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心理体验》葛列众、许为著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8120863 课程名称:《用户心理体验》 英文名称:《U PS chological Experience)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课时:48学时 学分:3学分 适合对象:应用心理学本科 老核方式,伟由老试 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学统计 二、课程简介 用户心理体验测评是科学心理学在应用层面的研究方法,在心理学的众多应 用领域当中比较前沿和新颖的部分。用户心理体验是高等院校心理学各专业本科 生的选修课程课程 。这门课程旨在把最基础的用户体验测评与产品设计改进 方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并教给学生。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用户体验研究的基 本原则与基本过程,培养学生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实验态度,形成严谨、周密的逻 辑思维,提高产品设计理论水平与实验操作能力,掌握用户体验研究的技术与方 法,具备独立的研究报告撰写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用户体验相关研究与应用奠定 良好基础 三、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1、课程性质 《用户心理体验》课程一直以来,就是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阶段一门重要的 专业选修课程。 2、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系统学习,力争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养成严谨的思 维习惯,良好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结合中国当前国情,了解用户 体验研究的本土化路线与思路。通过对科学研究伦理的学习,使学生养成踏实做 事,诚信做人的道德品质。 知识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初步掌握用户心理体验的基本 知识,用户心理体验的经典研究技术与方法,研究实践,结果分析,用户体验测 评等。 第三,技能目标: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技能目标: 1)专业能力:通过用户心理体验课程的学习,在理解了用户心理体验的系 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对实际生活中和社 会实我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用户心理 问题和现象做出初步分析和评价,并能够使用用户心理研究中提供的方法和工具 指导和帮助分析、解决这些问题
1 《用户心理体验》葛列众、许为著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8120863 课程名称:《用户心理体验》 英文名称:《User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 课 时: 48 学时 学 分: 3 学分 适合对象:应用心理学本科 考核方式:集中考试 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学统计 二、课程简介 用户心理体验测评是科学心理学在应用层面的研究方法,在心理学的众多应 用领域当中比较前沿和新颖的部分。用户心理体验是高等院校心理学各专业本科 生的选修课程课程之一。这门课程旨在把最基础的用户体验测评与产品设计改进 方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并教给学生。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用户体验研究的基 本原则与基本过程,培养学生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实验态度,形成严谨、周密的逻 辑思维,提高产品设计理论水平与实验操作能力,掌握用户体验研究的技术与方 法,具备独立的研究报告撰写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用户体验相关研究与应用奠定 良好基础。 三、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1、课程性质 《用户心理体验》课程一直以来,就是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阶段一门重要的 专业选修课程。 2、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系统学习,力争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养成严谨的思 维习惯,良好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结合中国当前国情,了解用户 体验研究的本土化路线与思路。通过对科学研究伦理的学习,使学生养成踏实做 事,诚信做人的道德品质。 第二,知识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初步掌握用户心理体验的基本 知识,用户心理体验的经典研究技术与方法,研究实践,结果分析,用户体验测 评等。 第三,技能目标: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技能目标: 1)专业能力:通过用户心理体验课程的学习,在理解了用户心理体验的系 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对实际生活中和社会实践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用户心理 问题和现象做出初步分析和评价,并能够使用用户心理研究中提供的方法和工具 指导和帮助分析、解决这些问题
