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技术网 污水处理技术答疑300题 任周鸣授权环境技术网制作 解氧范围,通过曝气杋的开停和转速使溶解氧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运行控制就不同 除了前面的要求外,还要考虑在曝气机慢速运行或只有个别曝气机运行时,防止污泥下 沉,即在曝气机的总体运行状态只满足DO的控制,而不能满足泥水混和的自动调控 38.问:我们现在是检测2个池,1号是有种泥接种的,但是1个月下来镜检时只发现 大量草履虫,发现钟虫的几率基本没有,最多再加上几条线形虫;2号没加种泥,然后 进水曝气,一个月后镜检时发现了大量钟虫和一些草履虫等其他细菌,但是2个池的污 泥含量都很少,请问现在应如何培养1号池的细菌,来增加污泥含量?还有就是曝气池 里的溶解氧很高,一般都再911mg/L之间,6mg/L以下的很少,难得出现几次,我们 鼓风机已经时开的最小了,而2号池的溶解氧更高,一般都在10-12mg/L之间。 答:二池的情况类似,是营养不足和曝气过度引起的,污泥处于不断增长又在不断自身 氧化的状态,所以要严格控制曝气时间,如果无法增加污泥量,只能采用间断曝气,还 有营养比的控制等问题也要注意。 39.问:对于卡鲁塞尔氧化沟工艺的污泥泥龄以及剩余污泥量应该怎样算才能使实际量 与计算量的出入不大,它有没有简洁的计算公式或者说通用公式? 答:在实际运行中排泥量和泥龄不是根据计算来控制的,其它形式的活性污泥工艺也 样。 40.问:我厂主要处理印染和化工污水。现生化池污泥只有12gL,镜检没有发现原生 和后生动物,出水不达标,一个星期大流量回流污泥,还是没变化。SⅥ和SV%都很 高,看不到丝状菌。请问该呆取什么措施? 答:估计污泥已中毒受损,加大回流量是不对的。应该增加排泥量,并移植先前没受损 时排出的剩余污泥或其它厂的污泥
环境技术网 污水处理技术答疑 300 题 任周鸣授权环境技术网制作 解氧范围,通过曝气机的开停和转速使溶解氧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运行控制就不同, 除了前面的要求外,还要考虑在曝气机慢速运行或只有个别曝气机运行时,防止污泥下 沉,即在曝气机的总体运行状态只满足 DO 的控制,而不能满足泥水混和的自动调控。 38.问:我们现在是检测 2 个池,1 号是有种泥接种的,但是 1 个月下来镜检时只发现 大量草履虫,发现钟虫的几率基本没有,最多再加上几条线形虫;2 号没加种泥,然后 进水曝气,一个月后镜检时发现了大量钟虫和一些草履虫等其他细菌,但是 2 个池的污 泥含量都很少,请问现在应如何培养 1 号池的细菌,来增加污泥含量?还有就是曝气池 里的溶解氧很高,一般都再 9-11 mg/L 之间,6 mg/L 以下的很少,难得出现几次,我们 鼓风机已经时开的最小了,而 2 号池的溶解氧更高,一般都在 10-12 mg/L 之间。 答:二池的情况类似,是营养不足和曝气过度引起的,污泥处于不断增长又在不断自身 氧化的状态,所以要严格控制曝气时间,如果无法增加污泥量,只能采用间断曝气,还 有营养比的控制等问题也要注意。 39.问:对于卡鲁塞尔氧化沟工艺的污泥泥龄以及剩余污泥量应该怎样算才能使实际量 与计算量的出入不大,它有没有简洁的计算公式或者说通用公式? 答:在实际运行中排泥量和泥龄不是根据计算来控制的,其它形式的活性污泥工艺也一 样。 40.问:我厂主要处理印染和化工污水。现生化池污泥只有 1.2g/L,镜检没有发现原生 和后生动物,出水不达标,一个星期大流量回流污泥,还是没变化。SVI 和 SV%都很 高,看不到丝状菌。请问该采取什么措施? 答:估计污泥已中毒受损,加大回流量是不对的。应该增加排泥量,并移植先前没受损 时排出的剩余污泥或其它厂的污泥。 16
