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事业产生及发展条件 当代新闻事业特点及其演变规律。 第八章新闻事业的性质与功能 1、新闻传播手段的特点 、新闻事业的功能。 第九章当代新闻媒介 1、报纸与新闻期刊的特点。 2、电视广播及其种类、电子媒介的优势与不足。 3、全面把握现代生活对新闻传播活动的新要求。 第十章新闻媒介的有机运行(上)一一新闻自由 1、新闻自由概念 2、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当代中国发展前景。 第十一章新闻媒介的有机运行(下)一一社会控制 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内涵 操作规范编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基本特征。 2、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改革和建设的总体趋势与基本要求 第十三章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1、新闻工作党性原则与群众性原则。 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特点、原则 第十四章新闻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
6 1、新闻事业产生及发展条件。 2、当代新闻事业特点及其演变规律。 第八章 新闻事业的性质与功能 1、新闻传播手段的特点。 2、新闻事业的功能。 第九章 当代新闻媒介 1、报纸与新闻期刊的特点。 2、电视广播及其种类、电子媒介的优势与不足。 3、全面把握现代生活对新闻传播活动的新要求。 第十章 新闻媒介的有机运行(上)——新闻自由 1、新闻自由概念。 2、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当代中国发展前景。 第十一章 新闻媒介的有机运行(下)——社会控制 1、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内涵。 操作规范编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特征 1、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基本特征。 2、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改革和建设的总体趋势与基本要求。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1、新闻工作党性原则与群众性原则。 2、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特点、原则。 第十四章 新闻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
1、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新闻从业人员的道德修养规范内涵及如何达成 穴、学期授课计划安排表 教学时数按学期分配(学时) 中央电大《新闻传 教学大纲名播学原理》教学大 称、版本 纲 本课程总时数 《新闻传播学原 已讲授学时数 基本教材名|理》、《新闻传播原 称、版本理学习指导书》 尚需学时数 5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出版社 本学期教学周数 19(1周复习考 《新闻学导论》、 主要参考书|《传播学》 本课程周学时数 名称、版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 58(1周复习 本课程学期时数 考试)因单周安排 4节,故共计课时为 新闻传播学原理是由新 本学期学时分 讲授 42 闻学概论、传播学原理交 叉综合而成的一门新兴学 科,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课堂讨论及练习 6 必/则更属一门年轻、新兴学 要|科,作为新间传播专业学 配 其/实训 说生必修课是新闻传播专 明|业的基础课。本课程的知 中 识体系新、学术术语多、 复习 涉及到哲学、文化学、政 治学、经济学、传播学等 考试 多门一级学科,难度较大。 机动 2 七、计划进度表
7 1、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2、 新闻从业人员的道德修养规范内涵及如何达成。 六、 学期授课计划安排表 教学时数按学期分配(学时) 教学大纲名 称、版本 中央电大《新闻传 播学原理》教学大 纲 本课程总时数 54 已讲授学时数 / 基本教材名 称、版本 《新闻传播学原 理》、《新闻传播原 理学习指导书》 尚需学时数 5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出版社 本 学 期 学 时 分 配 本学期教学周数 19(1 周复习考 试) 主要参考书 名称、版本 《新闻 学导论 》、 《传播学》 本课程周学时数 3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课程学期时数 58(1 周复习 考试)因单周安排 4 节,故共计课时为 58 节 必 要 说 明 新闻传播学原理是由新 闻学概论、传播学原理交 叉综合而成的一门新兴学 科,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则更属一门年轻、新兴学 科。作为新闻传播专业学 生必修课,是新闻传播专 业的基础课。本课程的知 识体系新、学术术语多、 涉及到哲学、文化学、政 治学、经济学、传播学等 多门一级学科,难度较大。 其 中 讲授 42 课堂讨论及练习 6 实训 4 复习 2 考试 2 机动 2 七、 计划进度表
