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2007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2007.1) 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1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 考号等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 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 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我们有很多遗产管理者太急功近利,他们把遗产定性为旅游资源,进行竭 泽而渔式的开发,这是极不负责的行为。 B.她提问时,总会把脸转向他。她的问题不难,又同时加了许多暗示,答案 几乎是呼之欲出 C.荒诞戏剧没有戏剧冲突,故事情节支离破碎,人物语言也颠三倒四,却更 真实地反映现实的某些状况。 D.经过艰苦努力,他果然不负众望,挽救了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并因此获 得市“劳动模范”奖章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阅读文章,常常以筛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目的,或汲取观点,或搜集论 据,或感受文章情感。 B.为了防止这次财务大检查不走过场,部长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在财务检查中 首先要严格检查自己,作出表率。 C.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 D.一些人根据站不住脚的理由,给他种种“莫须有”的罪名,给他种种痛苦 的折磨,直至被迫退职回乡。 3.把下列4句话填人横线处,顺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 ;杨朱的贵我 人格,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苟子的君子式人格, 再有 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 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①锋芒毕露,正义在胸 ②平和公正,循规蹈矩
惠州市 2007 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2007.1) 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1 小题,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 考号等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 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 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 分) A.我们有很多遗产管理者太急功近利,他们把遗产定性为旅游资源,进行竭. 泽而渔 ...式的开发,这是极不负责的行为。 B.她提问时,总会把脸转向他。她的问题不难,又同时加了许多暗示,答案 几乎是呼之欲出 ....。 C.荒诞戏剧没有戏剧冲突,故事情节支离破碎 ....,人物语言也颠三倒四,却更 真实地反映现实的某些状况。 D.经过艰苦努力,他果然不负众望 ....,挽救了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并因此获 得市“劳动模范”奖章。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 分) A.阅读文章,常常以筛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目的,或汲取观点,或搜集论 据,或感受文章情感。 B.为了防止这次财务大检查不走过场,部长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在财务检查中 首先要严格检查自己,作出表率。 C.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 D.一些人根据站不住脚的理由,给他种种“莫须有”的罪名,给他种种痛苦 的折磨,直至被迫退职回乡。 i 3.把下列 4 句话填人横线处,顺序恰当的一项是(3 分)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________ ;杨朱的贵我 人格, _______;孟子的大丈夫人格,_______;苟子的君子式人格,_______ ;再有 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 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①锋芒毕露,正义在胸 ② 平和公正,循规蹈矩
③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④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 也 A.②④③①B.①④③②C.③④②①D.③④①② 4.下面文字是从某学生“成长记录”中节选的,请根据这些内容为该同学 写一段评价性文字。要求:评价要客观,语气要委婉,有利于该同学的发展, 不超过60字。(5分) (1)某月某日在值日时,与同学发生争执,并辱骂该同学。 (2)某月某日上课迟到20分钟,并且扰乱了课党秩序。 (3)某月某日在校外遇到一非法分子抢劫同学材物,挺身而出,将其制止 (4)某月某日在”校园文化节”十一曲萨克斯精彩绝伦,为班级争得了荣誉。 (5)某月某日上课迟到5分钟。 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世界读书口”的第十周年,学校准备组 织开展一次全校性的读书活动,请你完成下面要求.(6分) 1)请你给这次活动命一个名,以体现活动主题 (2)清你向活动组委会就怎样开展这次活动提两点建议: (3)在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哪一个?请说明你喜欢的 理由。 6.请参照例句,使用设问和借代手法,表现自己对所学某一门课程的喜爱。 (4分) 例句:何物最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提示〕反映的是旧时读书人对今加科举的向往。秋天乡试,春天会试
