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大附中高三艺术生备考 第11课时 《文化生活》典型试题精练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出题人:杨柳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我们这个时代戍边英雄的精神写照。喀喇昆仑高原,常年冰 雪覆盖、高寒缺氧。面对风与雪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英雄们心中只有对这片土地清澈的 爱。这样的爱,是赤胆忠诚、以身许国的大爱,是纯粹的、无私的挚爱。“清澈的爱”() ①根源于多元的传统文化和人们的文化需求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精神特征 ③成为人们摆脱现实条件束缚的精神动力 ④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不屈的民族精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艰苦岁月》没有正面展现战争场景,而是侧面塑造了海南游击队退守琼崖母瑞山的革命 低潮时期,吹笛的老战士和偎依身旁倾听的小战士形象。作品在一老一少、艰苦与浪漫的对 比下() 《艰苦岁月》潘鹤1957年铸铜雕像 ①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坚毅的信念感表达出来 ②对广大军民的爱国激情和鱼水深情做了人性化的解读 ③描绘了炽热的革命场景,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④表现了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武装斗争的曲折历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展开浩瀚悠长的历史画卷,中华各民族相互欣赏,相互借鉴: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边疆民族习用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胡衣胡帽,各民族交相辉映, 造就了精彩纷呈的中华文化。这主要告诉我们() ①中华文化在世代相传中吸收了中华各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文化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③中华民族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异常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④中华各民族文化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相互融合,逐渐同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 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我们礼赞劳 动创造,讴歌劳模精神,是因为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 -1-
深大附中高三艺术生备考 第 11 课时 《文化生活》典型试题精练 - 1 -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出题人:杨 柳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我们这个时代戍边英雄的精神写照。喀喇昆仑高原,常年冰 雪覆盖、高寒缺氧。面对风与雪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英雄们心中只有对这片土地清澈的 爱。这样的爱,是赤胆忠诚、以身许国的大爱,是纯粹的、无私的挚爱。“清澈的爱”( ) ①根源于多元的传统文化和人们的文化需求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精神特征 ③成为人们摆脱现实条件束缚的精神动力 ④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不屈的民族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艰苦岁月》没有正面展现战争场景,而是侧面塑造了海南游击队退守琼崖母瑞山的革命 低潮时期,吹笛的老战士和偎依身旁倾听的小战士形象。作品在一老一少、艰苦与浪漫的对 比下( ) 《艰苦岁月》潘鹤 1957 年 铸铜雕像 ①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坚毅的信念感表达出来 ②对广大军民的爱国激情和鱼水深情做了人性化的解读 ③描绘了炽热的革命场景,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④表现了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武装斗争的曲折历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展开浩瀚悠长的历史画卷,中华各民族相互欣赏,相互借鉴: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边疆民族习用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胡衣胡帽,各民族交相辉映, 造就了精彩纷呈的中华文化。这主要告诉我们( ) ①中华文化在世代相传中吸收了中华各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文化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③中华民族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异常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④中华各民族文化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相互融合,逐渐同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 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我们礼赞劳 动创造,讴歌劳模精神,是因为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 )
深大附中高三艺术生备考 第11课时 《文化生活》典型试题精练 ①顺应时代,展现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 ②强基固本,能决定劳动者的科学素养 ③薪火相传,是中华民族精神核心内容 ④凝聚力量,为民族复兴提供不竭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2021年3月1日教育部新增的37个本科专业中包括强基计划专业的古文字学,特别引 人注目。汉字从起源到如今,在不断的演变中字形发生了很大变化。汉字是书写中华文化的 载体,今天的中国人仍能通过汉字读懂古人的智慧。材料表明() ①优秀的文化成果具有永恒的文化价值 ②汉字文化的基本内涵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④汉字是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青铜器“伯矩鬲(11)”俗称“牛头鬲”一一中国古代煮饭的炊器(见图),是贵族伯矩 用燕侯所赐的一笔财富制成的,以表示对其父(戊)的纪念:它距今有三千年历史,形制宏 壮,纹饰制作精细,呈现特殊的高浮雕风格:它见证了北京城(古燕都蓟城)的诞生,是首 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今天人们以它的元素为基础,开发设计出如首饰盒、钥匙圈、手机链 等许多文创产品。以上事例说明() 内有铭文:“才(在)戊辰,匮(燕)侯赐伯矩贝,用作父戊尊彝。” ①首都博物馆担负着继承旧文化、创造新文化的历史使命 ②伯矩鬲精美造型展现了中华文化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③鬲中的铭文是北京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 ④文创产品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回望初心,习近平到过上海中共一大会址、浙江绍兴南湖红船、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等革命历史纪念场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总书记的行与言,为我们铭记革命历 史、弘扬伟大革命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伟大革命精神() ①是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动力 ②将不断超越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而向前发展 ③己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滋养 ④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物质载体和文化资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 55处,位居世界第一。良渚文化是分布在长江下游的古文化,距今5000多年,良渚古城遗 址是古人在这里生活、建造城市、繁衍生息留下的故址。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中华区域文化相互借鉴,渐趋融合 ③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基本特征之一 ④文化遗产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 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在“BEI-JING2022”字体的形态上汲取了中国 书法与剪纸的特点,增强了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 -2-
