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纤颤的处理策略 华西医院心脏内科曾鉴
心房纤颤的处理策略 华西医院心脏内科 曾鉴
◆正常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约为0.4%,并随年 龄增长而增加 ◆40岁以下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不到01%,而 80岁以上女性中房颤的发生率已增加至超过 15%,80岁以上男性中房颤的发生率超过 2.0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每年的缺血性脑猝中发生率 约为5%,是非房颤患者的2~7倍 瓣膜性房颤患者每年的缺血性脑猝中的发生率 约为非房颤患者的17倍
正常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约为0.4%,并随年 龄增长而增加 40岁以下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不到0.1%,而 80岁以上女性中房颤的发生率已增加至超过 1.5%, 80岁以上男性中房颤的发生率超过 2.0%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每年的缺血性脑猝中发生率 约为5%,是非房颤患者的2~7倍 瓣膜性房颤患者每年的缺血性脑猝中的发生率 约为非房颤患者的17倍
AF治疗策略的发展过程 ◆早期,用洋地黄减慢AF患者的心室率是唯一的治疗; 若AF心室率不快,可不治疗 ◆上世纪50年代起,在采用洋地黄的基础上,用奎尼丁 转复心律,但因此种方法促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大, 现已少用 ◆60年代起,逐渐推广了直流电复律(DCC) ◆90年代起,强调了AF的抗凝治疗,又试探着消融、手 术和起搏治疗,企图根治AF
AF治疗策略的发展过程 早期,用洋地黄减慢AF患者的心室率是唯一的治疗; 若AF心室率不快,可不治疗 上世纪50年代起,在采用洋地黄的基础上,用奎尼丁 转复心律,但因此种方法促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大, 现已少用 60年代起,逐渐推广了直流电复律(DCC) 90年代起,强调了AF的抗凝治疗,又试探着消融、手 术和起搏治疗,企图根治AF
q房颤的分类 ◆初发房颤( first- detected episode of AF) ◆阵发性房颤( paroxysmal AF) ◆持续性房颤( Persistent aF) ◆永久性房颤( permanent AF) ◆孤立性房颤( lone af)
房颤的分类 初发房颤(first-detected episode of AF) 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F) 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AF) 永久性房颤(permanent AF) 孤立性房颤(lone AF)
First detected Paroxysmal Persistent (Self-terminating) (Not self-terminating) Perman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