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27分)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抉择 妍媸必露 混淆(hun) 天遂人愿(sui) B.布署 插科打诨 着陆(zhao) 焚膏继晷(gui) C.国粹 坐收鱼利 滂沱(pan 莘莘学子(xin) D.匮乏 貌合神离 牵掣(che) 强词夺理( qiang)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新世纪以来,随着一批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正朝着相对均 衡化和多极化的方向加速 ②从2013年1月1日起,驾驶证考试新规开始 。考试内容变为“五项必 考”,并且要求一次预约,全部考完。 ③农历蛇年将至,但是因为蛇鼠生肖产品 不好卖,所以蛇年挂历上几乎 没有蛇,市场上更是难见蛇玩偶的踪影。 A.演化 施行 直 B.演化 实行 向 C.演进 施行 向 D.演进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据说世界末日那天,打火机打不着,地球将两极倒转……种种谣传,不一而 足。今天看来,这些谣言是多么荒唐可笑。 B.调查显示,70%的网友认为,2013年的元旦放假安排差强人意,不满意的主 要原因是觉得时间太零碎,假后工作时间长 C.最近的两场热身赛,加盟青岛队的美国篮球巨星麦蒂展现出的实力不容分说, 这让球迷对他在中国的职业前景充满期待。 D.“作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作人来写”,莫言的这段获奖 感言,必将抛砖引玉,引发整个文坛的思考 4 下列 句子中 中, 没有语 病的 项是 A.资料表明,气温骤降或突然由温暖的环境来到寒冷的环境,往往会诱发冠心 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B.有媒体透露,即将出台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列出了收入分配改革的时间表, 明确了改革的短期和中长期目标 C.中国将在2013年左右实现月球软着陆探测自动巡视勘査,这为中国深空探测 的发展奠定进一步的技术基础 D.京广高铁已经全线贯通,北京至广州最快不到8小时,比目前京广铁路上最 快的普速客车时间缩短了一倍多。 5.下列依次在①②③处填入的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说春天的花儿是草本的,①,那么秋天的花儿就是木本的,② 秋光照耀在一树一树的叶子上,③,铺天盖地,人就陶醉得有些许震撼。 A.①娇嫩,柔弱,让人怜惜②灿烂,刚毅,让人赞叹③花朵沉淀 成醇酒,叶子燃烧成花朵 B.①灿烂,刚毅,让人赞叹②娇嫩,柔弱,让人怜惜③叶子燃烧 成花朵,花朵沉淀成醇酒
北京市朝阳区 2013 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27 分)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抉择 妍媸必露 混淆(hǔn) 天遂人愿(suì) B.布署 插科打诨 着陆(zháo) 焚膏继晷(guǐ) C.国粹 坐收鱼利 滂沱(pāng) 莘莘学子(xīn) D.匮乏 貌合神离 牵掣(chè) 强词夺理(qiǎng)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新世纪以来,随着一批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正朝着相对均 衡化和多极化的方向加速 。 ②从 2013 年 1 月 1 日起,驾驶证考试新规开始 。考试内容变为“五项必 考”,并且要求一次预约,全部考完。 ③农历蛇年将至,但是因为蛇鼠生肖产品 不好卖,所以蛇年挂历上几乎 没有蛇,市场上更是难见蛇玩偶的踪影。 A.演化 施行 一直 B.演化 实行 一向 C.演进 施行 一向 D.演进 实行 一直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据说世界末日那天,打火机打不着,地球将两极倒转……种种谣传,不一而 足。今天看来,这些谣言是多么荒唐可笑。 B.调查显示,70%的网友认为,2013 年的元旦放假安排差强人意,不满意的主 要原因是觉得时间太零碎,假后工作时间长。 C.最近的两场热身赛,加盟青岛队的美国篮球巨星麦蒂展现出的实力不容分说, 这让球迷对他在中国的职业前景充满期待。 D.“作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作人来写”,莫言的这段获奖 感言,必将抛砖引玉,引发整个文坛的思考和讨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资料表明,气温骤降或突然由温暖的环境来到寒冷的环境,往往会诱发冠心 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B.有媒体透露,即将出台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列出了收入分配改革的时间表, 明确了改革的短期和中长期目标。 C.中国将在 2013 年左右实现月球软着陆探测自动巡视勘查,这为中国深空探测 的发展奠定进一步的技术基础。 D.京广高铁已经全线贯通,北京至广州最快不到 8 小时,比目前京广铁路上最 快的普速客车时间缩短了一倍多。 5.下列依次在①②③处填入的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说春天的花儿是草本的, ① ,那么秋天的花儿就是木本的, ② 。 秋光照耀在一树一树的叶子上, ③ ,铺天盖地,人就陶醉得有些许震撼。 A.①娇嫩,柔弱,让人怜惜 ②灿烂,刚毅,让人赞叹 ③花朵沉淀 成醇酒,叶子燃烧成花朵 B.①灿烂,刚毅,让人赞叹 ②娇嫩,柔弱,让人怜惜 ③叶子燃烧 成花朵,花朵沉淀成醇酒
