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技术网 污水处理技术答疑300题 任周鸣授权环境技术网制作 54.问:UASB中污泥培养究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条件,我所知道的,调试阶段进水 般要求COD在5000mg/L以下,还有pH值一般要求在7-8,营养物质N、P等, 还要注意那些问题?为了使进水均匀,在调节池内曝气是不是对UASB有影响?UASB 池中上面的水应该是清的还是黑的呢? 答:这些问题一言难尽的,可参考相关资料。但有二点可说明一下:调试起始容积负荷 不能高,要逐步提高,不能光从COD来控制;调节池少量曝气没影响的,这点氧对厌 氧反应装置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55.问:我厂用AO法处理含氨氮污水,以前运行正常,最近经常在回流沉淀池出现 污泥厌氧反硝化,引起污泥上浮流失,影响出水水质。如何解决呢? 答:解决办法:(1)控制好反硝化条件,尽可能去除硝酸氮;(2)増加沉淀池的岀泥量, 以降低沉淀池的污泥层高度,使污泥在泥层的停留时间减少,以防止污泥缺氧;(3)条 件允许的话(不影响缺氧区的缺氧环境)尽可能増加好氧区的溶解氧,使进入沉淀池的 污泥不缺氧。上述第一条是为了使进入沉淀池的硝酸氮大大减少,不会发生严重的反硝 化,后二条措施是即使有大量硝酸氮进沉淀池,但由于不缺氧也就不易发生反硝化。 56.问:目前我厂处理规模为4万吨/日,有两个浓缩池,设计污泥量为5600kgDS/d, 污泥负荷为50kgDS/m2°d但因施工造成两个池的进泥和出泥不平衡且极不容易调整。 经常造成一池污泥过多发生厌氧并导致浓缩机负荷过高烧坏电机。 前段时间,在一个浓缩池故障不能及时排除的情况下,采用单池运行,污泥量在 4000kgυSd左右,污泥负荷为6 kedS/m2·d。在此负荷下运行,该池没有出现因负荷 过高而导致浓缩机故障。单池运行比双池运行管理简单且出泥稳定。试问,浓缩池的最 高负荷可达多少。最佳的范围又是多少? 答:是管理不当造成的,二池的进泥量可以通过进泥阀调节的,如果象你所说的因施工 问题二池进泥量不能调节,那浓缩池的岀泥量总可以调节吧,进泥量大,又不能关小, 就要增加出泥量,把出泥调节闸门开大,使池内污泥层下降,这样可减少浓缩污泥在池 内的停留时间,以防污泥发酵。浓缩池还可以交替运行,运行管理中的调节手段是多方 21
环境技术网 污水处理技术答疑 300 题 任周鸣授权环境技术网制作 54.问:UASB 中污泥培养究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条件,我所知道的,调试阶段进水 一般要求 COD 在 5000mg/L 以下,还有 pH 值一般要求在 7-8,营养物质 N、P 等, 还要注意那些问题?为了使进水均匀,在调节池内曝气是不是对 UASB 有影响?UASB 池中上面的水应该是清的还是黑的呢? 答:这些问题一言难尽的,可参考相关资料。但有二点可说明一下:调试起始容积负荷 不能高,要逐步提高,不能光从 COD 来控制;调节池少量曝气没影响的,这点氧对厌 氧反应装置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55.问:我厂用 A-O 法处理含氨氮污水,以前运行正常,最近经常在回流沉淀池出现 污泥厌氧反硝化,引起污泥上浮流失,影响出水水质。如何解决呢? 答:解决办法:(1)控制好反硝化条件,尽可能去除硝酸氮;(2)增加沉淀池的出泥量, 以降低沉淀池的污泥层高度,使污泥在泥层的停留时间减少,以防止污泥缺氧;(3)条 件允许的话(不影响缺氧区的缺氧环境)尽可能增加好氧区的溶解氧,使进入沉淀池的 污泥不缺氧。上述第一条是为了使进入沉淀池的硝酸氮大大减少,不会发生严重的反硝 化,后二条措施是即使有大量硝酸氮进沉淀池,但由于不缺氧也就不易发生反硝化。 