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其中h称为普朗克常量,1986年推荐值 h=6.6260755×10-34J.s 普朗克公式(4.10)中的第一辐射常量1和 第二辐射常量2为: G=2πhc2=3.7417749×10-16W-m2, (4. 12) c2=hc/k=0.01438769mK. (4. 13) 经典物理学完全不容许这种能量不连续 的概念。 628
628 11) 其中 h 称为普朗克常量,1986 年推荐值 34 h 6. 626 075 5 10 J s − = 普朗克公式(4. 10)中的第一辐射常量 c1 和 第二辐射常量 c2为: 2 16 2 1 = 2 = 3.741774 910 Wm − c hc , (4. 12) c2 = hc/k = 0.014387 69 mK. (4. 13) 经典物理学完全不容许这种能量不连续 的概念
二光电效应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论 (1)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电磁 辐射照射下发射电子的现象
629 二 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论 ( 1 )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电磁 辐射照射下发射电子的现象
光子 研究光电效应的一种实验装 置:。在光电管的阳极A和阴极K之 电子 间加上直流电压U,当用单色光照射 伏特计 阴极K时,阴极上就会有光电子逸出 安培计 它们将在加速电场的作用下飞向阳极 A而形成电流I,称为光电流。(图中 A、K应调换) 电池 图4-4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 实验规律: 630
630 研究光 电效 应的 一种 实验装 置:。在光电管的阳极 A 和阴极 K 之 间加上直流电压 U,当用单色光照射 阴极 K 时,阴极上就会有光电子逸出, 它们将在加速电场的作用下飞向阳极 A 而形成电流 I,称为光电流。(图中 A、K 应调换) 实验规律: 图4 - 4 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
1)饱和光电流玉与入射光强成正比。 U (b) 图4-5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1) 图4-5(a)所示的伏安特性曲线表明, 光电流随正向电压U的增大而增大,并逐 渐趋于其饱和值;而且,饱和电流值的 大小与入射光强成正比。 即: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与入射光强成正比
631 1 ) 饱和光电流 Is与入射光强成正比。 图 4 - 5 ( a )所示的伏安特性曲线表明, 光电流 I 随正向电压 U 的增大而增大,并逐 渐趋于其饱和值 Is;而且,饱和电流 Is值的 大小与入射光强成正比。 即: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与入射光强成正比。 图4 - 5 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 1 )
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 的增加而增加,与入射光强无关。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 的增加而线性地增加。 3)对于每一种金属,只有当入射光频率 大于一定的红限频率时才会产生光电效 632
632 2 )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 的增加而增加,与入射光强无关。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 的增加而线性地增加。 3 ) 对于每一种金属,只有当入射光频率 大于一定的红限频率 0 时,才会产生光电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