C.①娇嫩,柔弱,让人怜惜②灿烂,刚毅,让人赞叹 ③叶子燃烧 成花朵,花朵沉淀成醇酒 D.①灿烂,刚毅,让人赞叹 ②娇嫩,柔弱,让人怜惜 ③花朵沉淀 成醇酒,叶子燃烧成花朵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唐子居于内,夜饮酒,己西向坐,妻东向坐,女安北向坐,妾坐于西北隅,执壶 以酌,相与笑语。唐子食鱼而甘,问其妾曰:“是所市来者,必生鱼也?”妾对 曰:“非也,是鱼死未久,即市以来,又天寒,是以味鲜若此。”于是饮酒乐甚, 忽焉拊几而叹。其妻曰:“子饮酒乐矣,忽焉拊几而叹,其故何也?”唐子曰 “溺于俗者无远见,吾欲有言,未尝以语人,恐人之骇异吾言也。今食是鱼而念 及之,是以叹也。”妻曰:“我,妇人也,不知大丈夫之事;然愿子试以语我。” 曰:“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妻笑曰:“何以谓之贼也?”曰:“今 也有负数匹布或担数斗粟而行于涂者,或杀之而有其布粟,是贼乎,非贼乎?” 曰:“是贼矣。” 唐子曰:“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布粟之富, 而反不谓之贼乎?若过里而墟其里,过市而窜其市,入城而屠其城,此何为者 天下既定,非攻非战,百姓死于兵与因兵而死者十五六。暴骨未收,哭声未绝。 目眦未干,于是乃服衮冕,乘法驾,坐前殿,受朝贺,髙官室,广苑囿,以贵其 妻妾,以肥其子孙,天子诚何心而忍享之?若上帝使我治杀人之狱,我则有以处 之矣。匹夫无故而杀人,以其一身抵一人之死,斯足矣;有天下者无故而杀人, 虽百其身不足以抵其杀一人之罪。是何也?天子者,天下之慈母也,人所仰望以 乳育者也,乃无故而杀之,其罪岂不重于匹夫?” 妻曰:“尧舜之为君何如者?”曰:“尧舜岂远于人哉?”乃举一箸指盘中余鱼 曰:“此味甘乎?” 曰:“甘。”曰:“今使子钓于池而得鱼,扬竿而脱,投地跳跃,乃按之椹上而 割之,刳其腹,犀其甲,其尾犹摇。于是煎烹以进,子能食之乎?”妻曰:“吾 不忍食也。”曰:“人之于鱼,不啻泰山之于秋毫也;甘天下之味,亦类于一鱼 之味耳。于鱼则不忍,于人则忍之;杀一鱼而甘一鱼之味则不忍,杀天下之人而 甘天下之味则忍之。是岂人之本心哉!尧舜之道,不失其本心而已矣 妾,微者也;女安,童而无知者也;闻唐子之言,亦皆悄然而悲,咨嗟欲泣,若 不能自释焉。 (取材于唐甄《室语》)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所市来者 市:购买 B.过市而窜其市 窜:逃跑 C.甘天下之味 甘:以……为美味 D.若不能自释焉 释:解脱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是以味鲜若此 B.忽焉拊几而叹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以贵其妻妾 D.乃无故而杀之 去以六月息者也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C.①娇嫩,柔弱,让人怜惜 ②灿烂,刚毅,让人赞叹 ③叶子燃烧 成花朵,花朵沉淀成醇酒 D.①灿烂,刚毅,让人赞叹 ②娇嫩,柔弱,让人怜惜 ③花朵沉淀 成醇酒,叶子燃烧成花朵 二、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9 题。 唐子居于内,夜饮酒,己西向坐,妻东向坐,女安北向坐,妾坐于西北隅,执壶 以酌,相与笑语。唐子食鱼而甘,问其妾曰:“是所市来者,必生鱼也?”妾对 曰:“非也,是鱼死未久,即市以来,又天寒,是以味鲜若此。”于是饮酒乐甚。 忽焉拊几而叹。其妻曰:“子饮酒乐矣,忽焉拊几而叹,其故何也?”唐子曰: “溺于俗者无远见,吾欲有言,未尝以语人,恐人之骇异吾言也。今食是鱼而念 及之,是以叹也。”妻曰:“我,妇人也,不知大丈夫之事;然愿子试以语我。” 曰:“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妻笑曰:“何以谓之贼也?”曰:“今 也有负数匹布或担数斗粟而行于涂者,或杀之而有其布粟,是贼乎,非贼乎?” 曰:“是贼矣。” 唐子曰:“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布粟之富, 而反不谓之贼乎?若过里而墟其里,过市而窜其市,入城而屠其城,此何为者? 天下既定,非攻非战,百姓死于兵与因兵而死者十五六。暴骨未收,哭声未绝。 目眦未干,于是乃服衮冕,乘法驾,坐前殿,受朝贺,高官室,广苑囿,以贵其 妻妾,以肥其子孙,天子诚何心而忍享之?若上帝使我治杀人之狱,我则有以处 之矣。匹夫无故而杀人,以其一身抵一人之死,斯足矣;有天下者无故而杀人, 虽百其身不足以抵其杀一人之罪。是何也?天子者,天下之慈母也,人所仰望以 乳育者也,乃无故而杀之,其罪岂不重于匹夫?” 妻曰:“尧舜之为君何如者?”曰:“尧舜岂远于人哉?”乃举一箸指盘中余鱼 曰:“此味甘乎?” 曰:“甘。”曰:“今使子钓于池而得鱼,扬竿而脱,投地跳跃,乃按之椹上而 割之,刳其腹,犀其甲,其尾犹摇。于是煎烹以进,子能食之乎?”妻曰:“吾 不忍食也。”曰:“人之于鱼,不啻泰山之于秋毫也;甘天下之味,亦类于一鱼 之味耳。于鱼则不忍,于人则忍之;杀一鱼而甘一鱼之味则不忍,杀天下之人而 甘天下之味则忍之。是岂人之本心哉!尧舜之道,不失其本心而已矣。” 妾,微者也;女安,童而无知者也;闻唐子之言,亦皆悄然而悲,咨嗟欲泣,若 不能自释焉。 (取材于唐甄《室语》)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所市来者 市:购买 B.过市而窜其市 窜:逃跑 C.甘天下之味 甘:以……为美味 D.