深大附中高三艺术生备考 第 11 课时 《文化生活》典型试题精练 - 2 - ①顺应时代,展现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 ②强基固本,能决定劳动者的科学素养 ③薪火相传,是中华民族精神核心内容 ④凝聚力量,为民族复兴提供不竭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1 年 3 月 1 日教育部新增的 37 个本科专业中包括强基计划专业的古文字学,特别引 人注目。汉字从起源到如今,在不断的演变中字形发生了很大变化。汉字是书写中华文化的 载体,今天的中国人仍能通过汉字读懂古人的智慧。材料表明( ) ①优秀的文化成果具有永恒的文化价值 ②汉字文化的基本内涵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④汉字是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青铜器“伯矩鬲(lì)”俗称“牛头鬲”——中国古代煮饭的炊器(见图),是贵族伯矩 用燕侯所赐的一笔财富制成的,以表示对其父(戊)的纪念;它距今有三千年历史,形制宏 壮,纹饰制作精细,呈现特殊的高浮雕风格;它见证了北京城(古燕都蓟城)的诞生,是首 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今天人们以它的元素为基础,开发设计出如首饰盒、钥匙圈、手机链 等许多文创产品。以上事例说明( ) 内有铭文:“才(在)戊辰,匮(燕)侯赐伯矩贝,用作父戊尊彝。” ①首都博物馆担负着继承旧文化、创造新文化的历史使命 ②伯矩鬲精美造型展现了中华文化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③鬲中的铭文是北京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 ④文创产品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回望初心,习近平到过上海中共一大会址、浙江绍兴南湖红船、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等革命历史纪念场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总书记的行与言,为我们铭记革命历 史、弘扬伟大革命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伟大革命精神( ) ①是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动力 ②将不断超越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而向前发展 ③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滋养 ④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物质载体和文化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19 年 7 月 6 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 55 处,位居世界第一。良渚文化是分布在长江下游的古文化,距今 5000 多年,良渚古城遗 址是古人在这里生活、建造城市、繁衍生息留下的故址。材料体现了( )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中华区域文化相互借鉴,渐趋融合 ③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基本特征之一 ④文化遗产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2 年北京冬奥会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 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在“BEI-JING2022"字体的形态上汲取了中国 书法与剪纸的特点,增强了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
深大附中高三艺术生备考 第11课时 《文化生活》典型试题精练 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办好北京冬奥会,圆冬奥之梦,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圆 体育强国之梦,推世界冰雪运动发展,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做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 求。北京冬奥会会徽的优美造型和丰富内涵表明()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文化创新要以传统文化为根基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兼收并蓄 ④文化创新要博采众长,迎合世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们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也孕育了“上 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可见, 脱贫攻坚精神() 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方向保证 ②是中华民族团结精神和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 ③己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成都金沙遗址等重大考古发现,让我们了 解到古蜀文明的特质所在。大量形体高大、威严神圣、地域特色浓郁的精美青铜文物,再现 了四川先民独特的生存意象与奇幻瑰丽的心灵世界,也体现出古蜀族非凡的艺术想象力与惊 人的创造力。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文物的魅力在于() ①展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③佐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④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2.2020年12月17日,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成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 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积极申报文化遗产是因为() ①它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②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长期积淀和集中展示 ④文化遗产是维系人们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历来注重敦亲睦邻,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国一以贯之的外交 理念。我们提出了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就是要诚心诚意同邻居相处,一心一意 共谋发展,携手把合作的蛋糕做大,共享发展成果。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 ①彰显了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生命力 ②表明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取决于时代的变迁 ③增强了坚守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和形式的信心 ④是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范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实施中国精品培育工程, 加强对中华老字号、地理标志等品牌培育和保护,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和民族品牌。据此完成 14小题。 -3
深大附中高三艺术生备考 第 11 课时 《文化生活》典型试题精练 - 3 - 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办好北京冬奥会,圆冬奥之梦,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圆 体育强国之梦,推世界冰雪运动发展,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做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 求。北京冬奥会会徽的优美造型和丰富内涵表明( )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文化创新要以传统文化为根基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兼收并蓄 ④文化创新要博采众长,迎合世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们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也孕育了“上 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可见, 脱贫攻坚精神( ) 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方向保证 ②是中华民族团结精神和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 ③已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成都金沙遗址等重大考古发现,让我们了 解到古蜀文明的特质所在。大量形体高大、威严神圣、地域特色浓郁的精美青铜文物,再现 了四川先民独特的生存意象与奇幻瑰丽的心灵世界,也体现出古蜀族非凡的艺术想象力与惊 人的创造力。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文物的魅力在于( ) ①展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③佐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④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0 年 12 月 17 日,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成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 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积极申报文化遗产是因为( ) ①它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②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长期积淀和集中展示 ④文化遗产是维系人们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历来注重敦亲睦邻,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国一以贯之的外交 理念。我们提出了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就是要诚心诚意同邻居相处,一心一意 共谋发展,携手把合作的蛋糕做大,共享发展成果。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 ) ①彰显了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生命力 ②表明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取决于时代的变迁 ③增强了坚守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和形式的信心 ④是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范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实施中国精品培育工程, 加强对中华老字号、地理标志等品牌培育和保护,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和民族品牌。据此完成 14 小题
