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樊片九年级二模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积累运用(35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毋(wu)宁笑靥(ye)藤蔓(wan)潜(qian)滋暗长 B.抽噎(ye)氛(fen)围木讷(na)谆谆(zhon)教诲 C.嫉(j1)妒隽(juan)永解剖(pou)锲(qie)而不舍 D.风靡(mi)殷(yan)红魁梧(w)牵强( giang)附会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要善于抓住机遇,经过拼搏,才能取得成功:否则,一旦失去机遇,便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B.发令枪响后,王明同学首当其冲,跑在最前头,最终获得第一名 C.4月22日,作为三度携手扬马的独家冠名商,全友家居在参赛体验、赛事组织、后勤服务等方面 提供了全方位支持,为观者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马拉松赛事 D.电影《红海行动》放映以来,获得广泛的关注与好评,被认为是难得的精品,口碑甚嚣尘上。 3.下面这段话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一个人能否约束自己的言行,很大程度上要靠自身的品德修养。 B.教育部门只有多创造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就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C.由于共享单车停放比较自由,使江都区市民“绿色出行”更加便利 D.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热爱生活”“七颗钻石”“给我的孩子们”这几个短语的结构完全不同。 B.回想起来,当初这些朴素的、接近事物本质的想法和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今天在生物医 学研究上能够取得一些成绩。这句话的主干是:想法和判断决定了我能够取得成绩。 C.小明总是板着脸,好像人人都欠他钱似的。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只有每一个扬州人自觉遵守文明礼仪规范,才能将扬州建设成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城市’,扬州 也才能真正彰显她迷人的魅力。”这个复句的第一层关系是转折关系。 5.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七颗钻石》这篇童话通过记叙一个小姑娘把意外得到的一灌水先让给别人喝,结果从水罐里 跳出七颗钻石的故事,赞扬了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品质
1 邵樊片九年级二模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 一、积累运用( 3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 ) A.毋.(wù)宁 笑靥.(yè) 藤蔓.(wàn) 潜.(qiǎn)滋暗长 B.抽噎.(yē) 氛.(fēn)围 木讷.(nà) 谆谆..(zhūn)教诲 C.嫉.(jí)妒 隽.(juàn)永 解剖.(pōu) 锲.(qiè)而不舍 D.风靡.(mǐ) 殷.(yān)红 魁梧.(wǔ) 牵强.(qiáng)附会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 ....的一项是 (3 分) ( ▲ ) A.要善于抓住机遇,经过拼搏,才能取得成功;否则,一旦失去机遇,便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 B.发令枪响后,王明同学首当其冲 ....,跑在最前头,最终获得第一名。 C.4 月 22 日,作为三度携手扬马的独家冠名商,全友家居在参赛体验、赛事组织、后勤服务等方面 提供了全方位支持,为观者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 ....的马拉松赛事。 D. 电影《红海行动》放映以来,获得广泛的关注与好评,被认为是难得的精品,口碑甚嚣尘上 ....。 3.下面这段话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3 分) ( ▲ ) A.一个人能否约束自己的言行,很大程度上要靠自身的品德修养。 B.教育部门只有多创造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就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C.由于共享单车停放比较自由,使江都区市民“绿色出行”更加便利。 D.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 A.“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热爱生活”“七颗钻石”“给我的孩子们”这几个短语的结构完全不同。 B.回想起来,当初这些朴素的、接近事物本质的想法和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今天在生物医 学研究上能够取得一些成绩。这句话的主干是:想法和判断决定了我能够取得成绩。 C.小明总是板着脸,好像人人都欠他钱似的。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只有每一个扬州人自觉遵守文明礼仪规范,才能将扬州建设成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城市’,扬州 也才能真正彰显她迷人的魅力。”这个复句的第一层关系是转折关系。 5.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 ) A.《七颗钻石》这篇童话通过记叙一个小姑娘把意外得到的一灌水先让给别人喝,结果从水罐里 跳出七颗钻石的故事,赞扬了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品质