若不能自释焉 释:解脱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是以味鲜若此 B. 忽焉拊几而叹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 以贵其妻妾 D. 乃无故而杀之 去以六月息者也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溺于俗者无远见,吾欲有言,未尝以语人 沉溺在流俗中的人没有远见,我有一些话,不曾把它告诉别人 B.若上帝使我治杀人之狱,我则有以处之矣 如果帝王让我送杀人者入狱,我就有办法来处理他们了 C.乃按之椹上而割之,刳其腹,犀其甲,其尾犹摇 于是把鱼放到案板上去切,剖开鱼肚,刮去鱼鳞,它的尾巴还在摇 D.人之于鱼,不啻泰山之于秋毫也 人对于鱼,不止如泰山对于秋毫的差别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唐子在家和妻、女、妾饮酒聊天,由吃鱼一事引发了许多感慨。 B.唐子认为自秦以来的帝王都是盗贼,其妻最终也认同这一观点。 C.唐子认为拥有天下者无故杀人之罪重于平民百姓无故杀人之罪。 D.唐子认为尧舜作为一个人,他们确实有远远超过普通人的地方。 第二部分(123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10.用斜线(/)给下面划线部分断句。(5分)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 可以待敌凡兵尚义不义虽利勿动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取材于苏洵《心术》) 11.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8分,限选作8题) ①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 《论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 王纳谏》) 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庄 子逍遥游》) ④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⑤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⑥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⑦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 (韩愈 《师说》) ⑧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也。(杜牧《阿房宫赋》) ⑨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 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⑩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12分)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①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②,棋未收,叹新 丰孤馆③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A.溺于俗者无远见,吾欲有言,未尝以语人 沉溺在流俗中的人没有远见,我有一些话,不曾把它告诉别人 B.若上帝使我治杀人之狱,我则有以处之矣 如果帝王让我送杀人者入狱,我就有办法来处理他们了 C.乃按之椹上而割之,刳其腹,犀其甲,其尾犹摇 于是把鱼放到案板上去切,剖开鱼肚,刮去鱼鳞,它的尾巴还在摇 D.人之于鱼,不啻泰山之于秋毫也 人对于鱼,不止如泰山对于秋毫的差别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唐子在家和妻、女、妾饮酒聊天,由吃鱼一事引发了许多感慨。 B.唐子认为自秦以来的帝王都是盗贼,其妻最终也认同这一观点。 C.唐子认为拥有天下者无故杀人之罪重于平民百姓无故杀人之罪。 D.唐子认为尧舜作为一个人,他们确实有远远超过普通人的地方。 第二部分(123 分)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5 分。 10.用斜线(/)给下面划线部分断句。(5 分)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 可以待敌凡兵尚义不义虽利勿动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取材于苏洵《心术》) 11.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8 分,限选作 8 题) ①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 。(《论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②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 王纳谏》) 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庄 子•逍遥游》) ④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⑤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⑥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⑦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 。