0/l 其中 F=9∙65×1010μA·s·mol —1.由此可得: c0= li∞/DF (8) 2 实验结果 2∙1 材料成分、焊接状态和温度对氢扩散行为的影 响 图1是试样渗氢电流—时间曲线.图1(a)为 16Mn 与16Mn(HIC)以及他们的焊缝渗氢电流—时 间曲线可见焊缝比母材的稳态渗氢电流 I∞值大 在相同条件下16Mn 稳态渗氢电流 I∞值也比16Mn (HIC)稳态渗氢电流 I∞值大.从图1(b)可以看出 在不同温度下16Mn 钢渗氢电流—时间曲线呈现良 好的规律性经过一定的突破时间后氢由扩散面到 达极化面渗氢电流逐渐升高最后到达一个稳定的 最大值 I∞.随着温度升高突破时间缩短稳态渗 氢电流 I∞值增大. 图1 渗氢电流-时间关系曲线.(a) 不同材料;(b) 不同温度 Fig.1 Permeation curves of hydrogen-charged current versus time of16Mn steel: (a) different compositions and welding beams;(b) different test temperatures 以 ln( i t)与1/t 作图得到图2.各数据点基 本上沿各自直线分布由直线斜率计算得到不同材 料的扩散系数 D 值由式(8)可以求出四种试样在 实验条件下的表面吸附氢原子浓度 c0 值见表1 ·40·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29卷
第1期 李明等:硫化氢环境下氢扩散的影响因素 .41. 可见焊缝金属的co比母材大15%~20%.同理将 件下的D与T的关系.式中,Do为常数,cm2s-1; 不同条件下测得的D值作为温度倒数1/t的函数, △H为扩散激活能,kJ·mal一1;R为气体常数, 得到图3.可见lnD与l/t有着很好的线性关系 8.314JK-1mol1;T为热力学温度,K 四种实验材料的氢扩散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16Mn,D=9.83×10-5exp(-33.36/RT); 16Mn焊缝>16Mn(HIC)焊缝>16Mn>16Mn 16Mn焊缝,D=1.25×10-5exp(-29.15/ (HⅢC)·而且焊缝的扩散系数比母材大得多,约 RT): 30%~45%.16Mn(HIC)母材的扩散系数比16Mn 16Mn(HΠC),D=8.12×10-5exp(-35.38/ 母材扩散系数略小,但两者焊缝的扩散系数却相差 RT): 很小 16Mn(HⅢC)焊缝,D=1.15×10-5exp(-30.5/ RT). 2.2pH值对氢扩散曲线的影响 图4是pH值变化对16Mn钢渗氢电流时间 -16Mn 曲线的影响,随着pH值的增加,达到I∞所需要的 ---16Mn焊缝 -16 Mn(HIC) 时间增加,同时I∞值明显降低,特别是pH增加到 ---16Mn(HIC焊缝 7.6时,1∞值变得非常小,已接近仪器检测的误差范 2 r/10-5s 围内,从曲线上还可以看到,I∞随着时间的增加先 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并不是保证不变的值.这 图2ln(if)与1/1关系 与电化学渗氢时的曲线不同:前者是因为随着时间 Fig-2 Normalized permeation curves of In(i versus 1/t 增加,溶液中硫化氢浓度降低和试样表面腐蚀产物 表1试样的氢扩散系数D和表面吸附氢原子浓度c 的生成,阴极侧反应速率下降;而后者是在电化学渗 Table 1 Hydrogen diffusion coefficient D and surface absorptive hy- 氢的条件下,阴极侧电流密度不变,所以达到I∞后 drogen concentration co of testing samples I值基本不变 100 试样 D/(cm2.s1) co/(mol'cm-3) -pH-3.5 --pH-47 16Mn 9.70×10-6 1.20×10-4 80 pH=6,8 16Mn焊缝 1.23×10-5 1.36×10-4 -=-pH=7.6 60 16Mn(HIC) 8.00X10-6 1.13×10-4 16Mn(HC)焊缝 1.15×10-5 1.35×10-4 20 -10 8 10 -11 t/ks 图4pH值对16M血钢氢扩散曲线的影响 ■16Mn Fig.4 Effect of pH value on the permeation curves of 16Mn steel ·16Mn焊缝 in NACE solutions -13 16 Mn(HIC) ,16Mn(HIC)焊缝 2.3NH含量对氢扩散曲线的影响 -14 3.1 3.2 3.3 3.4 rl/ks- 图5是NACE标准溶液中NH4含量对16Mn 钢渗氢电流时间曲线的影响.