环境技术网 污水处理技术答疑300题 任周鸣授权环境技术网制作 41.问:一个工业园需要建设30000吨/天的污水处理厂,现有家公司提出“硅藻精土 十生化”处理工艺。以前也曾看到关于这种技术的介绍,但是说法相差很大,不知道该 相信谁?请发表看法。 答:硅藻精土用在城市污水处理效果很好,运行费用也很低,工业废水处理要慎用 42.问:UASB法在国内应用很多,但运行的效果也大不相同。究其原因,我想是几个 方面:三相分离器;布水系统;保温措施。在此我有些疑问: (1)采用UASB法时,三相分离器是根据特定污水设计的吗?我见国内有很多专 门生产三相分离器的,而U法使用较多是在工业废水方面,不同的工业废水性质不一样 是否会影响三相分离器的正常使用? (2)三相分离器是底部进水,布水容易堵塞,不知道运行的好的U法是怎样解 决这个问题的? (3)厌氧反应在35℃时比较好,U池的保温是如何做到的?尤其是采用钢结构的 池体时。u池产生的沼气如何使用?如果U池内的温度达不到要求,考虑加热时应采用 何措施呢? 答:三相分离器一般不会根据特定污水来设计,只考虑其结构对三相分离的效果。布水 系统堵塞问题是多孔式布水方式必然存在的问题,工艺上可采用反冲或气冲的方法解 决,至于池体的保温一般不需特别的措施,只需控制进水温度即可。如进水温度过低, 可在进水管线上加装汽水混合器,利用蒸汽加热至合适温度。不过在高效厌氧反应器中 我不看好U池,因为相对EGSB和IC来说处理效果较差,对已建的UASB,如果处理 效果不好,建议作些改造,如增设内回流管或后面增加沉淀池。 43.问:UASB的HRT要求较长,水力负荷太大,跑泥特别严重,长时间的内回流出 水带泥较多,反而不利颗粒污泥的形成。不知你如何看? 答:设置内回流会加剧跑泥的说法不妥,这是有利于颗粒污泥形成的,就是提高剪切力, 当然颗料污泥形成的条件和U池的处理效率提高还有其它很多因素
环境技术网 污水处理技术答疑 300 题 任周鸣授权环境技术网制作 41.问:一个工业园需要建设 30000 吨/天的污水处理厂,现有家公司提出“硅藻精土 +生化”处理工艺。以前也曾看到关于这种技术的介绍,但是说法相差很大,不知道该 相信谁?请发表看法。 答:硅藻精土用在城市污水处理效果很好,运行费用也很低,工业废水处理要慎用。 42.问:UASB 法在国内应用很多,但运行的效果也大不相同。究其原因,我想是几个 方面:三相分离器;布水系统;保温措施。在此我有些疑问: (1)采用 UASB 法时,三相分离器是根据特定污水设计的吗?我见国内有很多专 门生产三相分离器的,而 U 法使用较多是在工业废水方面,不同的工业废水性质不一样 是否会影响三相分离器的正常使用? (2) 三相分离器是底部进水,布水容易堵塞,不知道运行的好的 U 法是怎样解 决这个问题的? (3)厌氧反应在 35℃时比较好,U 池的保温是如何做到的?尤其是采用钢结构的 池体时。u 池产生的沼气如何使用?如果 U 池内的温度达不到要求,考虑加热时应采用 何措施呢? 答:三相分离器一般不会根据特定污水来设计,只考虑其结构对三相分离的效果。布水 系统堵塞问题是多孔式布水方式必然存在的问题,工艺上可采用反冲或气冲的方法解 决,至于池体的保温一般不需特别的措施,只需控制进水温度即可。如进水温度过低, 可在进水管线上加装汽水混合器,利用蒸汽加热至合适温度。不过在高效厌氧反应器中, 我不看好 U 池,因为相对 EGSB 和 IC 来说处理效果较差,对已建的 UASB,如果处理 效果不好,建议作些改造,如增设内回流管或后面增加沉淀池。 43.问:UASB 的 HRT 要求较长,水力负荷太大,跑泥特别严重,长时间的内回流出 水带泥较多,反而不利颗粒污泥的形成。不知你如何看? 答:设置内回流会加剧跑泥的说法不妥,这是有利于颗粒污泥形成的,就是提高剪切力, 当然颗料污泥形成的条件和 U 池的处理效率提高还有其它很多因素。 17