(韩愈 《师说》) ⑧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也。(杜牧《阿房宫赋》) ⑨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 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⑩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2~13 题。(12 分)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①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②,棋未收,叹新 丰孤馆③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①徐再思,元代散曲作家,只做过“嘉兴路吏”,创作此曲时,他旅寄江湖, 已十年不归。②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③新丰孤馆:《新唐书 马周传》记载马周未发迹时,曾旅居新丰,受尽店家冷遇。 12.(7分) ①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声梧叶一声秋”一句,写秋雨绵绵,梧叶声声,烘托出秋天萧瑟的氛围 B.“三更归梦三更后”一句,写作者半夜才回到故乡,更显出漂泊江湖的凄苦 点”、“三更”的反复咏叹,更使人感到长夜难捱的凄凉和 寂寞。 D.末句“都到心头”四字戛然而止,欲语还休,却有引人遐思、令人回味之功 ②“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三句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亲人,而 以年迈双亲的忧思把自己的思念抒发得更加深婉动人。下列诗句中使用了类似手 法的两项是(4分) 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B.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江汉》) C.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唐·高适《除夜作》 D.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唐·张籍《秋思》) E.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 家》) 13.“落灯花”一句源自南宋赵师秀的《约客》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 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请分析本曲与赵诗在内容和情 感上有何不同。(5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题 在西方,王公贵族的园林中经常宴请宾客、开舞会、演戏剧,从而使园林变成了 个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露天广厦,而中国园林并非大众游乐场所。西方园林 令人钦佩地用纵横轴线和十字道路解决的交通问题,在中国园林中全不存在,因 为这里的人们是“漫步”而非“径穿”。中国园林的长廊、狭门和曲径并非从大 众出发,台阶、小桥亦非为逗引儿童而设。这里不是消遣场所,而是退隐静思之 地 人类不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总是与它脱胎的母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才 构成文化的延续,形成独特的风格。中国山川秀美,土地富庶,人们理想中的王 国是这些秀美的山川湖泽,因此中国园林沿着自然美的形式发展了几千年。中国 园林里所种的植物常不带任何人工痕迹,那里没有修剪整齐的树篱,也没有按几 何图案排列的花卉,每件景物都恰似出现在画中。欧洲的园林传统可以追溯到古 埃及,那里自然环境远不如中国,雨水稀少,没有大片森林,更无秀美的山川, 人们理想的天堂自然是适合农业生产的富庶土地,因而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 美 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陷,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 髙度,也就是追求一种形式美。西方造园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刻意追求几何图案 美。尽管组合变化可以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仍有规律可循,园内的各组成要 素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必须以某种确定的形状和大小镶嵌在某个确定的部位, 是便显现出一种符合规律的必然性。 中国造园走的是自然山水园的路子,注重“景”和“情”的关系,即“意境” 古代中国没有专门的造园家。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画家、文人的介入,使中国造