图5(a)为pH=3.5 图3lnD与1/t的线性关系 的溶液,曲线显示随着NH的质量浓度增加,最大 Fig.3 Linear relation of InD versus 1/t 扩散电流通量I∞有上升的趋势,但是这种增加的幅 由 度并不明显,当NH4的质量浓度从0增加 -△H 200mgL-1时,1∞上升约10%:图5(b)为pH=6.8 D=DoexP RT (9) 的溶液,可以看出NH3H2O加入对I∞有同样的作 可以得到四种试样在0.5 mol-L H2S04十 用,但是影响程度更加明显,当NH的质量浓度从 0.2gL1As203溶液、阴极电流为10mAcm-2条 0增加200mgL时,1∞上升幅度>50%;此外,在
可见焊缝金属的 c0 比母材大15%~20%.同理将 不同条件下测得的 D 值作为温度倒数1/t 的函数 得到图3.可见 ln D 与1/t 有着很好的线性关系. 四种实验材料的氢扩散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16Mn 焊缝 >16Mn (HIC) 焊缝 >16Mn >16Mn (HIC).而且焊缝的扩散系数比母材大得多约 30%~45%.16Mn(HIC)母材的扩散系数比16Mn 母材扩散系数略小但两者焊缝的扩散系数却相差 很小. 图2 ln( i t)与1/t 关系 Fig.2 Normalized permeation curves of ln( i t versus1/t 表1 试样的氢扩散系数 D 和表面吸附氢原子浓度 c0 Table1 Hydrogen diffusion coefficient D and surface absorptive hydrogen concentration c0of testing samples 试样 D/(cm 2·s —1) c0/(mol·cm —3) 16Mn 9∙70×10—6 1∙20×10—4 16Mn 焊缝 1∙23×10—5 1∙36×10—4 16Mn(HIC) 8∙00×10—6 1∙13×10—4 16Mn(HIC)焊缝 1∙15×10—5 1∙35×10—4 图3 ln D 与1/t 的线性关系 Fig.3 Linear relation of ln D versus1/t 由 D= D0exp —ΔH RT (9) 可以 得 到 四 种 试 样 在0∙5mol·L —1 H2SO4+ 0∙2g·L —1 As2O3 溶液、阴极电流为10mA·cm —2条 件下的 D 与 T 的关系.式中D0 为常数cm 2·s —1 ; ΔH 为扩 散 激 活 能kJ·mol —1 ;R 为 气 体 常 数 8∙314J·K —1·mol —1 ;T 为热力学温度K. 16MnD=9∙83×10—6exp(—33∙36/RT); 16Mn 焊缝D =1∙25×10—5exp (—29∙15/ RT); 16Mn(HIC)D =8∙12×10—6exp (—35∙38/ RT); 16Mn(HIC)焊缝D=1∙15×10—5exp(—30∙5/ RT). 2∙2 pH 值对氢扩散曲线的影响 图4是 pH 值变化对16Mn 钢渗氢电流—时间 曲线的影响.随着 pH 值的增加达到 I∞所需要的 时间增加同时 I∞值明显降低特别是 pH 增加到 7∙6时I∞值变得非常小已接近仪器检测的误差范 围内.从曲线上还可以看到I∞随着时间的增加先 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并不是保证不变的值.这 与电化学渗氢时的曲线不同:前者是因为随着时间 增加溶液中硫化氢浓度降低和试样表面腐蚀产物 的生成阴极侧反应速率下降;而后者是在电化学渗 氢的条件下阴极侧电流密度不变所以达到 I∞后 I 值基本不变. 图4 pH 值对16Mn 钢氢扩散曲线的影响 Fig.4 Effect of pH value on the permeation curves of 16Mn steel in NACE solutions 2∙3 NH + 4 含量对氢扩散曲线的影响 图5是 NACE 标准溶液中 NH + 4 含量对16Mn 钢渗氢电流—时间曲线的影响.图5(a)为 pH=3∙5 的溶液曲线显示随着 NH + 4 的质量浓度增加最大 扩散电流通量 I∞有上升的趋势但是这种增加的幅 度并 不 明 显当 NH + 4 的 质 量 浓 度 从 0 增 加 200mg·L —1时I∞上升约10%;图5(b)为 pH=6∙8 的溶液可以看出 NH3H2O 加入对 I∞ 有同样的作 用但是影响程度更加明显当 NH + 4 的质量浓度从 0增加200mg·L —1时I∞上升幅度>50%;此外在 第1期 李 明等: 硫化氢环境下氢扩散的影响因素 ·41·
