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基础知识课件 第一章:水处理概述 第一节:水质与水质指标 水质指标:表示水中各种杂质或污染物的重要标志,是水质状况的综合反映 给水处理→杂质 污水处理→污染物 水中杂质的来源 污水及分类 水中杂质的分类及特性 污水的处置途径 水源的类型及特性 污染物分类及污水的水质指标 水中杂质的来源 自然过程:降水、渗透、冲刷等 人为因素:使用中污染 水中杂质的分类 水中杂质分类 杂质 溶解物 悬浮物 低分子、嘉子) 胶体 粒只im1mmm 分工具 电子显镜可见超盟微镜可见最可见 肉可见 水的外邃 浑浊 浑浊 悬浮物特性 动水中呈悬浮状,静水中可下沉或上浮。 包括泥砂、大颗粒粘土、矿物废渣等无机易沉悬浮物和草木、浮游生物体等有机易浮悬浮物 通常用重力沉降法去除 胶体特性 尺寸小,在水中长期静置不会下沉 包括粘土、细菌、病毒、腐殖质、蛋白质等,造成水的色、臭、味 须投加混凝剂方可去除 溶解物特性 稳定均匀分散在水中,外观清澈透明。 包括阴阳离子(Ca2+、Mg2+、№a+、K+、Hco3-、S042-、C-等)和溶解气 体(O2、CO2等) 须用化学或物化等特殊方法去除 天然水源的类型 地下水江河水湖泊及水库水 海水 地下水特点 水质较清,细菌较少,水温和水质较稳定,但含盐量和硬度高于地表水。一般宜作饮用水和工 业冷却水的水源 江河水特点
水处理基础知识课件 第一章:水处理概述 第一节:水质与水质指标 水质指标:表示水中各种杂质或污染物的重要标志,是水质状况的综合反映。 给水处理→杂质 污水处理→污染物 水中杂质的来源 污水及分类 水中杂质的分类及特性 污水的处置途径 水源的类型及特性 污染物分类及污水的水质指标 水中杂质的来源 自然过程:降水、渗透、冲刷等 人为因素:使用中污染 水中杂质的分类 悬浮物特性 动水中呈悬浮状,静水中可下沉或上浮。 包括泥砂、大颗粒粘土、矿物废渣等无机易沉悬浮物和草木、浮游生物体等有机易浮悬浮物。 通常用重力沉降法去除。 胶 体 特 性 尺寸小,在水中长期静置不会下沉。 包括粘土、细菌、病毒、腐殖质、蛋白质等,造成水的色、臭、味。 须投加混凝剂方可去除。 溶 解 物 特 性 稳定均匀分散在水中,外观清澈透明。 包括阴阳离子(Ca2+、Mg2 + 、 Na + 、 K + 、 Hco3- 、 SO42 - 、 Cl –等)和溶解气 体(O2、CO2 等)。 须用化学或物化等特殊方法去除。 天然水源的类型 地下水 江河水 湖泊及水库水 海水 地下水特点 水质较清,细菌较少,水温和 水质较稳定,但含盐量和硬度高于地表水。一般宜作饮用水和工 业冷却水的水源。 江河水特点
悬浮物和胶态杂质含量较多,细菌含量和浊度高于地下水。含盐量、硬度较低。 水的色、臭、味变化较大,有毒、有害物质易进入水体,水温不稳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湖泊及水库水特点 水质类似于河水,但浊度较低,一般含藻类较多,易受废水污染,含盐量较河水高 分淡水湖和咸水湖,咸水湖含盐量在1000mg/以上,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 海水特点 含盐量高,约3500mgn左右,且各种盐类或离子的重量比例基本一定 其中氯化物含量最高,约占89%左右,其次为硫化物、碳酸盐,其他盐类含量极少, 须经淡化处理后方可作为居民生活用水。 污水及其分类 污水:人类在自己的生活、生产活动中用过,并为生活或生产过程所污染的水 分类: 污水最终处量途径 排放水体:污水的自然归宿,可充分利用环境容量,但易造成水体污染。 灌溉农田:污水综合利用的一种方式,也是污水处理的一种途径(土地处理法) 但应严格控制水质。 重复使用:最合理的污水处置方法,应用前景广阔。是水资源短缺地区必须采用的方法 污染物分类 可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 有机物 难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 污染物 无机无直接毒害作用无机物 有直接毒害作用无机物 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特点 在自然环境中极不稳定,易于氧化分解,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种类繁多,组分复杂,难于区分和定量 水质污染指标 OD-生化需氧量 cOD-化学需氧量 TOD-总需氧量 TOC-总有机碳 生化需氧量 定义:指在有氧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作用,降解有机物所需的氧量。以BOD表
悬浮物和胶态杂质含量较多,细菌含量和浊度高于地下水。含盐量、硬度较低。 水的色、臭、味变化较大,有毒、有害物质易进入水体,水温不稳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湖泊及水库水特点 水质类似于河水,但浊度较低,一般含藻类较多,易受废水污染,含盐量较河水高。 分淡水湖和咸水湖,咸水湖含盐量在 1000mg/l 以上,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 海水特点 含盐量高,约 3500mg/l 左右,且各种盐类或离子的重量比例基本一定。 其中氯化物含量最高, 约占 89%左右,其次为硫化物、碳酸盐,其他盐类含量极少。 须经淡化处理后方可作为居民生活用水。 污水及其分类 污水:人类在自己的生活、生产活动中用过,并为生活或生产过程所污染的水。 分类: 污水最终处置途径 排放水体:污水的自然归宿,可充分利用环境容量,但易造成水体污染。 灌溉农田:污水综合利用的一种方式,也是污水处理的一种途径(土地处理法), 但应严格控制水质。 重复使用:最合理的污水处置方法,应用前景广阔。是水资源短缺地区必须采用的方法。 污染物分类 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特点: 在自然环境中极不稳定,易于氧化分解,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种类繁多,组分复杂,难于区分和定量。 水质污染指标: BOD ----生化需氧量 COD ----化学需氧量 TOD ----总需氧量 TOC ----总有机碳 生化需氧量 定义: 指在有氧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作用,降解有机物所需的氧量。以 BOD 表