③ 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 ④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 也 A .②④③① B.① ④ ③ ② C .③ ④ ② ① D.③ ④ ① ② 4.下面文字是从某学生“成长记录”中节选的,请根据这些内容为该同学 写一段评价性文字。要求:评价要客观,语气要委婉,有利于该同学的发展, 不超过 60 字。(5 分) (1)某月某日在值日时,与同学发生争执,并辱骂该同学。 (2)某月某日上课迟到 20 分钟,并且扰乱了课党秩序。 (3)某月某日在校外遇到一非法分子抢劫同学材物,挺身而出,将其制止。 (4)某月某日在”校园文化节”十一曲萨克斯精彩绝伦,为班级争得了荣誉。 (5)某月某日上课迟到 5 分钟。 5.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世界读书口”的第十周年,学校准备组 织开展一次全校性的读书活动,请你完成下面要求.( 6 分) (1)请你给这次活动命一个名,以体现活动主题。 (2)清你向活动组委会就怎样开展这次活动提两点建议: (3)在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哪一个?请说明你喜欢的 理由。 6.请参照例句,使用设问和借代手法,表现自己对所学某一门课程的喜爱。 (4 分) 例句:何物最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提示〕 反映的是旧时读书人对今加科举的向往。秋天乡试,春天会试
、古诗文背诵、阅读(33分) 7.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任选3小题,6分) ①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迢迢牵 牛星》) ②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子《劝学》)③古之学者必有师, 。人非生 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终不解矣。《韩愈 《师说》) ④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苏轼 《赤壁赋》) 8.阅读这首诗,回答问题。(7分)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①本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 ②本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突出特点?试作赏析。(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9~13题。(20分) 刘世让,字元钦,雍州澧泉人也。仕隋徽仕郎。高祖入长安,世让以湋川归 国,拜通议大夫。时唐弼余党寇扶风,世让自请安辑,许之,俄得数千人。复为 安定道行军总管,率兵以拒薛举,战败,世让及弟宝俱为举军所获。举将至城下, 令绐说城中曰:“大军五道已趣长安,宜开门早降。”世让伪许之,因告城中 贼兵多少,极于此矣。宜善自固,以图安全。”举重其执节,竟不 之害。太宗时屯兵高庶,世让潜遣宝逃归,言贼中虚实。高祖嘉之,赐其家帛干 匹。及贼平,得归,授彭州刺史
二、古诗文背诵、阅读(33 分) 7 .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任选 3 小题,6 分) ①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迢迢牵 牛星》) ② 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 (荀 子《劝学》)③ 古之学者必有师,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人非生 而知之者,孰能无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不解矣。《韩愈 《师说》 ) ④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苏轼 《赤壁赋》) 8 .阅读这首诗,回答问题。(7 分)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① 本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 3 分) ② 本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突出特点?试作赏析。 ( 4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 9 ~13 题。(20 分) 刘世让,字元钦,雍州澧泉人也。仕隋徽仕郎。高祖入长安,世让以湋川归 国,拜通议大夫。时唐弼余党寇扶风,世让自请安辑,许之,俄得数千人。复为 安定道行军总管,率兵以拒薛举,战败,世让及弟宝俱为举军所获。举将至城下, 令绐说城中曰:“大军五道已趣长安,宜开门早降。”世让伪许之,因告城中 曰: “贼兵多少,极于此矣。宜善自固,以图安全。” 举重其执节,竟不 之害。太宗时屯兵高庶,世让潜遣宝逃归,言贼中虚实。高祖嘉之,赐其家帛千 匹。及贼平,得归,授彭州刺史
寻领陕东道行军总管,与永安王孝基击吕祟茂于夏县,诸军败绩,世让 与唐俭俱为贼所获。狱中闻独孤怀恩有逆谋,逃还以告高祖。时高祖方济河,将 幸怀恩之营,闻难惊曰:“刘世让之至,岂非天命哉!因劳之日 卿往 陷薛举,遣弟潜效款诚,今复冒危告难,是皆忧国忘身也。”寻封弘农郡公,赐 庄一区,钱百万 累转并州总管,统兵屯于雁门。突厥处罗可汘与高开道、苑君璋合众攻 之,甚急。鸿胪卿郑元寿先使在蕃,可汘令元璛来说之世让厉声日大丈夫奈何为 夷狄作说客耶经月余虏乃退未几召拜广州总管。将之任,高祖问以备边之策,世 让答曰:“突厥南寇,徒以马邑为其中路耳。如臣所计,请于崞城置一智勇之将 多储金帛,有来降者厚赏赐之,数出奇兵略其城下,芟践禾稼,败其生业。不出 岁余,彼当无食;马邑不足图也。”高祖日:“非公无所任者。”乃使驰驿往经 略之。突厥惧其威名,乃纵反间,言世让与可汘通谋,将为乱。高祖不之察,遂 诛世让,籍没其家。贞观初,突厥来降者言世让初无逆谋,始原其妻子。 一选自《旧唐书·刘世让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军五道已趣长安趣:趋向,奔赴 B.累转并州总管 转:调任 C.非公无所任者 任:信任 D.籍没其家 籍:登记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率兵以拒薛举 ②挟飞仙以遨游 B.①因告城中日 ②不如因善遇之 C.①高祖不之察 ②句读之不知 D.①是皆忧国忘身也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让有勇有谋,他假装答应薛举,却趁机告诉城中人,敌兵最多不过如此, 好好防守,以保证安全。 B.世让听说怀恩有叛逆的阴谋,冒死从狱中逃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高祖。 高祖很是感激,封他为弘农郡公,并赏赐了田地和钱财