深大附中高三艺术生备考 第11课时 《文化生活》典型试题精练 14.商务部先后认定两批中华老字号共1128家,平均有160多年的历史。北京全聚德、上 海老凤祥、天津狗不理…这些品牌耳熟能详,在老百姓中间有良好口碑和广泛影响力。这 表明 ①中华老字号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 ②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传承取决于品牌的认定 ③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价值不受社会历史变迁影响 ④中华老字号的影响力得益于其包含的民族文化基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5.《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 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 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 流中扮演了重要的魅力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统一的重要体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英雄史诗不朽丰碑一一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八十周年主题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和实物,全景式展现了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下列表述与该展览主题最为贴切的是 () A.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B.营造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创新 C.传承历史文化,展现时代精神 D.坚定理想信念,推动文艺繁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走出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老一 辈革命家,发生了秋收起义、湘南暴动、通道转兵等重大历史事件,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 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心怀天下,忧国忧民”自古以来就是流传在湖湘大地上的精神禀赋。正是怀着对国家 民族前途命运的深重忧患,一批又一批湖南人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砍头不要紧,只要 主义真”,无论前路如何凶险,他们始终坚信革命理想高于天。“敢为天下先”,他们对开创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 日月换新天”,他们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红色基因伴随奔腾不息的湘江水深深融入了三湘儿女的精神血脉,在新时代长征路上, “湖南红”将更加熠熠生挥。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湖南为什么这么“红”。 -4-
深大附中高三艺术生备考 第 11 课时 《文化生活》典型试题精练 - 4 - 14.商务部先后认定两批中华老字号共 1128 家,平均有 160 多年的历史。北京全聚德、上 海老凤祥、天津狗不理……这些品牌耳熟能详,在老百姓中间有良好口碑和广泛影响力。这 表明 ①中华老字号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 ②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传承取决于品牌的认定 ③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价值不受社会历史变迁影响 ④中华老字号的影响力得益于其包含的民族文化基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台湾风物图卷》长达 320 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 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 2005 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 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 流中扮演了重要的魅力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统一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八十周年主题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和实物,全景式展现了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下列表述与该展览主题最为贴切的是 ( ) A.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B.营造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创新 C.传承历史文化,展现时代精神 D.坚定理想信念,推动文艺繁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 小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走出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老一 辈革命家,发生了秋收起义、湘南暴动、通道转兵等重大历史事件,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 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心怀天下,忧国忧民”自古以来就是流传在湖湘大地上的精神禀赋。正是怀着对国家 民族前途命运的深重忧患,一批又一批湖南人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砍头不要紧,只要 主义真”,无论前路如何凶险,他们始终坚信革命理想高于天。“敢为天下先”,他们对开创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 日月换新天”,他们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红色基因伴随奔腾不息的湘江水深深融入了三湘儿女的精神血脉,在新时代长征路上, “湖南红”将更加熠熠生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湖南为什么这么“红
深大附中高三艺术生备考 第11课时 《文化生活》典型试题精练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 三星堆址,一直被视作中华文明长河中一颗闪耀的星。时隔5年,三星堆发掘再次震 惊世人。2021年3月,国家文物局确定将“川渝地区巴蜀文明化进程研究”纳入“考古中 国”的重大项目。在这一轮考古挖掘中,新发现的6个坑已出土黄金面具残片、青铜神树、 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三星堆遗址考古成采充分体现了古蜀文明、长江文化对中华文明 的重要贡献,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模式的重要实物例证。 三星堆青铜大立人 三星堆青铜神树 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 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文物不言,时光不语,勾勒出古老神秘的古蜀王国,彰显出厚重瑰丽的中华气魄。文物 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对传 承和发展中华文明的意义。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参考答案 -5-
深大附中高三艺术生备考 第 11 课时 《文化生活》典型试题精练 - 5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 三星堆址,一直被视作中华文明长河中一颗闪耀的星。时隔 35 年,三星堆发掘再次震 惊世人。2021 年 3 月,国家文物局确定将“川渝地区巴蜀文明化进程研究”纳入“考古中 国”的重大项目。在这一轮考古挖掘中,新发现的 6 个坑已出土黄金面具残片、青铜神树、 象牙等重要文物 500 余件。三星堆遗址考古成采充分体现了古蜀文明、长江文化对中华文明 的重要贡献,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模式的重要实物例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 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文物不言,时光不语,勾勒出古老神秘的古蜀王国,彰显出厚重瑰丽的中华气魄。文物 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遺产是加强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对传 承和发展中华文明的意义。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