环境技术网 污水处理技术答疑 任周鸣授权环境技术网制作 44.问:我们用的是卡鲁塞尔2000的氧化沟,出水口的溶解氧一般控制在2mgL左右, 最高值控制在3.0mg/L,进水的水量为每沟每天3万吨,进水的BOD有时候较低,平 均值在50mg/L,氧化沟的有效容积为14750m3,MLSS一般控制在3000mgL,由此 得出的F/M为0.0339(不知此值对否),如果此值正确,那么污泥负荷也太低了吧?污 泥龄一般控制在15天左右,Sv30为15,SⅥ为50左右,不知该如何进行工艺的调整, 来缓解跑泥的现象? 答:据我判断污泥已老化了。应对措施:增加排泥量,减少供氧量;如果沟里设置水下 推进器,曝气机可间断运行 45.问:水解酸化在废水处理中是一个很难说清的处理工艺,对于COD来讲,有的去 除率很低,有的去除率比较高,我设计的一个化工废水项目,水解酸化COD的去除率 高达40~50%,但需少量曝气。另一个印染废水处理装置的水解酸化COD去除率一般 在15~20%左右,但色度的去除率很高。水解酸化对pH的要求实际上并没有象资料上 讲的那么高,pH在6~10之间均有效果,但在8左右效果应该比较好。你对此有何见 解? 答:你说的化工废水水解酸化COD去除率可达40~50%,而且需少量曝气,这问题是特 例,不能说明就是酸化的实际效果,因为去除的可能大多是无机性COD,是在曝气条 件下被氧化的(因为有少量的曝气),如果不曝气COD去除率会明显下降。 46.问:UASB按照三相分离器的原里和作用,是不应该有污泥回流的,但由此而来产 生如下问题:(1)UASB反应器跑泥时如何补充污泥?(2)UASB反应器受冲击时引 起污泥浓度波动,如何尽快使其恢复平稳?(3)在排出UASB反应器中无机化的污泥 时,如何尽快使其恢复到所需的污泥浓度? 答:U池如果污泥流失,即使污泥能回流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污泥回流的同时反应器 的上升流速也会相应增加,回流量大污泥流失量也大,所以U池大多数是没有污泥回流 的。我说的大多数没有也就是说有的U池还是有污泥回流的,因为在U池后又增设了 沉淀池,但这样的工艺不多,如果这样还不如用EGSB或IC更好。据我所知,U池主
环境技术网 污水处理技术答疑 300 题 任周鸣授权环境技术网制作 44.问:我们用的是卡鲁塞尔 2000 的氧化沟,出水口的溶解氧一般控制在 2mg/L 左右, 最高值控制在 3.0 mg/L,进水的水量为每沟每天 3 万吨,进水的 BOD 有时候较低,平 均值在 50 mg/L,氧化沟的有效容积为 14750m3,MLSS 一般控制在 3000 mg/L,由此 得出的 F/M 为 0.0339(不知此值对否),如果此值正确,那么污泥负荷也太低了吧?污 泥龄一般控制在 15 天左右,SV30 为 15,SVI 为 50 左右,不知该如何进行工艺的调整, 来缓解跑泥的现象? 答:据我判断污泥已老化了。应对措施:增加排泥量,减少供氧量;如果沟里设置水下 推进器,曝气机可间断运行。 45.问:水解酸化在废水处理中是一个很难说清的处理工艺,对于 COD 来讲,有的去 除率很低,有的去除率比较高,我设计的一个化工废水项目,水解酸化 COD 的去除率 高达 40~50%,但需少量曝气。另一个印染废水处理装置的水解酸化 COD 去除率一般 在 15~20%左右,但色度的去除率很高。水解酸化对 pH 的要求实际上并没有象资料上 讲的那么高,pH 在 6~10 之间均有效果,但在 8 左右效果应该比较好。你对此有何见 解? 答:你说的化工废水水解酸化 COD 去除率可达 40~50%,而且需少量曝气,这问题是特 例,不能说明就是酸化的实际效果,因为去除的可能大多是无机性 COD,是在曝气条 件下被氧化的(因为有少量的曝气),如果不曝气 COD 去除率会明显下降。 46.问:UASB 按照三相分离器的原里和作用,是不应该有污泥回流的,但由此而来产 生如下问题:(1)UASB 反应器跑泥时如何补充污泥?(2)UASB 反应器受冲击时引 起污泥浓度波动,如何尽快使其恢复平稳?(3)在排出 UASB 反应器中无机化的污泥 时,如何尽快使其恢复到所需的污泥浓度? 答:U 池如果污泥流失,即使污泥能回流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污泥回流的同时反应器 的上升流速也会相应增加,回流量大污泥流失量也大,所以 U 池大多数是没有污泥回流 的。我说的大多数没有也就是说有的 U 池还是有污泥回流的,因为在 U 池后又增设了 沉淀池,但这样的工艺不多,如果这样还不如用 EGSB 或 IC 更好。据我所知,U 池主 18