单位mg/。间接反映可被微生物氧化分解的有机物的量 降解过程:分两个阶段 碳氧化阶段: 有机物+02→cO2+H2O+NH3(20℃20天完成) 作BODu或BOD20一般以BOD5表示,约为BOD20的70%左右。生活污水的BOD5值约 100-400mg/ 硝化阶段 将NH3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20℃百日完成) 7000 翻盔薑 制家造纸 人造纤维 制都厂 活污水及不同工业企业的工业废水BOO值 定义:化学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时所需的氧量。以COD表示,单位mgn 能精确表示污水中有机物量,且测定时间短:但存在一定误差,不能表现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 重锫酸钾( CODC或COD) 氧化劑 高锰酸钾( CODMn或0C) BoD5/cOD:可生化性指标,越高越易生化处理,一般须大于0.3 第二节:水质标准 水质标准 是用水对象所要求的各项水质参数应达到的指标和限值。水质参数指能反映水的使用性质的量 是水质指标的具体体现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水环境质量标准 工业用水水质标准 污水排放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共35项指标,分四类
示,单位 mg/l。间接反映可被微生物氧化分解的有机物的量 降解过程:分两个阶段 碳氧化阶段 : 有机物+O2 → CO2+H2O+NH3(20℃20 天完成) 计作 BODu 或 BOD20 一般以 BOD5 表示,约为 BOD20 的 70%左右。生活污水的 BOD5 值约 100--400 mg/l 。 硝化阶段: 将 NH3 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20℃百日完成) 定义:化学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时所需的氧量。以 COD 表示,单位 mg/l。 能精确表示污水中有机物量,且测定时间短;但存在一定误差,不能表现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 BOD5/ COD:可生化性指标,越高越易生化处理,一般须大于 0.3。 第二节:水质标准 水质标准: 是用水对象所要求的各项水质参数应达到的指标和限值。水质参数指能反映水的使用性质的量, 是水质指标的具体体现。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水环境质量标准 工业用水水质标准 污水排放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85,共 35 项指标,分四类: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毒理学指标 细菌学指标 射性指标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感官性状指标:指水中某些对人的视觉和味觉产生刺激(色、臭、味)的指标 般化学指标:可能对人体不产生直接危害,但往往对生活使用产生不良影响,包括感官性状方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色度≯15度 浊度≯3度 铜:10mgA 臭和味:无 肉眼可见物:无 挥发酚:0002mg/ PH值:65-85 子洗涤剂:03mgn 总硬度:450mgA 酸锰:250mgA 铁:03mg/氯化 啡理学指标 指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的限定指标。 毒理学指标 氟化物:10mg 银:0.05mg 氰化物:005mg 硝酸盐(以氮计):20mg 砷:005mg 氯仿:60ugn 四氯化碳:3ug 汞:0001mgn 苯并(a)芘:0.01ug 锅:0.01mg∧ 滴滴涕:1ug/ 铬(六价):005mg 六六六:5ug 铅:005mg 细菌学指标 指水中含有的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的肠道传染病菌和病毒。 细菌总数:100个/mL 总大肠菌数:3个/L 余氯量:用氯消毒时,水中含有的剩余游离性氯量。 指标:与水接触30分钟≮03mg/L 管网末梢+005mg/L 放射性指标 指能放射出q、β等损害人体组织的放射性物质。 总a放射性01Bq总B放射性1BqL Bq--贝克,放射强度单位。1居里=37×1010贝克 工业用水水质标准 工业用水种类繁多,对水质的要求各异,水质的优劣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生产的发展 工业用水水质标准由相应行业制定并实施。 水环境质量标准 国家有关部门与地方根据人类对水体的使用要求,为保护水环境不受污染而制定的质量标准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毒理学指标 细菌学指标 放射性指标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感官性状指标: 指水中某些对人的视觉和味觉产生刺激(色、臭、味)的指标。 一般化学指标: 可能对人体不产生直接危害,但往往对生活使用产生不良影响,包括感官性状方 面。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色度≯15 度 浊度≯3 度 铜:1.0 mg/l 臭和味:无 锌:1.0 mg/l 肉眼可见物:无 挥发酚:0.002 mg/l PH 值:6.5-8.5 阴离子洗涤剂:0.3 mg/l 总硬度:450 mg/l 硫酸锰: 250 mg/l 铁:0.3 mg/l 氯化 毒 理 学 指 标 指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的限定指标。 