.42.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29卷 pH=9,2的溶液继续实验时,由于过高pH值,阴极 电流非常小,已超出仪器的监测范围 反应受到影响较大,阴极只发生微弱的反应,产生的 100 100 (a) (b) 0 mg.L 8 --50mg1 .....100 mg 月60 60 ---200mg.L+ 是40 一0mgL1 40 ---+50mg-L1 100 mg.L 20 ---200mg+L 00 t/ks t/ks 图5NHs0含量对16M血钢氢扩散曲线的影响.(a)pH=3.5:(b)pH=6.8 Fig.5 Effect of NH3H2O mass concentration on the permeation curves of 16Mn steel:(a)pH=3.5:(b)pH=6.8 2.4C02含量对氢扩散曲线的影响 (pH=3.5)条件下,I∞随着HC03含量的增加而增 图6是用HC03来模拟溶液中C02的质量浓 加,但是在较高的pH值(pH=7.6)条件下,I∞随着 度对16Mn钢在硫化氢环境中氢扩散行为的影响, HCO3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从渗氢电流时间曲线上可以看出,在较低的pH值 100 100 () 6 -0mg,L-1 80 ---+50tmgL 4100mg-L1 60 ---200mg-L1 一0mg-L4 --50mgL1 40 100 mg.L ---200mgL1 12 l/ks t/ks 图6C02的质量浓度对16M血钢氢扩散曲线的影响.(a)pH=3.5:(b)pH=7.6 Fig.6 Effect of CO2 mass concentration on the permeation curves of 16Mn steel:(a)pH=3.5;(b)pH=7.6 也就是说氢原子在扩散过程中必然要使附近的晶体 3分析讨论 点阵产生局部畸变和熵变,即引起一个焓变△H, 从电化学渗氢实验结果看四种试样的氢扩散系 氢原子处于间隙位置,系统能量最低,当其处在两个 数D变化规律为:16Mn焊缝>16Mn(HⅢC)焊缝> 间隙位置的中间位置时,能量最高,即氢原子要从 16Mn>16Mn(HIC).16Mn钢比16Mn(HC)钢的 一个间隙位置跳到另一个间隙位置时,必须越过位 P,$含量高很多,在相同的状态下,相应的夹杂物 垒△H8].金属中的空位或缺陷的增加使得氢的扩 数量,特别是MnS夹杂就会比l6Mn(HIC)钢多,此 散变得容易,即空位和缺陷的增加降低了氢的扩散 外在焊接过程中,焊接热循环的快速加热到过热高 位垒△H值,所以焊缝金属比母材具有更大的氢的 温,又快速冷却,造成金属中产生高的过饱和空位浓 扩散系数D 度.这些夹杂物以及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孔隙和夹杂 在含硫化氢溶液中金属腐蚀实际上是一个电化 等缺陷都会增加氢的陷阱和扩散,使得氢扩散系数 学过程,根据铁基金属在硫化氢中的反应机理]: D按照上述规律变化,这也可以从式(9)中得到解 阳极反应, 释,氢在金属中的扩散过程是首先氢处于金属点阵 Fe+HS→[FeHS]a十Ht, 的间隙位置,它从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个位置必须把 [FeHS][FeHS]2++2e. 处于点阵的原子推开,以便留出空隙让氢原子通过, [FeHS]2++H+Fe2++H2S:
pH=9∙2的溶液继续实验时由于过高 pH 值阴极 反应受到影响较大阴极只发生微弱的反应产生的 电流非常小已超出仪器的监测范围. 图5 NH3H2O 含量对16Mn 钢氢扩散曲线的影响.(a) pH=3∙5;(b) pH=6∙8 Fig.5 Effect of NH3H2O mass concentration on the permeation curves of16Mn steel: (a) pH=3∙5;(b) pH=6∙8 2∙4 CO2 含量对氢扩散曲线的影响 图6是用 HCO — 3 来模拟溶液中 CO2 的质量浓 度对16Mn 钢在硫化氢环境中氢扩散行为的影响. 从渗氢电流—时间曲线上可以看出在较低的 pH 值 (pH=3∙5)条件下I∞随着 HCO — 3 含量的增加而增 加但是在较高的 pH 值(pH=7∙6)条件下I∞随着 HCO — 3 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图6 CO2 的质量浓度对16Mn 钢氢扩散曲线的影响.