56.问:目前我厂处理规模为 4 万吨/日,有两个浓缩池,设计污泥量为 5600kgDS/d, 污泥负荷为 50kgDS/m2•d。但因施工造成两个池的进泥和出泥不平衡且极不容易调整。 经常造成一池污泥过多发生厌氧并导致浓缩机负荷过高烧坏电机。 前段时间,在一个浓缩池故障不能及时排除的情况下,采用单池运行,污泥量在 4000kgDS/d 左右,污泥负荷为 61kgDS/m2•d。在此负荷下运行,该池没有出现因负荷 过高而导致浓缩机故障。单池运行比双池运行管理简单且出泥稳定。试问,浓缩池的最 高负荷可达多少。最佳的范围又是多少? 答:是管理不当造成的,二池的进泥量可以通过进泥阀调节的,如果象你所说的因施工 问题二池进泥量不能调节,那浓缩池的出泥量总可以调节吧,进泥量大,又不能关小, 就要增加出泥量,把出泥调节闸门开大,使池内污泥层下降,这样可减少浓缩污泥在池 内的停留时间,以防污泥发酵。浓缩池还可以交替运行,运行管理中的调节手段是多方 21
环境技术网 污水处理技术答疑 任周鸣授权环境技术网制作 面的。至于浓缩池的负荷等与污泥含水率、性质等有关,各厂的情况都不同的。 57.问:MLSS可用悬浮物的方法测定吗? 答:MLSS只是很粗略地表示污泥中微生物量的多少,当然不能用悬浮物的方法测定, 因为MLSS包括固定固体和挥发固体二类,固定固体是无机物,挥发固体是有机物+微 生物,如果用悬浮物的方法测定。一些溶解性的有机物和游离细菌就流失了 58.问:我们这里有个刚开始调试的处理站,采用SBR工艺,调了两个星期有点效果 的时候,水量变小了,现在眼看着微生物慢慢变少,该怎么办? 答:减少曝气期时间,相应增加沉淀期或闲置期时间。 59.问:因为天气比较炎热,水中DO本来就低,大概在3mg/L以下,但由于在沉 淀池中有污泥上浮发生,如果降低曝气量来控制的话,会不会影响出水水质?如果可以 应该控制DO? 答:减少曝气量的措施是不妥的,污泥上浮不是曝气量过大造成的,即使曝气量大,大 量气泡完全可以在曝气池出水槽和沉淀池进水口前释放掉的。这种情况下减少曝气量会 使沉淀池内污泥缺氧而发生反硝化甚至厌氧,加剧污泥上浮。正确办法是增加沉淀池出 泥量(降低污泥层髙度),使污泥在泥层的停留时间减少,防止或减缓反硝化的发生, 污泥层降低也有利于泥水分离。天气热曝气池出水端DO还是稍高些好,DO在3mgL 是正常的。 60.问:我现在正在做一个污水处理方案的改进项目,该工艺进水COD约为10000mg/L, pH=44,水量100吨天。该厂经过气浮三级接触氧化沉淀处理后COD约为700800 mgL,pH=67。请问在原有工艺上如何改进,使出水COD达到500以下(三级排放标 准)。 答:这类废水虽然浓度很高,采用气浮加好氧工艺还是可以的,并不是任何高浓度水都
环境技术网 污水处理技术答疑 300 题 任周鸣授权环境技术网制作 面的。至于浓缩池的负荷等与污泥含水率、性质等有关,各厂的情况都不同的。 57.问:MLSS 可用悬浮物的方法测定吗? 答:MLSS 只是很粗略地表示污泥中微生物量的多少,当然不能用悬浮物的方法测定, 因为 MLSS 包括固定固体和挥发固体二类,固定固体是无机物,挥发固体是有机物+微 生物,如果用悬浮物的方法测定。一些溶解性的有机物和游离细菌就流失了。 58.问:我们这里有个刚开始调试的处理站,采用 SBR 工艺,调了两个星期有点效果 的时候,水量变小了,现在眼看着微生物慢慢变少,该怎么办? 答:减少曝气期时间,相应增加沉淀期或闲置期时间。 59.问:因为天气比较炎热,水中 DO 本来就低,大概在3mg/L 以下,但由于在沉 淀池中有污泥上浮发生,如果降低曝气量来控制的话,会不会影响出水水质?如果可以 应该控制 DO? 答:减少曝气量的措施是不妥的,污泥上浮不是曝气量过大造成的,即使曝气量大,大 量气泡完全可以在曝气池出水槽和沉淀池进水口前释放掉的。这种情况下减少曝气量会 使沉淀池内污泥缺氧而发生反硝化甚至厌氧,加剧污泥上浮。