2)方法能力:通过课程学习,能基本针对特定产品进行原型设计与开发, 并针对其开展系统的用户体验测评,最终产出有商业价值的用户体验报告。 3、教学要求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授,让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用户心理体验的理论和 实践知识,认识和理解用户心理体验的系统理论知识,使学生对用户心理体验基 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学习运用基本的知识和工 具分析在社会实践和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用户心理现象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应把握两点:一是要力求全面、深刻、准确地理 解用户心理体验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要点。用户心理体验是一门既广博又精深的学 科,需要考生综合 已学的普通心理学 心理统计学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 用,从而达到体验心理学研究过程,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 4、思政内容 思改内容分布在各个竟节,句括第一竞(用户体验在我国的发展,结合我丽 国情和经济发展), 第四章(社会文化因素(将我国文化上 他国文化作对比, 时我国特有的社会文化因素),第八章 思考:各大线上思政课程学习页面的优 缺点以及如何完善),第十三章(职业道德、理想教育),第十五章(智能时代用 户体验设计中要注意的道德和法律问题) 四、数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用户心理体验的概念和发展,了解用户心理体验的相关理论。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课程介绍:用户体验概念及其发展(1课时) 课程特点 学习方法 、什么是可用性和用户体验 四、用户体验在我国的发展,结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思政内容) 五、用户体验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以用户为中心设计的理念和方法(1课时) 以用 为中心设计概述 二、以用户为中心设计(UCD)的流程和主要活动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技术等手段进行教学。 第二章用户体验研究的基本问题(一)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用户需求的定义、分类和特征,熟识用户的定义,了解研究用户的意义。 )教学内 第一节用户及其特征(2课时) 2
2 2)方法能力:通过课程学习,能基本针对特定产品进行原型设计与开发, 并针对其开展系统的用户体验测评,最终产出有商业价值的用户体验报告。 3、教学要求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授,让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用户心理体验的理论和 实践知识,认识和理解用户心理体验的系统理论知识,使学生对用户心理体验基 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学习运用基本的知识和工 具分析在社会实践和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用户心理现象。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应把握两点:一是要力求全面、深刻、准确地理 解用户心理体验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要点。用户心理体验是一门既广博又精深的学 科,需要考生综合已学的普通心理学,心理统计学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 用,从而达到体验心理学研究过程,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 4、思政内容 思政内容分布在各个章节,包括第一章(用户体验在我国的发展,结合我国 国情和经济发展),第四章(社会文化因素(将我国文化与他国文化作对比,探 讨我国特有的社会文化因素)),第八章(思考:各大线上思政课程学习页面的优 缺点以及如何完善),第十三章(职业道德、理想教育),第十五章(智能时代用 户体验设计中要注意的道德和法律问题)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用户心理体验的概念和发展,了解用户心理体验的相关理论。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课程介绍;用户体验概念及其发展(1 课时) 一、 课程特点 二、 学习方法 三、什么是可用性和用户体验 四、用户体验在我国的发展,结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思政内容) 五、用户体验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以用户为中心设计的理念和方法(1 课时) 一、以用户为中心设计概述 二、以用户为中心设计(UCD)的流程和主要活动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技术等手段进行教学。 第二章 用户体验研究的基本问题(一)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用户需求的定义、分类和特征,熟识用户的定义,了解研究用户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用户及其特征(2 课时)
一、什么是用户 、 什么是需求 需求的分类和特征 第三章用户研究方法(2课时) 第一节问卷法(1课时) 概术 实施 数据分析 第二节观察法(1课时) 概述 实施 数据分析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技术等手段进行教学。 第三章用户体验研究的基本问题(二)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访谈法、焦点小组法、人物画像法和实验法的定义、主要特点、不同分 类、实施流程和数据分析。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访谈法(0.5课时) 述 实施 一、 数据分析 第二节焦点小组法(0.5课时) 概述 实 数据分析 第三节人物画像法(o.5课时) 概述 二 实施 数据分析 第四节实验法(0.5课时) 概述 实施 数据分析 (三)数学形式与方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技术等手段进行教学 第四章用户体验研究的基本问题(三)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如何采用情境访查法来收集场景数据以及主要的场景模型的构建方法 3
3 一、 什么是用户 二、用户的特征 第二节 用户需求(2 课时) 一、 什么是需求 二、 需求的分类和特征 第三章 用户研究方法(2 课时) 第一节 问卷法(1 课时) 一、 概述 二、 实施 三、 数据分析 第二节 观察法(1 课时) 一、 概述 二、 实施 三、 数据分析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技术等手段进行教学。 第三章 用户体验研究的基本问题(二)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访谈法、焦点小组法、人物画像法和实验法的定义、主要特点、不同分 类、实施流程和数据分析。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访谈法(o.5 课时) 一、 概述 二、 实施 三、 数据分析 第二节 焦点小组法(o.5 课时) 一、 概述 二、 实施 三、 数据分析 第三节 人物画像法(o.5 课时) 一、 概述 二、 实施 三、 数据分析 第四节 实验法(o.5 课时) 一、 概述 二、 实施 三、 数据分析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技术等手段进行教学。 