B.《社戏》描写作者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C.《迢迢牵牛星》塑造了一位包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表达了愁苦哀怨之情。 D.“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陈毅市长》以陈毅和齐仰之的矛盾冲突为线索,表现出陈毅作 为政治家和一代名将的胸襟和智 6.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 日田田田数m 分)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马克思dan辰200周年 midn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重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马克思是马 克思主义政党的d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在《莱 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x利抨击普鲁士政府的专制统治,维护人民权利。1845年,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 义基本原理。 7.默写。(每空一分,共9分) (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2)▲,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5)_▲,穷则独善其身。(《孟子》) (6)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7)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8)古代诗人写秋的诗句很多,如杜甫在《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 滚来”两句写出了秋天空旷、萧条的景象:刘禹锡却在《秋词》中一反悲秋的传统观念, 其中“ 两句用豪迈之情描绘出一幅壮丽、开阔的秋日图 8.名著阅读。(8分) 个是沂水县成精异物,一个是小狐山作怪妖魔,这个是酥团结就肌肤,那个 如碳屑凑成皮肉。一个是马灵官白蛇托化,一个是赵元帅黑虎投胎。那个学华光藏教主, 向碧波深处显形骸:这个像黑煞天神,在雪浪中呈真面目。是玉龙搅暗天边日,黑鬼掀 开水底天
2 B.《社戏》描写作者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C.《迢迢牵牛星》塑造了一位包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表达了愁苦哀怨之情。 D.“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陈毅市长》以陈毅和齐仰之的矛盾冲突为线索,表现出陈毅作 为政治家和一代名将的胸襟和智 慧。 6.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 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 分)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马克思 dàn 辰 200 周年, miǎn 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重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马克思是马 克思主义政党的 dì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在《莱 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 xī利抨击普鲁士政府的专制统治,维护人民权利。1845 年,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 义基本原理。 7.默写。(每空一分,共 9 分) (1)塞下秋来风景异, ▲ 。(范仲淹《渔家傲》) (2) ▲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俱怀逸兴壮思飞, ▲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 ▲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5) ▲ ,穷则独善其身。(《孟子》) (6)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 (7)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8)古代诗人写秋的诗句很多,如杜甫在《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 滚来”两句写出了秋天空旷、萧条的景象;刘禹锡却在《秋词》中一反悲秋的传统观念, 其中“ ▲ , ▲ ” 两句用豪迈之 情描绘出一 幅壮丽、开 阔的秋日图 景。 8.名著阅读。(8 分) (1)“一个是沂水县 成精异物,一个是 小狐山作怪妖魔 ,这个是酥团结 就肌肤,那个 如碳屑凑成皮肉。一个是马灵官白蛇托化,一个是赵元帅黑虎投胎。那个学华光藏教主, 向碧波深处显形骸;这个像黑煞天神,在雪浪中呈真面目。是玉龙搅暗天边日,黑鬼掀 开水底天
