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图解分析法 33,1静态工作情况分析 ●用近似估算法求静态工作点 ●用图解分析法确定静态工作点 332动态工作情况分析 交流通路及交流负载线 ●输入交流信号时的图解分析 ●BJT的三个工作区 输出功率和功率三角形 HOME
• 用近似估算法求静态工作点 • 用图解分析法确定静态工作点 • 交流通路及交流负载线 • 输入交流信号时的图解分析 • BJT的三个工作区 • 输出功率和功率三角形 3.3.1 静态工作情况分析 3.3.2 动态工作情况分析 3.3 图解分析法
33.1静态工作情况分析 1.用近似估算法求静态工作点 采用该方法,必须已知三极管的B值 根据直流通路可知: CC BE R B BE Ic=BIB VCE =VCC -ICR 直流通路 共射极放大电路 般硅管VB=0.7V,锗管VBp=0.2V HOME BACK NEXT
共射极放大电路 1. 用近似估算法求静态工作点 b CC BE B R V V I − = 根据直流通路可知: 采用该方法,必须已知三极管的 值。 一般硅管VBE=0.7V,锗管VBE=0.2V。 直流通路 + - C B I =β I CE CC C Rc V =V − I 3.3.1 静态工作情况分析
3.3.1静态工作情况分析 2.用图解分析法确定静态工作点 采用该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必须已知三极 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2 R C b T T CE BE 共射极放大电路 直流通路 ●首先,画出直流通路 HOME BACK NEXT
采用该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必须已知三极 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共射极放大电路 • 首先,画出直流通路 直流通路 IB VBE + - IC VCE + - 3.3.1 静态工作情况分析 2. 用图解分析法确定静态工作点
FB/HA Ic 斜率,E R CC R 斜率-R B CQ PBE/V BEQ 线的交点即是Q点,得到4=cBb,两 ●在输入特性曲线上,作出直线 ·在输出特性曲线上,作出直流负载线E=c-IR, 与B曲线的交点即为Q点,从而得到VEQ和/o HOME BACK NEXT
直流通路 IB VBE + - IC VCE + - • 列输入回路方程: VBE =VCC-IBRb • 列输出回路方程(直流负载线): VCE=VCC-ICRc • 在输入特性曲线上,作出直线 VBE =VCC-IBRb,两 线的交点即是Q点,得到IBQ。 • 在输出特性曲线上,作出直流负载线 VCE=VCC-ICRc, 与IBQ曲线的交点即为Q点,从而得到VCEQ 和ICQ。 vC E iC 斜率 - 1 Rc Rc VCC VCC vC E iC 斜率 - 1 Rc IBQ Rc VCC VCC vC E iC 斜率 - 1 Q Rc IBQ Rc VCC VCC vC E iC 斜率 - 1 Q Rc VCEQ ICQ IBQ Rc VCC VCC vC E iC 斜率 - 1 Q Rc ICQ IBQ Rc VCC VCC vC E iC
332动态工作情况分析 1.交流通路及交流负载线 斜率 CC R∥R 由交流通路得纯交流负载线:R ve=-ie·(RR1) 斜率 R RL=R1∥R,是点 交流负载电阻。 vcE 交流负载线是 过输出特性曲线上 有交流输入信号时 的Q点做一条斜率为 Q点的运动轨迹。 )R1/R直线,该直线即为 交流负载线。 Bp ic=(I/R.VCE +(I/RDl 交流通路 CEQCQ HOME BACK NEXT
由交流通路得纯交流负载线: 共射极放大电路 交流通路 i c vce + - vce= -ic (Rc //RL) 因为交流负载线必过Q点, 即 vce = vCE - VCEQ ic = iC - ICQ 同时,令R L = Rc //RL 1. 交流通路及交流负载线 则交流负载线为 vCE - VCEQ= -(iC -ICQ ) R L 即 iC = (-1/R L) vCE + (1/R L) VCEQ+ ICQ 斜率 - 1 Q Rc VCEQ ICQ IBQ Rc VCC VCC vC E iC 斜率 - 1 Q Rc VCEQ ICQ IBQ Rc VCC VCC vC E iC 斜率 - 1 Rc 斜率 1 Rc // RL Q VCEQ ICQ IBQ Rc VCC VCC vC E iC 过输出特性曲线上 的 Q点做一条斜率为 - 1/R L 直线,该直线即为 交流负载线。 R' L= RL∥Rc, 是 交流负载电阻。 交流负载线是 有交流输入信号时 Q点的运动轨迹。 3.3.2 动态工作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