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回根据典型中暑病例诊断不难,高温环境突然 高热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是特征。 回实验室检查WBC↑,高钾、低氯、低钠,蛋白尿、 血尿、管型尿,血尿素氮↑,血肌酐↑ 回鉴别诊断: 回中毒性痢疾高热惊厥、腹泻休克,粪便有粘液、镜 检有红细胞、培养志贺氏菌阳履性 脑型疟疾寒战高热、惊厥昏迷,但血中查见疟原虫 回乙型脑炎:秋季,高热惊厥,昏迷呕吐,CSF白细胞。 回脑血管意外:老年人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病史。有昏 迷或偏瘫表现,但先昏迷后高热。CT可确诊。 中暑 淹溺 电 昏迷 11/80
中暑 淹溺 触电 昏迷 11/80 诊 断 根据典型中暑病例诊断不难,高温环境突然 高热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是特征。 实验室检查:WBC↑,高钾、低氯、低钠,蛋白尿、 血尿、管型尿,血尿素氮↑,血肌酐↑。 鉴别诊断: 中毒性痢疾:高热惊厥、腹泻休克,粪便有粘液、镜 检有红细胞、培养志贺氏菌阳履性。 脑型疟疾:寒战高热、惊厥昏迷,但血中查见疟原虫。 乙型脑炎:秋季,高热惊厥,昏迷呕吐,CSF白细胞。 脑血管意外:老年人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病史。有昏 迷或偏瘫表现,但先昏迷后高热。CT可确诊
中暑 淹溺 电 昏迷 1280
中暑 淹溺 触电 昏迷 12/80
急救护理脱离高热环境,迅速降低体温图 回先兆与轻度中暑 >迅速撤离高温环境,将病人安置在阴凉通风或电 扇下,最好移至空调室,脱去外衣,平卧体位。 冷敷或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直至肛温38℃以下。 >饮用含盐清凉饮料。可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 气水等,用清凉油、风油精涂擦太阳穴、合谷等。 >体温持续38.5℃以上可口服解热药,必要时镇静。 >早期呼吸、循环衰竭可静滴5%葡萄糖盐水500· 1000m,必要时使用呼吸和循环中枢兴奋剂 中暑 淹溺 电 昏迷 13/80
中暑 淹溺 触电 昏迷 13/80 急救护理脱离高热环境,迅速降低体温 先兆与轻度中暑 ➢迅速撤离高温环境,将病人安置在阴凉通风或电 扇下,最好移至空调室,脱去外衣,平卧体位。 ➢冷敷或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直至肛温38℃以下。 ➢饮用含盐清凉饮料。可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 气水等,用清凉油、风油精涂擦太阳穴、合谷等。 ➢体温持续38.5℃以上可口服解热药,必要时镇静。 ➢早期呼吸、循环衰竭可静滴5%葡萄糖盐水500~ 1000ml,必要时使用呼吸和循环中枢兴奋剂
重症中暑的处理 回救护原则 抓紧时间、迅速降温、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 调,防治循环衰竭、休克及肾功衰。 回降温是关键 回物理降温: 环境降温(阴凉通风、电风扇、空调) 体表降温(冰水乙醇敷擦、冰水浸浴15-16℃) >体内降温(4~10℃5%-10%GNS1000m1注入股动脉、 胃内或灌肠) 中暑 淹溺 电 昏迷 14/80
中暑 淹溺 触电 昏迷 14/80 重症中暑的处理 救护原则: ➢抓紧时间、迅速降温、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 调,防治循环衰竭、休克及肾功衰。 降温是关键 物理降温: ➢环境降温(阴凉通风、电风扇、空调) ➢体表降温(冰水乙醇敷擦、冰水浸浴15-16℃) ➢体内降温(4~10℃5%-10%GNS1000ml注入股动脉、 胃内或灌肠)
重症中暑的处理 回药物降温 >氯丙嗪25~50mg+4℃5%GNS500ml静滴或654-2 回改善周围循环预防休克 >周围循环衰竭静滴5%GNS1500-~2000ml,速度不 宜过快。纠酸补碱5% Nahco3200-250ml 防治急性肾功衰 >早期快速注射20%甘露醇250m,静注速尿20mg, 保持尿量30m/h以上。 中暑 淹溺 电 昏迷 15/80
中暑 淹溺 触电 昏迷 15/80 重症中暑的处理 药物降温: ➢氯丙嗪25~50mg+4℃5%GNS500ml静滴或654-2。 改善周围循环预防休克: ➢周围循环衰竭静滴5%GNS1500~2000ml,速度不 宜过快。纠酸补碱5%NaHCO3200-250ml。 防治急性肾功衰: ➢早期快速注射20%甘露醇250ml,静注速尿20mg, 保持尿量30ml/h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