周次 章节次序 章节内容 节数|备注(包括作业、实验 等) 第一章 绪论 2-3 第二章 新闻传播的起源 第一次作业 第三章 新闻传播的过程 5-6 第四章 新闻传播的要求 6 置小论文写作(全 日制学生) 第五章 新闻传受的心理机制 第二次作业 第六章 新闻传播的选择 第七章|新闻传播的演进与新闻事业的产生 10-11 第八章 新闻事业的性质与功能 第三次作业 12-13 第九章 当代新闻价值 第十章 小论文交流、讨论 13-14 新闻媒介的有机运行(上) (全日制学生) 15 第十一章 新闻媒介的有机运行(下)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特征 第四次作业 1718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基本要求 复习考试
8 周次 章节次序 章节内容 节数 备注(包括作业、实验 等) 1 第一章 绪论 4 2-3 第二章 新闻传播的起源 6 第一次作业 4 第三章 新闻传播的过程 2 5-6 第四章 新闻传播的要求 6 布置小论文写作(全 日制学生) 7 第五章 新闻传受的心理机制 4 第二次作业 8 第六章 新闻传播的选择 2 9 第七章 新闻传播的演进与新闻事业的产生 4 10-11 第八章 新闻事业的性质与功能 6 第三次作业 12-13 第九章 当代新闻价值 4 13-14 第十章 新闻媒介的有机运行(上) 6 小论文交流、讨论 (全日制学生) 15 第十一章 新闻媒介的有机运行(下) 4 16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特征 2 第四次作业 17-18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基本要求 6 19 复习考试 4
八岩槟 新闻传播学原理是远程、普专和成人类新闻与传播专业必修 课。期末考试试题由省电大组织命题。命题范围不超越教学大纲 要求,题型为填空题、名词解释、判断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 第三楼螫 程教学火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新闻传播学原理是新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是新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这门课 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事业的性质、特点、作用,以及它们产 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解新闻事业同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懂得新闻法规 和政策、新闻伦理和新闻从业人员的修养 、教学要求 要求同学们掌握新闻传播和新闻事业的基本特点与基本规律,初步树立马克思 主义新闻观,能够应用所学理论正确分析新闻现象和指导新闻实践,为学习其它新 闻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具体要求是:1.了解新闻传播学原理的基本知识:2.理解和掌握新闻传播 和新闻事业的基本原理:3.掌握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4.能够运用新 闻传播基本原理和原则分析一般的新闻现象,指导新闻工作实践 三、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与分工 该课程宜与新闻事业史课程同步开设,或在新闻事业史课程之后开设,以 便学生结合具体新闻史和新闻实践掌握新闻传播原理。这门课对其它新闻业务课的 学习具有指导作用 四、建议教材以文字教材为主要依据,适当组织面授辅导。这是一门实践性很 强的课程,学生要经常关注各种新闻现象,结合实际理解新闻传播理论。 第二部分多媒体教材一体化总体设计初步方案 本课程的课内学时为54学时,3学分。 、本课程音像教材包括27节录音课和2节录像课(期末复习指导)。文字教材 包括主教材和辅导教材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与学时分配情况大致如下:见《课程实施计划》,此次略。 第三部分大纲本文 第一章绪论
9 八、 考核 新闻传播学原理是远程、普专和成人类新闻与传播专业必修 课。期末考试试题由省电大组织命题。命题范围不超越教学大纲 要求,题型为填空题、名词解释、判断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 等。 第二模板: 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 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新闻传播学原理是新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是新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这门课 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事业的性质、特点、作用,以及它们产 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解新闻事业同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懂得新闻法规 和政策、新闻伦理和新闻从业人员的修养。 二、教学要求 要求同学们掌握新闻传播和新闻事业的基本特点与基本规律,初步树立马克思 主义新闻观,能够应用所学理论正确分析新闻现象和指导新闻实践,为学习其它新 闻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具体要求是:1.了解新闻传播学原理的基本知识;2.