(a) pH=3∙5;(b) pH=7∙6 Fig.6 Effect of CO2mass concentration on the permeation curves of16Mn steel: (a) pH=3∙5;(b) pH=7∙6 3 分析讨论 从电化学渗氢实验结果看四种试样的氢扩散系 数 D 变化规律为:16Mn 焊缝>16Mn(HIC)焊缝> 16Mn>16Mn(HIC).16Mn 钢比16Mn(HIC)钢的 PS 含量高很多在相同的状态下相应的夹杂物 数量特别是 MnS 夹杂就会比16Mn(HIC)钢多此 外在焊接过程中焊接热循环的快速加热到过热高 温又快速冷却造成金属中产生高的过饱和空位浓 度.这些夹杂物以及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孔隙和夹杂 等缺陷都会增加氢的陷阱和扩散使得氢扩散系数 D 按照上述规律变化.这也可以从式(9)中得到解 释氢在金属中的扩散过程是首先氢处于金属点阵 的间隙位置它从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个位置必须把 处于点阵的原子推开以便留出空隙让氢原子通过 也就是说氢原子在扩散过程中必然要使附近的晶体 点阵产生局部畸变和熵变即引起一个焓变 ΔH. 氢原子处于间隙位置系统能量最低当其处在两个 间隙位置的中间位置时能量最高.即氢原子要从 一个间隙位置跳到另一个间隙位置时必须越过位 垒ΔH [8].金属中的空位或缺陷的增加使得氢的扩 散变得容易即空位和缺陷的增加降低了氢的扩散 位垒ΔH 值所以焊缝金属比母材具有更大的氢的 扩散系数 D. 在含硫化氢溶液中金属腐蚀实际上是一个电化 学过程根据铁基金属在硫化氢中的反应机理[9]: 阳极反应 Fe+H2S↔[FeHS ]ad+H + [FeHS ]ad↔[FeHS ] 2++2e [FeHS ] 2++H +↔Fe 2++H2S; ·42·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29卷
第1期 李明等:硫化氢环境下氢扩散的影响因素 43. 阴极反应, 液主要以HSˉ,CO3形式存在,FS.膜能够稳定 2H2S+2e+H2+2HS, 存在,研究表明在含有C0?的硫化氢环境中, HS-+H→H2S. 腐蚀产物膜存在一定量FeCO3,而且随着CO3含 根据Fe一HS一HO体系的E一pH图,在较低 量的增加,膜中FeCO3含量也将增加,而FeCO3膜 的pH值条件下,Fsx膜不能稳定存在,因此在这种 本身结构比较致密,对基体金属有很好的保护性 条件下,碳钢的腐蚀反应是酸的自催化反应,具有较 因此在较高的pH值的硫化氢环境中HCO3含量的 大的反应速度.而在较高的pH值条件下,FSx膜 增加,金属的腐蚀减小,阴极扩散氢电流密度也将随 能够稳定存在,所以整个阳极反应为Fe/Fes,膜界 之减小. 面的阳极溶解和铁离子扩散到Fsx膜/溶液界面形 成FS沉淀以及膜的再溶解.研究表明0前一个 4结论 步骤不是控制步骤,其控制步骤为铁离子在膜中的 (1)钢中夹杂物数量、焊缝中空位和焊接缺陷 扩散,而阴极反应离子在膜/溶液界面上还原,因此 使得氢扩散系数增加. 阳极反应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FSx膜的结构和 (2)钢在硫化氢环境中的腐蚀阳极反应主要取 厚度.阴极反应不但取决于溶液中的pH值,而且和 决于Fsx膜的结构和厚度,而阴极反应不但取决于 膜的结构、厚度有关,这两种因素引起渗氢电流下 溶液中的pH值,而且和膜的结构、厚度有关,这两 降 种因素引起稳态电流随着pH值的增加而下降, 在含有NH:的硫化氢环境中,氢的扩散不仅 (③)在硫化氢环境中,氢稳态扩散电流随着氨 与硫化氢、H值有关,而且还与氨离子浓度有关,从 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增加幅度随着pH值的 实验结果看氨离子存在增加了氢的扩散,而且这种 增加而加大,C02对氢稳态扩散电流的影响是随着 作用与H值密切相关,这是因为阴极反应过程中 pH值的变化而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较低的pH值条 需要的H不仅来自硫化氢,而且还可以来自 件下,FeSx膜不能够稳定存在,COz对FeSx膜起着 NH→NH3十H, 溶解作用,氢稳态扩散电流随着C02的质量浓度增 Ht+e→[H]ad, 加而增加;在较高的pH值中,FSx膜能够稳定存 NH3H2O→NH3+H2O 在,而且腐蚀产物膜中存在一定量的C02对基体金 所以NH4的存在增加了氢的扩散电流,但是在较 属有很好的保护性,氢稳态扩散电流随着CO2的质 