寻领陕东道行军总管,与永安王孝基击吕崇茂于夏县,诸军败绩,世让 与唐俭俱为贼所获。狱中闻独孤怀恩有逆谋,逃还以告高祖。时高祖方济河,将 幸怀恩之营,闻难惊曰:“刘世让之至,岂非天命哉!”因劳之曰: “卿往 陷薛举,遣弟潜效款诚,今复冒危告难,是皆忧国忘身也。”寻封弘农郡公,赐 庄一区,钱百万。 累转并州总管,统兵屯于雁门。突厥处罗可汗与高开道、苑君璋合众攻 之,甚急。鸿胪卿郑元寿先使在蕃,可汗令元璹来说之世让厉声曰大丈夫奈何为 夷狄作说客耶经月余虏乃退未几召拜广州总管。将之任,高祖问以备边之策,世 让答曰:“突厥南寇,徒以马邑为其中路耳。如臣所计,请于崞城置一智勇之将, 多储金帛,有来降者厚赏赐之,数出奇兵略其城下,芟践禾稼,败其生业。不出 岁余,彼当无食;马邑不足图也。”高祖曰:“非公无所任者。”乃使驰驿往经 略之。突厥惧其威名,乃纵反间,言世让与可汗通谋,将为乱。高祖不之察,遂 诛世让,籍没其家。贞观初,突厥来降者言世让初无逆谋,始原其妻子。 ——选自《旧唐书•刘世让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大军五道已趣.长安 趣:趋向,奔赴 B.累转.并州总管 转:调任 C.非公无所任.者 任:信任 D.籍.没其家 籍:登记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①率兵以.拒薛举 ②挟飞仙以.遨游 B.①因.告城中日 ②不如因.善遇之 c.①高祖不之.察 ②句读之不.知 D.①是皆忧国忘身也.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世让有勇有谋,他假装答应薛举,却趁机告诉城中人,敌兵最多不过如此, 好好防守,以保证安全。 B.世让听说怀恩有叛逆的阴谋,冒死从狱中逃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高祖。 高祖很是感激,封他为弘农郡公,并赏赐了田地和钱财
C.世让在抗击突厥方面很有谋略,即将去广州赴任时,被高祖委以重任,前 往边界抗击突厥 D.本文侧重表现世让智勇双全、精忠报国的一面,作者对其劳苦功高却被无 端杀害的遭遇深表同情。 12.请用“I”为文中加波浪线的文字断句(3分 可汗令元璿来说之世让厉声曰大丈夫奈何为夷狄作说客耶经月余 虏乃退未几召拜广州总管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举重其执节,竟不之害。(3分) (2)突厥南寇,徒以马邑为其中路耳。(3分) (3)数出奇兵略其城下(2分)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与鉴赏(33分) (一)(必考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我国古代的咏花词的类型,虽然达到了逼真、传神的艺术境界,但多侧重 于表现自然。更多的咏花词佳作侧重于表现感情。由感官向心灵开拓,审美对象 便由形象转向意象,由目接之景转为神遇之景,诗境便由“物境”转为“意境”。 在创作上,追求表现审美主体心灵感受的“韵味”,通过超视听的心灵(或称“第 丶感官”)来把握对象。如陆龟蒙《白莲》云“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醉 时”,就体现了一种特有的韵味,诗人借此表达芳洁自赏而又寂寞凄清的心境, 这首诗打动人的魅力在于此。钟嵘《诗品》中说:“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 是诗之至也。”诗人的艺术追求也在于此。其目的并非“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而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白莲欲坠的形象究竟是怎样的无关紧要,这里仅 以此富有韵味的意象传岀一种心境罢了。又如姜夔《暗香》写寒梅云:“竹外疏 花,冷香入瑶席。”又云:“干树压,西湖寒碧。“皆是幽冷心境的意象表现
C.世让在抗击突厥方面很有谋略,即将去广州赴任时,被高祖委以重任,前 往边界抗击突厥。 D.本文侧重表现世让智勇双全、精忠报国的一面,作者对其劳苦功高却被无 端杀害的遭遇深表同情。 12.请用“I”为文中加波浪线的文字断句(3 分) 可汗令元璹来说之世让厉声曰大丈夫奈何为夷狄作说客耶经月余 虏乃退未几召拜广州总管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举重其执节,竟不之害。(3 分) (2)突厥南寇,徒以马邑为其中路耳。(3 分) (3)数出奇兵略其城下(2 分)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与鉴赏(33 分) (一)(必考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我国古代的咏花词的类型,虽然达到了逼真、传神的艺术境界,但多侧重 于表现自然。更多的咏花词佳作侧重于表现感情。由感官向心灵开拓,审美对象 便由形象转向意象,由目接之景转为神遇之景,诗境便由“物境”转为“意境”。 在创作上,追求表现审美主体心灵感受的“韵味”,通过超视听的心灵(或称“第 六感官”)来把握对象。如陆龟蒙《白莲》云“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醉 时”,就体现了一种特有的韵味,诗人借此表达芳洁自赏而又寂寞凄清的心境, 这首诗打动人的魅力在于此。钟嵘《诗品》中说:“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 是诗之至也。”诗人的艺术追求也在于此。其目的并非“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而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白莲欲坠的形象究竟是怎样的无关紧要,这里仅 以此富有韵味的意象传出一种心境罢了。又如姜夔《暗香》写寒梅云:“竹外疏 花,冷香入瑶席。”又云:“千树压,西湖寒碧。”皆是幽冷心境的意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