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先秦艺术 (公元前2世纪至前22|年) 授课教师:赵崇华教授
第三编 先秦艺术 (公元前21世纪至前221年)
第一章概况 、先秦(夏商周)艺术的社会文化背景 、先秦艺术的主要表现与特点 三、先秦艺术的光辉成就与历史地位
第一章 概 况 一、先秦(夏商周)艺术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先秦艺术的主要表现与特点 三、先秦艺术的光辉成就与历史地位
概况 先秦,包括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三代,约二 千年的历史 代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个重要发展阶段。如果说,中国原 始社会的晚期,特别是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时期 是中华文明萌 诞生的时期,中华文明在那时即已初见曙 光的话,那公,夏商周三代时期则是中华文明的形成期。中华 文明在这一时期,已如旭日初升,流光溢彩,充满生机。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的主体形成 中国传统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逐渐确立:中国 的国家体制、社会结构、官吏制度、人际关系获得雏 国 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科学技术、文学老术都取 得了巨大的成就。由此,以黄河长江为中心的古代中国成为博 大精深、历史悠久、生命力旺盛的东方文化的核心
概 况 先秦,包括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三代,约二 千年的历史。 三代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如果说,中国原 始社会的晚期,特别是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时期 ,是中华文明萌芽、诞生的时期,中华文明在那时即已初见曙 光的话,那么,夏商周三代时期则是中华文明的形成期。中华 文明在这一时期,已如旭日初升,流光溢彩,充满生机。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的主体形成。 中国传统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逐渐确立:中国 的国家体制、社会结构、官吏制度、人际关系获得雏形。中国 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科学技术、文学艺术都取 得了巨大的成就。由此,以黄河长江为中心的古代中国成为博 大精深、历史悠久、生命力旺盛的东方文化的核心
、先秦艺术的社会文化背景 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社会经济发生巨大的变化。农业生 产技术逐步成熟,生产工具越来越先进。耕地面积扩大,收获 的粮食更多了。 (一)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 青铜文化约4000年前兴起,承接彩陶的衰落,同步与夏王 朝的建立。彩陶文化基本上主宰了从8000年4000年的中国原 始时代图腾和神帝时期。青铜文化主宰了从夏到春秋的三代王 朝,持续了15个世纪。 岩画、陶器(彩陶)、玉器、青铜器 彩陶、玉器开始于8000年前,彩陶与饮食有关;玉器与性灵有 关 青铜最鼎盛时期是商周,即公元前|600年—前770年
一、先秦艺术的社会文化背景 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社会经济发生巨大的变化。农业生 产技术逐步成熟,生产工具越来越先进。耕地面积扩大,收获 的粮食更多了 。 (一)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 青铜文化约4000年前兴起,承接彩陶的衰落,同步与夏王 朝的建立。彩陶文化基本上主宰了从8000年—4000年的中国原 始时代图腾和神帝时期。青铜文化主宰了从夏到春秋的三代王 朝,持续了15个世纪。 岩画、陶器(彩陶)、玉器、青铜器 彩陶、玉器开始于8000年前,彩陶与饮食有关;玉器与性灵有 关。 青铜最鼎盛时期是商周,即公元前1600年—前770年
(商)礼器之最:司母戊大方鼎
(商)礼器之最:司母戊大方鼎