低的pH值环境下,溶液中主要存在H,H2S,HS 量浓度增加而减小, 和NH,硫化氢的Ks=1.32×10-7远大于 参考文献 KNm=5.8×10-10,所以NH时的作用并不明显. [1]Kindlein W.Schilling JR P T.Schroeder R M,et al.The char- 而在较高的pH值溶液中,主要存在HS, acterization of the sulphide stress corrosion susceptibility of high NH6H0,Ks=7.1X10-5,而KNH,0=1.8X strength low-alloy steels in standardized solutions.Corros Sci 1993,34(8):1243 10-5,KNH4,0Km=1.0X10-14,溶液中存在一 [2]褚武扬,吕荣邦,乔利杰,等,油井管钢氢致开裂门槛值研究 定量的NH4,对阴极反应加速作用变得明显 金属学报,1998,34(10):1077 在含有CO2的硫化氢环境中,从实验结果已经 [3]Boellinghaus T,Hoffmeister H.Numerical model for hydrogen- assisted cracking.Corrosion,2000,56(6):611 发现溶液中含有HCO3对金属阴极反应比较复杂, [4]Yamakawa K.Nishimura R.Hydrogen permeation of carbon steel 不仅与其浓度有关,而且与溶液pH有关·在低pH in weak alkaline solution containing hydrogen sulfide and cyanide 值较低的条件下,介质中主要含有H,H2S,HSˉ和 ion.Corrosion.1999.55(1):24 HCO3,前面已经提及在较低pH值条件下FSx膜 [5]李明,李晓刚,陈华.在湿HS环境中金属腐蚀行为和机理研 究概述.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5,17(2):107 不能够稳定存在,在含有HCO3酸性溶液中, [6]李君,董超芳,李晓刚.pH值对Q235碳钢与304L不锈钢在 HCO3对FeSx膜起着溶解作用, 典型含硫环境中电偶腐蚀行为的影响,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FeSx+HCO3→FeCO3+HS, 2006,28(1):52 FeC03十Ht→Fe2++HCO3, [7]Devanahan M A V,Stachruski Z.The adsorption and diffusion of electrolytic hydrogen in palladium.J Electrochem Soc.1964.111 因此随着HCO3含量的增加,金属阳极反应速率增 (5):619 加,氢的扩散电流增加;但是在较高的pH值中,溶 [8]褚武扬,乔利杰,陈奇志,等.断裂与环境新裂.北京:科学出
阴极反应 2H2S+2e↔H2+2HS — HS —+H +↔H2S. 根据 Fe—H2S—H2O 体系的 E—pH 图在较低 的 pH 值条件下FeS x 膜不能稳定存在因此在这种 条件下碳钢的腐蚀反应是酸的自催化反应具有较 大的反应速度.而在较高的 pH 值条件下FeS x 膜 能够稳定存在所以整个阳极反应为 Fe/FeS x 膜界 面的阳极溶解和铁离子扩散到FeS x 膜/溶液界面形 成FeS 沉淀以及膜的再溶解.研究表明[10] 前一个 步骤不是控制步骤其控制步骤为铁离子在膜中的 扩散而阴极反应离子在膜/溶液界面上还原因此 阳极反应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FeS x 膜的结构和 厚度.阴极反应不但取决于溶液中的 pH 值而且和 膜的结构、厚度有关.这两种因素引起渗氢电流下 降. 在含有 NH + 4 的硫化氢环境中氢的扩散不仅 与硫化氢、pH 值有关而且还与氨离子浓度有关从 实验结果看氨离子存在增加了氢的扩散而且这种 作用与 pH 值密切相关.这是因为阴极反应过程中 需要的 H +不仅来自硫化氢而且还可以来自 NH + 4 ↔NH3+H + H ++e↔[H]ad NH3H2O↔NH3+H2O 所以 NH + 4 的存在增加了氢的扩散电流.但是在较 低的 pH 值环境下溶液中主要存在 H +H2SHS — 和 NH + 4 硫 化 氢 的 K H2 S =1∙32×10—7 远 大 于 K NH + 4 =5∙8×10—10所以 NH + 4 的作用并不明显. 