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1考查目标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学科 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 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 和实际问题。 川考查内容 教育学原理 【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3.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1 2018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Ⅰ考查目标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学科 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 和实际问题。 Ⅱ考查内容 教育学原理 【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3.20 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定义的类型 2.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1.教育的结构 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系统的结构。 2.教育的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三)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 1.生物起源说 2.心理起源说 3.劳动起源说 (四)教育的发展 1.古代教育的特征 2.近代教育的特征 3.现代教育的特征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教育独立论;教育万能论:人力资本论 (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3.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4.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2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定义的类型 2.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1.教育的结构 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系统的结构。 2.教育的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三)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 1.生物起源说 2.心理起源说 3.劳动起源说 (四)教育的发展 1.古代教育的特征 2.近代教育的特征 3.现代教育的特征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教育独立论;教育万能论;人力资本论 (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3.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4.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5.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经济功能 2.教育的政治功能 3.教育的文化功能 4.教育的科技功能 5.教育的人口功能 (四)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现代化与教育变革:全球化与教育变革: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信息社会与 教育变革: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1,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 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发展的不平衡性。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1.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 2.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有效发挥的条件 五、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一)教育目的
3 5.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 l.教育的经济功能 2.教育的政治功能 3.教育的文化功能 4.教育的科技功能 5.教育的人口功能 (四)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现代化与教育变革;全球化与教育变革;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信息社会与 教育变革;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1.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 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发展的不平衡性。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l.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 2.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有效发挥的条件 五、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一)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有目的的定义: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2.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 3.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4.我因的教育目的 5.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的概念 培养目标的定义: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2.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 六、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二)学校教育制度 1.学制的概念与要素 2.学制确立的依据 3.各级学校系统 4.各类学校系统 5.1949年以来我国的学制 (三)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1.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 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4 1.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的定义;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2.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 3.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4.我国的教育目的 5.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的概念 培养目标的定义;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2.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 六、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的概念 (二)学校教育制度 1.学制的概念与要素 2.学制确立的依据 3.各级学校系统 4.各类学校系统 5.1949 年以来我国的学制 (三)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1.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 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七、课程 (一)课程与课程理论 1.课程的概念 课程的定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2.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 (二)课程类型 (三)课程编制 1.泰勒原理 2.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 3.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概念:课程目标的来源: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4.课程的范围与结构 5.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的取向: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6.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的含义:课程评价的模式与功能:课程评价的主要范围。 (四)课程改革 1.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 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科技革新:学生发展。 2.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 3.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苹 八、教学 (一)教学概述
5 七、课程 (一)课程与课程理论 1.课程的概念 课程的定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2.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 (二)课程类型 (三)课程编制 1.泰勒原理 2.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 3.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概念;课程目标的来源;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4.课程的范围与结构 5.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的取向;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6.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的含义;课程评价的模式与功能;课程评价的主要范围。 (四)课程改革 1.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 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科技革新;学生发展。 2.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 3.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八、教学 (一)教学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