这段说的是哪一个情节?主要人物是谁(填写两个人物)?(3分) (2)汤姆·索亚与贝姬在山洞中历险以后,第二次去探险时是哪一位小伙伴同他一起 去的?他们探险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怎么样?(3分 (3)请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人物和情节,任选A、B中的一上联拟写下联。(2 分) 上联:A.贝多芬呕心沥血谱名曲 斩妖除魔,金猴奋起千钧棒 下联: 二、阅读理解(52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6分) 山房春事(其一) 唐·岑参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注释:①衣桁(heng):犹衣架,挂衣服的横木。②笔床:卧置毛笔的器具。南朝 陈徐陵《〈玉台新咏〉序》:“翡翠笔床,无时离手 9.(1)有人评价,诗的第二句“乱”字用得好,试体会其表达效果。(3分) (2)适当想象,描绘三、四两句的画面。(3分) (二)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6分)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①论文及 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②间,海外诗④盛行, 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 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⑤,而人或谓之不韵⑥。 注释:①棐: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②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③崇宁、 大观:宋徽宗年号。④海外诗:指东坡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⑤气索:气短。⑥不韵:不雅。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①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②前后类如此(▲
3 这段说的是哪一个情节?主要人物是谁(填写两个人物 ......)?(3 分) ▲ ▲ (2)汤姆·索亚与 贝姬在山洞中 历险以后,第 二次去探险时 是哪一位小伙 伴同他一起 去的?他们探险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怎么样?(3 分) ▲ ▲ (3)请用《汤姆·索亚历险记 》中的人物和情节,任选 A、B 中的一上联拟写下联。 (2 分) 上联:A.贝多芬呕心沥血谱名曲 B.斩妖除魔,金猴奋起千钧棒 下联: ▲ ▲ 二、阅 读 理 解(52 分 ) ( 一 ) 阅读诗歌, 完成第 9 题。(6 分) 山房春事(其一) 唐·岑参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① ,一片山花落笔床② 。 注释:①衣桁(héng):犹衣架,挂衣服的横木。②笔床:卧置毛笔的器具。南朝 陈徐陵《〈玉台新咏〉序》:“翡翠笔床,无时离手。 9. (1)有人评价,诗的第二句“乱”字用得好,试体会其表达效果。(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适当想象,描绘三、四两句的画面。(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6 分)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①论文及 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②间,海外诗④盛行, 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 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⑤,而人或谓之不韵⑥。 注释:①棐: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②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③崇宁、 大观:宋徽宗年号。④海外诗:指东坡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⑤气索:气短。⑥不韵:不雅。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 分) ①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 ) ②前后类.如此( ▲ )
③是时朝廷虽尝禁止( ④小惠未徧(▲) 11.请从下面的句子中找出与“落笔辄为人所传诵”中“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可以为宫室、器皿 C、每韵为一帖 D、吴广为都尉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1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欧阳修具有怎样的品格?(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4分) 尽善尽美 ①最近,我在某机关中看到悬示的格言,很有感触。那格言是:“我此地,一切都求尽善尽美。” “尽善尽美”,这真值得做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格言!假使每个人都能践行这格言,而决意不论做什么 事,都要尽至善之努力,以求得至之结果,人类幸福,真不知要增进多少啊! ②人类的历史,就充满了因苟且与不小心而造成的种种悲剧。不久以前,奥斯丁有一个镇完全 被淹没,损失了许多生命,就是堤岸的工程建筑者苟且而不忠实,不能履行原定计划而造成的。工 作不谨慎,不认真,处处可以造成悲惨的结局。假使人们工作时都能尽心尽力,求其彻底,则人们 的枉死数目便可能大大减少 ③做事苟且贪懒,这种习惯一朝养成,还会使人的品格大受影响。他将在一切事上不忠实起来。 凡是轻视自己工作的人,就是轻视自己品格的人。在你的手中,每做出一件苟且而劣等的工作,都 足以损害你的效率、你的办事能力、你的人格。苟且而劣等的工作,对于你的自尊心与最高理想 是一种污辱。它是足以拖陷着你不得向上的仇敌。 ④事无大小,每做一事,总要竭尽心力,求其完美,这是成功者的一种标记。凡是事业有成的 青年,都是那些做事不肯安于“尚可”或“近似”,而是必求尽善尽美的青年。为人类创立新标准 新理想,而撑着进步之旗帜的,也就是这一类人! ⑤既然苟且贪懒的危害如此严重,而追求尽善尽美的意义如此之大,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尽善