理解和掌握新闻传播 和新闻事业的基本原理;3.掌握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4.能够运用新 闻传播基本原理和原则分析一般的新闻现象,指导新闻工作实践。 三、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与分工: 该课程宜与新闻事业史课程同步开设,或在新闻事业史课程之后开设,以 便学生结合具体新闻史和新闻实践掌握新闻传播原理。这门课对其它新闻业务课的 学习具有指导作用。 四、建议教材以文字教材为主要依据,适当组织面授辅导。这是一门实践性很 强的课程,学生要经常关注各种新闻现象,结合实际理解新闻传播理论。 第二部分 多媒体教材一体化总体设计初步方案 一、本课程的课内学时为 54 学时,3 学分。 二、本课程音像教材包括 27 节录音课和 2 节录像课(期末复习指导)。文字教材 包括主教材和辅导教材。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与学时分配情况大致如下:见《课程实施计划》,此次略。 第三部分大纲本文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认识新闻传播学原理的研究对象和学习目的意义,掌握学习新闻 传播理论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中国新闻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新闻事业 二、市场经济与中国新闻事业新变动 积极审慎的新闻改革 第二节掌握新闻规律,推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研究新闻传播规律的科学 、学习新闻传播理论的意义 三、学习新闻传播学的方法 上新闻传播编 第二章新闻传播的起源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新闻传播研究的逻辑起点,掌握新闻起源和本源问题的 唯物史观,大致了解中外不同新闻定义,理解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第一节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从信息出发研究新闻传播学 从新闻出发研究新闻传播学 三、从事实到新闻的过程出发研究新闻传播学 第二节新闻传播行为 生存需求激发新闻传播行为 “群居说”和“好奇说”辩驳 第三节新闻传播的本源 一、事实——新闻传播的唯一本源 、用事实说话 、传播者的职责 四、坚持起源和本源问题上的唯物史观 节新闻的定义 理论学派和务实学派对新闻的界定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第三章新闻传播的过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知晓新闻传播的一般过程和新闻传播的双向性,理解新闻传 播是一种价值传递活动,区别新闻和宣传的异同,初步树立科学的新闻价值观 第一节新闻传播的双向性 、新闻传播的动态观察 二、新闻传播的静态分析 三、从单向传播走向双向传播 第二节价值传递和新闻价值 新闻传播是一种价值传递 、新闻和宣传 三、新闻价值和新闻价值观 第四章新闻传播的要求 [教学目的与要求]认识新闻传播的五个基本要求,认识违背这些要求的表现及 原因,把握贯彻五个基本要求的方法与界限
10 [教学目的与要求]认识新闻传播学原理的研究对象和学习目的意义,掌握学习新闻 传播理论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中国新闻事业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新闻事业 二、市场经济与中国新闻事业新变动 三、积极审慎的新闻改革 第二节 掌握新闻规律,推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 一、新闻传播学是一门研究新闻传播规律的科学 二、学习新闻传播理论的意义 三、学习新闻传播学的方法 上 新闻传播编 第二章 新闻传播的起源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新闻传播研究的逻辑起点,掌握新闻起源和本源问题的 唯物史观,大致了解中外不同新闻定义,理解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第一节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一、从信息出发研究新闻传播学 二、从新闻出发研究新闻传播学 三、从事实到新闻的过程出发研究新闻传播学 第二节 新闻传播行为 一、生存需求激发新闻传播行为 二、“群居说”和“好奇说”辩驳 第三节新闻传播的本源 一、事实──新闻传播的唯一本源 二、用事实说话 三、传播者的职责 四、坚持起源和本源问题上的唯物史观 第四节新闻的定义 一、理论学派和务实学派对新闻的界定 二、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第三章新闻传播的过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晓新闻传播的一般过程和新闻传播的双向性,理解新闻传 播是一种价值传递活动,区别新闻和宣传的异同,初步树立科学的新闻价值观。 第一节新闻传播的双向性 一、新闻传播的动态观察 二、新闻传播的静态分析 三、从单向传播走向双向传播 第二节 价值传递和新闻价值 一、新闻传播是一种价值传递 二、新闻和宣传 三、新闻价值和新闻价值观 第四章新闻传播的要求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认识新闻传播的五个基本要求,认识违背这些要求的表现及 原因,把握贯彻五个基本要求的方法与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