第四章 用户体验研究的基本问题(三)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如何采用情境访查法来收集场景数据以及主要的场景模型的构建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场景模型(1课时) 场景模型及其重要性 场景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人际、组织与社会环境(1课时) 一、 人际沟通因素 组织协作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将我国文化与他国文化作对比,探讨我国特有的社 会文化因素 (思政内容 第三节 实验设计举例与练习(2课时) 技术坏境 物理环境 三、 市场因素 (二)形式与方计 采用课堂讲授、 多媒体技术等手段进行教学 第五章用户体验研究的基本问题(四) 教学目的 学握经典任务分析方法和认知任务分析方法:熟识任务分析的定义、主要特 点和过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用户人物与体验设计(1课时) 任务分析 的定义、特点与发展历程 任务模型的目标与种类 第二节任务分析的方法(1课时) 一。 经典任务分析方法 认知任务分析方法 三 任务模型的呈现与扩充 教学用 式与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技术等手段进行教学。 第六章用户体验研究的基本问题(五)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构建和扩展人机交互概念模型的主要方法和生成低保真和高保真原理 的方法。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机交互设计框架和原则(2课时) 人机交互设计框 人机交互设计原则 第二节需求向设计转化(2课时) 问题空间 一 概念模型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4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场景模型(1 课时) 一、 场景模型及其重要性 二、 场景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人际、组织与社会环境(1 课时) 一、 人际沟通因素 二、 组织协作因素 三、 社会文化因素(将我国文化与他国文化作对比,探讨我国特有的社 会文化因素)(思政内容) 第三节 实验设计举例与练习(2 课时) 一、 技术环境 二、 物理环境 三、 市场因素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技术等手段进行教学。 第五章 用户体验研究的基本问题(四)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经典任务分析方法和认知任务分析方法;熟识任务分析的定义、主要特 点和过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用户人物与体验设计(1 课时) 一、 任务分析的定义、特点与发展历程 二、 任务模型的目标与种类 第二节 任务分析的方法(1 课时) 一、 经典任务分析方法 二、 认知任务分析方法 三、 任务模型的呈现与扩充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技术等手段进行教学。 第六章 用户体验研究的基本问题(五)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构建和扩展人机交互概念模型的主要方法和生成低保真和高保真原理 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机交互设计框架和原则(2 课时) 一、 人机交互设计框架 二、 人机交互设计原则 第二节 需求向设计转化(2 课时) 一、 问题空间 二、 概念模型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技术等手段进行教学。 第七章用户体验研究的基本问题(六) (一)数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交互产品设计的空间问题和概念模型,了解执行一一评估动作循环模 型、人机交互框架和人机交互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 、 概念模型的构建 一 概念模型的扩展 第二节原型及其设计(1课时) 原型设计的意义 原型的种类 、 在设计中使用模型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技术等手段进行教学。 第八章用户体验研究的基本问题(七)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传统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的基本内涵、分类和原则:熟识以用户为中心设 计的理念在人机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传统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2课时 文本设计 一、 图标设计 三、 符号标志设计 四、 菜单设计 五、 填空式界面设计 六 对话框界面设计 七、 直接操作设计 第二节新型用户界面设计(2课时) 自然用户界面概述 二 脑机借口设计 三、 可穿戴设备交互设计 四、 自适应用户界面设计 五、 隐式交互界面设计 六 多模态用户界面设计
5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技术等手段进行教学。 第七章 用户体验研究的基本问题(六)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交互产品设计的空间问题和概念模型,了解执行——评估动作循环模 型、人机交互框架和人机交互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念模型的构建和扩展(1 课时) 一、 概念模型的构建 二、 概念模型的扩展 第二节 原型及其设计(1 课时) 一、 原型设计的意义 二、 原型的种类 三、 在设计中使用模型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技术等手段进行教学。 第八章 用户体验研究的基本问题(七)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传统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的基本内涵、分类和原则;熟识以用户为中心设 计的理念在人机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传统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2 课时) 一、 文本设计 二、 图标设计 三、 符号标志设计 四、 菜单设计 五、 填空式界面设计 六、 对话框界面设计 七、 直接操作设计 第二节 新型用户界面设计(2 课时) 一、 自然用户界面概述 二、 脑机借口设计 三、 可穿戴设备交互设计 四、 自适应用户界面设计 五、 隐式交互界面设计 六、 多模态用户界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