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2制定烧成制度的依据 利用热分析综合图谱绘制理论烧成曲线 ITE 1400 坯脆性生 热塑性范围 脆性瓷器 1000 A β-0石 60 脱OH 碳素燃烧 a-B石英 脱吸附水 时间 低温阶段注意:100~150℃脱吸附水升温不能太快: 500~600℃脱OH、晶型转变升、降温不能太快;
13.1.2 制定烧成制度的依据 ITE DTA TE -石英 脱OH 碳素燃烧 脱吸附水 -石英 坯脆性生 热塑性范围 脆性瓷器 时间 1400 1000 600 200 利用热分析综合图谱绘制理论烧成曲线 低温阶段注意:100~150 ℃ 脱吸附水升温不能太快; 500~600 ℃ 脱OH、晶型转变升、降温不能太快;
13.1.2制定烧成制度的依据 二、烧结曲线(气孔率、烧成线收缩率、吸水率及密度变 化曲线)和高温物相分析,是确定烧成温度的主要依据。 1.烧结范围宽、液相粘度大、量随温度变化小 的坯料,烧成温度可以确定在烧结范围上限附 近(T2) ; 2烧结范围窄、液相粘度小、量随温度变化大 的坯料的坯料,烧成温度只能定在烧结范围下 限附近(T1)
二、烧结曲线(气孔率、烧成线收缩率、吸水率及密度变 化曲线)和高温物相分析,是确定烧成温度的主要依据。 13.1.2 制定烧成制度的依据 1.烧结范围宽、液相粘度大、量随温度变化小 的坯料,烧成温度可以确定在烧结范围上限附 近(T2); 2.烧结范围窄、液相粘度小、量随温度变化大 的坯料的坯料,烧成温度只能定在烧结范围下 限附近(T1)
13.1.2制定烧成制度的依据 三、制品的大小和形状 升温速度快时,坯体的断面形成温度梯 度、坯体在膨胀或收缩过程中均产生不 均匀应力,导致坯体的变形(塑性状态 )和开裂(弹性状态) 。 坯体越厚、形状越复杂越容易变形或开 裂,升温速度不能太快
三、制品的大小和形状 13.1.2 制定烧成制度的依据 升温速度快时,坯体的断面形成温度梯 度、坯体在膨胀或收缩过程中 均产生不 均匀应力,导致坯体的变形(塑性状态 )和开裂(弹性状态)。 坯体越厚、形状越复杂越容易变形或开 裂,升温速度不能太快
13.1.2制定烧成制度的依据 四、釉烧方法 1、釉料的熔化温度与坯料的氧化分解温度相适应,中 火保温防止针孔、橘釉、黑心、鼓泡等缺陷。 2、冷却初期依据釉料要求确定冷却速度 光泽釉—快速冷却 结晶釉—结晶温度保温处理 3、二次烧成 高温素烧低温釉烧:釉烧时可以不考虑坯体的脱结 构水及氧化分解排气,素烧时不考虑釉的作用。 低温素烧高温釉烧:釉烧时可以不考虑坯体的脱结 构水,素烧时不考虑釉的作用。 二次烧成其它优点: 1)减少缺陷,提高合格率,避免浪费。 2)坯体强度提高,有利于施釉、装饰 3)工序的机械化
四、釉烧方法 13.1.2 制定烧成制度的依据 1、釉料的熔化温度与坯料的氧化分解温度相适应,中 火保温防止针孔、橘釉、黑心、鼓泡等缺陷。 2、冷却初期依据釉料要求确定冷却速度 光泽釉——快速冷却 结晶釉——结晶温度保温处理 3、二次烧成 高温素烧低温釉烧:釉烧时可以不考虑坯体的脱结 构水及 氧化分解排气,素烧时不考虑釉的作用。 低温素烧高温釉烧:釉烧时可以不考虑坯体的脱结 构水,素烧时不考虑釉的作用。 二次烧成其它优点: 1)减少缺陷,提高合格率,避免浪费。 2)坯体强度提高,有利于施釉、装饰 3)工序的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