注:①徐再思,元代散曲作家,只做过“嘉兴路吏”,创作此曲时,他旅寄江湖, 已十年不归。 ②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 ③新丰孤馆:《新唐书• 马周传》记载马周未发迹时,曾旅居新丰,受尽店家冷遇。 12.(7 分) ①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声梧叶一声秋”一句,写秋雨绵绵,梧叶声声,烘托出秋天萧瑟的氛围。 B.“三更归梦三更后”一句,写作者半夜才回到故乡,更显出漂泊江湖的凄苦。 C.“一声”、“一点”、“三更”的反复咏叹,更使人感到长夜难捱的凄凉和 寂寞。 D.末句“都到心头”四字戛然而止,欲语还休,却有引人遐思、令人回味之功。 ②“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三句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亲人,而 以年迈双亲的忧思把自己的思念抒发得更加深婉动人。下列诗句中使用了类似手 法的两项是(4 分) A.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B.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江汉》) C.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唐•高适《除夜作》) D.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唐•张籍《秋思》) E.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 家 》) 13. “落灯花”一句源自南宋赵师秀的《约客》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 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请分析本曲与赵诗在内容和情 感上有何不同。(5 分) 四、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1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16 题。 在西方,王公贵族的园林中经常宴请宾客、开舞会、演戏剧,从而使园林变成了 一个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露天广厦,而中国园林并非大众游乐场所。西方园林 令人钦佩地用纵横轴线和十字道路解决的交通问题,在中国园林中全不存在,因 为这里的人们是“漫步”而非“径穿”。中国园林的长廊、狭门和曲径并非从大 众出发,台阶、小桥亦非为逗引儿童而设。这里不是消遣场所,而是退隐静思之 地。 人类不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总是与它脱胎的母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才 构成文化的延续,形成独特的风格。中国山川秀美,土地富庶,人们理想中的王 国是这些秀美的山川湖泽,因此中国园林沿着自然美的形式发展了几千年。中国 园林里所种的植物常不带任何人工痕迹,那里没有修剪整齐的树篱,也没有按几 何图案排列的花卉,每件景物都恰似出现在画中。欧洲的园林传统可以追溯到古 埃及,那里自然环境远不如中国,雨水稀少,没有大片森林,更无秀美的山川, 人们理想的天堂自然是适合农业生产的富庶土地,因而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 美。 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陷,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 高度,也就是追求一种形式美。西方造园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刻意追求几何图案 美。尽管组合变化可以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仍有规律可循,园内的各组成要 素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必须以某种确定的形状和大小镶嵌在某个确定的部位,于 是便显现出一种符合规律的必然性。 中国造园走的是自然山水园的路子,注重“景”和“情”的关系,即“意境”。 古代中国没有专门的造园家。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画家、文人的介入,使中国造
园深受绘画、诗词文学的影响,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景无情不发, 情无景不生”,中国造园的经营要旨就是追求意境美,因此中国的造园带有很大 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中西园林形成如此大的差异要从文化背景,特别是哲学、美学思想上来分析。造 园艺术和其它艺术一样要受到美学思想的影响,而美学又是在一定的哲学思想体 系下成长的。从西方历史上看,不论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十分强调理性对实践 的指导作用。欧洲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正是在这种“理性”美学思想的影响 下形成的。和西方人不同,中国人认识事物大多借助于直接的体验,认为直觉并 非感官的直接反应,而是一种心智活动,一种内在经验的升华,不可能用推理的 方法求得。中国古代园林多由文人画家营造,不免要反映这些人的气质和情操。 