环境技术网 污水处理技术答疑300题 任周鸣授权环境技术网制作 要还是以絮状污泥为主的,加之反应器不高,所以上升流速不能太快,污泥保有量不多, 容积负荷上不去。虽然典型的U池没有污泥回流,但出水还是能回流的。 47.问:UASB之所以污染物去除效率高,主要是颗粒污泥的作用,而你却说是絮凝污 泥,这是怎么会事? 答:我没有说U池没有颗粒污泥,只是说是以絮状污泥为主,因为绝大多数UASB都 是这样,这也是U池容积负荷低的原因(相对EGSB和IC而言),至于为何U池不能 象IC一样基本上都是颗粒污泥,且颗粒污泥粒径小、质量高,这就涉及颗粒污泥的形 成机理和条件,这方面我就不展开了,但可以说明一点,反应器上升流速是重要的条件 之一,UASB不能完全满足这方面要求。 48.问:要控制UASB污泥的流失是否可采用在上部增加一回流管,控制其回流比, 形成内循环? 答:很好的建议!不过这样的目的主要是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使颗粒污泥所占的比 例大大增加,污泥保有量增加 49.问:UASB池内增加回流管但会不会影响水的上升流速呢? 答:会的,增加的是循环区的上升流速,这也是设置循环的目的,虽然在初期还不能避 免反应器污泥外溢,但可使泥水充分混和,也有利于污泥造粒,使污泥保有量增加, 定时间后就可显示出效果。 50.问:UASB池增加内回流管,水的上升流速提高,会不会给三相分离器带来副作用? 答:我想不会的,因为是从三相分离器的下部向底部回流,不会影响三相分离器的上升 流速
环境技术网 污水处理技术答疑 300 题 任周鸣授权环境技术网制作 要还是以絮状污泥为主的,加之反应器不高,所以上升流速不能太快,污泥保有量不多, 容积负荷上不去。虽然典型的 U 池没有污泥回流,但出水还是能回流的。 47.问:UASB 之所以污染物去除效率高,主要是颗粒污泥的作用,而你却说是絮凝污 泥,这是怎么会事? 答:我没有说 U 池没有颗粒污泥,只是说是以絮状污泥为主,因为绝大多数 UASB 都 是这样,这也是 U 池容积负荷低的原因(相对 EGSB 和 IC 而言),至于为何 U 池不能 象 IC 一样基本上都是颗粒污泥,且颗粒污泥粒径小、质量高,这就涉及颗粒污泥的形 成机理和条件,这方面我就不展开了,但可以说明一点,反应器上升流速是重要的条件 之一,UASB 不能完全满足这方面要求。 48.问:要控制 UASB 污泥的流失是否可采用在上部增加一回流管,控制其回流比, 形成内循环? 答:很好的建议!不过这样的目的主要是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使颗粒污泥所占的比 例大大增加,污泥保有量增加。 49.问:UASB 池内增加回流管但会不会影响水的上升流速呢? 答:会的,增加的是循环区的上升流速,这也是设置循环的目的,虽然在初期还不能避 免反应器污泥外溢,但可使泥水充分混和,也有利于污泥造粒,使污泥保有量增加,一 定时间后就可显示出效果。 50.问:UASB 池增加内回流管,水的上升流速提高,会不会给三相分离器带来副作用? 答:我想不会的,因为是从三相分离器的下部向底部回流,不会影响三相分离器的上升 流速。 19