毒 理 学 指 标 氟化物:1.0 mg/l 银:0.05 mg/l 氰化物:0.05 mg/l 硝酸盐(以氮计):20 mg/l 砷:0.05 mg/l 氯仿:60 ug/l 硒:0.01 mg/l 四氯化碳:3ug/l 汞:0.001 mg/l 苯并(a)芘:0.01ug/l 镉:0.01 mg/l 滴滴涕:1ug/l 铬(六价):0.05 mg/l 六六六:5ug/l 铅:0.05 mg/l 细 菌 学 指 标 指水中含有的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的肠道传染病菌和病毒。 细菌总数:100 个/ mL 总大肠菌数:3 个/ L 余氯量:用氯消毒时,水中含有的剩余游离性氯量。 指 标:与水接触 30 分钟≮0.3 mg/ L 管网末梢≮0.05 mg/ L 放 射 性 指 标 指能放射出α、β等损害人体组织的放射性物质。 总α放射性 0.1 Bq/L 总β放射性 1 Bq/L Bq---贝克,放射强度单位。 1 居里= 3.7×1010 贝克 工业用水水质标准 工业用水种类繁多,对水质的要求各异,水质的优劣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生产的发展。 工业用水水质标准由相应行业制定并实施。 水环境质量标准 国家有关部门与地方根据人类对水体的使用要求,为保护水环境不受污染而制定的质量标准。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
《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景观娱乐水质标准》GB12941-91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 污水排放标准 为保护水源免受污染,污水需要排入水体时要求处理到允许排入水体的程度。分为一般排放标准和 行业排放标准两类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 《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92 《制革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9-83 《石油炼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1-83 《石油化工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 《电影洗片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3 《医院污水排放标准》GBJ48-83等 第三节: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给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依据水源水质,用户对水质的要求确定处理方法。 1、几种主要给水处理方法 澄清和消毒 除臭、除味 除铁、除锰、除氟软化 淡化和除盐 降温冷却 预处理和深度处理 清和消毒 是以地表水为水源的生活饮用水的常规处理工艺,是当前给水处理最基本的方法 澄清包括混凝、沉淀和过滤,处理对象是水中悬浮物和胶体杂质。能有效地降低水的浊度 且对某些有机物、细菌及病毒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消毒是在过滤之后的水中投加消毒剂,杀灭水中致病微生物 除臭、除味是饮用水净化的特殊处理,其去除方法取决于水中臭和味的来源 水中有机物产生:采用活性炭吸附或氧化剂氧化法 溶解性气体或挥发性有机物产生: 采用曝气法 藻类繁殖产生: 采用除藻法(微滤、气浮、投加除藻药剂等) 溶解盐类产生 采用除盐方法 除铁、除锰、除氟 地下水中含铁、锰、氟超出标准规定时,需要进行处理 除铁、锰 常用氧化法、接触氧化法,或药剂氧化、生物氧化、离子交换法等 除氟 常用化学沉淀法或吸附交换法
《渔业水质标准》 GB11607—89 《景观娱乐水质标准》 GB12941—91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92 污水排放标准 为保护水源免受污染,污水需要排入水体时要求处理到允许排入水体的程度。分为一般排放标准和 行业排放标准两类。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 《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92 《制革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9—83 《石油炼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1—83 《石油化工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1—84 《电影洗片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3—83 《医院污水排放标准》 GBJ48—83 等 第三节: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一、给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依据水源水质,用户对水质的要求确定处理方法。 1、几种主要给水处理方法 澄清和消毒 除臭、除味 除铁、除锰、除氟 软化 淡化和除盐 降温冷却 预处理和深度处理 澄清和消毒 是以地表水为水源的生活饮用水的常规处理工艺,是当前给水处理最基本的方法。 澄清包括混凝、沉淀和过滤,处理对象是水中悬浮物和胶体杂质。能有效地降低水的浊度, 且对某些有机物、细菌及病毒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消毒是在过滤之后的水中投加消毒剂,杀灭水中致病微生物。 除臭、除味 是饮用水净化的特殊处理,其去除方法取决于水中臭和味的来源。 水中有机物产生: 采用活性炭吸附或氧化剂氧化法 溶解性气体或挥发性有机物产生: 采用曝气法 藻类繁殖产生: 采用除藻法(微滤、气浮、投加除藻药剂等) 溶解盐类产生: 采用除盐方法 除铁、除锰、除氟 地下水中含铁、锰、氟超出标准规定时,需要进行处理。 除铁、锰 常用氧化法、接触氧化法,或药剂氧化、生物氧化、离子交换法等。 除氟 常用化学沉淀法或吸附交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