正确办法是增加沉淀池出 泥量(降低污泥层高度),使污泥在泥层的停留时间减少,防止或减缓反硝化的发生, 污泥层降低也有利于泥水分离。天气热曝气池出水端 DO 还是稍高些好,DO 在 3mg/L 是正常的。 60.问:我现在正在做一个污水处理方案的改进项目,该工艺进水COD约为10000 mg/L, pH=4.4,水量 100 吨/天。该厂经过气浮-三级接触氧化-沉淀处理后 COD 约为 700~800 mg/L,pH=6.7。请问在原有工艺上如何改进,使出水 COD 达到 500 以下(三级排放标 准)。 答:这类废水虽然浓度很高,采用气浮加好氧工艺还是可以的,并不是任何高浓度水都 22
环境技术网 污水处理技术答疑 任周鸣授权环境技术网制作 要用厌氧。检査一下运行管理是否有问题,再考虑改造,在不影响现有工艺的情况下, 在技术上采取一些措施完全可能达标的 61.问:用厌氧罐对畜粪厌氧高温发酵20天了还不产气,而且pH时升时降,请帮助 分析一下 答:VFA过高,还没完全进入碱性发酵阶段,在没有产气前不能排上清液或泥,否则会 引起罐负压。 62.问:看到有的工艺(如SBR法)讲到其因为没有污泥回流而解决了污泥膨胀问题, 就感到疑惑了,你是如何看的? 答:SBR工艺没有污泥回流就没有污泥膨胀的说法不妥,我知道有的资料这样说的,实 际情况并非如此 63.问:化工废水处理装置,水解加接触氧化工艺,氧化池溶解氧为零,我算了一下, COD去除量为420公斤每天,供气量大约为75立方每分钟,按70立方去1公斤BOD 计算,处理能力应该为150公斤每天,这样理论供风与实际相差较大,是否会供气过少 而进入兼氧状态(汽水比为30比1) 答:且不说废水的浓度和水质等情况,用气水比来衡量就不妥,膜法与泥法是不同的, 同样的气水比,还要看曝气器的氧利用率,如果用穿孔管曝气氧的利用率就很低,如果 用微孔曝气,则氧利用率可提高数倍,所以要进行综合分析的。但不管实际情况如何? 可以肯定的是氧化池溶解氧没有,是供氧不足或曝气时间不够造成的 64.问:我见过的医药废水一般都会有水解酸化,没有的话会影响后面接触氧化的处 理效果,你以前说过我们的废水没必要进行水解酸化,请说明具体理由? 答:你说的没错,水解酸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你们的水BC比不低的, 就没必要用水解酸化,更何况酸化池的运行控制是有要求的,控制不当效果也不好,你 23
环境技术网 污水处理技术答疑 300 题 任周鸣授权环境技术网制作 要用厌氧。检查一下运行管理是否有问题,再考虑改造,在不影响现有工艺的情况下, 在技术上采取一些措施完全可能达标的。 61.问:用厌氧罐对畜粪厌氧高温发酵 20 天了还不产气,而且 pH 时升时降,请帮助 分析一下。 答:VFA 过高,还没完全进入碱性发酵阶段,在没有产气前不能排上清液或泥,否则会 引起罐负压。 62.问:看到有的工艺(如 SBR 法)讲到其因为没有污泥回流而解决了污泥膨胀问题, 就感到疑惑了,你是如何看的? 答:SBR 工艺没有污泥回流就没有污泥膨胀的说法不妥,我知道有的资料这样说的,实 际情况并非如此。 63.问:化工废水处理装置,水解加接触氧化工艺,氧化池溶解氧为零,我算了一下, COD 去除量为 420 公斤每天,供气量大约为 7。5 立方每分钟,按 70 立方去 1 公斤 BOD 计算,处理能力应该为 150 公斤每天,这样理论供风与实际相差较大,是否会供气过少 而进入兼氧状态(汽水比为 30 比 1)? 答:且不说废水的浓度和水质等情况,用气水比来衡量就不妥,膜法与泥法是不同的, 同样的气水比,还要看曝气器的氧利用率,如果用穿孔管曝气氧的利用率就很低,如果 用微孔曝气,则氧利用率可提高数倍,所以要进行综合分析的。但不管实际情况如何? 可以肯定的是氧化池溶解氧没有,是供氧不足或曝气时间不够造成的。 64.问:我见过的医药废水 一般都会有水解酸化,没有的话会影响后面接触氧化的处 理效果,你以前说过我们的废水没必要进行水解酸化,请说明具体理由? 答:你说的没错,水解酸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你们的水 B/C 比不低的, 就没必要用水解酸化,更何况酸化池的运行控制是有要求的,控制不当效果也不好,你 23