环境技术网 污水处理技术答疑300题 任周鸣授权环境技术网制作 问:UASB池不设内回流时,如果排泥时泥排多了如何办? 答:因为污泥不外流的,所以也不存在你说的问题。如果另设沉淀池,污泥就要回流 但回流量的大小也只能反映污泥在整个系统内的周转速率或循环速率,也与系统内的污 泥量无关,也就是说如果U池不排泥,无论污泥回流量是大是小,系统内的污泥量不会 影响(不考虑污泥增长的因素情况下)。 52.问:如果UASB排泥时控制不当,造成污泥流失怎么办?如何恰当控制排泥量? 答:这是运行管理方面的事了,如同好氧活性污泥工艺有“三相平衡”的调节一样,各 类厌氧装置的各项运行参数也要根据运行状况来控制的,如泥、水二相平衡的调节,使 反应器的容积负荷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 容积负荷(这里指污泥所点的容积)是通过排泥量来控制的,也受限于废水水量和 浓度。当废水量增加或废水浓度增加时,为了保持负荷平衡,就要少排泥或不排泥,提 高系统的污泥量,反之则多排泥以减少系统污泥量。此外还要考虑很多受限因素,如: 系统的污泥量过多,虽然可降低容积负荷,但会使污泥的膨胀度增高,影响泥水分离; 排泥量太多,则会造成容积负荷过高,使Ⅴ FA/ALK的比值升高,影响处理效果。这些 都要根据具体情况通过试凑法来确定的,有些方面则靠经验。 53.问:我们做了一个工艺,也用到UASB,并且UASB设了出水回流,由于进水量非 常小,一天就10几吨水,所以污泥投加到UASB后,污泥悬浮不起来,运行了一个多 月污泥都是沉在池底的,而且好像回流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污泥就是沉在池底一米多的 位置,后来换了一台循环泵,想加大回流量,可是刚换泵后面的出水就变黑了,我觉得 可能是把池底的污泥冲起来了,这样下去会不会把所有的污泥都冲走呢?是不是循环泵 的流量太大,把污泥都打碎了呢? 答:污泥已经无机化了,虽然还不知道你们的UASB池容积多大,但已能推测到容积负 荷已小到无法维持的程度了
环境技术网 污水处理技术答疑 300 题 任周鸣授权环境技术网制作 51.问:UASB 池不设内回流时,如果排泥时泥排多了如何办? 答:因为污泥不外流的,所以也不存在你说的问题。如果另设沉淀池,污泥就要回流, 但回流量的大小也只能反映污泥在整个系统内的周转速率或循环速率,也与系统内的污 泥量无关,也就是说如果 U 池不排泥,无论污泥回流量是大是小,系统内的污泥量不会 影响(不考虑污泥增长的因素情况下)。 52.问:如果 UASB 排泥时控制不当,造成污泥流失怎么办?如何恰当控制排泥量? 答:这是运行管理方面的事了,如同好氧活性污泥工艺有“三相平衡”的调节一样,各 类厌氧装置的各项运行参数也要根据运行状况来控制的,如泥、水二相平衡的调节,使 反应器的容积负荷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 容积负荷(这里指污泥所点的容积)是通过排泥量来控制的,也受限于废水水量和 浓度。当废水量增加或废水浓度增加时,为了保持负荷平衡,就要少排泥或不排泥,提 高系统的污泥量,反之则多排泥以减少系统污泥量。此外还要考虑很多受限因素,如: 系统的污泥量过多,虽然可降低容积负荷,但会使污泥的膨胀度增高,影响泥水分离; 排泥量太多,则会造成容积负荷过高,使 VFA/ALK 的比值升高,影响处理效果。这些 都要根据具体情况通过试凑法来确定的,有些方面则靠经验。 53.问:我们做了一个工艺,也用到 UASB,并且 UASB 设了出水回流,由于进水量非 常小,一天就 10 几吨水,所以污泥投加到 UASB 后,污泥悬浮不起来,运行了一个多 月污泥都是沉在池底的,而且好像回流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污泥就是沉在池底一米多的 位置,后来换了一台循环泵,想加大回流量,可是刚换泵后面的出水就变黑了,我觉得 可能是把池底的污泥冲起来了,这样下去会不会把所有的污泥都冲走呢?是不是循环泵 的流量太大,把污泥都打碎了呢? 答:污泥已经无机化了,虽然还不知道你们的 UASB 池容积多大,但已能推测到容积负 荷已小到无法维持的程度了。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