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表征交流电压的基本参量 ◆对理想的正弦交流电压u(t)=Vsin(ut),若 U=2π/T K √2 ≈1.4 波形因擞定义:有效值与平均值的比值,用KF 表 小丶r 有效值 平均值 >对理想的正弦交流电压u()=vsin(ut),若 W=2T/T √2) 丌 K 1.11 (2/x)V2√2
5.3.1 表征交流电压的基本参量 ◆ 对理想的正弦交流电压u(t)=Vp sin(ωt),若 ω=2π/T ➢ 波形因数定义:有效值与平均值的比值,用KF 表示, ➢ 对理想的正弦交流电压u(t)=Vp sin(ωt),若 ω=2π/T ~ 2 1.41 / 2 p p p V K V = = F V K V = = 有效值 平均值 ~ (1/ 2) 1.11 2 / 2 2 p F p V K V = = ( )
5.3.1表征交流电压的基本参量 ◆波峰因数和浪形因数 常见浪形的浪峰因数和浪形因数可查表得到 如正弦波:Kp=1.41,KF=1.11; 方波:Kp=1,KF=1 三角波:K=173,K=115; 锯齿波:Kp=173,KF=115 脉冲波:Kp 光永冲宽度,T为周期 白噪声:Kp=3(较大),K=125
5.3.1 表征交流电压的基本参量 ◆ 波峰因数和波形因数 ➢ 常见波形的波峰因数和波形因数可查表得到: 如正弦波:Kp=1.41,KF=1.11; 方波: Kp=1, KF=1; 三角波:Kp=1.73,KF=1.15; 锯齿波:Kp=1.73,KF=1.15; 脉冲波:Kp= ,KF= , 为脉冲宽度,T为周期 白噪声:Kp=3(较大),KF=1.25。 T T
5.3.2交流/直流转换器的响应特性 及误差分析 ◆1交流/直流电压(AC-DC)转换原理 模拟电压表的交流电压测量原理: 交流电压-)直流电流(有效值、峰值和平 均值)-)驱动表头-)指示。 交流电压-)有效值、峰值和平均值的转换 称为AC-DC转换。由不同的检浪电路实现。 峰值检浪原理 白二极管峰值检浪电路完成。有二极管串联和 并联两种形式。如下图
5.3.2 交流/直流转换器的响应特性 及误差分析 ◆ 1.交流/直流电压(AC-DC)转换原理 ➢ 模拟电压表的交流电压测量原理: 交流电压--〉直流电流(有效值、峰值和平 均值) --〉驱动表头--〉指示。 交流电压--〉有效值、峰值和平均值的转换, 称为 AC-DC转换。由不同的检波电路实现。 峰值检波原理 由二极管峰值检波电路完成。有二极管串联和 并联两种形式。如下图
1交流/直流电压(ACDC)转换原理 二极管峰值检波电踣(a串联式b.并联式,c.波形) D C ①u C ①u 0平R a
1.交流/直流电压(AC-DC)转换原理 二极管峰值检波电路(a.串联式,b.并联式,c.波形) D V p C R L u(t) C D R L u(t) V p a b V P u(t) t c
1交流/直流电压(ACDC)转换原理 二极管峰值检浪电路工作原理 通过二极管正向快速充电达到输入电压的峰值 而二极管反向截止时“保持”该峰值。 为此,要求 (R+l4)C≤m,RC>Tm 式中,R和『分别为等效信号源ut的内阻和二极管正 向导通电阻,C为充电电容R为等效负载电阻,Tmn和 Tna为u(t)的最小和最大周期。 从浪形图可以看出,峰值检浪电路的输出存在 较小的浪动,其平均值略小于实际峰值
1.交流/直流电压(AC-DC)转换原理 ◆ 二极管峰值检波电路工作原理 ➢ 通过二极管正向快速充电达到输入电压的峰值, 而二极管反向截止时“保持”该峰值。 为此,要求: 式中,Rs和rd分别为等效信号源u(t)的内阻和二极管正 向导通电阻,C为充电电容,RL为等效负载电阻,Tmin和 Tmax为u(t)的最小和最大周期。 ➢ 从波形图可以看出,峰值检波电路的输出存在 较小的波动,其平均值略小于实际峰值。 min max ( ) , R r C T R C T s d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