中国古代晢学“儒、道、佛”的重情义、尊崇自然、逃避现实和追求清净无为的 思想,汇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种文人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 实无华的气质、情操,这也就决定了中国造园“感性”的美学思想。 (取材于《中西古典园林的审美差异》,有删改)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方园林内各组成要素必须以确定的形状、大小镶嵌在确定的部位,显示出 一种秩序感。 B.中国园林里所种的植物,常不带任何人工痕迹,这是因为古代中国没有专门 的造园家。 C.中国的造园深受绘画、诗词的影响,注重对意境的追求,从而创设出诗情画 意般的氛围。 D.中国人认识事物大多借助于直接的体验,这种思维方式对中国造园产生了深 刻的影响。 15.根据文章内容,推断下列哪项表述体现了中国园林的建造风格(3分) A.高大宽敞的环廊提供了舒适的交谈环境,围合出的下沉广场把人们纷纷吸引 过来。 B.即使受条件限制,建造在高低不平的地形上,也要刻意追求对称、均衡的形 式美。 C.布局千变万化,整体与局部之间没有严格的从属关系,很难总结出特定的规 律性。 D.硕大的花园,简洁明快的几何化布局,让人一目了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 击力 16.根据文章内容,请分条概括中西园林的差异。(5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7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与陌生人交流 ①那年我十三岁,念初一。正是“深挖洞,广积粮”的时候,一入学便开始了挖 防空洞,功课倒成了次要。只有一门叫做“农业”的课,老师再三强调,这是为 着我们将来上山下乡而设的。但是这些来自书本的乡村知识并不能激发我真正的 兴趣,或者我也不甘做一名真正的农民吧。我的身体乐观地承受着强重的体力劳 动,而我的脑子则空空荡荡。 ②每个清晨,我就带着一副空荡的脑子走在上学的路上,走到那家小吃店门前, 我要在这里吃早点。一口大锅支在门前,滚沸的油将不断下锅的面团炸得吱吱叫 着
园深受绘画、诗词文学的影响,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景无情不发, 情无景不生”,中国造园的经营要旨就是追求意境美,因此中国的造园带有很大 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中西园林形成如此大的差异要从文化背景,特别是哲学、美学思想上来分析。造 园艺术和其它艺术一样要受到美学思想的影响,而美学又是在一定的哲学思想体 系下成长的。从西方历史上看,不论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十分强调理性对实践 的指导作用。欧洲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正是在这种“理性”美学思想的影响 下形成的。和西方人不同,中国人认识事物大多借助于直接的体验,认为直觉并 非感官的直接反应,而是一种心智活动,一种内在经验的升华,不可能用推理的 方法求得。中国古代园林多由文人画家营造,不免要反映这些人的气质和情操。 中国古代哲学“儒、道、佛”的重情义、尊崇自然、逃避现实和追求清净无为的 思想,汇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种文人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 实无华的气质、情操,这也就决定了中国造园 “感性”的美学思想。 (取材于《中西古典园林的审美差异》,有删改)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西方园林内各组成要素必须以确定的形状、大小镶嵌在确定的部位,显示出 一种秩序感。 B.中国园林里所种的植物,常不带任何人工痕迹,这是因为古代中国没有专门 的造园家。 C.中国的造园深受绘画、诗词的影响,注重对意境的追求,从而创设出诗情画 意般的氛围。 D.中国人认识事物大多借助于直接的体验,这种思维方式对中国造园产生了深 刻的影响。 15.根据文章内容,推断下列哪项表述体现了中国园林的建造风格(3 分) A.高大宽敞的环廊提供了舒适的交谈环境,围合出的下沉广场把人们纷纷吸引 过来。 B.即使受条件限制,建造在高低不平的地形上,也要刻意追求对称、均衡的形 式美。 C.布局千变万化,整体与局部之间没有严格的从属关系,很难总结出特定的规 律性。 D.硕大的花园,简洁明快的几何化布局,让人一目了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 击力。 16.根据文章内容,请分条概括中西园林的差异。(5 分) 五、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7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20 题。 与陌生人交流 ①那年我十三岁,念初一。正是“深挖洞,广积粮”的时候,一入学便开始了挖 防空洞,功课倒成了次要。只有一门叫做“农业”的课,老师再三强调,这是为 着我们将来上山下乡而设的。但是这些来自书本的乡村知识并不能激发我真正的 兴趣,或者我也不甘做一名真正的农民吧。我的身体乐观地承受着强重的体力劳 动,而我的脑子则空空荡荡。 ②每个清晨,我就带着一副空荡的脑子走在上学的路上,走到那家小吃店门前。 我要在这里吃早点。一口大锅支在门前,滚沸的油将不断下锅的面团炸得吱吱叫 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