环境技术网 污水处理技术答疑300题 任周鸣授权环境技术网制作 可以调查一下,有多少酸化池有好的处理效果。 65.问:举例说明:Q=20000m3/d,活性污泥法,二沉池表面负荷取09m3/m2h,但 是我们的污泥回流比是100%,那二沉池表面负荷岂不是变成了18?这样考虑对不对? 答:沉淀池表面负荷是每小时污水量除沉淀池的表面面积,即每平方米沉淀池的水面每 小时通过的水量,不考虑回流污泥量的,因为回流污泥量不通过沉淀池水面,而是从池 底部流出并回流至曝气池的。 66.问:回流污泥是从沉淀池底部流回曝气池,但是进入沉淀池的水量是进水量加上回 流量,回流的水量还是要在沉淀池重新沉淀,还是要占用表面负荷的是这样吗? 答:你说的也有些道理,但还是错了。沉淀池可分二部分,上面是泥水分离部分(澄清 层),下面是回流污泥浓缩部分(污泥层),以幅流式为例,曝气池混合液由沉淀池中心 进水口流入,在泥水分离后,污泥下沉,分离的水上浮并溢流出池,污水占用的是澄清 层的容积,污泥占用的是当下部污泥层的容积。 67.问:我们现在设计的二沉池是奥贝尔氧化沟后的沉淀池,氧化沟回流污泥浓度要求 8g/L,但中进周出沉淀池的回流污泥浓度达不到要求,因此专家建议采用周进周出,生 产厂介绍此工艺用单管吸泥机,回流污泥浓度可达到8-12,对吗? 答:我认为不妥,如果今后污泥沉降性能差的话,回流污泥浓度不可能高,至少不会比 幅流式高。我知道周边进水式从理论上讲沉淀效率比幅流式高,因为可以减少进水水能 对沉淀的影响等因素,但如果污泥沉降性能稍差就会发生严重短流,使整个生化处理系 统处理能力大大下降。 24
环境技术网 污水处理技术答疑 300 题 任周鸣授权环境技术网制作 可以调查一下,有多少酸化池有好的处理效果。 65.问:举例说明:Q=20000m3/d,活性污泥法,二沉池表面负荷取 0.9m3/m2*h,但 是我们的污泥回流比是 100%,那二沉池表面负荷岂不是变成了 1.8?这样考虑对不对? 答:沉淀池表面负荷是每小时污水量除沉淀池的表面面积,即每平方米沉淀池的水面每 小时通过的水量,不考虑回流污泥量的,因为回流污泥量不通过沉淀池水面,而是从池 底部流出并回流至曝气池的。 66.问:回流污泥是从沉淀池底部流回曝气池,但是进入沉淀池的水量是进水量加上回 流量,回流的水量还是要在沉淀池重新沉淀,还是要占用表面负荷的是这样吗? 答:你说的也有些道理,但还是错了。沉淀池可分二部分,上面是泥水分离部分(澄清 层),下面是回流污泥浓缩部分(污泥层),以幅流式为例,曝气池混合液由沉淀池中心 进水口流入,在泥水分离后,污泥下沉,分离的水上浮并溢流出池,污水占用的是澄清 层的容积,污泥占用的是当下部污泥层的容积。 67.问:我们现在设计的二沉池是奥贝尔氧化沟后的沉淀池,氧化沟回流污泥浓度要求 8g/L,但中进周出沉淀池的回流污泥浓度达不到要求,因此专家建议采用周进周出,生 产厂介绍此工艺用单管吸泥机,回流污泥浓度可达到 8-12,对吗? 答:我认为不妥,如果今后污泥沉降性能差的话,回流污泥浓度不可能高,至少不会比 幅流式高。我知道周边进水式从理论上讲沉淀效率比幅流式高,因为可以减少进水水能 对沉淀的影响等因素,但如果污泥沉降性能稍差就会发生严重短流,使整个生化处理系 统处理能力大大下降。 24