而在 较 高 的 pH 值 溶 液 中主 要 存 在 HS — NH3H2OK HS — =7∙1×10—15而 K NH3 H2 O =1∙8× 10—5K NH3 H2 O·KNH + 4 =1∙0×10—14溶液中存在一 定量的 NH + 4 对阴极反应加速作用变得明显. 在含有 CO2 的硫化氢环境中从实验结果已经 发现溶液中含有 HCO — 3 对金属阴极反应比较复杂 不仅与其浓度有关而且与溶液 pH 有关.在低 pH 值较低的条件下介质中主要含有 H +H2SHS —和 HCO — 3 前面已经提及在较低 pH 值条件下 FeS x 膜 不能 够 稳 定 存 在在 含 有 HCO — 3 酸 性 溶 液 中 HCO — 3 对 FeS x 膜起着溶解作用 FeS x+HCO — 3 →FeCO3+HS — FeCO3+H +→Fe 2++HCO — 3 因此随着 HCO — 3 含量的增加金属阳极反应速率增 加氢的扩散电流增加;但是在较高的 pH 值中溶 液主要以 HS —CO 2— 3 形式存在FeS x 膜能够稳定 存在.研究表明[11]在含有 CO 2— 3 的硫化氢环境中 腐蚀产物膜存在一定量 FeCO3而且随着 CO 2— 3 含 量的增加膜中 FeCO3 含量也将增加而 FeCO3 膜 本身结构比较致密对基体金属有很好的保护性. 因此在较高的 pH 值的硫化氢环境中 HCO — 3 含量的 增加金属的腐蚀减小阴极扩散氢电流密度也将随 之减小. 4 结论 (1) 钢中夹杂物数量、焊缝中空位和焊接缺陷 使得氢扩散系数增加. (2) 钢在硫化氢环境中的腐蚀阳极反应主要取 决于FeS x 膜的结构和厚度而阴极反应不但取决于 溶液中的 pH 值而且和膜的结构、厚度有关这两 种因素引起稳态电流随着 pH 值的增加而下降. (3) 在硫化氢环境中氢稳态扩散电流随着氨 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增加幅度随着 pH 值的 增加而加大CO2 对氢稳态扩散电流的影响是随着 pH 值的变化而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较低的 pH 值条 件下FeS x 膜不能够稳定存在CO2 对 FeS x 膜起着 溶解作用氢稳态扩散电流随着 CO2 的质量浓度增 加而增加;在较高的 pH 值中FeS x 膜能够稳定存 在而且腐蚀产物膜中存在一定量的 CO2 对基体金 属有很好的保护性氢稳态扩散电流随着 CO2 的质 量浓度增加而减小. 参 考 文 献 [1] Kindlein WSchilling JR P TSchroeder R Met al.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ulphide stress corrosion susceptibility of highstrength low-alloy steels in standardized solutions.Corros Sci 199334(8):1243 [2] 褚武扬吕荣邦乔利杰等.油井管钢氢致开裂门槛值研究. 金属学报199834(10):1077 [3] Boellinghaus THoffmeister H.Numerical model for hydrogenassisted cracking.Corrosion200056(6):611 [4] Yamakawa KNishimura R.Hydrogen permeation of carbon steel in weak alkaline solution containing hydrogen sulfide and cyanide ion.Corrosion199955(1):24 [5] 李明李晓刚陈华.在湿 H2S 环境中金属腐蚀行为和机理研 究概述.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517(2):107 [6] 李君董超芳李晓刚.pH 值对 Q235碳钢与304L 不锈钢在 典型含硫环境中电偶腐蚀行为的影响.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628(1):52 [7] Devanahan M A VStachruski Z.The adsorption and diffusion of electrolytic hydrogen in palladium.J Electrochem Soc1964111 (5):619 [8] 褚武扬乔利杰陈奇志等.断裂与环境断裂.北京:科学出 第1期 李 明等: 硫化氢环境下氢扩散的影响因素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