4 ③是.时朝廷虽尝禁止( ▲ ) ④小惠未徧. ( ▲ ) 11.请从下面的句子中找出与“落笔辄为人所传诵”中“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3 分)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可以为宫室、器皿 C、每韵为一帖 D、吴广为都尉 12.翻译下列句子。(6 分) (1)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欧阳修具有怎样的品格?(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17 题。(14 分) 尽善尽美 ①最近,我在某机关中看到悬示的格言,很有感触。那格言是:“我此地,一切都求尽善尽美。” “尽善尽美”,这真值得做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格言!假使每个人都能践行这格言,而决意不论做什么 事,都要尽至善之努力,以求得至之结果,人类幸福,真不知要增进多少啊! ②人类的历史,就充满了因苟且与不小心而造成的种种悲剧。不久以前,奥斯丁有一个镇完全 被淹没,损失了许多生命,就是堤岸的工程建筑者苟且而不忠实,不能履行原定计划而造成的。工 作不谨慎,不认真,处处可以造成悲惨的结局。假使人们工作时都能尽心尽力,求其彻底,则人们 的枉死数目便可能大大减少。 ③做事苟且贪懒,这种习惯一朝养成,还会使人的品格大受影响。他将在一切事上不忠实起来。 凡是轻视自己工作的人,就是轻视自己品格的人。在你的手中,每做出一件苟且而劣等的工作,都 足以损害你的效率、你的办事能力、你的人格。苟且而劣等的工作,对于你的自尊心与最高理想, 是一种污辱。它是足以..拖陷着你不得向上的仇敌。 ④事无大小,每做一事,总要竭尽心力,求其完美,这是成功者的一种标记。凡是事业有成的 青年,都是那些做事不肯安于“尚可”或“近似”,而是必求尽善尽美的青年。为人类创立新标准、 新理想,而撑着进步之旗帜的,也就是这一类人! ⑤既然苟且贪懒的危害如此严重,而追求尽善尽美的意义如此之大,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尽善
尽美? ⑥在日常职务上,忠实地执行那些寻常的、微小的工作,能使我们渐渐地走上高等地位。然而 多数的年轻人认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念念不忘的是找到高的位置、大的机会,以使自己有“用武” 的机会。他们会对自己说:“我们现在这枯燥、机械的工作,平凡渺小的职务,有什么意义呢?”但 是事业有成的青年,却能在简单的职务中、卑微的位置上,看出并创造不寻常的机遇来。在做事时, 只要你能常比一般人做得更好,更敏捷,更精确,更可靠,更为花样翻新、随机应变些,你自然能 引起上级的注意,而使你步步上升了。 ⑦凡成大事者,必具有一种“彻底”的精神。他们做事常常不惮精详,秋毫必察。英国作家狄 更斯非至预备充分时,不在公众前读他的作品。在未曾当众宣读以前,他要每天把那篇选定的文字 诵习一遍,这样的诵习要经过六个月之久。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写作时,常常反复思索,不断修改 有时花费一星期的功夫,只写成一页稿纸。假使我们做事,都有尽善尽美的习惯,则我们的生命 定能变得更为完满快乐:而天下拥有快乐生活的人,将大大超过只拥有残缺生活的人了。 ⑧达到最高处,攀登最高峰!从事任何事业,做仼何工作,我们都应抱这样的态度。 (作者:奥里森马尔腾。有删改) 14.请结合全文,从正反两个方面概括做事应“尽善尽美”的原因。(4分) 15.请简要分析第③段中的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它是足以拖陷着你不得向上的仇敌。 16.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4分) ▲ 17.请在第⑦段狄更斯和巴尔扎克的事例之后,再补充一个类似的论据。(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16分) 父亲的汗水 胡宝林 ①月上半天,凉风起来,乡村的夜安静异常。父亲夹着镰,带着我出了门,顺着小路下到场院, 再到河边,进了地 ②麦子已经熟透。黄时,它们一齐黄了,人手少,父亲忙不过来,只得在夜里赶着收割。村里 的人已经睡下,或许鼾声己响起来。父亲也乏,也困,但他只能忍住,几片地的麦子等着他
5 尽美? ⑥在日常职务上,忠实地执行那些寻常的、微小的工作,能使我们渐渐地走上高等地位。然而 多数的年轻人认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念念不忘的是找到高的位置、大的机会,以使自己有“用武” 的机会。他们会对自己说:“我们现在这枯燥、机械的工作,平凡渺小的职务,有什么意义呢?”但 是事业有成的青年,却能在简单的职务中、卑微的位置上,看出并创造不寻常的机遇来。在做事时, 只要你能常比一般人做得更好,更敏捷,更精确,更可靠,更为花样翻新、随机应变些,你自然能 引起上级的注意,而使你步步上升了。 ⑦凡成大事者,必具有一种“彻底”的精神。他们做事常常不惮精详,秋毫必察。英国作家狄 更斯非至预备充分时,不在公众前读他的作品。在未曾当众宣读以前,他要每天把那篇选定的文字 诵习一遍,这样的诵习要经过六个月之久。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写作时,常常反复思索,不断修改, 有时花费一星期的功夫,只写成一页稿纸。假使我们做事,都有尽善尽美的习惯,则我们的生命, 一定能变得更为完满快乐;而天下拥有快乐生活的人,将大大超过只拥有残缺生活的人了。 ⑧达到最高处,攀登最高峰!从事任何事业,做任何工作,我们都应抱这样的态度。 (作者:奥里森 马尔腾。有删改) 14.请结合全文,从正反两个方面概括做事应“尽善尽美”的原因。(4 分) _ ▲_ 15.请简要分析第③段中的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 分) 它是足以..拖陷着你不得向上的仇敌。 _ ▲_ 16.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4 分) _ ▲_ 17.请在第⑦段狄更斯和巴尔扎克的事例之后,再补充一个类似的论据。(3 分) _ ▲_ (四)阅读下文,完成 18—22 题。(16 分) 父亲的汗水 胡宝林 ①月上半天,凉风起来,乡村的夜安静异常。父亲夹着镰,带着我出了门,顺着小路下到场院, 再到河边,进了地。 ②麦子已经熟透。黄时,它们一齐黄了,人手少,父亲忙不过来,只得在夜里赶着收割。村里 的人已经睡下,或许鼾声已响起来。父亲也乏,也困,但他只能忍住,几片地的麦子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