环境技术网 污水处理技术答疑300题 任周鸣授权环境技术网制作 68.问:问一个工艺设计的问题。流量=360m3d,COD=1700mg/L,BOD=850mgL, S=100mgL,色度=100倍,处理的是80%工业废水和20%的生活污水。要求: COD<90mg/L,BOD<20mg/L,Ss-60mg/L,色度<40倍。请问采用何种方法能达标, 我拟用物化预处理+SBR法+活性碳吸附,不知道有没可能达标? 答:建议用混凝+SBR(低剂量PACT技术),即在曝气池内少量连续加入粉末活性炭, 使活性炭与污泥结合,可大大提高处理能力,日常运行中只要补充少量通过剩余污泥排 放流失的活性炭就可,补充量仅为每吨水15~20克,运行费用也不高 69.问:有一工业废水,浓度很高。因为废水没有菌种,化验BOD时需要接种,接种 后化验出来的结果比COD还要高,结果是COD:90000g/L,BOD:100000g/L 不知是何原因? 答:可能是测定BOD5时没做空白试验造成的误差或空白样品中没加接种液而引起的误 差 70.问:有实验验证有二类工业废水的BOD会比COD高,一类是氨氮浓度比较高的 废水,因为这里面有硝化、反硝化细菌,这两类细菌作用消耗氧导致BOD比COD高 类是含吡啶的废水,因为吡啶不能化学开环(所以不表现出COD),但是吡啶可以生 物开环,所以BOD比COD高(注:吡啶的化学开环是氧化开环,吡啶的生物开环是 还原开环),你对此此问题有何见解? 答:你关于氨氮浓度高的废水和含吡啶的废水BOD5高于COD的说法也许道理,但问 题是在BOD5培养的条件下氨氮没有充分的硝化条件,这个过程甚至连有机氮的氨化也 不一定能完成的,氨氮只能通过同化作用去除。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亚硝酸盐对DO的测 定误差,这需用叠氮化钠典量法测定五天后的溶解氧才能消除误差,否则BOD5就没有 代表性。至于吡啶的生物降解作用是有前提的,要在微生物适应情况下才行,并没有普 遍性。对这样的废水要接种,而一般接种液用生活污水或大粪水,不会适应这类废水的。 25
环境技术网 污水处理技术答疑 300 题 任周鸣授权环境技术网制作 68.问:问一个工艺设计的问题。流量=360m3/d,COD=1700mg/L,BOD=850mg/L, SS=100mg/L,色度=100 倍,处理的是 80%工业废水和 20%的生活污水。要求: COD<90mg/L,BOD<20mg/L,SS<60mg/L,色度<40 倍。请问采用何种方法能达标, 我拟用物化预处理+SBR 法+活性碳吸附,不知道有没可能达标? 答:建议用混凝+SBR(低剂量 PACT 技术),即在曝气池内少量连续加入粉末活性炭, 使活性炭与污泥结合,可大大提高处理能力,日常运行中只要补充少量通过剩余污泥排 放流失的活性炭就可,补充量仅为每吨水 15~20 克,运行费用也不高。 69.问:有一工业废水,浓度很高。因为废水没有菌种,化验 BOD 时需要接种,接种 后化验出来的结果比 COD 还要高,结果是 COD :90000 mg/L ,BOD:100000 mg/L, 不知是何原因? 答:可能是测定 BOD5 时没做空白试验造成的误差或空白样品中没加接种液而引起的误 差。 70.问:有实验验证有二类工业废水的 BOD 会比 COD 高,一类是氨氮浓度比较高的 废水,因为这里面有硝化、反硝化细菌,这两类细菌作用消耗氧导致 BOD 比 COD 高, 一类是含吡啶的废水,因为吡啶不能化学开环(所以不表现出 COD),但是吡啶可以生 物开环,所以 BOD 比 COD 高(注:吡啶的化学开环是氧化开环,吡啶的生物开环是 还原开环),你对此此问题有何见解? 答:你关于氨氮浓度高的废水和含吡啶的废水 BOD5 高于 COD 的说法也许道理,但问 题是在 BOD5 培养的条件下氨氮没有充分的硝化条件,这个过程甚至连有机氮的氨化也 不一定能完成的,氨氮只能通过同化作用去除。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亚硝酸盐对 DO 的测 定误差,这需用叠氮化钠典量法测定五天后的溶解氧才能消除误差,否则 BOD5 就没有 代表性。至于吡啶的生物降解作用是有前提的,要在微生物适应情况下才行,并没有普 遍性。对这样的废水要接种,而一般接种液用生活污水或大粪水,不会适应这类废水的。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